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湖行舟
-
2 # 湘妹田田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典故是真實的嗎?據當前考證還是存在質疑的!特意上網搜了相關資料腦補了一下!《論語》作為儒學經典理應受到推崇和傳播,所以這個成語也就不脛而走一直延用至今。
-
3 # 泡筱沫
個人觀點:
《論語》流傳上千年其中究竟有哪些門道呢?
先說說我自己,我最喜歡孔夫子說的,仁者無憂,仁者無憂字解是沒有煩惱,但不只是字面意思,而是不與天地事物人法有對立衝突。換句話說,就是順境可以不放縱,逆境可以不氣餒,遇到考驗不怕挫折,遇到敵人都可以仁者無敵化解衝突,在內可以革除心物慾望與自身習氣毛病,在外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仁者不憂。因為理路清晰,即使不去治國平天下,可以很好的扮演好家庭成員的責任,父母面前行仁孝至孝,子女面前嚴父慈母做好表率,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兄弟姐妹之間可以有愛禮讓。僅此一句受用終生。
就現代而言,包括學習方法,家庭教育,為人處事,道德禮儀,還有職場進階等,可還原當代論語本色。所以我說《論語》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所有的煩惱。
博大精深《論語》從各方面指導我們行為規範,修身養性。我們來概述半部:
1《學而》篇:不論富有還是貧窮,我們該
如何活在當下,做個不焦慮的人?(君子務本/學而時習之/吾日三省吾身等)
2《為政》篇:跟孔子學,識人善用,管好組織,管好自己。(三十而立)
3《八佾》篇:孔子帶你提升審美力
4《里仁》篇:忠孝真的不能兩全嗎?忙碌
的現代人也能孝順父母!
5《公冶長》篇: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告訴我們怎麼做個有仁德的人。
6《雍也》篇:孔子告訴我們怎麼樣才能做個快樂的人。
7《述而》篇:孔子的教育主張和愛好。
《泰伯》篇:孔夫子心中的聖人是什麼樣的。
9《子罕》篇:孔子心目中的道德標準是什
麼樣的。
10《鄉黨》篇:一日三餐,注重儀容儀表,一言一行。
高山景止,景行景止。孔子的儒學,貫穿了中華2000多年的文明,也在實踐中融入了華夏民族的根脈,我們每個人在現今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尊卑禮教長幼有序,鄰里和睦,夫妻和諧,無不體現著儒家文化的精神,提升了我們的名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所以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點也不為過。
-
4 # 舞陽侯
我試著回答一下:之前看過一本小說,作者的觀點我很認同!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看時代背景,五代時期,武將走馬燈的叛亂,導致宋朝對於武將防範嚴重!提高文人的地位勢在必行,身為宰相,他這樣說,就是在推動儒家,文風的復興!
同時他也不是真的只靠半步論語,身為宰相,讀書不會只讀一半,用也不會只用一半,執政經驗也不可能是靠看書獲得的!經歷過亂世,能夠活著走到盛世,當上宰相,他的智慧不可能只有那麼一點點!
