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淵雜記

    個人認為之所以會有龍場悟道雖然有龍場的環境因素促進作用,但更多的可能是在王陽明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心得馬上要提出心學的時候恰巧去了龍場。如果換成虎場、蛇場也能順利悟道提出心學。

    在我看來,王陽明在到達龍場之前已經經歷瞭如下幾個蛻變,正是這些蛻變讓他無論在哪裡都能總結出心學的道理。

    參透程朱理學格物致知的方式行不通

    王陽明之前的學子想要上進求取功名的話程朱理學是必學專案。王陽明老先生年輕的時候也在學習理學,但他學的同時也在反思這條路是否正確。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格竹子的事了。王陽明格竹數日才有所悟,但正是這件事才讓他意識到,格物致知也許是錯的。格個竹子都這麼費勁,那要格盡其他事物,豈不是窮盡一生都做不到?

    悟出佛、道所謂的修行就是逃避責任

    佛、道所謂的修行一般都要拋家舍業,上不能孝敬父母,中不能照顧妻子兄弟,下不能教育子孫。這種修行就是對生活中責任的逃避,就是對艱難生活的逃避。

    否定了以往的修行方式——枯禪

    以往的修行方式一般就是打坐、靜思,讓自己心平氣和。然而這種枯禪式的修行方式卻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只能獲得心裡安慰。因為沒有行動,想得再多也沒用,除了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改變不了現實世界。

    詔獄中瀕死的經歷讓他看淡了世間紛擾

    王陽明為了追求心中的正義不顧周圍人的勸阻,毅然上書皇帝,控訴宦官當道,結果遭到了明朝最具特點的刑罰——打屁股,打的皮開肉綻,筋骨盡碎,並且被關進錦衣衛的詔獄,昏暗無光、不見天日。

    進了詔獄的人一隻腳就已經跨入了地獄的大門,王陽明在詔獄中已經心如死灰。重歸自由的他自然也就看淡了凡世間的紛紛擾擾,認清了生活的真源,事物的本質。

    龍場惡劣的環境和秀美的山川提供了思想頓悟和實踐的環境

    龍場地處偏遠山區,鳥獸眾多,常有豺狼虎豹出沒,生存條件惡劣。只有親自動手改造環境才能有所改變。

    龍場位於少數民族聚集區,人員結構複雜,各種矛盾衝突盤根錯節。只有化解矛盾雙方心中的怨氣才能消除仇恨。

    龍場山清水秀,沒有紛繁的政務,給與王陽明充足的時間來思考頓悟。

    王陽明在改造龍場艱苦環境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的行動,透過講學調整了少數民族的矛盾,還和他們成了朋友。這些經歷都讓他踐行了知行合一,真正體會到了知行合一的妙用。

    而宜人的山水,清閒的公務則給予王陽明充足的時間去踐行和完善他的心學理論。

    總之,再來到龍場之前,王陽明的經歷就已經為他準備了足夠的素材和心得去突破舊的理論提出新的學說,而龍場的特殊環境則幫助王陽明實踐了他的心學理論,整理出了系統的心學理論體系。

    龍場的環境確實促進了心學的誕生,但我想即使沒有龍場,換成其他地方,有了王陽明之前的思想感悟作為鋪墊,也一樣能夠創立心學。只是時間可能往後推遲一些罷了。

  • 2 # 坤瑩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龍場悟道

    龍場悟道,發生於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後,因見貴州當地的特殊情況,某日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龍場位於貴州省貴陽市以北約八十里的修文縣,在明朝這裡尚未開發,人煙稀少,偏僻閉塞,散居著一些言語難通的苗彝等土著。

    龍場的環境十分簡陋、艱苦,據記載王陽明初至龍場時,自己動手搭建房屋,“結廬而居”,不過他苦中作樂,在這裡過上了遁世生活。

    龍場悟道是王陽明構建其心學體系的標誌性事件,就王陽明而言,龍場之悟道是其自身良知自悟,是其成聖路上的關鍵之悟,反映了王陽明獨特的個人氣質,也帶有濃厚的心學底色。

    聖人之道,不是不能達到的,但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聖人的,聖人之道就存在於我自己的理性當中。

    這個說法,對當時主流的程朱理學形成了很大的衝擊,兩者雖同樣追求天理,但程朱理學認為天理存在於客觀世界,必須“格物”才能“致知”,而王陽明則說天理在我心中,追求天理必須“致良知”,兩者是根本矛盾的。

    歷史表明,王陽明的龍場悟道,在居於正統地位的朱子學之外,開啟了聲勢頗為浩大的陽明學潮流。關於這種學說的興盛與衰敗,古今中外的學者已經貢獻出來的著作堪稱汗牛充棟。

    他不但不鄙視勞動生產,反而親身勞作,開墾荒地,自耕自食,透過完全平民化的生活實踐,也讓他的成聖追求有了一個堅實的根基,謫居龍場三年的時間內,王陽明不斷闡發出新的體會,開始走出彷徨探索的階段。

