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原上草86
-
2 # 使用者曦睿
老年人感言:縱觀歷史,古往今來,任何年代都是中青年人創造物質財富支撐社會的生存和發展。
個人創造的價值不是個人分光吃光,除了個人生存外,剩餘價值主要用於:一是教養子女成人成材保證人類傳承;二是作為國家積累保證社會執行;三是儲存養老基金,各個時期儲存方式不同,當前是交“五險一金”方式。人類社會前後相繼,代代相傳,人類得以傳承,社會得以發展。
勞動創造世界,勞動者光榮。360行,凡是社會需要的行業都得有人去工作。生兒育女絕非個人家庭傳宗接代,整體是保證人類傳承。試想,工人不做工,農民不種田,何來新的物質財富?社會是個什麼景象?斷子絕孫後繼無人,我們的奮鬥還有什意義?
今天的老年人就是昨天和前天的中青年人,今天的中青年人必然是明天和後天的老年人。
父母撫養子女成人是法律責任,不撫養違法。子女贍養父母是法律責任,不贍養違法。父母撫養子女到18歲,是父母的應盡之責,子女成年後人生道路要靠自己走,個人前程要靠自己去創造,路在你自己腳下。父母沒有法律義務為子女買房買車,力所能及資助是親情不是法律責任。我輩多是從農村走出來的,17、18歲就參加了工作,頂起一個社會工作崗位。當時國家實行低工資政策,農村父母靠掙工分生活無力資助子女。我們憑勞動吃飯靠本事掙錢,成家立業全靠自己,很多人經過夫妻倆的努力奮鬥,實現了成功人生:
一是事業有成,為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二是家庭幸福,文明溫馨;三是子女成材,保證了人類傳承。三者並舉,無愧於社會,無愧於人生。
就當今社會而言,我輩的子孫是當今的中青年人,社會的主力軍,是他們在創造物質財富,競爭急烈,掙錢不易。我輩應當力所能及地支援他們,儘可能少給他們添麻煩。
無論男人或女人都必須明白,凡老年壽終者都會有風燭殘年生活不能自理的那一天,需要別人照護,而且可以斷言,在死亡時誰也不能自己走到火葬場躺進焚燒爐?丁克族不可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總體趨勢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推前浪,一代活的更比一代強。試想,沒有老一代何來新一代?沒有老一輩的奮鬥何來今日社會之輝煌?
回覆列表
代溝應該與社會的迅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讓人的思維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二代人之間對事物的認識也產生了差距,很自然就出現了代溝。而我們這代老人和上一輩人之間因社會發展比較平緩,所以並沒有什麼代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