-
5 # 曹宗國
巜春秋》是孔子編訂的周朝魯國編年史,簡練地陳述史實而含有貶褒,對國家治理有指導意義,稱六經之首。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誇讚之語,意在推崇以儒家思想為封建統治思想。
-
6 # 煩得很21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當時魯國的國史,據傳是由孔子修訂而成。上千百年來,專家學者對《春秋》的定義爭論不休,有的認為是部歷史著作,有的認為是部政治學著,有"經史不分"和"亦經亦史"之說。但不論是怎樣的一部著作,《春秋》在華夏文明的發展和治國理政的程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論語》,儒家著作經典。系孔子弟子編纂孔子言行的記錄,共20篇。內容廣泛,涉及經濟、政治、思想、教育、道德等,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家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及《孟子》合為"四書",使儒家思想的地位日益提高,使"四書"、"五經"等儒家思想的著作傳播到整個中國古代,從家規到治國無不受此影響。
趙普作為北宋名臣,是因為讀書少,才會說出"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語句。個人不贊同這種說法。因為趙普是宋太祖趙匡胤身邊的重臣,左右膀,精於治道,曾連任十年的宰相,成語"杯酒釋兵權"的典故及有名的"陳橋兵變"出謀劃策均出自趙普,所以說趙普讀書少到也未別。
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應該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對《論語》的尊崇,以及在實際運用中發揮了明顯的作用和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就是證明《論語》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程序中的影響之大之廣。
-
7 # 新新俠2
趙普參透人生了,參透家國治理的真諦了。
趙普是宋朝宰相,”杯酒釋兵權”就是他給的注意。半部《論語》治天下,似乎是他宰相生涯的經驗總結。
宋朝的統治戰略是比較奇特的,”杯酒釋兵權”是這個戰略的開端。這個戰略不尚武,不注重開疆擴土,而是更注重國家的治理、社會的安定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宋一代,在政治軍事和外交上積貧積弱,但是在經濟領域、在科學技術領域、在社會生活的多姿多彩方面,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特別是在娛樂消閒方面,現代社會有的,宋朝幾乎都存在了,當然不包括聲光電等現代科技產物。
儒家學說正好適應了這個國家戰略,而《論語》是儒家學說的精華,趙普作為宋朝首任宰相,他對中國的歷史應當十分熟悉,《春秋》這樣的典籍他不可能不瞭解,《論語》也一定更精熟。對中國封建社會一定有十分深刻的理解。在趙匡胤兄弟統治的大宋初期,國家注意發展生產,社會經濟得以迅速恢復,社會繁榮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因此他的治理經驗也應當十分了得。
我對《論語》的研究很有限,但我透過讀《論語》,也悟出了其中的一些精髓,比如我說,一部《論語》,對於我們每個人一生的進身而言,她教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官,非常實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看這個路徑,難道不是我們現在每個自然人進身的一般路徑嗎?有誰脫離了這條路線嗎?這是一條多麼完美的進身路線啊。在這條路線上有的這幾個關鍵點,哪一個出了毛病,不會殃及你的家庭和事業?
《論語》開篇《學而》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以提高自身修養,實實在在交朋友,低調做人,以謙謙君子之風度要求自己。這些你都做到了,你會成為怎樣受人尊敬的人啊?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原來《論語》是這樣界定什麼是“學”:做事強調雷厲風行張弛有度,說話要注意謹言慎行,對有經驗有能力有德行的人要親近友好拜為老師,讓自己的行為端正合規。請問你是這樣學習的嗎?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如果你做處長廳長市長省長做到這個境界,你還不是個很優秀的地方官嗎?你管理的部門和地方會不清明安定祥和嗎?
這才哪到哪啊,就這幾句話,夠我們一輩子踐行的了。所以,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不是很有道理?
-
8 # 任微言卿
趙普其人是誰?他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嗎?
趙普(922年-992年8月14日),字則平,北宋著名政治家,北宋開國功臣。顯德七年(960年),協助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推翻後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趙普拜相,協助趙匡胤削奪藩鎮,杯酒釋兵權。淳化三年(992年),趙普病逝。宋太宗賜諡“忠獻”,並配饗宋太祖廟庭,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趙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來,他的學問差得多。他當上宰相以後,宋太祖勸他讀點書。
