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玩的耶子保齡球
-
2 # 綠地冰凌
還是暫時不要開得好!
這兩天情況又有些嚴重,吉林省又出現一傳十二的確診病例而且還沒找到源頭,黑龍江省也出現了七次檢測陰性第八次檢測呈陽性的確診病例,這兩種情況都是最危險最可怕的狀況,找不到傳染源頭就是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被感染而這些人又不知道要傳染多少人,疫情完全不在人的監測範圍內,第二種明明是感染者卻七次顯陰第八次才被測出陽性,是試劑盒不準確還是病毒太狡猾?而他又傳染了多少人?
大學生不同於中小學生,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返校需要搭乘各種交通工具,途中若有無症狀感染者或者多次檢測陰性其實是病毒攜帶者,一旦感染上病毒回到學校檢測陰性但是卻會感染到其他人想一想都可怕!病毒如敵人它在暗我們在明實在是不好一次殲滅!
大學生暫時還是不要開學了,因為風險實在太大,那麼如果病毒一直都在是不是一直不開學了?不是這樣的,目前國際上病毒傳染是呈爆發式的,傳染的上升期!傳染力強,等到全球疫情德到有限控制病毒呈下行趨勢了再開也不遲!就像肝炎病毒,艾滋病毒一直也存在我們不也該上學上學改工作工作!只要它不大面積爆發就好!
大學生在家上網課也有很多弊端,比如說傷眼睛,好多物理化學科目無法實驗,但是和生命健康比起來,即使休學一年又能怎麼樣呢?
大學生現在集體返校目前情況來說是弊大於利的建議,非畢業年級還是暫時不要返校了!
-
3 # Susan的淺淺時光
本來計劃高三初三開學觀察一下,15天以後看疫情通報情況,如果不再有新的本地確認病例出現,下一步高二初二可以開學 。到那時這學期基本接近尾聲了,低年級學生和高校最好延期至九月份開學~目前學校如果都開學就太密集了,都近距離接觸會不會使病毒死灰復燃?付出了這麼多好不容易控制住的抗疫成果會不會失守?畢竟哪個學校也做不到每人間隔一米上課、吃飯,與其提心吊膽還不如繼續網課,這幾個月的網課大家也適應了,雖然線上效果不如線下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自控能力相對差一些,對視力損傷更大一些,家長們也都急不可待盼望開學,可是細想一下,兩害相權取其輕,相對於新冠病毒對孩子們的傷害,僅僅是潛在的可能性都足以讓我們望而卻步,繼續在家上網課吧,等待疫情進一步明朗,到那時再開學吧。目前根據高三開學後爆出的高燒人數資料離全面開學還有距離啊。
-
4 # 盧家小姑
可以呀!我們這邊除三年級以下及幼兒園外其它年級今天正式開學啦!
這麼久了,這麼多地方清零了,開學本可以提早,可是教育部和各地政府還是非常謹慎。各個學校透過培訓,對疫情突發的應對處理,各個班級的課桌椅,走欄及樓梯扶手,衛生間及操場上的花草樹木的清理及消毒工作。一切準備好後經有關部門檢查合格後,即可升報開學。
而且小學三年級及幼兒園也規定在5月18日開學。現在就剩下大學生了,不知道大學本科生和專科生們何時能回到學校去了。
-
5 # 奇奇攀枝花
現在反校開學時機不成熟:一,疫情在歐美正置高峰期,世界疫情形勢嚴峻,任何國家必須高度介備,無一例外;二,中國尚未全殲冠病毒,取得階段性防控成就還很脆弱,必須加強持久認真防控,三,少聚會、少接觸…是我們抗疫的成功經驗,四,開學上課不利於防控,還易發生集體感染。現在網上覆課可行。
-
6 # 喊我小周老師
小周老師認為高校學生還不適合全部開學從疫情防控的角度來看
吉林舒蘭市昨天出現了小規模的聚集性疫情,新增1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今天新增了三例。在湖北鄂州、黃岡以及重慶西南大學的返校生都曾檢測出無症狀感染者。由此可見,疫情還未完全過去,不加以重視,仍然存在反彈的可能,不經過核酸檢測無法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是很大的防疫隱患
