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榆十年
-
2 # 川君品易
天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這句話就是老子道家思想中講的無為。“無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很多人誤以為老子這是消極避世的想法,其實是因為我們不懂道,不懂天道中蘊含的智慧。
現在社會很多人都在想透過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慾望去改變外在情景際遇,而客觀規律它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這個世界不會隨你的主觀意識而改變,它有著自己的變化發展規律。
我們現在的人總在執著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這就已經背離了“道法自然”,是你的慾望在驅使你做你想要的事情,這就已經違背了道,無為就是順應自然,放下主觀意識去行事。
知行合一
王陽明講的知行合一並不是我們通常簡單理解的認知和實踐的統一,而是把知與行合而為一,以知為行,認為知是行的先導,行是知的體現,知是行的開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如同太極圖中那條中曲線,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能單一片面去理解,這也是中國文化區別於西方文化的兩分法思維,而是更為變通的思維法則。
王陽明講的“知”是對本心良知的自我認知,他認為人都有良知,良知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發展規律都包含在良知中。
他是認為人先天就是認識自然規律的,並順應自然規律辦事的不過心被外物所奴役,但如果心中有光,光便無處不在。這也是王陽明在龍場悟出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老子的思想是站在宇宙與人的關係中,告訴我們如何順應天道,順應自然,不要以自我的主觀意識去尋求自己想要的,而是順應天道,無為而無不為;王陽明更多是從心出發,要人向內求,找到自性的光明,相同的都是要人去除過多的慾望,讓心迴歸清澈,無需向外界尋求。 -
3 # 裕宸見聞
天道中這句話的原詞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是將基督、道家、佛家的三家思想統一來說,何為道?道即是規律,不以人的客觀存在而變化,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道法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規律的發展,萬事萬物都逃不脫這個規律。
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家王陽明所提,是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知是指了解,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是告訴我們應該瞭解規律、依據規律而行,根據道來處事行為。
二者有區別,一個是講萬物有自己的自然規律,一個是說依道而行。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4 # 靈隱道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幾個概念。天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一句好像是電視劇《天道》中,主角丁元嬰總結的。道是道家對宇宙本體和本質規律的一種認知和定義。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是道這一規律的執行法則。而通曉道法的人,人們往往稱之為神或神仙。
神話傳說中他們住在天上。比如:太上老君住在33重天之上。而華人常以天代指道以區別有私心的常人之道,這也是一種約定俗成。如來是佛家用語,指無所從去,亦無所從來。如者:真如。比喻佛家智者了悟真如覺性,來三界垂化。通俗的講就是指成佛的大德佛祖。也有對釋迦牟尼佛的指代。
所以這幾個概念連在一起可解釋為:了悟天道自然規律的智者,可以說是如來,如來肯定是了悟自然大道天理之人。這句話從理論上是可以成立的。
哪丁元嬰在劇中的做為有助於我們對以上觀念的理解。我們從五臺山論道來看一看。丁元英為求見高僧兩次給錢未果後,以一首自作詩詞如願。上面寫道:《悟》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
大師:“感問施主什麼是真經?修行不取真經又修什麼?”丁:“晚輩斗膽妄言,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惡果者有信無證,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昧因果者無住而住,無慾無不欲,無戒無不戒,如是涅槃。”這裡看丁元英還是頗有見地的。大師:“不為成佛,那什麼是佛教呢?”
丁:“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槃。覺行圓滿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佛法無量即覺行無量,無圓無不圓,無滿無不滿,亦無是名究竟圓滿。晚輩個人以為,佛教以次第分,從精深處說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來不可思議,即非文化。從淺義處說是導人向善的教義,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即是文化。從眾生處說是以貪制貪、以幻制幻的善巧,雖不滅敗壞下流,卻無礙撫慰靈魂的慈悲。”
大師認為丁已經踩到得道的門檻了,只差一步,進則淨土,退則凡塵,只是這一步難如登天。而丁也認為自己不進不出,滿紙一個“嗔”字。原來丁元英為實現小丹的心願為王廟村脫貧致富,而想用殺富濟貧的方法,怕人詬病而來找大師求一心安。
大師解答了他的疑惑並將他的詩詞改為: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務取真經。一生一滅一枯榮,皆有因緣註定。後來丁元英歷盡波折完成脫貧任務。而收禮人小丹卻去世了。也造成了樂聖老闆和曾經的入股人劉冰的自殺。這件事見仁見智。
這裡我要說,丁無疑是一個怪才,鬼才,在商業上不以正招見長,而是出奇制勝,甚至險遭不測。(樂聖老闆用槍指他,動過殺心。)非常危險。但他有縝密的一面,有知識,有能力。但以他對佛學的參悟有一定的高度,對傳統文化也應該有透澈的瞭解。但他確對西方文化很推崇,對傳統文化很自卑。有點匪夷所思,請問西方有這麼高深的文化嗎?另外他所強調的強勢文化認為是天道,不敢苟同。天道應該是中和。所以綜上來看,丁了悟的是商道,不是大道。雖然他很有能力但他在境界上不如小丹。可見知和行都很重要。
而王陽明是一代大儒,是儒家心學的集大成者。他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功績。被稱為儒家兩個半聖人之一。他的心學主張:宇宙本吾心,心即天理。心即本源,本體。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天人合一。致良知,知行合一。
另有陽明四句教流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說:良知是心的本體,本心是淳淨無汙染的。所以無善無惡的本心就是天理,本源。當有了善惡之分時,是本心裡意識在活動了。良知是心的本體,雖無善無惡,卻知善知惡。因此本體有智慧。有道德的人要自覺的為善去惡。就要用良知來規範自己。
而知行合一就是說萬事萬物之理都在我的心中,不假外求,本自俱足。知和行不是分開的,知的真切篤實處就是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的本體是良知。可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及其它心學主張是直切宏旨的。其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理論為儒家解釋宇宙自然修養方法論。而心學也不是空談。
所以和丁元英的主張是不同的。如果具備了悟宇宙本質之理之人,或可有與陽明心學契合之處。
回覆列表
不是一個意思。
《天道》闡述的是“人道”。這裡的“天”可以理解為“命運”、人的命運。
命運通常被理解為冥冥註定,一個看不見的宿命主宰,而作者顯然不是這樣唯心的理解。有點類似薩特、加繆的存在主義思想,作者把命運歸結為選擇。人的一生有無數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命運走向。以自然規律為商業選擇的參照,其實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具體到電視劇中,三組型別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以丁元英、韓楚風為代表,是一種強勢價值觀的選擇,在一個競爭的時代不逃避競爭,在社會規則之下只須陽謀,崇尚一種思維方式、價值觀的超越,所以韓楚風能在集團上位,丁元英能成功使樂聖集團墜入彀中。第二組是葉小明等三位發燒友,他們選擇了商戰但逃避了責任而中途退縮,原因就是傳統的等、靠、要的思想,簡單思維的方式,以至於失敗一無所獲。第三組是餐館老闆那樣的道家思想,簡樸節制,不選擇叢林競爭而是無為。
“如來”的意象通常是“覺悟”,一種洞悉人性世情而能夠正確選擇的主觀意識。一悟皆是如來,這也是佛教尤其是中國禪宗的理念。劇中夠的著“如來”的就是丁元英,他洞悉人性、文化、政治等規則(即道),他是覺悟者,是道的化身。
“道”不是道家,也不是道家思想,而是規則,商戰的規則就是叢林法則這毋須諱言,得“道”源於覺悟。
“知行合一”簡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