南宋筆記小說《古今源流至論》記載:“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意思是說,趙普所學的書籍,除了《論語》之外,基本上就沒有其他的了。看起來趙普讀書確實不多,但是要說趙普本人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也不盡然,疑點很多,在此只舉兩個:
這樣驚世駭俗的典故,假若屬實的話,《宋史·趙普傳》就理應提及,但《宋史·趙普傳》沒有任何記載。
南宋大儒朱熹將把《論語》捧為“四書”之一,定為儒家必讀的經典,要真有“半部《論語》治天下”,對朱熹勢必大肆宣揚,藉此抬高《論語》的身價。然而查遍朱熹語錄,從未見有相關記載。上述史實都無一例外地昭示: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多半不是趙普本人說的。其實就算姑且把它當成信史,趙普的意思也絕不僅僅是“只用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好天下”,流傳的說法是一種斷章取義的誇張。
為什麼會出現“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言論?在宋代,是士大夫的黃金時代,有著大批頗負盛名的儒者,然而當時的人們沒誰聽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的言論。
經過學者考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出爐,恰恰是在儒學地位極其低下的元代產生的。元代,起於騎射的蒙古人對儒學和儒生極其輕蔑,所謂“九儒十丐”。當時的戲劇家高文秀在《遇上皇》雜劇中,編了一句臺詞“半部論語治天下”,冷落的儒生們乍聽之下十分歡喜,藉機大肆宣揚聊以自慰。
儒生在元代雖然政治地位低,但是在廣大城鎮鄉村佔據了私塾教師的地位,儒生們想盡辦法鼓吹《論語》,透過民間教育渠道因而廣泛傳播,刻意誇張《論語》的作用。久而久之,以訛傳訛之下,大家對這句話也就深信不疑了。
《論語》和《春秋》,哪個是治國寶典?《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內容,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春秋》,是一部以魯史為主體、兼記周王室和其他諸侯國242年間重要事件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由孔子編訂,用“微言大義”達到贊、勸、懲等目的。《春秋》記事嚴謹,遣詞造句十分考究,對人物的褒與貶、對事件的對與錯,用詞極其嚴謹,敢於秉筆直書,是“良史”的發端。《春秋》文字記載較為簡單,為了解析經文就出現了《公羊傳》、《榖梁傳》、《左氏傳》,也被稱之為《春秋三傳》。
《論語》和《春秋》都是儒家經典,《論語》側重宣揚儒家思想和“禮義仁智信”的觀念,更利於修身養性;《春秋》因記載史實,與政治配合較為密切,在漢代一度作為法律的判例。
在中國古代,《論語》和《春秋》施於社會的影響無時不在,在南宋正式被定為儒家“十三經”。最高統治者可以從中尋找治國平天下的方針大計,而且對臣民思想的規範、倫理道德的確立、民風民俗的導向都有重要作用,那些千古流傳的名言警句,具有穿越時空的普世價值,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但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不管是修身、還是治國,不管是古代,還是在當代,我們都要採取古為今用的態度,從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兩個方面挖掘出對時下有借鑑意義的內容,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概照搬,或一概拒絕都是十分有害的。
治國理政、修身養性,都需要博覽群書其實,大到政治人物治國理政,小到每個普通人學習知識、修身養性,都需要廣泛的涉獵方方面面的知識。很多政治家,其本身也是大學問家。
例如毛主席一生愛書,從革命時期行軍打仗到新中國成立後去外地出差,毛主席都帶著一大堆書。毛主席閱讀廣泛,喜歡讀哲學、經濟學、古代文學、中國歷史和時政著作,對地理、文化、科技圖書也有涉獵,透過廣泛閱讀書籍,從中鑑取歷史興亡之道,悟出自己的為政方略。
毛主席能成為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成為一代偉人,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其愛讀書恐怕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闡述對讀書的深刻見解,他不僅博覽群書,深入鑽研,秉持“橫有多長、豎就有多高”的讀書理念,而且好讀書但不唯書,注重將讀書與實幹結合起來。
因此,我的觀點可以總結為:《春秋》《論語》都是有益之書,是中華文化瑰寶。趙普說沒說過這句話,其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若想求知善讀,好學樂學,就要讀更多的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讀更多的書,走更遠的路。 -
9 # 近思人生疑惑
