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蕭看古今

    出身低微卻能居高位;軍功卓著卻不驕不躁;位極人臣卻謙恭下士。

    衛青是漢朝著名將領,軍事家。與外甥霍去病共稱帝國雙壁,他為漢武帝時期北擊匈奴取得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出身低微最終卻身居高位

    衛青是私生子,父親鄭季是平陽侯府的一個小吏,母親衛媼是平陽侯妾,少年時回到父親家裡,他的父親讓它他放羊,他同父異母的兄弟不把他當做兄弟,而是當做奴僕一樣看待。可以說衛青的童年絕對是悲慘的,吃不飽,打罵都是常見的事。而這也養成了他謹慎內斂的性格,人在屋簷下的滋味是不好受的,處處看人臉色行事已形成習慣。

    因為他是平陽侯府家的奴僕,等到長大了之後順其自然的做了侯府騎兵,跟隨平陽公主,世界總是這麼奇妙,恐怕誰也想不到包括是平陽公主,當年自己鞍前馬後的奴僕在多年後竟成了自己夫君,真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啊。

    如果不是碰巧他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上接入宮中,那麼他的一生恐怕也將泯然眾人,不會青史留名,最多娶一個平陽侯府女奴僕成親生子,也不會有後來受封長平侯食萬戶的風光景象,更不會有三子在褓襁中即被封侯的盛況。時來運轉,憑藉著這個機會他被武帝召見,加侍中銜,還當上了大中大夫。從元光五年為車騎將軍到元朔五年受封大將軍,掌管軍政,身居高位。

    軍功卓著卻不驕不躁

    元光五年,匈奴犯邊武帝命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這是衛青第一次出征,漢武帝共派出四路大軍,可惜最後只有衛青取得龍城大捷,“斬首虜數百”,其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李廣在這次戰役中被匈奴俘虜,不過最終找機會逃脫了,從這可以看出衛青確實有軍事天賦,龍城之戰也是漢初以來對匈奴的首次勝利,武帝非常高興封衛青為關內侯,從此之後衛青開始了在戰場開掛的人生。

    元朔元年,衛青領三萬騎兵,斬首虜數千。

    元朔二年,衛青率大軍收復河套,武帝在此設朔方郡,五原郡,此戰後衛青受封長平侯,食3800戶。

    元朔五年,衛青率三萬騎兵北擊匈奴,此戰俘虜右賢王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人,天子聞此捷報大悅,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在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諸將皆受大將軍節制。

    元朔六年,衛青兩次領十萬大軍出擊匈奴,取得重大勝利。

    元狩四年,衛青與外甥霍去病一起領軍遠征漠北,此戰擊潰匈奴在漠南的主力,匈奴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

    雖然衛青在與匈奴之戰中取得極大軍功,但是他並不驕傲,他的戰法也多是穩中有進,他用兵和霍去病不同,他是考慮周全以穩為主,不因取得一點戰績而驕傲自滿,他用冷靜的頭腦處理戰事,不自大,不目中無人。

    位極人臣卻謙恭下士

    衛青透過自己的戰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與重用,擔任大司馬大將軍,掌軍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說是位極人臣。在軍中,他與士兵同甘共苦,不擅殺大將,為人不揭短,不以殺將來立威。他尊重賢才,不因別人對他的無禮而生氣,多次舉薦良才如主父偃。他和同僚相處融洽,平易近人,別人得罪自己也不怨恨報復,寬以待人。李廣之子李敢打傷衛青,衛青卻不伸張,不報復,足見胸懷,待人謙卑不自傲。

    大將軍衛青憑藉著外戚這個機遇,抓住了人生機會,七次北擊匈奴,立下赫赫戰功,封侯拜將,位極人臣,漢朝外戚很多,但是像衛青這樣功成不自傲,有能力,有德行的確實少見,出身卑微而能實現反超的確實稀有。

    參考文獻:《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我們一起探討歷史

  • 2 # 愛誠信

    衛青是漢武帝時期的一位著名的將軍,和霍去病名氣相當,曾經多次抗擊匈奴並取得了勝利,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民族英雄!