高校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分佈在全國各地,高校學生全部開學必然會造成極大的人員流動。由於各省市的疫情現狀不盡相同,感染的風險會增加,師生的安全也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
從時間的角度去看目前已經步入五月中旬,對於高校的教學計劃來講,基本進行到了三分之二左右。如果學生復學,需要調整和準備的時間,到學生能夠到達學校大概在6月上中旬,此時進入考試周,這時開學即是返校“趕考”
在教學方面,網課基本可以實現教學要求。而對於考試,也可以線上進行,考試後臺可以檢視學生在考試期間退出的次數,是否作弊一目瞭然,還可以對拍攝角度做出具體的要求,達到公平公正完全是可以操作的。對於實驗課和實習完全可以安排到下學期進行的
由此來看,高校學生不返校是基本能夠完成教學計劃的,沒有必要全部返校
從學校的資源和安排來看學校返校一般是需要在宿舍隔離14天的,高校宿舍大多為6-8人間,這個人員密度是不適合進行隔離的。如果調整為2-4人每間進行隔離,學生全部返校是不可能實現的。還有隔離期間學生的洗浴、就餐問題都是對學校硬體設施和人員安排都是極大的挑戰
能夠確保學生安全的方法就是返校生進行核酸檢測,這個措施即能保證安全,又能不用隔離,不會對學校的硬體設施造成壓力。但這種做法存在費用的問題,由於學生基數,這部分費用不會是小數目
如果由學生自己進行核酸檢測顯然是不合適的,而由學校出這部分費用,可能會對學校的資金規劃造成影響,對學校財政造成壓力
所以從學校的硬體設施配備和資金安排方面來看,高校學生全部返校也是不經濟、不合適的
什麼型別的高校學生適合返校研三、大四和有畢業要求的畢業生由於答辯和進行考研複試,和準備畢業的事情是適合返校的大三準備考研的學生也是適合返校的,對於考研是需要氛圍的,自己在家可能由於自律等問題影響學習效率對於有重要科研任務的學生也是適合返校的除此以外,學校也可以採取自願返校的措施,有要求和意願回學校的學生學校也應該支援返校,而對於適應在家裡學習環境的學生可以允許下學期返校
-
7 # 大灰郎AB
我以為現在還沒開學的高校與其擔心疫情對學生的影響還不如說擔心頭上的烏紗帽更為確切。可笑的是有的高校,學生在家一天實驗室都沒可能去,還讓學生完成實驗報告。太噁心了!
-
8 # 不一樣的人ww
這個問題太難抉擇了。一是全國各地疫情表現和差異不同,而每個高校的大學生都來自全國各地,跟中小學開學不可同事而語。真的很糾結,也必須要十分慎重,做好各校的全面防疫工作。
我作為安徽工業大學的老師,清楚實質。從2月25日上網課至今,包括春節假期和網課教學已經長達4個多月了,不要說學生、老師每天要上網課,就是正常的活動也受到了不小影響,但這是無奈,更是必須。
看到有不少高校已經決定,除了畢業生,可以說這學期不開學了。今年的研考複試就無奈又直接地選擇網試的方式。大家都知道這對各行各業影響都不小,但我卻對這種全國、全球抗疫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下的中國高校教育的應變情況,說一下我獨特的思考引出的應對想法和拓展做法,供老師、同學們共同思考和改變。
這裡要說的是我們老師、同學的三種主要關係一一師生、生生、師師關係。因為我的公選課之一的《與大學生的心靈對話》的人文思政對話性質。經過深思,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教學交流方式和體系的嘗試和建立。就是為了一抗疫網課(今後拓展網課的準備和預建)下、二正常教學下、三未來發展上三層的深遠考慮。
