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男哥情感

    這個叫做成長,成熟。

    其實人在很多時候,只要在父母身邊永遠都會有叛逆期,而且有時候根本就不瞭解父母對你的好,直到某一天,出現了某件事,才瞬間明白,原來當時父母,不讓我說什麼,不讓我做什麼,不讓我爭什麼,不讓我搶什麼……等等,原來是如此正確。

    其實我們自己往往都明白,父母的成熟,穩重是經歷的事情多了,所以提醒我們不要走上錯的路。

  • 2 # 蘇木娛樂V

    有,是我獨自背井離鄉去廣州打工的時候,那個時候身無分文,廣州房子又貴,每個月工資除了交房租,生活費所剩無幾,為了攢錢,只能每天吃麵包泡麵,那個時候才突然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打電話回家總是報喜不報憂,明明吃的是麵包泡麵,跟父母說的是雞腿米飯。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學會了報喜不報憂。這應該不算是欺騙吧,頂多算是善意的謊言。報喜只是想讓父母開心,報憂只是不想讓父母擔心。

    今天是母親節,祝全天下母親節快樂!不說了我去給父母打電話了,你們有多久沒跟父母打電話了?

  • 3 # 簡學英語

    “把你的脾氣改一改哇,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這是父母經常跟我說的一句話。

    最近這兩年我才突然間明白,當有一些事情出現了,即使我發再大的脾氣也是改變不了現實的,與其生氣還改變不了現實,那最聰明的辦法就是不生氣了。

    所以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如果總有一句話,父母一直在跟你說,你就多思考一下吧。說不定在哪一天你就突然悟到其中真意了。

    越來越覺得生活原來不必那麼強求,順其自然,出現在眼前的事情都接受了,反而沒有那麼大的衝擊力了。人有自知之明是非常重要的,對有一些事情,明知道僅憑一己之力是無法完成的,又何必以卵擊石或者是費力不討好呢?

    誰不想要世界的美好?可是人那麼多,怎麼能讓所有的美好都來找你呢?

    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父母還是最瞭解自己的孩子的。所以有時間就多跟父母聊聊天吧,一來排解他們年老的孤獨,二來也可以讓我們的智慧保持一種不斷的自我滋養力。

  • 4 # 枝頭上的思索

    父母的苦心,總是在中年以後才會明白。

    中年以後,為人父母,知道養育之恩,理解養育之苦。我是在中年的某一天,突然明白,父母的付出,太多了。有些畫面,永遠定格在心裡。在我考上學校,需要籌措糧票的時候,父親一大早步行三十里,去親戚家借來了。中年以後,才想到父親那一次奔波,是飽含感情,懷著期待。

    中年以後,才會明白,母親並沒有留下多少有用的話語,她只是用善良待人的行為,在教育我們。

    中年以後才會明白,母親吃苦太多。多少次,母親在烙煎餅的畫面,還在眼前。汗水,勞累的腰,滄桑的臉,那是我的母親。

    雖然辛苦,母親還會在夜晚和來家裡串門的鄰居們哼起小曲,苦中作樂,苦也不覺得苦。母親教我明白,苦不可怕。

    這些,都是在某一天某一個時刻,突然明白,我的父母的艱難,我應該好好對待父母,我也要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自媒體的職場路#

  • 5 # 安若清淺

    你好,我是有的。

    之前一直不明白,我到底有多差,爸爸媽媽為什麼在別人面前總說我的不好,就算是鄰居和朋友會誇讚兩句,自己的爸爸媽媽又會說我的缺點,剛開始被別人誇得好心情瞬間沒有了。

    時間久了,我會想爸爸媽媽會不會不愛我,我是不是在他們心裡這麼不好,所以我儘可能的懂事聽話!但是還是聽不到爸爸媽媽誇讚我的話。

    直到一天,我和我朋友說起這件事,只是說到一半,就突然間明白了。原來爸媽在別人面前說我缺點時是想讓別人來誇我多好。

  • 6 # 華rcnj

    理解了也沒用,社會的發展滾滾向前,每一代的思想都不一樣,人其實是很健忘的,受了老一代的思想影響的,也未必好。存在的留戀的都是情。

  • 7 # 娜麼Sunny1加倍媽

    有了孩子以後就會深刻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尤其是遇到生老病死的事情,接送孩子,因為工作和教育子女時間衝突的時候,因為時間越來越珍貴,工作生活卻一地雞毛,事事要操心要自己提醒自己,自己督促自己,自己看執行效果,正如畢淑敏老師一本書的書名: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

  • 8 # 幻穎如花

    這也許就是修行之人所說的頓悟。

    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心裡總有一個結,那便是父母重男輕女。我內心知道爸媽並不是那樣的,但是周圍說的人多了,慢慢的便被帶進了一個怪圈。

    自從有了弟弟,似乎所有的錯事都是我做的,心裡似乎更加認定了父母的偏心。直到自己有了二寶,那一次大寶貪玩不做作業,我生氣的打了大寶屁股一下,他衝我吼:“你和爸爸根本就是有了弟弟,就不喜歡我了”這話是如此刺耳,卻又那麼熟悉。不正是二十年前我對媽媽說的嗎,沒有哪個時刻有這一瞬間更能讓我體會母親當時的心情。我們在生活中已經非常照顧大寶的情緒,就因為他自己犯錯捱打了,而弟弟沒有,就產生這樣的想法,雖然事後他也知道了自己的錯。但也是那一瞬間,盤踞在我心裡二十年那個結也就那麼輕爾易舉的便解了。

    有些人會認為這不過小事,是我自己太在意,其實很多事情道理誰都懂,但要徹底的放下,真的需要契機。

    編後語:從這麼一件小事看出,在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自己時常反思是必須的。但我們更應該拒絕周圍人,不管有意,還是無意對孩子灌輸的一些不良資訊。或許大人們只覺得逗弄孩子好玩,卻不知道這樣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有多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軟歐麵包好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