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慧開車

    CX-30是馬自達推出的一款全新緊湊型SUV,和新一代馬自達3昂克賽拉同平臺,cx30定位在cx4和cx3之間。

  • 2 # 車界微視

    雖然馬自達CX-30和CX-3的命名接近,但事實上兩款車完全不一樣。CX-3基於馬自達2的平臺打造,定位是小型SUV,尺寸只有4275*1765*1552mm,軸距為2570mm。不過,CX-3並沒有國產,採用的是進口銷售的方式,售價較貴,達到了14.98-15.98萬元,而且目前沒有國六車型,所以它的銷量較差,在國內市場沒有什麼存在感。

    CX-30基於馬自達3的平臺打造,尺寸為4395*1797*1545mm,軸距為2653mm,定位是入門級緊湊型SUV,比CX-4的定位略低一些。CX-30由長安馬自達國產,之前已經開啟了預售,預售價區間為12.99-17.69萬元。動力和CX-3一樣,都是2.0L+6AT,不過CX-30滿足國六排放,並且提供了手動擋車型。

    從產品來看,CX-30是馬自達的次世代產品,要領先CX-3一代。比如,CX-30的造型設計採用了魂動2.0設計語言,內飾也是最新的簡約風格,而CX-3是第一代魂動設計。再比如,CX-30未來還將搭載SKYACTIV-X壓燃發動機,提高燃油經濟性的同時,動力性和駕駛樂趣都將得到提升,而CX-3只有SKYACTIV-G發動機這一選項。此外,CX-30配備的最新的GVC PLUS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也是CX-3不具備的。

    綜合來看,CX-3是比CX-30低一級別的產品,各方面的實力都不如CX-30。

  • 3 # 文豐說車

    馬自達CX-30與CX-3有什麼不同?

    CX-3

    CX-3作為一款全球車型,在2017年11月在廣州車展釋出,並透過長安馬自達銷售渠道,以進口型式引進國內。其在2018年的3月在紐約車展釋出了該車的中期改款車型,外觀和內飾細節均有所最佳化調整,同時該發動機還增加了馬自達最新的GVC向量控制技術。

    動力系統採用了2.0L創馳藍天汽油發動機,其最大功率148馬力,峰值扭矩192牛·米。與發動機匹配的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在國內全系均為前置前驅佈局,僅有高低配置兩個版本選擇。

    CX-3沿用馬自達定位於小型SUV,有著同級別優秀的動力匹配,同時還有精準的指向性和出色的車身響應,但乘坐舒適性低於同級平均水平,且整體乘坐空間確實偏小。在國內偏好空間要夠大乘坐夠舒適的大環境下,15萬左右的CX-3(價格並不低)幾乎是國內馬自達車型銷量最低之一。

    CX-30

    CX-30是2020年馬自達新發布的車型之一。由長安馬自達生產銷量,官方資訊顯示,新車預計將在2020年5月28日上市。

    CX-30採用了最新的馬自達魂動2.0家族理念設計,所以從外觀到內飾都能看到類似新款馬自達3 昂克賽拉的影子。

    全系均採用了2.0L創馳藍天汽油發動機(SKYACTIV-G)。經過重新調校後,最大功率158馬力,最大扭矩為200牛·米。並有望未來會搭載最新也是馬粉們呼聲最高的SKYACTIV-X 2.0L發動機。在國內全系均為前置前驅佈局,作為國產版本的CX-30推出了8款車型(1款手動+7款自動)。官方公佈的預售價格區間為12.99-17.69萬元。

    CX-30與CX-3詳細對比相同點:

    CX-30與CX-3均為馬自達的SUV車型。都採用了馬自達自家的魂動設計+創馳藍天技術(SKYACTIV Technology)。這兩項在汽車界都享有不錯的評價。

    儘管CX-30還未正式上市,但文豐認為此車的駕乘風格依然會很“馬自達”。相信無論動力響應還是車身動態駕駛體驗都會有不錯的表現。市場定位CX-30和CX-3都是主打年輕消費群體。動力系統一致採用2.0L排量的創馳藍天汽油發動機(SKYACTIV-G)。兩車在國內的車型均為前置前驅佈局,底盤懸架系統均採用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式

    不同之處:

    CX-3繼續沿用的是第一代魂動設計;CX-30採用的是最新馬自達魂動2.0的設計理念,外觀與內飾都進行了重新設計,所以比前者更簡約時尚,更能體現馬自達所謂的“減法設計美學”,這也是魂動2.0最為突出的的蛻變。

    車身尺寸不同。CX-30定位是緊湊型SUV,CX-3定位是小型SUV;因此除了高度,長寬、軸距都明顯比CX-3大。

    在車型上,CX-3全系僅有自動檔,而CX-30提供了手動檔車型供選擇,這對熱愛駕駛的車友們是個好訊息。另外CX-30的駐車制動也更新為電子駐車,CX-3仍然是機械手剎

