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詩詞是平平仄仄的規律重要,還是表達現在的心境重要?詩詞不是應該從心而發,脫口而出的嗎?
6
回覆列表
  • 1 # 東方白542

    對這樣的問題已回答了很多次。

    有節奏感、押韻、有意境,讀著朗朗上口就行。

    至於講不講究平平仄仄,各自取捨吧。玩詩,不就是娛樂嗎,高興快活就好,哪來那麼多條條框框!

  • 2 # 靈魂覺悟者

    您的問題不在一個維度,雜揉了兩個方面的疑惑。

    平仄規律是古典詩詞中格律詩的要求,屬詩歌的形式;表達內心是古典詩歌和現代詩歌都要共同遵守的,屬詩歌的內容。

    事實上,古典詩歌形式對內容的包容涵蓋能力,是現代詩歌形式難以企及和超越的。

    我先給您講個小故事:

    魯迅先生創作之餘也會讀讀流行的快餐時文來休息放鬆一下。一天,他寫罷正經文章,隨手拿起“準色情文學”《花間集》,讀到了署名張泌的一首「浣溪沙」——

    晚逐香車入鳳城,

    東風斜揭繡簾輕,

    慢回嬌眼笑盈盈。

    訊息未通何計是,

    便須佯醉且隨行,

    依稀聞道太狂生。

    魯迅先生覺得這詩歌無聊卻有趣,決定惡搞一把,於是就把它翻譯成現代白話詩——

    夜趕洋車路上飛,

    東風吹起印度綢衫子,

    顯出腿兒肥,

    亂丟俏眼笑迷迷。

    難以扳談有什麼法子呢?

    只能帶著油腔滑調且盯梢,

    好像聽得罵道“殺千刀”!

    其實,魯迅先生並非惡搞叫張泌的酸詩人,而是在批評諷刺當時幼稚的白話新詩。

    我想魯迅譯詩的故事應該可以給您一點啟發。

    如果您有深厚的傳統詩歌文學素養,藉助古典詩歌的平平仄仄,有價值的思想內容會表達得更準確生動,錦上添花。

    如果您自覺沒有那樣的素養儲備,那就利用已然嫻熟的現代白話創作。

    如果您古典現代都彷彿一片空白,那就別玩詩歌。詩歌是文學皇冠上的寶石,咱玩不起!

    硬要玩,就會玩出魯迅先生翻譯的白話詩,周星馳式的“無厘頭”!

    當然,像魯迅先生一般博古通今的文豪,無論古典還是現代,它們中間的隔閡是不存在的,詩理相通,怎麼寫都能夠精彩。

  • 3 # 顧隴桃園廣

    詩詞內容廣泛,律詩是必須講究平平仄仄的,詞賦、對聯也必須講究工整、對仗、押韻的。詩詞是表達內心的,現代許多人也寫自由詩、現代詩,雖然不再苛求平平仄仄,但作為詩歌,起碼的韻味、文采還是講究的。詩言志,通常是你內心情感的爆發,需要一定要衝擊力、震撼力和新穎感。

  • 4 # 補雲續月

    非常有必要講究的!

    詩詞是表達內心,但是不只是表達內心,還表達風景呢!

    如果只是表達情感表達風物情景,那麼寫散文寫小說就行了,更容易理解也表達的更細緻。

    詩歌之所以是詩歌,區別於小說散文等其他文學體裁,是因為詩詞有它獨具一格的形勢,就是音韻,格式。尤其是詩詞獨具音樂的美感,就是你所問的平仄格律。讀詩詞朗朗上口,所以也為人們所喜愛。

  • 5 # 杜鵑遙

    在不知道詩詞是需要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時,看到人家出上聯,高興了只要押韻就興沖沖的對一個下聯,好聽對仗工整就成,圖個樂子。當知道了還有這些富貴講究時,懵了個喵的,再也不敢動手,靈感也跑光了。一個字都蹦不出來,每個詞都不巧踩了平仄的雷,七律就有七個字,上平對下仄,上仄對下平,感覺要逼瘋了,這哪是平仄,簡直就是逼仄。逼得一個下聯也拱不出去了。

  • 6 # 晉大夫

    詩詞,是表達作者內心情感,闡述詩人特別心境的經過提煉的文字。稱得上詩詞作品的,至少符合兩個層面的要求,一是傳達真實情感,二是文字精煉優美。

    當然,詩詞也可分近體詩和現代詩,具體側重點不同,對平仄和情感心境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可以分別談談。

