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晴愛睡覺

    孩子的成才離不開母親的教育,我就說幾個自己印象比較深的:

    戰國時,孟子的母親,為教子三次搬家,以求孩子能受到好的環境薰陶而走上正道,孟子勤謹治學,繼承孔子的衣缽,稱為儒家聖人。

    西漢時,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姬,她生性淡薄,一直勸劉恆低調處事,從而逃過了呂后的殘害,狠人身邊需要時時低頭,猛虎食人只在一瞬。後來百官因為劉恆平淡無奇,以為他好控制,而迎他為帝,不得不佩服薄姬以不爭為爭的智慧

  • 2 # 夢迴憧憬

    歷史上最好的母親是鄧穎超,她是周恩來總理的妻子,兩個人的愛情讓無數人動容。他們是一對革命家,兩個人有著相同觀念,為了人民能生活的更好付出了很多努力,特別是在革命時期,離別對於他們來說是很平常的,但是其中也蘊含著值得人深究的意蘊,她愛人民,博愛偉大,是人民最大的母親。

  • 3 # 生活收集錄

    岳母

    岳飛自從槍挑了小梁王,大鬧比武場之後,和牛皋、王貴、湯懷、張顯弟兄五人,一起回到家鄉河南湯陰,閒居起來。 這時候,北方金國興起,四太子金兀朮率領大兵南侵。北宋朝廷腐敗無能,無力抵抗,被金兵佔了都城汴梁(今開封),皇帝欽宗、太上皇徽宗也被擄到北國。金兵在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再加上河南這一年瘟疫盛行,偏偏又遇大旱,顆粒無收,百姓生在水火之中,苦不堪言。岳飛和母親、妻子在家苦守清貧,甚是淒涼。王貴、湯懷、牛皋幾個人的父母相繼過世,幾個人耐不住飢寒,未免去做些不潔之事。岳飛幾次勸他們休取不義之財,他們也不肯聽,最後竟一齊去山中落草了。岳飛見這般光景,心中悲傷不已。 一天,岳飛正與母親在家中說話,有人前來叩門。岳飛把那人接到屋中,談話中才知道來人是洞庭湖楊麼起義軍的部將王佐,因楊麼久慕岳飛文武全才,特差王佐前來聘請前去相助。當下王佐拿出許多金銀珠寶作為聘禮。岳飛正色說道:“岳飛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堅辭不收。王佐無可奈何,最後只得收拾起聘禮回山去了。

    王佐走後,岳飛進去將這些細細說與母親。岳母聽罷,沉思了一會,就讓岳飛去中堂擺下香案,端正香燭,隨後帶媳婦一同出來,焚香點燭,拜過天地祖宗。又叫岳飛跪在地上,媳婦研墨。岳母說道:“孩兒,做孃的見你甘守清貧,不貪富貴,是極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後,又有些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倘我兒一時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豈不把半世芳名喪於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願你做個忠臣,盡忠報國,流芳百世,我就含笑於九泉了!”岳飛聽罷,說道:“母親說得有理,就與孩兒刺字罷。”便將衣服脫下半邊。岳母取過筆來,先在岳飛背上寫了“盡忠報國”,然後將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只見岳飛的肉一聳,岳母問:“我兒痛麼?”岳飛道:“母親刺也不曾刺,怎麼問孩兒痛不痛?”岳母流淚道:“孩兒,你怕孃的手軟,故說不痛。”說罷,咬著牙根刺起來。刺完,將醋墨塗上,使永遠不褪色了。岳飛起來,叩謝了母親訓子之恩。 這時,宋康王在金陵繼位,為高宗。朝廷傳下聖旨,聘召岳飛進京受職,率兵討賊,圖復中興,報仇雪恨。岳飛接了聖旨,即刻收拾停當。岳母叮嚀孩兒,勿忘“盡忠報國”。岳飛拜別母親,又囑咐了妻子,這才上馬進京去了。這以後,岳飛領兵幾次大敗金兵,力圖恢復中原,不料朝廷奸臣宰相秦檜一夥,私通金國,陷害忠良。他們把岳飛騙進京,誣他謀反,下在獄中。審訊中,岳飛脫下上衣,露出背上“盡忠報國”四個赫然大字,凜凜正氣,貫衝鬥牛。但邪惡猖獗一時,岳飛終被害死於風波亭。可是,岳母訓子報國的故事和民族英雄岳飛的美名卻千古流傳

  • 4 # 特靈石

    這世界上大多數的母愛都是很偉大的,如果非要列出幾位印象深的,我列出這四位!

