回覆列表
  • 1 # 西山蓬萊客

    現在的同學聚會基本上都變質了,炫耀,攀比,不是說你想單純一點就能單純一點,只要是在一個圈子裡的同學,聚會才能相對單純一點。

  • 2 # 最美鄉村創作者華傳根

    同學聚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去參加同學聚會了,因為同學聚會已經完全變味了。男人到了中年,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再去參加同學聚會了?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哪些原因吧!

    已經沒有同學情誼

    一個人既然到了中年,那麼也就意味著他畢業很多年了。所以,可能在當初有很濃的同學情誼,但是隨著時間的淡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沒有那麼好了。因此,很多男人在中年的時候不願意再去參加同學聚會,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和其他人已經沒有同學情誼了。所以,他就覺得沒有必要去參加,反正去那裡也只會尷尬而已。

    感覺不值得去

    做一件事情之前,其實應該要考慮到底值不值得去做。就比如一個男人對於同學聚會這樣的事情,在去參加同學聚會之前,就應該考慮這件事情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去。很多男人到了中年不願意去同學聚會,其實他就是認為這樣的事情已經不再值得去。自己不願意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應付這樣的事情,對於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不想去攀比

    現在的很多同學聚會已經沒有所謂的同學情誼,很多人之所以會去參加同學聚會,只是為了去攀比而已。因此,很多男人到了中年不願意去參加同學聚會,就是不想要看同學之間的攀比。因為人與人之間攀比沒有任何意義,只會讓大家都尷尬而已。而且攀比只會對那些不成功的人造成傷害。因此,很多男人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想要攀比。

    不想看別人吹牛皮

    雖然每個人在學生時期可能差不了太多,但是到了社會上以後,每個人所經歷的事情不同。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也就會越來越大。很多人之所以會去參加同學聚會,其實就是為了去顯擺他自己有多麼厲害。因此,很多男人不願意去參加同學聚會的原因,就是不想要去看那些同學吹牛皮,對於自己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只會打擊自己的自信心而已。

    不想要回憶過去

    其實,參加同學聚會也就代表了回憶過去。很多老同學聚在一起的話題,不過也就是談論著以前發生過的事情而已。可是,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現在再去追憶也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很多男人在中年的時候不願意去參加同學聚會,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就是不願意再去回憶以前所發生的事情。只想讓這段記憶,深藏在自己的內心當中就行了。

    家人不允許男人去

    絕大部分男人的白月光都是學生時代所遇到的人。因此,一個男人去參加同學聚會,也就意味著這個男人有很大的機會,遇到他學生時代所喜歡的那個人。因此,男人的家人自然也就會感覺到不放心,她也就不會允許男人去參加同學聚會。因此,很多男人到了中年不去參加同學聚會,並不是他不想要去,而是他的家人不允許男人去。那麼作為男人就會很為難,他也就會選擇不去參加同學聚會,畢竟還是家庭比較重要。

    情感寄語:同學聚會對於每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所以,一個人去不去參加同學聚會,還是要你自己來決定,千萬不要去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男人到了中年,以上就是很多人不願意再去參加同學聚會的原因。

  • 3 # 火眼品評社會大事小事

    我覺得如今社會的同學聚會已經變味了,不再是憶當年同學情誼,而是成了互相炫耀、攀比的聚會。

    當初同學們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海闊天空、暢所欲言。那時候的同學友誼多純潔,多美好,多讓人留戀。

    可是多年以後再次同學相聚。每個人的容貌、形象、氣質都發生了,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際遇都不相同。人隨環境而改變,確實是這樣。每個人的身上都發生了或多或少的變化。

    世事難料,當年班上的差生可能混得比許多優等生都好。當年的差生終於可以一雪前恥、昂首挺胸。當年的優等生可能生活不如意,事業不順利,終日為生活而奔波勞累。當年的優等生終於體會到“抬不起頭”的感覺。

    境遇不同,想法不同,心境也不同。同學聚會有人開心,有人鬱悶,有人痛苦,有人煩惱,有人狂妄。

  • 4 # 市井陽光

    我參加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同學聚會,大學聚會也在十年參加過一回。我總體感覺是分成幾種型別:一是尋求資源型。多是自己家有生意,尋找更有實力的有財或有權的同學抱抱大腿;二是尋找感覺型。學生時,男女生之間情素暗生,或曾經初戀,想要在同學聚會時風輕雲淡的說一說,期間亦為了看看對方,感覺一下過往;三是權錢顯露型。工作上當了官,生意上做大賺了錢,不為人知,難免有錦衣夜行之感,所以參加聚會也是讓人瞭解自己的“不易”。四是惦念同學之情。這樣的心理,參加聚會少之又少,遇到當珍惜。

  • 5 # 強子2589

    不會啊。。我們小範圍的,經常在一起的同學聚會感情都挺好的。。。聊聊天,喝喝酒,吹吹牛,回回首。。。。哈哈。不亦樂乎。。。

  • 6 # 合肥醫美大叔

    你好,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一樣,原本很單純的同學聚會有時候卻演變成了攀比會議,為此,這也讓很多人對同學聚會產生厭惡感!

