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宗國
-
2 # 小德笑笑
相同點:強調道德和知識
不同點:社會階層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孔子是為古時奴隸制度服務為了恢復周禮儀,蘇格拉底是為了挽救雅典世風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對知識道德側重點也有不同,孔子強調個人守禮知節,蘇強調個性美德和認識自己對人的探索(使其變成哲學)
孔子
1、哲學與宗教思想:“天”的思想在孔子那裡有兩層俗話說錢是自然的天,如其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的這層意義的天道觀上,孔子還具有辯證法的因素,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一語中就論述了“行”、“生”與“逝”的辯證關係.但“天”在孔子的思想中更多的則是指具有人格意志的“天”,它是世界的主宰者和人類命運的賦予者,如其謂:“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雍也》)“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孔子還相信“天命”的存在,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在人性問題上,孔子主張“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即先天的人性本來是相近的,但由於後天氣習染不同而使之懸殊.孔子敬重“天命”,但卻懷疑鬼神,他一生“不語怪、力、亂、神”,強調“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主張“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在認識論和知行觀上,孔子雖然承認人有“生而知之”,但強調的是“學而知之”;他既重聞見,兼重思維,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他主張學行並重、學以致用、言行一致.
2、理思想:“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結構中是核心部分.孔子對“仁”含義的解釋頗為寬泛而且多變,每次講解都不盡一致.因為在他看來,“仁”是一種主體的體驗及實踐問題,不必從要領上明確界定,也無需理論論證,他只是根據不同場合、不同的人而作出不同回答.一般認為“愛人”是“仁”的主旨,所謂“愛人”,積極地講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正》),消極地講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即“忠怒”這個“一貫之道”.“仁”的出發點就是承認別人和自己是一樣的人,它是處理人與人關係的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孔子的“仁”人微言輕倫理思想,可以涵蓋一切善良的品行,他提出的孝、悌、忠、信、恭、寬、敏、惠等許多道德規範,都從屬於“仁”.在如何實現“仁”即道德修養的功夫方面,孔子認為這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只要“能近取璧,可謂仁之方也己”(《論語·雍也》),即能做到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就可以了.所以孔子特別強調“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論語·里仁》),意即主要是靠主體的自覺,不能光有主觀願望和動機,選擇道德行為的自由人人都有條件,沒有任何理由或藉口不去實踐“仁”.其次,孔子提出了“仁者安仁”的思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即道德不僅要靠意志,也需有情感,這是自覺性來源的心理基礎.
3、政治思想:“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體現,他反覆主張“為國以禮”、“齊之以禮”、“約之以禮”.在“禮”與“仁”的關係上,孔子一方面認為“克己復禮為仁義”,另一方面又強調“人而不仁如禮何”.孔子主張禮樂治國,便更突出以德治國,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又說:“道之於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即認為道德教化在政治中的作用,決非刑罰所能達到的.孔子要求統治者必須有表率的作用,“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能不正?”(《論語·顏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為政者本身正直後,才能在處理政事時做到公正.孔子還主張在政治上的“正名”,認為“名不正則言不則,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由“正名”出發,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認為,為政的理想目標應是“足食、足兵、民信”,其中以取得“民信”為先.至於政治形式,孔子主張君主集權,但又反對個人獨載和大臣專政.
4、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在四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孔子不僅培養了眾多的學生,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物件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他說:“自行束 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證·述而》)因此在其弟子中有各種身份的人.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君子”,即既能輔助統治者施政,同時也是“志於道”、“謀於道”、能夠“喻義”、講求道德的人.正因為孔子以培養“君子”為其教育宗旨,所以他反對“家稼”、“學圃”這些具體的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教育內容以“文、行、忠、信”所謂“四教”為主,其中“文”即指西周以來的禮樂制度的典籍,而“行、忠、信”都是屬於德育教育範圍內的.所用教材是經他整理過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即後世所稱的“六經”,還有傳統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在教學態度和教學方法上,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極有價值的思想,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論語·為政》);“敏而為學,不恥下問“(《論語·公治長》)等等.
蘇格拉底
在蘇格拉底以前,希臘的哲學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麼,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等問題,後人稱之為“自然哲學”.蘇格拉底認為再研究這些問題對拯救國家沒有什麼現實意義.出於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關心,他轉而研究人類本身,即研究人類的倫理問題,如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非正義;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怯懦;什麼是誠實,什麼是虛偽;什麼是智慧,知識是怎樣得來的;什麼是國家,具有什麼品質的人才能治理好國家,治國人才應該如何培養,等等.後人稱蘇格拉底的哲學為“倫理哲學”.他為哲學研究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使哲學“從天上回到了人間”,在哲學史上具有偉大的意義.