    1、最愛國的母親——岳母

      岳飛(1103-1141)

      南宋軍事家。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勤奮好學,並煉就一身好武藝。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1126年金兵 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 忠 報 國”四字。

    2、最博愛的母親——鄧穎超

      周恩來和鄧穎超是一對有著特殊婚戀觀和價值觀的職業革命家,

      他們的愛情和婚姻有著鮮明的階級特性、時代特性和職業特性。在他們的一生中,尤其在艱難困苦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們的離別就像一日三餐一般平常,這平常中又蘊藏著很多耐人尋味的人生意蘊,引起人們美好的遐想和由衷的感嘆。

    3、最知書達理的母親——孟母

      相傳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闢]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曆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相傳孟子年少時逃學,他母親就把織布機上的線割斷,對他說:“你如果不好好學習,就會像這些斷線一樣,成不了布”。孟子從此勤讀,終成著名的學者。

      孟母沒有棍棒相加,逼迫兒子習禮,也沒有謾罵中傷其子須勤學立業,而是設法“訓”了孟子一回。孟母的高明教子法在今天看來,也讓我輩擊節讚歎。

    4、最堅強的母親——佘太君

      折太君(誤稱餘太君),

      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徵遼之時,潘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緒年間《岢崗州志》所述:“楊業妻折氏。業,初名劉繼業,仕北漢,任犍為節度使,娶折德(戶衣)女。後歸宋,賜姓楊。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後楊業戰死於陳家谷,潘美、王(亻先)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辯伕力戰獲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為民。”又《保德州志》雲:“折太君,宋永安軍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女,代州刺史楊業妻。性警敏,嘗佐業立戰功。後太平興國十年,契丹入寇;業進兵擊之,轉戰至陳家峪口,以無援兵,力屈被擒,與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書陳夫戰歿,由於王(亻先)違制爭功。上深痛惜,沼贈業太尉,除王(亻先)名。”宋太宗下詔“故云州觀察使楊業,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 …… (死後)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楊業傳》)。

      楊業為國捐軀之後,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保定)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楊延昭戍邊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讚揚地說:“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軍中,終年57歲,河朔之人多望延昭靈樞痛哭流涕,悲聲直上九霄。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吏、知涇州,為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部虞侯,卒後贈同州觀察使。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摺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 5 # 蕭立誌

    縱觀歷史上,那些有建樹、有所出息的名人,大都深受其母親思想之薰陶,從而也成就了他們的人生。這些母親中,最為著名莫過於中國“四大賢母”,她們分別是:孟母、陶母、歐母、岳母。

    1.孟母“三遷擇鄰”“斷機教子”

    孟母是是一位頗有見地,善於教子的賢德女性。孟子能夠成為中興儒學的“亞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體系中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人,多得力於這位母親的教育。《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傳誦名句,孟母的“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歷史佳話,成為天下母親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

    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踴痛哭之事。孟母覺得“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孟母覺得“亦非所以居子”,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孟子既學而歸,孟母正在織布,問他:“學習怎麼樣?”孟子漫不經心的回答:“跟過去一樣。”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說:“子之廢學,若我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2.陶母“教子惜陰”、“截髮筵賓”、“送子‘三土’”、“封壇退鮓”

    陶母(公元243--318年)東晉陶侃的母親湛氏,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以教子有方和寬厚待人稱道於世。時常誡子務“使結交勝己” 。

    湛氏16歲被吳國揚武將軍陶丹納為妾,生陶侃。幾年後陶丹病逝。由於時局混亂,家道中落,湛氏只好攜陶侃回孃家,以紡織謀生,供子讀書。童年時的陶侃貪玩,讀書不用功,湛氏用織布梭子啟發陶侃,使其明白“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道理,陶侃從此非常珍惜時間,發奮苦讀,終於成才。陶侃為官以後,也常告誡部下:“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傳》)