在第二次(三節連上)課結束後,經過深思和溝通,我讓我原來的在校本科學習用功、善於自我約束、用功的我比較喜歡的學生,他們都已保研或考研上了各校的研究生,包括清北、北理工、北科大、山東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湖南大學、江蘇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本校等等。從他們中,我選了我比較喜歡、交流也很多的其中4個學生,三個研一生,一個央企工作近兩年後準備今年考研的同學,兩男兩女,作為我第四次課(三節)的主講老師。而我第三次課,要求他們先加入我的本課“騰訊會議”和超星學習通(雙路防堵),先旁聽我是怎麼講的,然後各自準備主講ppt,主要圍繞大學學習、生活、情感(自選)、糾結和考研就業等全方位選擇對應。然後下週五上課的前一天,我們用騰訊會議的方式,先試講研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天(週五)第四次課之前,我又在各群裡發了通知,所有聽過我各門課的同學,如果沒其他課、有時間、有意願的,都可以加入聽課、交流和討論,還可以推薦給其他同學。週五晚由他們4個學子的本課之精彩和活躍超乎我的想象,四個主講同學,兩男兩女叉開梯次進行,我做穿插、連線和引導。四個同學精彩悅目直接震撼的ppt和他們對學弟學妹的講解,在課中、課後直讓未關麥的同學們連聲叫好,而講完那時已21點半(本該18:30~21:00)。其中聽課學生中還有外地大學的學生。
結束後,我馬上透過專用微信群召集我們師生五人,討論總結各種問題,然後我再跟4個同學單獨交流。尤其是最後一個講課女生的課件,讓我都感到震憾,滿滿三頁的國、省、校科研、競賽、活動專案的獲獎。她是建工學院四年中的第一學霸,多種獎學金獲得者,被保送湖南大學碩博連讀。交流中,她說了一句我永遠無法忘懷的話:老師,你每次喊我和大家一起吃飯,我極少參加,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太忙。這五年,我最想的一件事就是好好吃頓飯,好好睡一覺。她在我校考上北理工研究生的學姐引見下,在大五(建築學是五年制)去到國家住建部實習,因為她幾個月的優異表現,部裡甚至提出直接簽約留在部裡工作。細想,如果她的師姐不是因為出色表現,才能讓她被師姐舉薦到部裡實習,又怎麼會讓她再推薦安徽工業大學的師弟師妹再去實習。一個本校學姐的趟出一條新路,何嘗又不是為後來人一一學弟學妹找到了一條通路。想來,現在的大學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背後又何嘗不該有團隊、集體和學校的榮辱與共。此時你是一個人,但你的好壞、成敗卻直接決定了後來人的道路通否。
這次(第五次)仍如此。你看那個交流吧,加入會議的同學,可以問我、問師兄師姐、同課同學也交流互動,甚至到了考研的高數和英語的複習、備考的細節。又一個20歲的大四、今年考上北理工研究生的同學引起高潮,他面對問題,他侃侃而談,如數家珍,同學們大呼過癮,並互加微信,單獨深聊。下課了,我的習慣是最後離開真實和網課課堂,然而就是有同學不願退出,我知道他有問題,於是又跟他交流下去,時間又過去了半小時。真的,我熱愛我的學生,我更願意把他們稱為同學,因為我對於他們、他們對於我,又何嘗不是人生相通、互學、互助的同學,儘管我年過天命。
第六次課,感人的一幕又一次上演,十多年前我曾經的學生,也無聲加入了我的課程。在過程中,被我發現,被我介紹給大家。他很勵志,也較成功,不斷磨難,現是全國五十強房地產公司的總經理助理。當我讓他在會議中說下自己時,高潮疊起,甚至講述愛情的坎坷和堅定。他們曾是也都是我的學生,我的孩子更是同學。
第七次課,是我的結課時間。最後我反覆說一句話:課堂上,你們是我的學生,課下你們是我朋友,更是我的孩子。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我,我一定盡全力。課程結束,只意味著開始,真心期望一生朋友,哪怕你在海角天涯。