蘇格拉底沒有著作,他的兩位弟子色諾芬和柏拉圖,都給他寫過卷帙浩繁的記述但兩人敘述的非常不同.現在關於蘇格拉底的思想的瞭解絕大多數是來自他的弟子柏拉圖的《對話錄》,《對話錄》是以蘇格拉底和別人的對話為內容展開的,但也因此我們通常很難分清哪些 思想是蘇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圖的.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心靈的轉向
從智者開始,古希臘哲學由注重對自然本身的研究轉變到注重對社會倫理和人的研究.但他們只停留在感性的階段,只能得出相對主義的結論.到蘇格拉底才根本改變了這種狀況.蘇格拉底要求作“心靈的轉向”,把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自我,即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蘇格拉底要追求一種不變的、確定的、永恆的真理,這就不能求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於己,研究自我.從蘇格拉底開始 ,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人不再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種獨特的實體.
靈魂不滅說
蘇格拉底關於靈魂的學說,進一步使精神和物質的分化更加明朗起來.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早已有靈魂不滅的說法,已經有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對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學家對於靈魂的看法還比較模糊,有的還將靈魂看成是最精細的物質,因而,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界限還不明確.到蘇格拉底才明確地將靈魂看成是與物質有本質不同的精神實體.在蘇格拉底看來,事物的產生與滅亡 ,不過是某種東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將精神和物質這樣明確對立起來,成為西方哲學史上唯心主義哲學的奠基人.
尋求事物的普遍定義
據亞里士多德記載,蘇格拉底放棄了對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倫理問題上求得普遍真理,開始為事物尋求定義.他反對智者們的相對主義,認為“意見”可以有各種各樣,“真理”卻只能有一個;“意見”可以隨各人以及其他條件而變化,“真理”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在柏拉圖早期對話中,討論的主題幾乎都是如何為倫理道德下定義的問題.蘇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認識“美自身”、“正義自身”,這是美和正義的普遍定義,是真正的知識 ,也就是柏拉圖所說的“美的理念”、“正義的理念”.這是西方哲學史上“理念論”的最初形式.蘇格拉底還進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無窮無盡的,如果哲學只去尋求這種因果,就不可能認識事物的最終原因.他認為事物的最終原因是“善”,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論代替了對事物因果關係的研究,為以後的唯心主義哲學開闢了道路
-
3 # 泡筱沫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和古羅馬哲學中最偉大的人物,他出身低微,父親是石匠,母親是助產士,但他自己卻令社會神魂顛倒。
當德爾菲神廟的神諭說他是希臘最智慧的人時,他說,那只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知道得多麼少。他在廣場上拉著他的雅典同胞交談,努力向他們傳達他眼中的神聖使命,促使人們養成質問自己的習慣。
在希臘人看來,是蘇格拉底帶領大家領略生活哲學,學習哲學才能讓我們不斷的往內心注入強大的力量。
如今,我們很多人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自身的焦慮感、不幸福感卻變得比我們的父輩還要強烈。學校教會了我們技能,卻沒有傳授我們如何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應對挫折,如何養成健全的人格,負起人生的責任。
研究蘇格拉底,也就是研究蘇格拉底的生活哲學。
-
4 # 阿白學長
蘇格拉底雖然沒有留下任何著作,但是他的思維理念以及觀點卻當時西方的哲學家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為文藝復興等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基礎,更是西方追求思想解放的一種體現吧。(本人愚見)
-
5 # 叢中笑6603
你所說的蘇格拉底的地位與孔子的地位差不多,我並不贊同,因為二人宣傳的文化不一樣,孔子是教育,而蘇格拉底是哲學。孔子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而蘇格拉底沒有傳世作品。
蘇格拉底,古希臘人,古希臘著名哲學家,雅典哲學的創始人之一,信仰"理性主義“。蘇格拉底對藝術,文學和大眾文化的論述,使他成為西方哲學傳統中最廣為人知的人物。他的理論由他的學生柏拉圖闌述出來,由此引起歐洲民眾的關注。
-
6 # 唐易生涯諮詢
第一、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或者說是一流的教育家。但是,他是二流的哲學家。在古希臘裡面,以孔子在教育相提並論的人叫柏拉圖。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創辦了學校,培育了大量人才。
第二、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哲學的開山鼻祖。他的地位應該和老子相提並論。他們兩個都是一流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明確地提出了哲學的範圍和哲學家使命。
-
7 # 明貞
蘇格拉底自稱是有神啟的人,他在最後的辯護中有段話說得好:世人養馬是為了騎,馴馬師養馬是用愛使馬進化!他點出了人類本性初衷,人類的使命就是用愛並智慧正能引領眾生進化!他是個保持了本性初衷的人,他之所以有活下去的機會而選擇了棄世,就是為了告誡世人莫忘本命初衷背離愛心正能!他最後說:我走了,去赴死,你們繼續活著,至於誰選擇了幸福,只有上帝知道!他選擇以死明志,告誡世人耽於私性物慾背離愛是錯誤的選擇!而孔子並沒有覺悟人性人道的被扭曲並背離,所以他的理論經典被專制統治者曲解利用,被魯迅斥為吃人的傳統之禮教!有其必然性!當然,這不是孔子的本意!