    當然,也有一些同學喜歡搞同學聚會,他們藉助聚會整合自己同學資源,希望有朝一日能助力自己。

    當大家都帶著利己的態度時,聚會也就順理成章了,至於結果如何我不想去猜測,但我想發表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大多數人的社交往往是“利己”的,總希望別人給自己帶來機遇。實際上,人脈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大家能各取所需,因此以“利他”為出發點,思考自己能給對方提供什麼幫助,才能打造持久共贏的社交圈。

  • 7 # 筱丹jd

    這應該就是社會的現實摧殘,以前大家還是讀書的年齡,心智各方面都不成熟,而如今走向社會,每個人都很不容易,經歷了很多苦難,自然什麼感情類的都變了,同學情也淡了,不是不想維護,而是沒有那個精力去維持了,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同學情了。

  • 8 # 李歸離

    同學聚會一般都是幾個人發起,一群人響應。其實感覺現在同學聚會,大家都好幾年不見,去的一般都是在各自生活中混得不錯的,不說特別有錢有勢,就是家庭穩定生活穩定的。因為都擔心人家問東問西,丟臉。

    在學生時代,也不是班裡每個人之間關係都不錯,都是分成一個個小圈子。同學聚會也差不多,關係近的坐一起聊天,關係遠的,卻是交流不多。說是同學聚會,其實就是分成幾個小圈子,不同的圈子之間時不時敬個酒說個話。

    同學聚會大多數都是聊聊學生時代的過去,再聊聊各自的現狀和經歷。這聊過去,聊著聊著當年同學之間的情誼就出來了。

    說現在同學聚會大多數沒有同學情也不對,因為畢竟還是被同窗之情牽扯到一起的,只不過畢業後天南海北,有的還是朋友,有的變成了“陌生人”。同學情淡了,淡了很多很多。

  • 9 # 江北剪輯

    最主要是現在社會價值觀和三觀的缺失,真正有素質有內涵的人越來越少,更趨向於唯利是圖,金錢為上,學生時代的單純和那份陪伴越來越疏遠,久而久之,現在的聚會就失去了那個味道!當然有的少數同學聚會也很有內涵和意義,而這種聚會通常表現在一些比較高素質和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聚會上面……十幾年寒窗才修來的同學之情是一種和戰場上的戰友情一樣值得人一生不能忘記的情感,這樣的感情不僅僅是朋友之間的信任,也不僅僅是朋友間的想念,而更多的是一種兒時求學時代的回憶與眷戀。

    個別同學過分張揚無視他人存在。我們中學有位男生開了個小公司,每年收入不錯,每次 聚會就看到他自己誇誇其談,彰顯自己本身很大,他一說話就沒完沒了吹牛上天,等真有同學請他幫忙時,他又說自己能力有限出不了力,弄得請他幫忙的同學很不高興。已婚女同學在一起永遠的話題就是孩子。同學聚會很多已婚的女同學在一起從頭到尾說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基本都是交流孩子在哪所學校上學,參加過什麼培訓班,每天從早到晚給孩子吃的什麼穿的什麼,對孩子未來有如何打算等,這裡面更多的是互相炫耀的成分。對於還沒有孩子的同學幾乎是不可能插嘴的,坐在一邊很是尷尬。

    有些在讀書期間並不出色的同學,在步入社會後,憑藉自己能力,終於獲得成功,功成名就後,自然不想錦衣夜行。組織個同學會,讓當年看不起Ta的同學,見證Ta如今的成功,如果當年風雲人物現在過得不好的話,Ta會更加洋洋自得自己的成就,恨不得把自己的成功貼到腦門上。

    在經過一輪的攀比、炫富討論後,大家誰有錢沒錢,應該都差不多清楚了,然後接下來就是開始拉關係了!有錢人被人吹捧得高高的,滿足了他們的虛榮心,忘卻了自我,沒錢的,希望有錢人能幫襯一把,走個後門,分些“湯”喝也行,原本一場好好的同學聚會,就變成了利益戰場!變味了的同學聚會,真的沒必要再聚了!