“半部論語治天下”不是說讀書少,而是說《論語》對治國極為重要,讀其一半就可治理好國家,更不用說讀完整部《論語》了。
-
10 # 遜之一言堂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於南宋朱熹(1130-1200年)謝世之後,首先是一個叫林駧(dòng)(具體生卒年未詳)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八《儒吏》所記:“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趙普所學的書籍,除了《論語》之外,沒有別的了。在這段話下面,有個小注,寫著這樣的話:“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與這個典故有關的另一位人物是,與林駧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羅大經(約1196-1252年)。在其所撰《鶴林玉露》中有這樣的記載:“杜少陵詩云:‘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賈。’蓋以《論語》為兒童之書也。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這個記載說明《論語》在當時“為兒童之書”,當過私塾先生的趙普自然熟悉。羅大經在此比林駧在《儒吏》中所記載的話,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還多了後半句“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並且說明了具體時間,是“趙普再相”後,聽到人們說趙普所讀的書就只有《論語》,於是宋太宗就此問趙普,趙普毫不隱瞞,並說出上面的話。
但是,羅大經並沒有直接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將羅大經話的意思敷衍成“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的,則始自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高文秀(具體生卒年未詳)。他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的雜劇曲文中的第三折,有這樣一句話:“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但是,《好酒遇上皇》寫的並非趙普的事蹟,而且作為雜劇曲文,本不該作為討論歷史問題的依據,然而“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不但成為羅大經上述話語的衍生品,與趙普聯絡在一起,而且藉助雜劇這一大眾化的文藝形式,硬是廣泛流傳開來,以至於使得當今迷信《論語》的人們,競相對此津津樂道。
尤其是把《論語》捧為“四書”之一,定為儒家必讀的經典,並將其抬到至高無上的地位的朱熹,熟知趙普三度為相,頗有政績的史實,要是真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事情,藉此抬高《論語》的身價,對朱熹而言,該是多麼順理成章的事!而從朱熹在其著作中煞費苦心地將“收許多藩鎮之權”完全歸功於趙普來看,表明他的這種意圖確實存在。朱熹說:“趙韓王(即趙普)佐太祖區處天下,收許多藩鎮之權,立國家二百年之安,豈不是仁者之功!”就算是將“收許多藩鎮之權”完全歸功於趙普,那麼說以此“立國家二百年之安”也是吹牛,因為在北宋(960年—1127年)的180年間,單是北方遼金的侵擾,就一直未斷,何來“立國家二百年之安”?有何談“仁者之功”?即使撇開這樣的史實不論,那麼作為文官的趙普,極力慫恿宋太祖解除開國武將之權,也難脫藉此爭寵,透過壓抑武官權勢而抬高自己的干係!也不能算作“仁義”罷!然而,朱熹如此誇大其詞地藉此宣揚趙普的“仁者之功!”,而像“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最為過硬的佐證反倒未用,也只能說明到朱熹時代,還沒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
上述史實都無一例外地昭示: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在趙普生前,整個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即1200年,都還沒有出籠。在朱熹將《論語》和《孟子》、《大學》、《中庸》稱作《四書》,列入儒家經典的二、三十年後,才有人提出此說。
但此說真正流傳開來,則是在元朝。然而,恰恰是在元朝,對儒學和儒生表示了極大的輕蔑,所謂“九儒十丐”,即儒生被稱為“老九”的說法即由此發端。其地位與乞丐不相上下,連自己的生計問題都難以解決的“滿腹經綸”的儒生,何談什麼治理天下?!高文秀在《遇上皇》雜劇中的那句臺詞,不過是被冷落的儒生們一種打腫臉充胖子,藉以自慰的一種自我吹噓罷了。由於儒生們畢竟充當著私塾的教書匠,佔據著社會教育的廣大舞臺,所以,這句極大誇張了《論語》功能的大話,得到那些能將《論語》倒背如流的儒生們的普遍歡迎,並加以廣泛散播,自然也就不足為怪了。
-
11 # 蛋蛋的二蛋哥
一句話作答:
這是儒家弟子宣傳《論語》、自抬身價,所做的自吹自擂。是一個成功的營銷案例!
現代國家治理,不熟悉現代政治理論,不學習公共管理,不瞭解組織行為學,不懂大眾心理,不學習市場經濟理論。
妄談治國,何其謬哉!
《春秋》、《論語》,這些著作,自有其偉大之處,經典之處,有用之處;不過要靠這幾本冊子治國,真的遠遠不夠!