老子蘇格拉底是清醒的,所以一個棄世西去,一個從容赴死,老子尚有一部道德經留世!蘇格拉底只是將心得傳給了他的弟子!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因為老子傳達的是宇宙真知並生命實相,只是少有人能徹底理解並傳佈而已!
在社會上廣泛傳佈的東西,大多是培育私性和物慾的知識!是經過負面存有加工過的知識,目的是使人自私愚昧而背離本性初衷,永被奴役控制!
正如釋迦佛祖所言,世界是顛倒而虛幻的,是背離自性初衷的!老子棄世釋迦出家蘇格拉底被處死耶穌被釘十字架,孔子一生漂泊死後理論被曲解利用,這都是負面力量的造化!當下,許多人已覺醒,是撥亂翻正的時候了!
-
8 # 石小釋
且不論他倆的地位到底是不是相同,有沒有著作也並不能評價其人是否值得研究,更何況,蘇格拉底本身就是一個反對文字作為思想載體的人。
在蘇格拉底的時代,文字寫作還處於萌芽階段。在一個新生事物產生的時候,人們對它總是滿懷質疑的。蘇格拉底擔心,書面文字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它們就是真理,文字會掩蓋它作為載體的本質,使人們高估它承載的思想性,產生某種已經獲得真理的假象感而狂妄自大。
同時,他還認為,如果人們依賴於文字寫作,它們就會變得健忘,損害個體的記憶力。這點在如今看來,倒還有些反思的感覺。現在,數字替代了文字,人們的記憶進一步轉嫁給了外界物質。
再者,蘇格拉底最深的恐懼還在於閱讀產生的距離會使文字失控。比如,我跟你面對面地說話,那麼我所要傳達的東西可以儘可能接近我的本意到達你,但如果你閱讀的是我的文字,那麼一千個讀者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的文字可能被你誤解,甚至濫用。
因此,蘇格拉底並不是留不下著作,而是他在主觀上就是拒絕寫下文字的。但這無損於他的思想高度,甚至他反對文字載體的一些理由至今仍然值得人們思考。所以,無論蘇格拉底有沒有留下著作,無論他的地位是否與孔子相當,都不妨礙他值得被後人研究。
-
9 # 大愛文化
蘇格拉底沒留下文字,但是他的思想種植在學生柏拉圖的心中,柏拉圖把這些珍貴的思想變成皇皇的鉅著,讓柏拉圖的思想影響了整個世界!人類軸心文化時期,希臘文化是重要鼎足,柏拉圖是希臘文化巨星,瞭解希臘文化,必須讀柏拉圖,人民出版社的王曉朝《柏拉圖全集》四卷,應該是進入柏拉圖最佳通道!!!