    總而言之,不好的現象不會那麼輕易杜絕,但我們也要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善良,重感情的不乏多數。同學聚會本身就是一個聯絡感情,回憶青春,老友敘舊的一頓飯,不要讓同學聚會變了味道!

  • 10 # 二月໊ོ

    你好,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一樣,原本很單純的同學聚會有時候卻演變成了攀比會議,為此,這也讓很多人對同學聚會產生厭惡感!

    當然,也有一些同學喜歡搞同學聚會,他們藉助聚會整合自己同學資源,希望有朝一日能助力自己。

    當大家都帶著利己的態度時,聚會也就順理成章了,至於結果如何我不想去猜測,但我想發表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大多數人的社交往往是“利己”的,總希望別人給自己帶來機遇。實際上,人脈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大家能各取所需,因此以“利他”為出發點,思考自己能給對方提供什麼幫助,才能打造持久共贏的社交圈。

  • 11 # 吉祥三寶146690360

    本人沒有參加過同學聚會,玩的好的同學偶爾還是會聯絡一下。不知道很多同學相聚在一起是啥樣的。曾經聽人說過一個段子,說同學會是情人會,拆散一對是一對。聽起來好誇張,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如今這個向錢看的社會,我覺的同學聚會是因為同學情的應該比較少,但不排除沒有。參加聚會的多是那種有點錢又有閒的人,聚到一起比較一下高低或是看看有沒有業務合作的可能,這才是聚會的真實目的,普通人時間和金錢上都不一定允許。

  • 12 # 迷舒筱

    有人說,純真的友誼,只屬於那個純真的年代,以後伴隨著時間,一定會變質的。

    之後的同學聚會,哪怕心中的情誼還在,可是再也找不回那種感覺了。

    1.除卻巫山不是雲

    初中聚會,我碰到了初中的同桌,當初兩個人是無話不談的,可是現在坐在一起,反而有點尷尬了。

    大學以後都各自忙各自的,都很少聊天,突然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好不容易打開了話匣子,回憶當初,可是接下來她聊的是她考研的事情,我其實想聊工作的事情。

    當初一直想著我們的友誼會持續到很久,現在看來,只能走一段路。

    2.時間帶走了很多東西,也重新整理了人的觀念

    三十是一道分水嶺,貧富差距也慢慢顯現出來了。

    組織高中畢業聚會的那位同學,已經年薪百萬,創立了新公司,事業有成。

    而我們還苦逼的領著三位數的薪水,聽著那位同學的創業史,而我們除了羨慕,也只有附和,恭維場面話都聽著耳朵起繭了。相反,同學之間的敘舊反而少了很多。無非就是寒暄一下,在做什麼?結婚了沒有?有沒有小孩?

    如果你是希望憑藉著開同學聚會,找回當年的感覺,那是不可能的。

    隨著時間推移,很多事情都在慢慢改變著。

    所以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把那份珍貴的友誼珍藏在內心深處,接受有些人在我們的生命中只是一個過客,他們會走出我們的世界,有屬於他們的圈子,而我們卻在他們的圈子之外。

  • 13 # 陳小桐312

    這句話太絕對了。主要看個人吧。本人無數次做夢夢到:在小學學校和高中同學一起上課,在高中學校和大學或者小學同學一起上課玩耍,許多的記憶片段拼湊成一個夢。

    我一直很認同人生關係四大鐵中的一起同過窗。因為那時候我們都很單純,之間相處不帶利益關係,也一起傻逼過,所以我無比懷念和無比看中這段同學情。

    參加工作7年多了,有很多同事就像生命中的過客,一旦離開,也就不在聯絡了。我到現在還很難認可其他人,到現在只認可了一兩位工作上的朋友。但是同學大聚小聚,基本能參加的都是參加。我不會積極組織,但是積極參與!

  • 14 # 平生

    我贊成你的觀點。如今社會,同學聚會,應該說大多已經沒有當年同窗情。原因就很簡單,由於每個人的地位、金錢等不同,導致了同學之間“三觀”出現了偏差,沒有了當年同學間的濃濃情誼!所有這些應該理解!