  • 3 # 晚輩林哈哈

    衛青,字仲卿。西漢著名抗匈名將。漢武帝時期的大將軍,掌天下兵權。其姐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皇后,妻子為平陽長公主。當然衛家可謂權傾天下。衛青作為一名大將,有勇有謀,他一生戰功顯赫,奔襲龍城,收復河朔,漠北大捷,是中國歷史上抗擊匈奴的一代名將。

    衛青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雖然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干預政事。他與同一時期的名將霍去病不同,對士卒體恤較多,能與將士同甘苦,威信很高。最後衛青病死於公元前106年。諡號烈侯。取《諡法》“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之意。因其出生年月不祥,所以衛青到底活了多少歲也就成了一個歷史謎團。

  • 4 # 時時樂天天樂

    衛青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他戰功累累,他位極人臣,他忠厚本分,他從不養士,他待人有禮有節。

    衛青童年悲慘,從小就給人家做牧童,受盡苦楚。成年後,又做平陽公主的騎奴,公主出行時,他騎馬相隨。後來,他的姐姐衛子夫被選入宮,得到武帝寵幸,他才被提為太中大夫。由於他精於騎射技術,常隨武帝外出圍獵,很得武帝賞識。

    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車騎將軍,首次帶兵出征。漢軍一共四路出兵,三路潰敗無功,只有衛青一路勝利,奇襲了匈奴聖地龍城,俘虜七百餘人,取得勝利。被封關內侯。

    收復河套

    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派遣衛青、李息率兵出擊匈奴,自雲中出兵,西經高闕,再向西直到符離,收復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轄地,並在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帶設定了朔方郡和五原郡,朔方郡治朔方縣。朔方郡,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旗東,離包頭大約200公里。

    奇襲高闕

    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襲高闕,包圍右賢王,俘虜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達千百萬頭。衛青官拜大將軍,漢軍所有將領歸其統轄。

    二出定襄

    元朔六年(前123年)二出定襄,斬獲萬餘人。

    漠北大戰

    元狩四年(前119年)兩路出兵,遠涉漠北,和單于兵相遇,衛青以武鋼車結陣,以弱勝強擊敗單于主力。

    衛青雖然戰功顯赫,地位尊寵,但從不養士人門客,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以得到好名聲,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以前竇嬰和田蚡厚待賓客就常讓劉徹切齒,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何必去養士呢?而驃騎將軍霍去病也跟舅舅衛青抱有同一種看法。

    衛青才幹絕人,對士大夫們有禮,對將士們有恩,戰場上也能與之同甘共苦,即使常有人評價衛青過於‘和柔’,但作為七戰七捷,自立漢以來始破匈奴的將軍,亦或出入禁中掌議論的侍中、太中大夫和參決政事、秉掌樞機的內朝大司馬大將軍,都需過人的能力和魄力。對外辱強敵有力回擊;而對待同仁,則謙和仁讓,氣度寬廣。

    縱觀浩瀚如煙的歷史煙雲,衛青是一個仁愛與智慧,勇武與溫和兼備的戰場上的王者、人生中的勝者。

  • 5 # Mr豪仔

    衛青,漢武帝時期的大將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當時漢朝走向頂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現在的民族英雄

  • 6 # 旅行歲月小記

    衛青是漢武帝時期的常勝將軍。從漢平陽公主的騎奴發展成漢武帝時的大將軍,在北擊匈奴征戰中屢立戰功。

    在漢武帝時代有這麼一件事,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主張主動出擊匈奴。派了四路人馬,公孫駕、公孫敖、李廣、衛青,各帶一路人馬,一萬精兵,尋機作戰,四員大將最後產生了四種結果。

    公孫何帶了一萬人在草原上旅遊一圈,一個人沒碰見,無功而返,找不見敵人。公孫敖碰見匈奴騎兵,奮力拼殺,一萬人最後剩三千人回來了。李廣更慘,全軍覆沒,兵敗被俘,押解途中一個人逃了出來;衛青帶兵深入敵後,直搗龍城(匈奴祭祀天地祖先的地方),滅敵700人,取得勝利,漢武帝加封衛青為關內侯。

    龍城之戰,打破了自建立漢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其取勝之道:抓住了敵人的弱點,發揚了自己的優點。不斷鞏固、擴大和發揚自己的優點,去攻破敵人的弱點。發揚了一次,就取勝一次,發揚了多次,就取勝了多次。發現了取勝的規律,付之以實事求是的努力,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才能不斷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戰果。只有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才能成功。打仗就是打敵人的漏洞、破綻和弱點。水因地制流,兵因敵制勝。