最後說兩個抗疫期間我與兩個學生之間的故事。一是我非常清楚也能想到這種情況下,同學們的精神狀態必然十分焦慮甚至崩潰。一天一個同學被我一感就有事兒,我主動打微電給他,果然,他對我說他很崩潰,覺得自己很頹廢,除了上網課外,大量的時間就用於玩手機。很清楚,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大中小學生都面臨的問題,因為這是他們正常的反應和結果。他大一還是某學院的專業前十,又是班長,學生會幹部。而我給他的引導和建議是,除了正常上網課外,雖然沒有了團隊、在校課堂學習的集體氛圍,但學會找到有意義的事,去釋放釋懷自我,何嘗不是一種成長。比如說網上、網下參加公益活動(種類繁多,各有意義,學會選擇),不也是支援抗疫嗎?更要學會長大了的自己去關心身邊的爸媽。可以抽時間,不跟爸媽說,自己找到爸媽的單位,經過交流,經過可能的門衛執守,進到爸媽的辦公室,二話不說,先把同事和爸媽,打水添茶,收拾整理,直到交流。這樣是對爸媽的關心,因為父母為父母,你亦將為父母不遠。愛,需要對流,更需要相互。這時至少會出現三個可能的結果,一爸媽會覺得兒女長大了;二是如果你主動,爸媽的同事會與你交流,會因你而稱讚你爸媽;三是因為你爸媽有這麼懂事的孩子,會更尊重甚至尊敬你的父母。
第二是,抗疫封閉,不少同學告訴我,各在異鄉的校園“戀情”灰飛煙滅了不少。正常嗎?正常也不正常。正常是,現在的校園“戀情”,在我看來青澀淺薄,一觸即潰,符合這個快速時代校園戀情的特徵。不太正常的是,現在的大學生貌以成年,然而他們真得不懂什麼是戀,又什麼是愛?戀是亦和心,兩人相識,到兩心相亦,方為“戀”;而愛,那是一片天空下,你、我、我們的孩子成為同一屋簷下永遠的朋友,那可意味著兩心相通,相戀至共同互通再至相互責任的融合。所以,反過來講,那是喜歡,最多是個戀,離“愛和情”還差得遠呢!
寫到這裡,心潮澎湃,激盪心懷。為人師者,所復何求,唯有我的學生、同學、孩子們能得到他們的成功和幸福足以,正當犁花開遍了天涯。
回覆列表
你好,以下是我的看法
我認為現在還不能開學,首先先確定地區受 疫影響是否嚴重,你得為學生們著想。理論上說開的越遲,風險越低,但是也不能耽誤學生們的學習,但是生命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必須考慮以下幾點因素
第一點,地區與環境
你所在的地區是否為疫情的重發區,如果是,建議最近都不要開學,風險特別特別的高,你必須要控制好疫情的蔓延,為了學生的健康著想,所以你必須要考慮你所在地區是否為疫情的多發區?當然,如果是風險比較低的,建議五月中旬或者五月底開學,因為畢竟開的越遲,風險越低,而且還要保證學生人人戴口罩。
第二點,分批次的返校
不能說全部學生,因為你必須分批次的依次返校。不能統一返校,那樣風險就會大幅度的提高,有點數,分段入校,規定好入校時間進行合理的消毒排查,一般五月的時候,所有的高校就面臨著開學,這時候一定要嚴查,一旦有一個,整個校園都得隔離,所以一定要嚴格的排查,不能全部入校,一天至少要隔一個年級。必須要做好防疫工作。入校時,每人至少間隔一米,進行消毒排查。一旦發現發熱現象,立馬隔離。入校時還需要有教師代領。等等等等,防疫工作一定要做好
第三點,根據教育局通知而定
因為每一個地區的開學時間都不一樣,比如武漢,北京,天津等市疫情較嚴重地區,可能會有所延遲,然而其他較低風險地區可能會在五月份開學,必須聽從上級領導安排,不許自己擅自行動,否則引起的後果將由自己承擔。教育局規定幾號開學,那麼我們就按照著做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擅自行動否則會引起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