  • 15 # 子塵君

    首先,我參加過同學會。談一談期間的感受吧。

    從小就聽說這時間最真摯的感情有兩種:一是同窗好友,二是戰友。同窗之情,在於人在初識這個世界時所結交的朋友,結下的友誼。最是珍貴。毛澤東詩詞“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正是對芳華正茂的年紀遇到的同窗友誼最好的描寫。

    我自己遇到的同學會不多。基本都是初中同學舉辦的同學會,大家即是同學,又是老鄉。每年回家基本上都會遇到。所以大學讀書的時候如果有同學會,接到通知,就回去參加。什麼也不問,什麼也不想,就是純粹的想與老朋友們聚聚。

    2013年那一年初中班長通知我們舉行同學會,那一年也是我們初中畢業五年的時間,我參加了。同學會上,見到了些老同學,有些同學初中讀完就在這紛繁的社會上闖蕩,有些同學讀完高中就參加工作了,有些同學跟我一樣還在讀大學。也見到久違的班主任。第一映像就是班主任老師發福了,髮際線變高了。真是應了那句詩“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聽說老師升職了,真替他高興。

    同學會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吃飯喝酒聊天。這期間體會了對於同學會的感受或者說感悟。其一,同學之間多了一樣東西——煙。曾幾何時,煙成了中國社會的一項社交技能。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朋友與朋友之間,往往一杆煙就能找到共同話題。一杆煙就能改變對一個人的態度。我個人不會抽菸,也不大喜歡旁邊的人抽菸。最不能忍受女孩子抽菸(純粹個人感受,當然如果看到熟悉的女孩子抽菸,僅僅敬而遠之吧),因為在我旁邊抽菸我會被嗆到咳嗽。以前讀書的時候學校是不允許學生抽菸的,所以讀書的時候同學之間的社交最多是零食。而這次,幾乎人人抽菸。我不會,也裝模作樣的學他們吞雲吐霧。嗆也忍著,實在忍不住就咳兩聲。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融入吧。其二,每位同學的談吐,大相徑庭。有些同學彬彬有禮,但有些同學出口成髒,聽他們說話聽到開始,就不想繼續聽下去了。其次跟有些同學聊天,有些話真沒法接,比如“聽說你在哪哪混的好啊,有車有房”,“我遇到過多少多少妹子(男人)”這種。感覺分分鐘把天聊死了。只剩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這種感受就像“道不同,不相為謀”一樣。就不想跟這部分人保持太長久的聯絡。其三,同學會屬於組織多人的一次大型活動,但是沒有任何活動策劃。同學會期間吃飯,唱歌的地方都是臨時選擇的。給人一種還是初中生,毫無成長的感覺。

    此後也舉行過同學會,這之後我只參加過一次。同學會內容大致一樣。之後再也不參加了。畢業十年的同學會也沒參加,好像後來聽說不去的人挺多的就取消了。所以在我看來,同學聚會,不是沒有同窗之間的友誼,而是每個人在這段時間的際遇不同,工作不同。有些人在進步,有些人在原地踏步。有些人培養自己的眼界,有些人只是跟著長輩做事。最終就是每個人的思想認知不一樣。最終各自走上各自的人生道路而已。如果在某個地方邂逅的老同學,當然還是會招呼一聲:好久不見!如此足矣!

  • 16 # 吾兒悟飯

    如今的同學聚會有分年齡層次的,比如5060年代時的同學,聚會是會有相見時難別亦難!7080年代的有帶目的性的,有互相攀比的,有的看似混得很好,內心很苦悶!等等,同學聚會說白了就是一場表演!

    5060年代的同學見到老同學還健康的,會很激動,不僅是老同學,而且大家都承載著一樣的記憶,一起經歷了難忘的歲月!

    7080後的同學,聚會會有些不同,如混得不好的同學就很少參加聚會,避免被比較,有遇到初戀情人的,大家還能相談甚歡,回憶青澀的青春,有的能在同學聚會談筆生意,面女同學們比較著老公多寵自己,買了多少奢侈品等等,場面很熱鬧!

  • 17 # 潘霖澤宇

    同學會本來是為了重敘同學情誼,再續同窗前緣,可是現在不少同學會在變味,特別是大規模的同學會,具體說來,主要是以下幾種情況:

    一、同學會成了“人脈會”

    發起同學會的總是那幾個活躍分子,他們積極組織同學聚會,不厭其煩地打電話,確保同學會到場率,出席率,其實真正同學會的現場,成了他們勾搭聯絡,擴充套件自己人脈的大的“人脈會”,你我小蝦小魚只不過是來捧場湊熱鬧的。

    有用的同學,有能量的同學,被篩選出來,大會散後,小會不斷,打著老同學的旗號,一口一個老同學叫著,這事辦也得辦,不辦也得辦,讓你推不出去,倒不出嘴來拒絕,誰讓你是老同學呢!