  • 7 # 聊以自娛2

    衛青是一個從奴僕到將軍的民族英雄,是西漢抗擊匈奴的主要將領,為西漢開拓疆域、不受侵犯做過重大貢獻!中國歷史上了不起的軍事家!善於用兵、愛惜士兵、奉職守法的一代名將。為漢朝崛起和興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衛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同母異父的弟弟,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原名鄭青,他的父親鄭季,曾擔任縣吏,在平陽侯家裡當差。平陽侯曹壽娶了漢武帝的姐姐陽信長公主(平陽公主)。衛青的母親衛媼是平陽侯家裡的婢女,生有一男三女:長子衛長君(衛長子),長女衛孺(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丈夫死後,衛媼與鄭季私通,生下衛青,取名鄭青。鄭季怕人恥笑,就想把他扔了,接生婆說,“我接生過不少孩子,沒有一個向這個孩子一樣面色紅潤,聲音圓亮,恐怕將來是個有出息的吧”!鄭季見這個孩子壯實,也就把他留了下來。因此,衛青算做平陽侯家裡人。幾年後,鄭季回到河東老家,就把衛青帶了回去。鄭季在平陽有個老婆,並生有幾個子女,妻子見鄭季帶回一個孩子,氣就不打一處來。鄭妻和她的子女根本不把衛青當成子女、兄弟,都把他當做奴僕看待,動輒打罵不給飯吃。鄭季讓他放羊、養豬,還要幫家裡幹活,就這樣過了七、八年。衛青有一次跟人來到甘泉宮囚犯居室,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後說:“你是貴人,做官可到封侯”!衛青笑著說:“奴婢生的兒子,能不挨打受罵就滿足了,怎麼會有封侯那樣的好事呢”!

    建元二年(前139年)春,漢武帝在灞陵掃墓回來,順便在姐姐平陽公主家做客,看中了衛青的同母異父的三姐、平陽公主的貼身丫鬟衛子夫。平陽公主何等精明,就把衛子夫送給了漢武帝劉徹,封為衛夫人。漢武帝愛屋及烏,衛青異父哥哥衛長君在平陽公主家得到武帝寵幸。得知衛青在鄭家受罪後,漢武帝就命人將衛青接了回來,在平陽公主家做跟班騎士。也就是平陽公主的保鏢。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衛子夫有了身孕,皇后陳阿嬌,就是“金屋藏嬌”中的那位,仗著外祖母太皇太后竇太后的權勢,聽說衛子夫得寵並已懷孕,對非常嫉妒,不僅搞巫蠱之術詛咒衛子夫,而且透過母親館陶公主。又稱大長公主派人抓住了在建章宮當差的衛青,把他關押起來,並想要殺掉他。衛青的朋友騎郎公孫敖(衛君孺丈夫的弟弟)和壯士前去把他搶出來,衛青因此得免一死。漢武帝得知此事,便召見衛青,讓他做建章宮監、任侍中、太中大夫。

    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懷來)。衛青擔任車騎將軍,攻打匈奴,出兵上谷郡(今河北懷來);公孫賀擔任輕車將軍,出雲中郡(今山西懷仁);太中大夫公孫敖擔任騎將軍,出代郡(今河北蔚縣);衛尉李廣擔任驍騎將軍,出雁門郡(今山西代縣)。每路軍隊各有一騎兵。衛青進軍到籠城,殲滅敵軍幾百人。騎將軍公孫敖損失七千騎兵,衛尉李廣被敵人活捉,幸得逃回。他們兩個都判為死刑,贖罪作了平民。公孫賀無戰功,沒有賞罰。只有衛青賜爵關內侯。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春天,衛夫人生了個男孩,被立為皇后。這年秋天,衛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領三萬騎兵攻打匈奴,長驅而進斬首虜數千人。李息出兵代郡。第二年,匈奴大舉入侵上谷、漁陽,先攻破遼西,殺死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武帝派李息從代郡出擊,衛青率大軍進攻匈奴盤踞的河南地(今黃河河套地區),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佔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于王庭的聯絡。殲滅敵軍幾千人,獲牲口百餘萬頭,趕跑了白羊王和樓煩王。漢朝就把河南地區設為朔方郡。封衛青為長平侯。衛青部下校尉蘇建被封為平陵侯,張次公封為岸頭侯。派蘇建築朔方城。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漢朝命令車騎將軍衛青統率三萬騎兵出高闕,與蘇建、李沮、公孫賀、李蔡出兵朔方(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旗東)。大行令李息、岸頭侯張次公出兵右北平郡(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匈奴右賢王面對衛青等部,以為漢軍不能到他那裡,喝醉了酒。漢兵夜間趕到,包圍了右賢王,右賢王驚恐,僅帶著他的一個愛妾和幾百個精壯騎兵連夜逃跑,漢輕騎校尉郭成等追了幾百裡,沒有追上。衛青率軍俘虜匈奴右賢王及屬下小王十多人、男女人眾一萬五千多人、牲口數十上百萬頭。漢武帝派使者捧著大將軍印,在軍中任命衛青為大將軍,漢諸將統歸大將軍指揮,大將軍衛青回朝,漢武帝又為衛青的三個兒子封侯、衛青堅決辭謝說:“我有幸能在軍中任職,我軍大捷,上賴陛下神威,下靠諸將士努力,我何力之有?臣之三子還是小娃娃,無功無德,蒙皇上要封列侯,於情於理,都不合適。這不是臣在部隊勉勵將士努力作戰的本意。臣不敢奉詔”!漢武帝一聽大為感動。漠南之戰隨從將士都有分封。