    龍場悟道的發生時間現在已不可考,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悟道是發生在夜晚寤寐之中,自此王陽明找到了成聖的人生路向,其“致良知”的思想也醞釀於此。

    道在哪裡?道在自己心裡。

    人生來是沒有善惡基因的,有人行善有人行惡那是因為心動了,自己知道善惡,行善,不作惡,就是天道。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出了對“格物致知”的新解,朱熹認為“格物”的真諦是透過格物窮理以致其知,而王陽明卻悟出了“格物”的實質是重在“致良知”,透過良知推廣至事事物物,“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王陽明講“知行合一”,強調“要在事上磨鍊”,這種寓“道”於“倫常日用”中的觀念是對儒道思想的繼承,這些觀念也與龍場所悟不無關係。

    除了悟“道”,龍場所悟也讓王陽明的個人心態發生了變化,他不再計較於個人官場得失,而是積極去追求生活世界的意義,發現“孔顏之樂”。

    參悟心學

    他在“樂”的二個方面,

    一是“安而樂之”,無屋可居,王陽明就自己動手搭建草菴,自給自足;

    二是“自然之樂”,在龍場的三年裡,王陽明享受於農業生產之樂,過著簡單、樸素、返璞歸真的生活。故而,龍場悟道也可視為王陽明“重生”的起點。

    “以天下為己任”,這是心學和理學的共同追求。

    陽明心學站在人民群眾立場上,程朱理學反之,或許這也是導致陽明心學最終彪炳史冊的原因!

    龍場悟道,王陽明講知行合一,講心即理,講至善在於吾心,講致良知,講天人合一,講事上磨練,解釋《大學》的格物就是格心,致知就是致良知,都是透過道的體悟而展開的

    從這些他悟道說出來的就可以看到,就是說說而已,因為不合道,當然是行道行不下去。道只有一個,如果人人都想一想,悟一悟,合道能得道的話,哪人人都是聖人了。

  • 3 # 紋而化之

    經歷是成就其的基石,生活是沉澱閱歷、點睛經驗形成體系的現實。反省是經驗到到成就其人的不法二門。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4 # 有鋰行天下

    明朝正德初期,明武宗朱厚照寵信太監劉瑾,整天玩樂,無心朝政。

    劉瑾隻手遮天,所貪汙的金錢可排名世界歷史上首富前幾名。很多大臣上奏皇帝揭發劉瑾的罪狀,都被軍棍侍侯丟官罷職。

    兵部官員王陽明也上了封《氣侑言官去權奸以章聖德疏》,也被劉瑾打了四十大板,發配貴州龍場擔任驛丞,而且無品無極。

    如果不是王陽明,龍場不過是帝國一個偏遠的小驛站,王陽明的到來,給它注入了活力,從此,聞名天下。王陽明也因為龍場這塊洪荒之地而踏上思想青雲

    龍場在當時很難從地圖上發現它,它是原始森林裡的一朵蘑菇,是大海里的一根鐵釘。它地處貴州修文縣,修文縣本就處於萬山叢林之中,偏僻閉塞。

    王陽明到了之後發現,他彷彿穿越到了盤古時代。可以說“居無所住,吃無食物”,而且野人出沒,毒蛇遍地,野獸奔走,瘴氣瀰漫。他意識到死亡離他不遠了,而在等待死亡的日子裡,他要做點事情,比如鑽研“格物”。

    王陽明沒有任何書籍可以看,開始時,他安靜地坐著,回憶讀過的理學書籍,偶爾還會想起當初格竹子時的事。多日之後,他開始進入冥想狀態。他想的是,如果聖人被搞到龍場這鳥地方來,該如何做呢?有時候一天都不會吃飯,坐在那裡和死人一樣。

    王陽明正在專心求解“大道”。這就是湛若水提倡的“靜一”功夫。這樣靜了多日後,王陽明突然感覺到胸中快活自然,彷彿這個世界已經與自己融為一體,他就是這裡的山和水,就是這裡的老虎和毒蛇。

    古人說,天下學問都從靜中來。為什麼安靜可以產生學問?這實在是個謎,但卻是客觀存在。真正做學問的人,大多都是孑然一身。即使有家人,他們也不盡半分責任,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刻苦靜坐中去了。

    王陽明每天坐著的時候想的是格物,做夢居然也會夢到格物。在神魂顛倒了數日後,有一天正在睡覺時,他突然醒來,幾乎是一個跟頭翻起來,大呼小叫,跳躍著,把山中的狼蟲虎豹全都驚醒。

