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沒有抵押物是不是可以說無限印鈔,沒有制度化管理,發行數字人來制定?
8
回覆列表
  • 1 # 多一條正能量

    這個問題,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其實,要想通俗易懂的回答清楚,還真不是易事,因為涵蓋了太多太多……。

    就算是專業人員回答的非常非常清楚了,那麼做為普通人的我們,也真不一定能讀懂、看明白。

    這麼大的宏觀的問題,唉,咱答不了啊[捂臉][捂臉][捂臉]!

    這是研究經濟學的人們研究的事情。是個研究的課題。 對普通人來說,也弄不明白,也沒有弄明白的意義

  • 2 # 董董安康

    這本來就是流氓行徑。

    美國增印美元,是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尤其出現經濟危機之後,美國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更是準時到達,而且此次疫情期間,在特沒譜的帶領下,更是做到了極致。至於抵押物,屁都沒有。

    美國的政客,如果說特沒譜之前,還有所收斂,屬於既做婊子,又立牌坊,那在特沒譜上任之後,就屬於臉都不要了。畢竟,沒人位元沒譜更懂無限印鈔。

    其實要說印鈔的背景,就是美國一直全力維持的美元體系了。因為全世界都得以美元為結算體系,那美元的印製權又在美國手裡,他能不謀求自己的利益嘛。

    想想之前美國發動的數次戰爭,表面上看是為了石油,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石油結算必須以美元結算,誰不服從,就打誰。伊拉克,利比亞,這在戰爭之前,哪個國家不富的流油,老百姓醫療和教育都是免費的,現在呢,正義美國出手了,老百姓自由了,天天水深火熱的。

    至於說到抵押物,美國這種靠侵略和掠奪起家的流氓國家,你指著他遵守規則,你不如去問問印第安人和美國的有色人種,是一個規則嗎?

    美元是和黃金掛鉤的,這是最重要的抵押物了,為什麼俄羅斯要運回美國的黃金,就連以德國為首的歐盟,妥妥的美國二狗子,都要運回,就是知道美國在濫印美國,結果是什麼,別說運回來來了,連看都不讓你看一眼?再套用特沒譜的話說,你這個提議,真是個糟糕的提議,因為沒有人比我懂黃金。

    說到無限印鈔,其實不僅僅是增加美國市場資金流動的好處,透過印美鈔,相對其他國家貨幣貶值,增加出口,賴掉債務,然後把危機轉移,再用印製的美元去抄底全世界,一整套騷操作,所以說,美國人,壞的很啊!

    最後提一下制度化,這玩意說起來好聽,但是要真管用的話,聯合國還用的著受美國的氣嗎?制度不重要,看遵不遵守罷了。

    很明顯,美國這老流氓,除了利益,別的從來沒想過!

  • 3 # 鄭汴信貸幫

     我們先從貨幣問題說起。

      今年2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佔比2.11%,比上個月上升0.46%,境內非銀行部門跨境收付佔了32.4%,比去年同期增加9.5%。總體來說,人民幣的國際化走的比較穩。

      由於前段時間美聯儲搞出了無限量化寬鬆,等於丟了一個炸彈出來,美聯儲的行為主要是為了緩解美元危機,前段時間美股的劇烈下跌,甚至可以帶動黃金一起下跌,這是非常罕見的,黃金甚至都不可以作為風險的對沖了,無限量化寬鬆後,美元流動性得以緩解,黃金迅速拉高。

      另外一方面,由於預期的貶值效應,導致人民幣出現一定的升值,人民幣貶值的壓力緩解。

      從目前的情況來判斷,如果疫情能夠緩解,經濟開始恢復正常,由於前段時間美國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國政府債務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只增不減,而中國在貨幣政策上沒有做出大的調整,會吸引國際資本進入中國。

      但是如果疫情不能緩解,那麼美元會發揮避險貨幣的作用,資本重新流入美國,而新興經濟體的資產可能會被拋售,導致資本外流,因此從整體上來看,疫情越早結束,對中國越是有利。

      關於最近全世界大放水的問題,大家可能觀察到了,從歐盟到美國,都不約而同的開始了大放水,我個人判斷的是,歐盟可能要糟糕,美國還好,但是也要面臨非常嚴重的衝擊

      在傳統理論上,關於貨幣政策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央行必須獨立。

      央行獨立的問題,也是外國經濟學家經常責難中國的金融政策的一個點,其實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央行----人民銀行就是不獨立的,因為這個事情,也有很多人抨擊。

      那麼央行到底應該不應該獨立呢?