    內飾上,CX-30同樣採用了最新魂動2.0的設計語言。這與CX-3有著明顯區別:非對稱式的中控、帶液晶屏的儀表臺、新三幅式造型的方向盤等。這些新設計跟全新的馬自達3昂克賽拉非常接近。整體質感都比CX-3有著很大的提升。由於兩車上市時間性差異較大,所以CX-3依然是國V級,而CX-30已經是國VI級了。主被動安全裝備上,CX-30與CX-3都全系標配了六氣囊,但CX-30還增加了膝部氣囊、胎壓監測,且全系標配。這在安全配置上有了不少改進。在其他功能配置方面,CX-30都比CX-3提升不少。比如CX-30全系標配LED大燈對比CX-3的全鹵素燈就十分的明顯。儘管兩邊的後懸架均為非獨立懸架,但文豐認為,兩者還是有區別的。CX-30很有可能沿用新昂克賽拉的SEB蝶形仿生後懸架構造,雖然這個屬非獨立懸架,但參考新昂克賽拉上的表現力,相信CX-30依然不俗。這要歸功於馬自達工程師的調校功力了。總結:

    CX-30與CX-3對比的話,作為馬自達最新SUV產品,各方面必然要比CX-3更優。文豐認為CX-30更是界與CX-4與CX-5之間的細分產品。就整車而言,CX-30對於產品定位的平衡做得很到位,既沿用了馬自達一貫的運動感,又保留了SUV該有的元素。這剛好為CX-4和CX-5之間糾結的消費者找到一個更理想的選擇。也同時豐富馬自達在國內SUV的產品線,增加市場份額起到一定的作用。

    有一個有趣的現像不得不說下。在新的馬自達3昂克賽拉上市之後,無數的車友或馬粉都討論長安馬自達取消了兩廂版車型感到遺憾,而且也沒有2.0L排量的手動檔供選擇。甚至不少車友聲稱,只要有2.0L+MT就一定買。彷彿“討伐”聲一片。文豐覺得CX-30的出現,完全可以代替馬自達3昂克賽拉兩廂車型了。2.0L+MT,同樣是“兩廂”,而透過性更好,這不更香嗎?而那些“一定買”的朋友,這次真的會買嗎?拭目以待吧!

    現款CX-3距離上市已三年有餘。生命週期已進入末期,也許2020年就會有新一代車型釋出。但文豐認為長安馬自達極有可能不會再引進。畢竟前車之鑑的銷量,加上CX-30更具價格優勢,加上未來SKYACTIV-X的加持,相信CX-30會更有競爭潛力。

    以上為CX-30與CX-3詳細的對比分析。

  • 4 # Urus

    全面對比分析馬自達CX-3與馬自達3的區別,在相同的預算之內,要如何挑選出最合乎自己需求的車,這個問題想必大家都曾遇到過,但口袋名單中如果出現了同品牌車型,而且不只價位接近。連動力、配置甚至於定位都差不多時,又該如何選擇呢?為此我們為了幫大家找到可以比較的基準點,我們特別規劃了所謂同門對比的分析,並找來多組同品牌車型來分析其差異之處。

    而這次編輯部便找來了很多地區市場上相當受到歡迎的日系品牌馬自達旗下的CX-3與馬自達3進行評比。說到市場目前最為熱門的C-Segment掀背車型,相信不少小夥伴的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名字便是馬三馬自達3,而現行第三代車型自14年部署之後,不僅連年交出漂亮的銷售成績,各項安全配置也日趨完善。

    在新款的旗艦型等級所搭載的i-Activsense主動安全科技除了原有的SCBS-F前行剎車輔助、BSM盲點偵側系統+ RCTA後車警示功能、LDWS車道偏移警示系統、HBC遠近光燈自動調節系統之外,再新增了小夥伴相當期盼的MR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馬自達 Radar Cruise Control)與SBS智慧型剎車輔助系統(Smart Brake Support),堪稱於同級距中擁有最出色的安全防護水準。

    另一方面於15年底引進的CX-3,在小型跨界級距中也頗受好評,而上月中所釋出的小改款車型,除了外觀與內裝方面進行修飾,並新增晶豔魂動紅Soul Red Crystal車色而更具質感,加上針對底盤懸掛與NVH隔音工程等部分進行改良以提升行路品質,更於Sky-G旗艦型等級追加了MRCC與SBS系統,同樣於此級距中擁有最高水準的安全配置。

    在建議售價範圍與同門師兄馬自達3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因此成為了我們此次進行同門比一比的兩款主角車型。首先在兩車的車身尺碼與空間表現方面,雖說CX-3是以B-Segment的馬自達2衍生而出,但在原廠的定位之下,不僅底盤部分進行不小的修改,在車身尺碼方面也較馬自達2大上一號,與馬自達3放在一起看起來也感覺像是同級距車型,不過在車內空間方面還是難免看出差距。

    由身高173公分的編輯部同仁入座之後,可發現各項空間指數均由馬自達3略勝CX-3一籌,而在新年款車型增設後座中央扶手之後,實際上CX-3的後座也是由兩名成人入座較為舒適,馬自達3則是在三名成人入座後仍有著可接受的乘坐空間。而在後廂空間方面也是類似的情況,受限於車長與軸距均不及馬自達3,因此CX-3後廂無論深度或寬度均明顯小於馬自達3,不過得益於後廂底板的設計,因此在高度方面扳回一城。