    近體詩

    如果是寫近體詩,也就是絕句律詩,包括填詞牌,韻是必須押的,不押是讀不出美感的,沒有美感的詩形式上也還是首詩,儘管表達了內心,但不是一首好詩,讀者不會認可。

    例如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看起來很簡單,情感真摯,朗朗上口,人們把它奉為經典流傳千年。如果改成——

    床前月光白,

    疑是地上雪。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意思並沒有變,平仄打亂,一二句韻腳從ang變成ai,ue,讀起來瞬間就像地攤貨。可見好詩平仄押韻很重要。

    現代詩

    如果是現代詩,除了內心情感,它就不太注重押韻,甚至有的詩人刻意避開押韻。但現代詩更注重意象美,而且用詞用語推敲也不亞於古詩。例如鄭愁予的《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首詩沒有特別押韻,但結尾“歸人”和“過客”還是有平仄對仗。柳絮,青石街道,跫音,春帷,窗扉等意象也很美。整體讀起來因為長短句的緣故仍然朗朗上口,富有美感,是一首好詩。

    總之,不管怎樣,一般人寫詩想脫口而出非常難,一首好詩詞一定讀起來富有音律美,而且感情真摯,如果預設其中之一,就是一首再平凡不過的作品了。

  • 7 # 三生頑石三生痴

    古典詩歌分為兩類:格律詩與古體詩。其中格律詩是隋唐定型,之前基本都是古體詩,而古體詩只押韻即可,對於平仄無要求,這是因為四聲在南朝時才為人們所熟知,這又得益於佛經的註釋。

    個人認為,詩歌無論講不講平仄問題,都應該表達內心,否則空洞無味有何用處。我個人喜歡古典詩歌,但是高中方知有格律一說,逐漸熟悉並且可以運用,回首發現以前頗為幼稚。但是也寫古體詩,自娛自樂也,興致所來無拘無束,但是古體詩也要講究對仗押韻等等,並不是可以完全隨意為之。寫後可以注是古體詩便可,免得發生誤會。

    大多數人喜歡古典詩歌還是會學習格律,畢竟技多不壓身,而且學了也是滿足自我,充實自己,沒有害處。

  • 8 # 奉天濤子

    依我的觀點,詩詞是表達內心的所思所想沒錯,但是這並不和詩詞的平仄韻律相沖突。詩詞的平仄是詩詞的特色,詩詞的靈魂,沒有平仄就不是詩詞。想寫詩詞,就必須要講究平仄,這個是原則問題。

    寫詩詞,有些人能夠脫口而出,有些人會反覆推敲。但是不論是那種,都要遵循詩詞的基本規律。否則寫出來的就不是詩詞,只是隨筆而已。

    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方式很多,形式各異。落在文字上,可以是一段敘述文字,可以是一串音符,可以是一段現代詩歌,可以是一副繪畫,可以是一首古體詩詞。但是無論是何種體裁,都要遵守不同體裁的要求,這就像寫字不能有錯別字一樣。

    寫詩詞不要和科考八股文混為一談,八股文公認是禁錮人們的思想,僵化人的思維,這種作為考試的形式,是糟粕,需要摒棄。但是詩詞的平仄格律則不同,平仄韻律增加了詩詞的誦讀美感,使得詩詞更加朗朗上口,富餘感染力,沒有這些,詩詞就不是詩詞了。

  • 9 # 連金祥

    詩有古體詩,現代格律詩,自由詩,打油詩。看你寫那一種詩,現代格律詩是講究平仄、韻律的,是要推敲燒腦的。寫詞有嚴格的平庂、韻律要求,你得咬文嚼字,在嚴格的要求下提煉出好文章,不然,就不會說是填詞了。寫古體詩、自由詩、打油詩對平仄沒有太多的要求,但也要講究一點韻律吧!

  • 10 # 文字領域工作者

    我記得魯迅評過李商隱的詩,說他寫、的詩古怪讓人看不懂,魯迅不看好李商隱的詩,我不知道是不是說的平仄對仗,魯訊說詩就是要讓人看得明白。我覺得,讓人能看懂又韻味無窮就是好詩。