-
12 # 減水書生
這跟趙普讀書多少沒啥關係。問題的實質應該是:春秋決獄能治理好天下,半部論語也能治理好天下,二者之間有共通之處。所以,這個問題就要圍繞這個共通之處來展開論述。
其實,春秋決獄、半部論語治天下,與7000多個單詞的美國憲法,都是一樣的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好的規則和制度,可以把事情做好、可以把社會治好、可以把國家管好。
但這只是表層的道理,表層的道理適用美國憲法,聯絡到春秋決獄和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有點兒牽強附會和引喻失義了。
深層的道理,或底層的邏輯,則是:共識生長出來的規則系統,可能無論好壞,都能把治理效用放大到極致。
01.美國憲法只是規則,但規則之下是共識美國精英以及美國大眾,一直引以為傲的就是美國憲法。首先,這是人類的第一部成文憲法,有開創之功,這個誰也沒法比。第二,這部憲法已經持續發揮作用200多年,誕生至今也就增加了27條修正案。第三,這部憲法不僅持續發揮作用而且實現了巨大的效用,成就了美利堅這個超級大國。
美國今天的成就,如果都是這部美國憲法的功勞,那麼就能論證美國憲法是至善至美至科學的規則制度。既然至善至美至科學,那就應該具有可複製性,也就是能夠做到放之四海而皆準。
但是,事與願違。徹底照搬美國憲法、甚至徹底照搬美國一切的賴比瑞亞,就失敗了。賴比瑞亞不僅沒能擠進西方世界,現在還不如一般的非洲國家,甚至連糧食都不夠吃。如果賴比瑞亞只是一個個例,所以不能用個例來否定美國憲法,那麼墨西哥呢?菲律賓呢?還有大量國家都是照抄美國憲法的,但是最後卻一個接著一個的失敗。
一個用詞就能解釋這些失敗,那就是“水土不服”。這些國家統統沒有嫁接美國憲法的土壤,比如文化、比如歷史、比如社會、比如發展階段。但到底什麼才是水土不服?你不能一句“水土不服”,就是用比喻代替論證、是用概括代替說理。“水土不服”到底不服在哪裡?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你不能說不先進,算是中國邁向西方的一部經典之作。但是,結果呢?袁世凱的北洋政府就是不認,宋教仁的國民黨就是非要認。兩股勢力的矛盾焦點在哪裡?是共識。《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只是同盟會一群人的共識,它還不是袁世凱北洋系的共識,甚至也不是當時整個中國的共識。
後來袁世凱搞稱帝,但是稱帝徹底失敗。大清帝制終結於1912年,袁世凱稱帝是在1915年,中間只隔了不到四年時間。怎麼大清當皇帝就可以、袁世凱當皇帝就不可以?問題還是共識。雖然大清帝制剛剛終結不到四年,但不能有皇帝這件事,已經成為當時中國的共識。所以,袁世凱雖然是最強力量北洋系的代表,但是他就不能當皇帝。不僅國民黨不同意,袁世凱北洋系的自己人也同意。
所以,美國憲法只是規則,但這個規則要發揮最大效用,需要依賴於底層的共識。有共識,規則才能被執行,也才能有生命力。沒有共識,強硬嫁接和生搬照抄,就會遭遇夭折。這就是所謂的水土不服。
02.春秋決獄和半部論語治天下,都是共識下的規則運用《春秋》是一本編年體史書。說實話,這本書一點兒都不好看。沒有傳記的配合,別說現代人看不懂,就是最接近的漢朝人也看不懂。所以,漢朝人所謂的春秋決獄或春秋治國,需要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他們得理解《春秋》。
漢武帝時期,主要是透過《公羊傳》來理解春秋,簡單說就是照著《公羊傳》的解讀註釋,來春秋治國。與其說是春秋治國,還不如說是公羊傳治國。漢武帝的一個重要丞相公孫弘,就是公羊傳大家。40歲開始學春秋,實際就是學公羊傳,學到70歲才正式進入武帝朝堂,後來當了丞相。
漢朝人是怎麼春秋決獄的?