    第二年春天,大將軍衛青出定襄(今呼和浩特東南),合騎侯公孫敖擔任中將軍,太僕公孫賀擔任左將軍。翕侯趟信擔任前將軍,衛尉蘇建擔任右將軍,郎中令李廣擔任後將軍,左內史李沮擔任強弩將軍,都歸衛青統率,殲滅敵軍幾千人而還。一個多月後,漢軍再出定襄郡,殲滅匈奴一萬多人。右將軍蘇建和前將軍趙信兩軍三千多人獨遇單于大軍,苦戰一天多,漢軍死傷將盡。前將軍趙信原是匈奴人,投降漢朝後被封為翕侯,這時見情況危急,便率領約八百殘兵人奔降單于。右將軍蘇建全軍覆滅,自己隻身逃脫回到漢營。大將軍衛青問如何處置,軍中議郎周霸說:“自大將軍出兵以來,還沒有殺過副將,現在蘇建丟棄部隊,可以殺掉他,以顯示將軍的威嚴”。衛青說:“我有幸以皇親身份在軍中任職,不怕沒有威信。周霸勸我樹立威信,很失為人臣之道。即使我有權斬將,也不能在國境之外擅殺大將,我看還是讓皇帝親自處理吧,這樣表明做臣子的不敢專權,不也是很好嗎”?軍官們都說“好”。於是把蘇建裝進囚車,送到皇帝的巡行所在處。漢武帝赦免了他,貶為庶民。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命令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兵分兩路,跨漠征戰匈奴。漢軍原計劃由霍去病對付單于主力,衛青打擊左賢王。後從俘獲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單于在東方,於是兩軍對調出塞線路,霍去病東出代郡,衛青西出定襄。衛青大軍出塞一千多里,與匈奴單于主力遭遇。衛青命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併,從右翼進行包抄。自率左將軍公孫賀、後將軍曹襄從正面對抗單于主力。衛青部經過扭打硬拚,俘獲和斬殺敵兵一萬九千餘人,獲得不少匈奴積存的糧食。支援作戰的李廣、趙食其部因迷路耽誤了時間錯失抓獲單于、消滅匈奴大軍的絕佳機會。

    漠北之戰徹底擊潰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匈奴逐漸向西北遷徙,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而漢軍損失也很大:僅漢軍士兵、馬匹損失就有十幾萬,至於兵器甲仗等物水陸運輸的費用更是無法統計。

    平陽侯曹壽病故,平陽公主居寡,漢武帝勸姐姐再找一個,看中誰,由漢武帝親自做媒。平陽公主看上了衛青,就由漢武帝說合,成就了歷史上有名的“姐夫做媒找姐夫”的佳話!

    元封五年(前106年),衛青病逝,漢武帝為紀念他的彪炳戰功,在茂陵東北修建了一座陰山形狀的墓冢,“起冢象廬山”。諡號為“烈”!陪葬在茂陵。一個養豬放羊的最終成為大司馬、大將軍!一個奴僕華麗轉身,成為匈奴為之喪膽千古名將,你說是否歸於天意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多少是相親結婚的,你們都是相了多少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