    只見王陽明嘴中唸唸有詞:是了!是了!聖人之道,從我們自己的心中去求。從前枝枝節節地去推求事物的原理真是大誤,殊不知“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歸於正。心以外沒有“物”,心上發一念,孝親便是“物”。

    淺近說來,人能“為善去惡”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後“致知”,“知”是心的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知孝,見兄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倘若“良知”勃發,更沒有私意障礙,就可以充足他的惻隱之心,惻隱之心充足到極點就是“仁”了。常人不能夠沒有私意障礙,所以需要“致知格物”。去私復理到心的“良知”,沒有障礙能夠充塞流行,便是“致知”,“致知”就意誠了。把心這樣推上去,可以直到“治國”、“平天下”。

    說完這一段話後,王陽明又思索起《五經》之言,與自己的這套理論,完全吻合。

    這就馳譽後世的“龍場悟道”。

  • 5 # 靜見風雲

    受盡磨難方得始終,陽明先生經過了諸般別人沒有的磨難後才方大徹大悟。

    他在龍場悟道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最後又悟出了“致良知”,作為自己一生踐行的“十字訣”。原因:

    首先,陽明一生窮理在追求,已經把悟道外界的思想都堵塞了。

    其次,幾年中遭到劉瑾迫害,幾次生死一線,看淡了生死,覺悟到了突破一線。

    再次,聰明到了不世之才,儒釋道全通,已經到了悟道的突破點。

    最後,陽明先生一生身負天下思想旗幟大任一直伴隨終身。在貴州陽明洞的條件提供了可能,所謂孟子說:“天將大任於斯人,必將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勞其筋骨。”

  • 6 # 智慧的小城故事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這與他本身的追求有關;第二,與他當時遭遇有關;龍場提供了一個環境,其實王陽明不在龍場悟道也會在其他地方悟道。而這一切都是因緣際會,註定了王陽明龍場悟道。

  • 7 # 自然與社會

    王陽明被貶到貴州龍場,給了他一段遠離官場清靜的時間,客觀上給他創造了一個思考人生的環境。再加上他小時候內心京J立有成為聖人的志向,因此得以在龍七分怊道。

  • 8 # 金之在冶

    陽明先生從小就有做聖人的理想,一直在開館講學,教學相長。被貶龍場途中經歷了錦衣衛追殺,經歷重重磨難,到達龍場,當時那裡條件非常艱苦,先生的命運可謂跌倒了谷底。

  • 9 # 大愛文化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既有他聖人志問、我心光明、至善追求的主觀原因,也有其客觀原因:其時的修文荒僻冷落,荊棘叢生,蟲疫肆虐,巖洞潮溼,住居簡陋,生活艱苦,語言不通……正是這些艱難困苦,磨礪出他聖人的光明之心!

  • 10 # 灬林桂彬灬

    王陽明是準備死在龍場的,和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時一樣,都準備一坐不起的,要麼悟要麼死!說不出來那種狀態,你懂了你也就悟了!

  • 11 # 遁世迷糊人

    改變是內而外的,悟道是內而外的。

    其實答案在《大學》裡面。

    從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有得”。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對理學大家婁諒的那一句“聖人可學而至之”的堅持。

    浮於官場、勞於功名,他哪有時間系統整理自己的所知、所感。貶謫龍場,一路奔命,有哪有功夫去想、去收拾。到了龍場,真正安定下來,於困厄之中,清心少欲卻也得到了難有的專注,思而必有得。不在於地點,而在於安中能有慮,能安於清靜,人心少了雜思自然純粹,聰明而陽明先生,又豈能慮而無得?所以問題的答案其實還在《大學》裡面。

  • 12 # 瀚飛

    王陽明一生都在追求做聖人,成聖賢,在到龍場之前他飽讀天下詩書,一直在向著目標前行,但無論是儒家先哲或格物致知的理論都無法讓他達到目標,根本原因是他一直在說別人的話,傳遞別人的思想,那麼為什麼能在龍場悟道,就是他在龍場那個特殊的環境下,在經歷了人生的起落,在總結先哲的思想,突然領悟,要說自己的話,所以說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就是從意識層面接通了底層生命能量,整個人煥發出生命的本能力量,去突破生存困境。悟道是前面有大量的修行的積累,然後從內心崩發,發現良知,開始致良知,從此之後陽明先生開始講學論道。

  • 13 # 佛系女木匠

    是他被貶到那裡,人生低谷時候……

    外界環境只是表因,內因是他自己

    人只有在歷經磨難,低谷時候才會肯放下自己的執著,才會靜下來自我反省,一旦學會了深深懺悔和反省,醒悟只是個遲早的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出最喜歡吃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