一個人打了自己的父親,按照春秋決獄這就要判死刑。現代人肯定不認同,但這是現代的共識。漢朝時的共識就是如此,就是要判死刑,而且老百姓還要拍手稱快。但是,真實世界從來都不是打父親就殺這麼簡單,所以春秋決獄也一定會向著複雜發展。但無論怎麼發展、怎麼複雜,都離不開這個共識。
一個人生下來就被父親遺棄了,後來父親找到他要讓他盡孝,結果這個人就把父親給打了。那麼,按照春秋決獄就該判死刑嗎?在現在這個道理講不通,在古代這個道理也講不通。但不要怕,春秋決獄還有“原心定罪”的原則。這個人被父親遺棄就說明父子關係已經沒了,所以原心而論這個人打的就不是自己的父親,所以只能按一般治安案件來處理。
規則簡單,但規則可以發展和豐富。而無論怎麼發展和豐富,規則一定要建立在共識的基礎之上。
春秋決獄是如此,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也是如此。論語起初就是一部孔子和弟子的談話記錄。但是,隨著儒家被抬高,這部談話記錄被奉為經典。經典是什麼?經典首先不是文采有多出眾,而是其思想具有普遍的意義。簡單說,就是經典凝聚、概括、抽象或者塑造了社會共識。有了這個共識的前提,經典才能成為經典。而趙普當然也就可以據此治天下了。
03.有生命力的規則來自於共識,共識下的規則最有力量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趙普讀書不多,大概就是來自這個出處。但是,這段話裡有一個問題是我們需要關注的細節關鍵。即: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
趙普回到家中讀一晚上論語,然後第二天上朝,竟然能在臨政之時做到“處決如流”。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趙普的“處決如流”,建立在規則的最底層邏輯之上,即共識。
社會生活、權力執行,都要建立在一定的規則之上。這些規則有明的、有暗的,甚至還有潛的。
但無論是是什麼規則,都建立在一定的共識之上。即便是幫派道門等非法組織,也要有一套規則,而這套規則也要建立在共識之上。
而趙普則是直接從規則的底層共識,也就是儒家經典《論語》出發,來處事決策。於是,自然也就能夠做到“處決如流”。
但是,還有一個關鍵點要注意,就是趙普不可能只讀《論語》。就像漢朝人不可能就在《春秋》裡摳字眼一樣。論語等一系列儒家經典構成了一個共識系統,趙普一定是在這些儒家經典中尋找治國的共識依據,不可能一部或半部論語就能搞定。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只是以點概面的比喻罷了。
趙普能夠半部論語治天下,士大夫能夠以儒家經典治天下,其全部的原因就是儒家經典是一套共識系統。按照這個共識系統來行事,他們可能不夠創新,但一定不會做出違背常理常情的胡亂決策。因為社會執行需要規則,而持續性最強的規則,一定是建立在共識的基礎之上。所以,按照這種共識來理解規則、修改規則和執行規則,規則也就能夠發揮最大效用,具備了最強生命力。
秦法很有效率。現在來看,秦法的某些部分非常公平公正。但是,秦法恰恰不是建立在當時的共識基礎之上。所以,大秦帝國在始皇帝之後就遭遇了共識瓦解的問題,帝國也就只能分崩離析了。好的制度、好的規則,不見得就有生命力。因為缺乏共識的基礎。而壞的制度、壞的規則,很可能禍害活千年。因為有時候不是規則和制度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它與共識發生了矛盾。
-
13 # 師者夢潔
首先,從《論語》的核心內容“仁”說開去。“仁”的根本含義是“仁者愛人”。是儒家最高的政治原則,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
”“仁”推廣到政治就是施行“仁政”。孔子認為,治理好國家,君主一定要重視人品、道德,要講究信用,要愛護民眾,這些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準則。
孔子的教學也是以“仁”為最高目標,為實現仁政、德治培養人才。
再次,由“仁”派生出一系列儒家思想“禮、忠、恕、孝、悌、恭、敬、信、寬、惠…”
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本價值觀。是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政治倫理的基本觀念。同時也教育人怎樣做一個具有完善人格的仁者,這樣在某種程度也規範了社會的秩序!
總之,把握了孔子的“仁”,使上至君主,下至平民,擁有“仁以為己任”及“明道救世”的使命感。
從大到國家小到家庭,賦予中國傳統文化以道德教育。“仁”的思想體系,深刻的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
“半部《論語》治天下”。在封建社會,《論語》所闡釋的儒家思想,真的對治理國家所起的一定指導作用!
-
14 # 雲端韋一
題主這個提問問得很好,可以澄清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疑問,那就是:
半部《論語》真的可以治天下嗎?
在近年來國學驟然升溫的熱潮中,《論語》受到熱捧,被吹得神乎其神,其中最有名的是那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
我們不僅要問:《論語》真的有這麼大的能量嗎?