      我們以美聯儲為例,美聯儲之所以能夠誕生,就是當年美國金融混亂的結果。

      建國前美國是沒有美元的,各州關於貨幣是一片混亂,初期大家都用實物作為貨幣,比如說馬薩諸塞州宣佈玉米是法定貨幣,弗吉利亞宣佈菸草為法定貨幣,大家以物易物,當然這種實物貨幣早在中國很多年前就拋棄了,美國很快轉向了硬幣,但是才建立起來的美國缺乏硬幣,一般都是從歐洲進口。

      1792年美國鑄幣局成立,開始發行美元硬幣,但是此時的美國流通的貨幣非常混亂,從墨西哥比索到西班牙銀元,到英國殖民地的貨幣都有,由於沒有央行,什麼人都可以發行貨幣,發行人只要一臺印刷機就可以開銀行了,所有的人都可以發行貨幣,在南北戰爭時期,全美一共有1395家銀行,全部在發行貨幣,全美一共以後8370種貨幣,創下世界紀錄。

      貨幣問題引發金融問題,金融問題催生了美聯儲。

      美聯儲成立之時,其官方職責就是:解決銀行危機所帶來的恐慌性問題承擔美國中央銀行的角色,在銀行的利益和政府的責任之間尋求平衡。

      因此在設計美聯儲的時候,特別強調獨立於美國政府。

      因此美聯儲的主席,副主席,乃至於7名理事會成員,每一個任期14年,理事任期錯開,總統提名,國會任命,同時美聯儲獨立運作,不接受國會撥款,主要就是防止總統利用美聯儲來獲得政績。

      第十二任主席沃爾克頂著里根的壓力,堅持貨幣緊縮,格林斯潘時期,頂著老布什的壓力不下調利率,給美聯儲贏得不少聲譽。

      但是很顯然的是:自格林斯潘下臺後,美聯儲的聲譽一日不如一日,到現在的這位鮑威爾,基本上就屬於特朗普的應聲蟲的地步。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美聯儲應該獨立嗎?

      現代貨幣理論認為:央行就不應該獨立,為何呢?

      傳統觀點認為,中央銀行獨立制度能夠避免政府直接從中央銀行獲得融資,這樣就可以對政府施加財政約束,阻止政府透過創造貨幣的方式進行赤字支出。具體來說,這要求政府支出必須透過財政部開設在中央銀行的賬戶,中央銀行不能給予財政部賬戶透支的權利,中央銀行不能在一級市場上直接購買國債。

      但是現代貨幣理論認為,這是鬼扯,因為政府總能夠在制度上找到種種辦法來繞開這種限制,間接的取得央行的融資,大不了就發債,赤字最後的結果就是赤字貨幣化。

      其實前段時間,民主黨眾議員Rashida Tlaib有一個天才般的設想。首先由於法律不允許美國政府發行美元,只能增加主權債務的方式來籌資,但是現在有一個新辦法。財政部可以鑄造一些鉑金硬幣,然後合法招標。

      由於1997年有關於紀念幣的規定,只要硬幣包含一定的鉑金,其面值並沒有限制。因此財政部可以鑄造2枚鉑金銀幣,以每枚1萬億美元的價格賣給美聯儲,這樣美聯儲就把2萬億美元的儲備金記入美國造幣廠的中央銀行賬戶,這樣既迴避了不允許美國政府發行貨幣的規定,又可以不增加債務。

      所以就壓根不可能阻止政府來獲取央行融資,傳統觀點就是一個偽命題。

      為什麼特朗普每次向美聯儲要錢都能夠得逞?