    但畢竟CX-3為車身較高的跨界車型,因此在後廂開口距離地面的高度則是高於馬自達3一些,另外由於馬自達3尾門較長,因此除了開口高度較大之外,尾門把手離地面的距離也高了一些,至於整體容積方面則各自在同級距中有著中間的水準。在馬自達的操作之下,此次進行評比的CX-3 Sky-G旗艦型與馬自達3 5D旗艦型在各項配置方面均相當豐富,另外也將兩車間的主要配置差異也是很大不同細節體現的。

    CX-3 Sky-G旗艦型與馬自達3 5D旗艦型在各項配置的差異並不大,其中馬自達3 5D旗艦型在舒適性配置方面勝出,所配置的方向盤換擋撥片也更添駕駛樂趣,但CX-3 Sky-G旗艦型則是有著更進階的全檔域版本MR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搭配的EPB電子手剎車Auto Hold功能則是在停等紅燈時相當便利,因此這對同門兄弟在配置水準方面確實各擅勝場、難分高下。在動力系統方面雖說CX-3 Sky-G與馬自達3同樣搭載PE族系的2.0升直四Skyactiv-G自然進氣汽油引擎。

    不過CX-3 Sky-G所搭載的乃是經過升級後的新版本PE-VPS引擎,擁有156 ps/6,000 rpm最大馬力與21.0 kgm/2,800 rpm峰值扭力的動力輸出;至於馬自達3所搭載的PE-VPR引擎,則是有著165 ps/6,000 rpm最大馬力與21.4 kgm/ 4,000 rpm峰值扭力的輸出表現,均搭配提供SPORT運動化模式的Skyactiv-Drive六檔自動變檔箱,不過細心的小夥伴可發現,雖說馬自達3動力輸出資料較大。

    不過CX-3的扭力輸出時機較早,而這也是馬自達原廠針對SUV車型所進行的特別調校設定。實際操駕之下無論是CX-3 Sky-G或馬自達3,均得益於擁有線性輸出的Skyactiv-G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以及優異傳輸效率的Skyactiv-Drive變檔箱,不僅在一般模式下的加檔反應顯得輕快且平順,在切換至SPORT模式後的起步表現則是更具衝勁,加檔感受在自動模式下的換擋邏輯也明顯延後,在手排模式下更持續延伸到轉檔紅線區直至斷油,且與中段再加檔部分也不顯遲滯。

    儘管在高轉檔域時的精緻度與運轉聲浪差強人意,但並不會帶給人嘈雜的感受。至於在操控感受方面,CX-3 Sky-G與馬自達3則是理所當然的有著明顯差異,儘管CX-3的車身重心較一般跨界車型低了一些,輔以G-Vectoring ControlG力導引控制技術,讓CX-3在過彎時較同級距對手有著更加出色的操控表現,但畢竟車身重心還是較馬自達3高,加上改為配置胎壁較軟的Toyo PROXES RS2休旅車胎,因此彎道支撐性與車身側傾仍比不上正統掀背車設定的馬自達3 5D。

    雖說所配置的拖曳臂後懸掛已有著不錯的調校,但在過彎時的車尾靈活度表現,仍是由配置多連桿後懸掛的馬自達3 5D技高一籌,無論是轉向反應、車頭指向性或是車尾穩定度,都有著更高水準的演出,自然也與人馬一體的境界又更接近了一些。另一方面,得益於此次小改款時針對減震筒阻尼與圈簧磅數進行加強,搭配較軟的胎壁設定。

    因此讓CX-3在行路舒適性方面有著明顯進步,與馬自達3 5D相較之下不僅針對不平路面的跳動感消弭的較好,乘坐感受也有著較為Q彈柔韌的感覺,加上於NVH隔音工程的改良,讓CX-3於乘駕舒適性部分扳回一城。以當前全球汽車市場的來看,SUV跨界車型可說是最為熱門的級距,藉由較高的著座點創造出較好的行車視野,而較高的車身重心儘管不利於操控動態表現,但較為靈活的空間運用。

    也讓SUV跨界車型擁有以小搏大、向上挑戰的本錢,在此次我們所進行的評比中,小型跨界車身分的CX-3藉由與對手相較之下更低的車身重心,車高設定也能夠對應機械式停車格的限高,不僅操控效能在同級距對手中有著出類拔萃的表現,甚至與他牌掀背車型相較之下也不顯遜色,只是這次所遇到的是師兄馬自達3 5D,因而才在此一層面顯得落居下風。

    另一方面,馬自達3 5D不愧為市場最為熱門且搶手的中型掀背車型,不僅擁有相當出色的操控效能與駕馭樂趣,同時在價格設定與配置豐富度方面也都有著讓人眼睛一亮的表現,若說要從這兩款都具有魂動個性的同門師 弟中進行選擇,在價差有限的情況下,或許就得從個人喜好與日常需求來決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過麻辣燙的進來,說一下一年可以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