-
10 # 東江臥龍
孔子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家與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源遠流長,從未斷過。放眼世界,在古代的思想家中,東方有孔子,西方有蘇格拉底。兩人的思想都影響巨大。
蘇格拉底是一個希臘語(雅典)哲學的創始人之一。西方哲學,併為第一道德哲學家所述的西方倫理思想的傳統。 他是一個神秘人物,沒有作品,主要透過他的學生的著作而聞名,特別是他的學生柏拉圖和色諾芬。
什麼是虔誠?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美德?什麼是勇氣?什麼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麼?你有什麼知識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關於統治你學會了什麼?你是不是教師?在教育無知的人之前你怎樣征服自己的無知?等等。
他的一個重要觀點是:自己知道自己無知。
所以這個新的理性神的觀念和關於人當“自知無知”的教導,就成了激發和推動人追求真知與批判不真不善、偽真偽善的強大力量。
但他的影響卻是巨大的,他是古希臘哲學發展史的分水嶺,將他之前的哲學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他以一種對哲學的嶄新理解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紀元,
蘇格拉底倡導的問答法對後世影響很大,直到今天,問答法仍然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
放到今天,蘇格拉底的很多思想,對我們現代人還仍有現實指導意義。對人們思考人生,思考問題仍是一種思維方式,
即使他沒有留下有著作,並不說明他就沒有思想,沒有意義。辨明,晰義仍對人們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思路。
蘇的思想,認識世界的思維方法,仍是值得人們去借鑑的。研究前人的思想,加於辯證的發展,更可為我們吸取經驗教訓,對好的思想加於發揚光大,對每一個人都有現實意義。
比如,如果你有“自己知道自已是無知的”思維,你就知道,世界可學的東西太多了,你就會去探索,去學習。從而讓自己更加明知,自己的人生也許就會有突破。
所以,蘇的思想也是人類思想智慧的寶庫之一,值得後人去研究,去發展。
-
11 # 布衣吳新建
孔子與蘇格拉底地位相差十萬八千里。
孔子被尊為聖人,屬於廟堂級。蘇格拉底雖然也倍受西方推崇,其學術觀點身份地位主要還是混跡於民間。
孔子自己除了整理了一批經集,沒有專門學說,這到與蘇格拉底同。在世兩人命運也差不多,窮困潦倒。一生的主要言論都是由學生記述傳給後世。孔子留下《論語》,蘇格拉底思想由柏拉圖透過對話形式轉述。
題目問為何研究蘇格拉底?
現在看來,對蘇格拉底的研究以西方人為主,國內有人研究,也只是作為哲學史以及對西方哲學發展的影響研究。
蘇格拉底的現代意義已經被西方研究透了,對世界本源,對真善美,思辨,藝術,等等。作為學問可以鑽研。
但國內絕大多數人對他的興趣還是他的名言警句。
比如“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光。”
比如“人可以犯錯,但是不可犯同一個錯。”
還有“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夠藉助別人的智慧,來使自己不受矇蔽的人。”
諸如此類充滿智慧的語言,不勝列舉。
西方研究蘇格拉底,對他的死總是一帶而過。原因卻是票決。 這也是西方政治制度嚴重缺陷。所以西方政治家不願說。
-
12 # 接化發發發
所謂的古希臘文明,是虛構的。
西方學術在文藝復興以後,一些學者為了政治和文化原因,杜撰編造了關於希臘或者雅典的歷史,帝國,民族、民主制度、古典語言、人口數字,商業文明、以及僭主和王朝,跨海大殖民地,以及科技哲學文明文化的種種說法,都是出自想象力的虛構作品。
包括荷馬史詩、希羅多德、修昔底德的歷史等,無不是出自於文藝復興以後的近代產物。
西方學術界透過推測、擬想、幻想、文學虛構,製造出來關於希臘的虛假歷史和虛假文明,令人歎為觀止。也許有文學價值,但是它們不是真正存在過的歷史。荷馬史詩是偽託之作,卻被作為虛構信史的主要基石。
-
13 # LWDwdxx
根本原因是孔子有六經可修訂,六經這個文明成果存在,蘇格拉底有沒有“六經”這樣的文明成果及其基礎了,六經是幾千年多少孔子、蘇格拉底,比孔子和蘇格拉底還偉大的思想者,這樣的“思想文明薈萃”。蘇格拉底有沒有這樣的“文明成果及基礎”,我個人不知道,供朋友這個方向斟酌
-
14 # 一字平
看!評評
姜子牙,王詡,孫武,老子等學説改了嗎刪掉了嗎??孔子不整理又有誰幹!王福重是教授,學者
經濟磚家!他的書中論點,萬人之罵呀!只有益國,利民,強軍之著作,才能世代相傳!!
-
15 # 紙上游心
從著作方面孔子和蘇格拉底差不多,孔子支援“述而不作”,他本人並沒有親自撰寫過什麼著作,《論語》也是孔門弟子記錄整理的,至於其他的六經,是否為孔子所作還是僅僅部分整理修訂,都是有爭議的,比較合理的說法是孔子本人撰寫的作品並沒有真正流傳到現在的。
蘇格拉底沒有任何著作流傳下來,他一般是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一起並列為古希臘哲學三賢,其思想部分透過柏拉圖對話錄被傳承,在大部分柏拉圖對話錄中,除了《巴門尼德》《智者》等少數幾篇,蘇格拉底都是對話的主角,合理推斷代表了蘇格拉底的一些哲學觀點,當然也有人認為柏拉圖只是借蘇格拉底之口來闡述自己的思想。
研究蘇格拉底並非只是研究他本人的思想,而是涵蓋了整個古希臘的哲學傳統,蘇格拉底的價值和教導給後人的是他作為思想助產士不斷進行追問反諷的哲學風格,是他的慷慨赴死,還有他那種“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的人生態度。
-
16 # 哈大叔3
孔子的人文理論來自於中華象形科學,象形科學是關於自然生命的科學,是永恆不變的道理,所以儒家文化對中華民族很重要!蘇格拉底所代表的古羅馬的哲學來自中國秦代之前的海上絲綢之路,是把象形的金木水火土當成了物形的金木水火土,本質錯了,故今天的哲學不是中國的思想。錯了的理解能成為一個正確的理論體系嗎?