      原因很簡單:央行最基本的職責在於維護一國支付系統的穩定執行。這意味著它需要保證在支付系統內有足夠的準備金滿足結算的需要。

      只要央行還要承擔流動性的職責,政府想要錢,總是要的到的,反面的例子也不是沒有,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德國作為戰敗國,經濟需要重建,由於當時的流動性極為短缺,因此當時的布呂寧政府想發債,但是由於戰後列強賠款條約上強加給了德國金本位的要求,導致德國喪失了貨幣主權,結果發債失敗,催生了後來一大堆的問題,後來的歷史我也不多講了。

      現代貨幣理論認為,央行本身是不獨立的,而財政赤字要貨幣化,政府要承擔最後的僱傭者,透過債務融資保證充分就業,也就是現代貨幣理論最關心的:是就業問題。

      應該透過政府支出和稅收來管理經濟,同時不需要稅收來支付政府的開支,稅收只要確保大家都接受法定貨幣,並且能夠控制通貨膨脹即可。滿足了這些,請隨便發債吧。

      債務爆棚,豈能不通貨膨脹?但是實際上看看日本,債務都到天了,也沒發生通貨膨脹。

      同時,現代貨幣理論認為,政府赤字會增加私營部門的淨金融資產,私營部門各方產生的金融資產被金融負債抵消,這樣對於公共金融資產沒有影響,但是財政赤字增加了公眾的金融財富總額,增加收入並且刺激開支,這樣就帶來更大的投資。

      這個理論的一個點在於:現代貨幣理論認為,政府債務不是債務,而是貨幣的替代品,你可以簡單認為政府債務就是貨幣。

      短時間大規模發債以後,又怎麼會不通貨膨脹呢?

      以美國為例,在08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開始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基礎貨幣增長,美國的債務在這個期間衝到了天際。

      但是其後果並沒有像很多人預期的那樣,通貨膨脹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經濟衰退期間,由於獲利機會不多,投資意願下降,社會上流動的資金會變少,同時美聯儲又開始對商業銀行支付存款準備金利息,此時的準備金利息很高,商業銀行也願意持有準備金,這樣多出來的貨幣並沒有大規模的釋放到市場上去。

      而此時由於大規模的量化寬鬆,美國也獲得喘息,實際上從這幾天的美元來看,在美聯儲承諾無限制量化寬鬆,並且美聯儲一個月內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已經暴增了2萬億美元,而奇怪的是,大家可以看看匯率,美元的匯率在這期間並沒有產生劇烈的貶值。

      當然,隨著基礎貨幣的不斷增加,當越來越多的人預期到通貨膨脹,變得不願意持有現金的時候,貨幣的需求變化導致貨幣流通速度加快,此時物價上漲,為了平抑物價,政府必須印更多的貨幣,這確實可以導致通貨膨脹,但是這個過程是緩慢且可控的,只要能夠拉平曲線,解決就業問題,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

      現代貨幣理論其實出現已經近四十年了,之前一直默默無聞,一直到08年金融危機才被重視起來,橋水基金的達利奧就非常支援,他認為,美國在貧富問題上,一方面,大批的富人手裡都是錢,不知道用來幹什麼,而窮人手裡沒錢,大學都上不起,怎麼解決呢?

      所以美國最終要使用零利率為政府大規模支出提供資金,來實現更廣泛的增長,政府開支加大有利於平抑目前美國嚴重的貧富分化問題,例如政府支援的養老和醫療。

      當然,這個理論現在爭議還很大,拋開爭議不談,這個理論的方向似乎是非常確定的:走的是大政府的路子。

      其實目前東亞是最適合走這個路子的,可以說日本已經走了很久了,美歐走這個路子都有各自的問題:美國還不太適應大政府模式,所以對這個問題肯定有牴觸,尤其是共和黨喜歡搞自由主義。

      而歐洲的問題則更加明顯,雖然已經適應了大政府模式,且歐洲有統一的央行,但是卻沒有統一的財政部。

      周小川曾經說過:“實際上我們中國還是可以儘量避免快速地進入到這個負利率時代,如果能夠管理好微觀貨幣政策,可以不用那麼依賴非常規的貨幣政策。”

      周小川的意思是“儘量避免快速進入負利率”,而沒說“避免進入負利率”,也就是說未來中國也會進入負利率時代,現代貨幣理論可能現在還有很多人不接受,但是任何新事物都會經歷激烈否定----默然接受----視為天經地義的過程。

  • 4 # 龍心0818

    自從美國的貨幣與黃金脫鉤以來,美金稱呼變成美元的時候開始,世界各國發行貨幣都不需要實物抵押了,哦對了,有一個虛頭巴腦的虛擬抵押物,那就是國家信用。實物抵押是有邊界的,而用信用這個東西來抵押則可以無窮無盡,這就是美國和英國猶太人對金融的一大創新,史無前例。這就是資本發展到高階階段的必然產物,也就是資本主義發展到高階階段的必然產物。這種創新必然會帶領我們全人類走向地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碗,怎麼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