  • 11 # 大朱哥

    很奇怪,脫口而出的好句子往往押韻而且講究平仄。也可能是老祖宗算計好的。

    既然二者不矛盾了,題主也應該釋然了。所以我是最佳答案。哦耶。

  • 12 # 文杏君

    詩詞的特徵很多,其中一個就是韻律美。只要提到韻律,就繞不過去平仄了。記得有位朋友很喜歡寫對聯,又不講究平仄,寫出的對聯都是大白話,缺失韻律美。話有三說,話要巧說,其實就是做詩的道理。詩的語言要求簡潔明快,朗朗上口,言簡意賅,便於記憶流傳,講究平仄,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所以古詩的成就高。現代詩之所以拖沓累贅,不易記憶,缺的就是語言的錘鍊,可以說,現代詩還沒有找到其發展的方向,充其量就是散文詩,還不如歌詞成熟。同樣是由心而發,你與他有同一樣的情發,他發出的不但有平仄,而且還意境深遠,誰是贏家一目瞭然!比較帶來傷害,傷害才知要害。努力錘鍊語言,免得再次遇害。

  • 13 # 九思堂筆記

    個人觀點,

    現代人都已經不坐馬車了,寫古體詩詞也可以進一步變革,以意境優先,不論平仄,但要押韻,要有音樂美。當然,搞專業古詩詞研究和創作的除外!

    實際上,近現代的自由體詩歌,就是對古詩詞的一種改革。

  • 14 # 金雞山人

    內容和形式是辯證統一的。如果你只想表達自己內心的某種感受,又不願受平仄等格律的限制,你就放棄詩詞這種表現形式。如果要用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就必須遵守格律,否則就不叫格律詩詞了。

  • 15 # 尋夢者7970

    個人認為寫詩詞不一定要講究平仄,那些刻板的格式其實就是“八股文” 的格式。當今社會那些詩已經並不流行了,寫現代詩只要語句通順,語法合理,情、景、意充分,有哲理、押韻就行。

  • 16 # 逢春186177958

    詩詞表達內心與講究平仄各是一碼事,很難牽扯到一起。詩的形式是多樣化的,你擅長什麼用什麼,你的內心儘可表達,與平仄有何干系?平仄是自己認為律詩也可表達或更能表達內心時自願採用律詩形式時,才必須遵循它的平仄規則,沒有人強行瞎用平仄去審視你的其它形式的詩。只有你用律詩表達時,人們才去看你律詩平仄合不合符律詩的規則。

    簡單說,律詩必講平仄合不合規則,表達內心不必用律詩,兩者並沒有互相繫結。

  • 17 # 封護勝463

    第一,要寫詩詞就要按照要求去寫,不僅僅是平仄的要求,還有字數,句數,詞牌,押韻等等很多方面的要求。例如,七律七絕或者是五律五絕,平仄要求是一方面,七律共八句,每句七個字,共五十六個字。七絕是七律的一半,共有二十八個字。填詞就要找好詞牌,押對句子韻律,填好字數,不能多也不能少。因為詞在古時要配樂的。

    第二,詩詞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們這一代人更要把詩詞文化發揚光大。不能為了抒胸臆浩,而不管平仄要求,只會令人遺笑大方。你可以寫作現代詩,瀟瀟自由無拘無束,也可寫古風,寫打油詩都是可以的,不太受拘束,也能抒發感情寫出好詩。

    第三,詩詞必須要有要求,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能自己一

    時抒發感情,而不遵守規則弄得不倫不類,這是前提。

  • 18 # 玉山原創國畫工作室

    如果寫作時用一個平仄的枷鎖先束縛上手腳,然後大喊你發揮呀,你盡情發揮呀!那恐怕只能發瘋。詩詞的韻律能壓上固然標準,但我個人喜歡自由豪放,喜歡由衷的渲洩!寫詞我會盡量按詞牌或後作修改。

  • 19 # 溪菊女

    今文《尚書,堯典》有云:“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蘊藏於心謂之志”聞一多先生說“詩這產生,本在有文字以前,當時專憑記憶,以口耳相傳。詩之有韻及整齊的句法,不都是為著便於記誦嗎?……”便於記誦,平仄的運用對於調節音律至為重要。平仄在詩中交替出現,使句式多樣化,音節迴環,抑揚頓挫,增加聲調旋律的美感。如果不論平仄,可能使詩句產生枯澀,單調之感,勢必削弱詩的感染力。如果不喜歡平仄束縛,詩人可以用新詩體形式寫詩。溫家寶總理也寫新詩體。仰望星空。作者;溫家寶。“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莊嚴而聖潔;那凜然的正義,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那博大的胸懷,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壯麗而光輝;那永恆的熾熱,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新詩一樣抒情,一樣表達心中理想與追求。

  • 20 # 領袖詩人盧偉宗

    單純表達內心,可不用詩歌的名義,運用把散文分行的形式即可,若以詩歌冠名,首先要講求韻律平仄,否則,不倫不類,惹人笑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王賞功銅幣怎麼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