    二、同學會成了“炫耀會”

    不少同學聚會,個別成功人士或者商界大佬,很是積極組織參加同學會,會上不管是衣著打扮,言談舉止,一舉一動,都在透著自己的與眾不同。

    一些話語,看似無意,實則有心,在顯示個人的成功,顯示個人如何木秀於林,你們都是小嘍囉,我才是老大。

    當然聽著也不甘居人下,自然也是把領子一拉,手腕高抬,大金鍊子,大手筆,“無意”中漏出來,佔據醒目位置,訴說著主人的無比榮耀與富有。

    三、同學會成了“重溫舊夢會”

    上學的青蔥歲月,正是荷爾蒙旺盛的重要時期,寫情書,表愛意,都是家常便飯,盡各種努力,使用各種手段,抱得美人歸,上學幾年,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浪漫無限!

    畢業多年了,再次重逢,昔日的戀人,有的美麗依舊,有的只是型號大了一圈,但是往日的感覺猶在,看得那麼有感覺,看得內心那麼百爪撓心,於是一切“美好”又重新開始了……

    綜上所述,當然以上現象只是個別同學會上的現象,不能代表全部,我們相信,大部分同學會目的都是很單純的,你說呢?

  • 18 # 來白日做夢啊

    變味兒,也不能一味的埋怨社會,我們在這個喧囂複雜的社會里自己不也慢慢的變成當初所討厭的樣子?

    大部分都在所謂的炫富吧,車貴的展示車,表貴的展示表,要不明明結婚了帶的反而不是自己的結髮妻子,而是另外的女人等等。

    有時候想想好像大家表面看起來都過得挺好,自己也知道那都是表面,可就是這樣還是會抱怨自己,自己表面背後都是過得那麼的不如人意吧。

    反而很羨慕有幾個很普通的同學,穿的普通,開的車也普通,普通的妻子,普通的生活,普通的賺錢方式,但是那麼的開心,能看得出來是發自內心的開心和幸福,也許只有他活的最明白吧。

    每個人追求生活的目標都不一樣,有的人就覺得我要成為同學裡最牛的那一個,有的人就覺得想要過安穩踏實的生活就好,這些都是沒錯的,只能說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剩下的每一天,活最真實的自己吧,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 19 # 遠者致航

    學生時代同學情,是人性最初的本真,是人格魅力的萌芽時期。原本天真純潔,到了社會染上了一層"灰色"的色彩。

    踏出學校步入成年生活,環境變遷,心性也隨之而改變。我很反感那種懷揣著各種陰陽怪氣,滿目虛偽這種人來參加同學聚會。當然也認同還是有很多人是為了同學情而相聚的。

    我們來分析一下哪類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不是為了真正同學友誼來聚會的。

    1.穿著靚麗言談舉止都是在問:

    你在哪裡上班年薪多少?

    今年有沒有新的專案?

    小孩在哪裡上學有沒有上培訓班?

    ……

    2.刻意和女(男)同學扯開話題聊天的。

    這類人群也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心裡因素,都是已婚人士,刻意用語言來挑逗,造勢,製造各種莫名其妙的機會,這也造成了很多婚姻走向衰敗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認的現象。

    3.三句話不離老本行反覆強調自己在做什麼。

    不斷重複自己的工作屬性反覆強調優越感,說白了就是喜歡有人能夠與他(她)為伍,發展下線,明顯就是居心不良。

    4.張羅著喝酒自己卻不喝的。

    給同學們不斷倒酒不斷鼓吹多喝點,這類人難道是害怕別人喝不醉嗎?眾人皆醉我獨醒,其心思昭然若揭。

    太多太多了就不挨著舉例了……

    還一種就是談論過去,沉靜在以往學生時代的回憶之中,打籃球,逃學,捉魚……我認為這類人比較單純,才是真正看中同學情義的朋友。

    無論哪一種有時候我們明知生活不應該如此卻還是選擇為了生活而不得不那樣做,多少顯得有些無助。太多的同學情義因為現實而被衝誇,現實始終還是戰勝了我們內心的弱點。

    最後我還是希望我們都能夠用最初的本心去對待同學情義,不要被利益矇蔽了我們的雙眼。同學是曾經陪我們走過了無數個歡樂的年頭,值得我們去尊重,也更加值得我們珍惜。

  • 20 # 80年的小布袋

    有感情的,不參加也會聯絡。沒感情的。參加了也是冷嘲熱諷。何必參加。萬一不小心跟當年喜歡的同學再舊情復燃了。來一段婚外戀。哈哈,就熱鬧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自我麻痺和感動,比放縱墮落更可怕”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