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試從以下方面來論證。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最先是南宋一個叫林桐的人在編撰《古今源流至論》中所記:“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這是說宋朝趙普這個功勞很大的勳臣,除了學習《論語》外,沒學過別的。在這段話下,有個註解:“趙普:《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這意思是,趙普說,雖然《論語》共有二十篇,我只用一半就輔佐宋太祖趙匡胤平定了天下。
與林桐同時代的羅大經同樣記載了這件事,說趙普再次當宰相後,宋太宗趙光義聽說趙普所讀之書只有《論語》,於是便問他,趙普毫不隱瞞地說:臣平生所知,確實不出《論語》,過去以《論語》一半輔佐太祖(趙匡胤)平定天下,如今臣打算以另一半輔佐陛下(趙光義)致太平。但是,羅大經並沒有直接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真正出現這句話是在元雜劇《好酒遇上皇》(高文秀作)的一句臺詞裡:“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但這個劇並非寫的是趙普的事蹟,世人生拉活扯地與趙普掛上鉤,並藉助雜劇戲文而廣泛流傳開來。
以上這些是野史的記載。
其次,來看看正史到底對此有無記載。
查《宋史·趙普傳》中,和《論語》相關的文字只有一段:“普少習史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及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這是說,趙普從政有些不學無術,當宰相時,宋太祖常勸他要多讀書。趙普聽從皇上勸告,晚年手不釋卷。死後,家人在他的書箱裡發現,他所讀之書僅僅是一部《論語》。這裡,根本沒有提及“半部《論語》治天下”事。
在宋元時代,《四書》、《五經》早已作為法定教科書和科舉取士的標準。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既已流行多年,《宋史》為趙普作傳,卻對此事隻字未提,可見編撰者根本不相信這是史實。
趙光義能當上皇帝,趙普確實功不可沒。因此在趙普死後,宋太宗曾親自為其撰寫了《趙普神道碑》。奇怪的是,碑文中未有一字提到“昔以其半部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之類的話。“重文輕武”的宋太宗連如此有利於統治階級的名言都不寫進碑文,實在是太不合情理了。那隻能說,此事屬子虛烏有。
再次,從趙普為人和從政的德行來看。
趙普被譽為宋代開國元勳有兩大功勞:即參與策劃“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但從史實來看,這兩個重大歷史事件的主謀和決策者都是趙匡胤自己,趙普在其中僅僅是參與策劃。不過,這確實是兩件“定天下”的大事,但這不是靠《論語》而定的,因為《論語》中的忠恕、仁愛等主旨,與趙匡胤的“僭越”(犯上作亂,兄弟相殘)陰謀是大義相悖,格格不入的。說趙普靠半部《論語》輔佐太祖定天下,不是對《論語》的背離和褻瀆嗎?!
趙普協助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僅只當上了樞密使等職,直到7年後才真正擔任權傾一時的宰相。剛剛當了幾年,就因接受吳越王錢謬賄賂的瓜子金,違法營建官邸,庇護部下貪贓枉法等事,被宋太祖罷黜。他的這些從政德行,與《論語》倡導的君子之道大相徑庭。說他“半部《論語》治天下”豈不荒唐?!
綜上所述,“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正史查無實載,所說均為野史,真正流傳開來的是在元雜劇中。
那麼,為什麼會在元雜劇中出現這句話呢?
我們知道,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這個王朝不僅對漢人比較歧視,而且對儒學極度輕蔑,斥為“九儒十丐”,將儒生與乞丐列為同類(臭老九的來源)。當時,儒生們雖然滿腹經綸,卻備受冷落和歧視,社會地位低下。在這種情形下,儒生們只好借自己佔據的教育、輿論陣地(私塾、戲曲舞臺等),打腫臉充胖子,自我吹噓一番,以期引得社會關注,統治者重視。於是也就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的驚世駭俗的典故出現。
那麼,《論語》是否可以治天下呢?
回答當然是否定的。
治世有各式各樣的方略和辦法,更有浩若煙海的知識技能,世間沒有那一部書讀熟了就可治天下了。即使是馬克思主義,也要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才能成為指導思想。因此,過分地誇大《論語》的能量,說它是治世的靈丹妙藥,是完全不可取的,當然過分地貶低為腐儒之言也不應該。
《論語》就是一部儒家學說的經典,它指出了一條天地人和諧相處,相互發展的道路,沿著這條道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應該會實現的。
《論語》的“仁者愛人”宣揚的是忠恕,《春秋》是治理國家的法寶,北宋開國功臣趙普讀書少,卻喜觀《論語》,其“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後世很有影響,成為以儒學治國的名言。
回覆列表
史料記載:宋朝趙普雖然是相國,但是他讀書少,但是喜歡看《論語》,所以半部論語治天下,透過元朝的雜劇,對後世很有影響,成為以儒家治國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