-
17 # 蚊旅天下
論語可不是孔子留下的。論語不過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沒有系統論述孔子的思想,所以自古以來都被人隨意解讀,造成很多誤會。這點要明確。
-
18 # 悟道與菩提
孔子、蘇格拉底,東西方思想的兩個典型代表,各自影響東西方思想上千年。我們研究孔子儒家思想的同時,研究以蘇格拉底為代表的西方神學、哲學和科學思想對人類進步有著重要意義。
人類的智慧不分國界。人類思想如水。水,匯流成河,百川入海。人的思想也是個流動,彙集,融會貫通的過程。對東西方智慧和思想都有所研究,會豐富思想認識的廣度和深度。
因此,受孔子儒家思想影響較多的中國人,學習以儒釋道為代表的東方思想的同時,學習西方思想很有必要。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是西方新神學思想、西方哲學思想和現代科學思想的奠基人,是開山鼻祖,理應學習和研究。
思想是個獨立的生命體。思想與人類有著共生的關係。你看不到它的身體,但它具有出生,發展,成長,壯大的生命特徵,它具有新陳代謝的生命特徵。它透過人類表達著它的存在。
如果把孔子所代表的東方儒家思想比喻成思想這個生命的一條腿的話,那麼以蘇格拉底為代表的西方哲學思想就可以說是思想這個生命的另一條腿。思想的生命從而可以行走。
思想有著思想進步的追求。思想的追求,作用在人類,使得人類具有追求和探索精神。這種追求造就了人類。使人類成為地球這個星球上最有智慧的一種文明,人類不斷探索和發現新大陸,思想隨之逐漸進步。
中國以孔子儒家思想為代表,展現著儒釋道法等東方思想的面貌,西方社會以蘇格拉底的科學思想為代表,展現著神學、哲學和現代科學的西方思想的面貌。這兩種面貌讓思想面貌不斷變化,變得美麗和麵容姣好。
思想在不斷尋找著它的生命真諦思想在尋找真諦,於是不斷催促人類,奴役人類,使得人類有了追求生命真諦的需求和動力。人類不斷前行,走得匆忙,似乎忘記了人類是什麼,不斷被思想的軀殼所束縛。但人類不是思想的傀儡,不是奴隸。他們要不斷努力,擺脫思想的奴役,不斷找尋自我的真諦。
東方和西方的人類都在不斷地與思想這個敵人進行著千百年的抗爭,積累下豐富的經驗和教訓。戰鬥的經驗需要不斷地總結才能向著最終的勝利前進。
東方的戰鬥,打著孔子的大旗,形成了儒釋道為代表的戰鬥力量。西方的戰鬥,打著蘇格拉底的大旗,形成了神學、哲學、科學為代表的戰鬥力量。
聲勢浩大的隊伍各自為戰,與思想進行著激烈的搏殺。然而力量對比依然懸殊。戰鬥力被思想分割,節節肢解。東西合璧之路於是擺在了眼前,似乎是希望,戰勝思想這個敵人的最大希望。
結束語:路漫漫,但人類最終會成為思想的主人人類終究是最智慧的生命,奴役人類的思想最終會在人類的持續抗爭中敗下陣來。思想與人類博弈尋找真諦實際上仍是思想的意志。但人類終將豁然醒悟。識破這一陰謀,走出思想束縛的此岸,到達思想最終解放的彼岸。
研究蘇格拉底思想,無所謂他是否親手留下什麼,他是西方思想體系的代表。研究他是為了研究整個西方思想,是東西方思想的融合的探索過程。這個過程只是與思想戰鬥的序曲,新的戰鬥的大幕即將拉開,人類向思想解放進發的號角已經吹響。
回覆列表
蘇格拉底沒有留下作品,主要透過他生後的古典作家的著作而聞名,特別是他的學生柏拉圖和色諾芬。他對古代和近代西方哲學,文藝都產生很大影響。研究西方古代哲學和文化必須首先研究蘇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