    同郡孝廉範逵訪賢遇大雪,作客陶侃家。時天寒地凍,馬無飼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鋪上的稻草蓆,剁碎餵馬;由於家中貧寒,無以款客,陶母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長髮,賣給鄰人,換錢購買酒菜。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所以頭髮是不可以輕易剪的。陶母如此舉動,足見她待客之誠心。範逵事後得知,感慨地說:“非此母不生此子”!等範逵離開時,陶侃又追送百餘里。範逵很感動,臨別時問陶侃:“卿欲仕郡乎?”陶侃回答:“欲之,困於無津耳”。範逵遂向廬江太守張夔“稱美之。夔召為督郵,領樅陽令。從此,陶侃走上了仕途。

    陶侃經人引薦去外地做官,臨走時,湛氏拿出一個包袱給陶侃讓他帶上。陶侃到任後開啟包袱,裡面包著一坯土塊、一隻土碗和一塊白色土布(俗稱“河布”),陶侃領悟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後來他在仕途上不負母親所望,做到正直為人,清白為官,世代讚譽。

    陶侃在尋陽做鑑察魚梁官吏時,常有下屬送東西給他。有一次,一位下屬送了一罈魚鮓(醃魚)給陶侃,孝順的陶侃馬上念及一生貧居鄉間的慈母,便囑託鄉人帶給母親。誰知母親卻原封不動地將這一罈魚鮓退了回來,並在信中寫道:“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陶侃收到母親退回的魚鮓和回信,大為震動,更愧疚萬分。他下定決心,一生遵循母親教導:清白做人,廉潔為官。

    後人讚譽:“世之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則國何患無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惡有不理哉?”

    3.歐母“畫狄教子”

    歐母是北宋歐陽修之母。歐陽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但他的成就也離不開他母親的偉大教育。

    歐陽修四歲喪父,家貧無資。因無錢供他上學,歐陽修之母鄭氏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以荻草畫地,教以書字。幼小的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很快愛上了詩書。每天寫讀,積累越來越多,很小時就已能過目成誦。

    歐陽修長大做了官以後,母親還經常將他父親為官的事蹟講給他聽。鄭氏對兒子說:你父親做司法官的時候,常在夜間處理案件,對於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來覆去地看。凡是能夠從輕的,都從輕判處;而對於那些實在不能從輕的,往往深表同情,嘆息不止。鄭氏還說:你父親做官,廉潔奉公,不謀私利,而且經常以財物接濟別人,喜歡交結賓朋。他的官俸雖然不多,卻常常不讓有剩餘。他常常說不要把金錢變成累贅。所以他去世後,沒有留下一間房,沒有留下一壟地。鄭氏還告誡兒子說:對於父母的奉養不一定要十分豐盛,重要的是要有孝心。自己的財物雖然不能佈施到窮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義。我沒有能力教導你,只要你能記住你父親的教誨,我就放心了。母親的這些語重心長的教誨,深深地印在歐陽修腦海裡。歐陽修後來的成就也離不開母親鄭氏的教誨。

    4.岳母“訓子刺字”

    岳母是北宋名將岳飛之母姚氏。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

    由於岳母的積極鼓勵,使得岳飛投軍後,奮勇殺敵、義無反顧,終成為一代有名的抗金英雄,為歷代人民所敬仰。

  • 6 # 大境林

    孟母,孟母三遷成就儒家亞聖;

    徐母,三國演義中徐庶之母,以死成就徐庶大義;

    岳母,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流傳千古!

  • 7 # 峰峰說史

    母親,這個詞從來都是偉大的;母親,多麼讓天下兒女敬仰的字眼。母愛是純潔的;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隻知道給予而不企求回報的。世間一切美好的字眼用在母親身上都不為過,古往今來一直都是這樣。在歷史上,也流傳著很多偉大母親的故事,她們用自己的行動換來了流芳百世!

    陶侃的母親。

    陶侃的母親湛氏,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以教子有方和寬厚待人稱道於世。

    陶侃幼年家境貧寒,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靠紡紗織麻維持生計,供養陶侃讀書。

    在陶侃成年之後,有一次陶侃的朋友來訪,陶侃因為家窮,擔心無法招待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親看到後,安慰陶侃說,你只管留住客人,我會設法招待你的朋友的。於是她把頭上的長髮剪下,換成酒菜。這就是陶母“截髮筵賓”的故事。

    陶侃為官以後,曾在浙江海陽做過縣吏,監管漁業,常有下屬送東西給他。有一次,一位下屬送了一罈魚鮓(醃魚)給陶侃,陶侃念自己的慈母,便囑託鄉人帶給母親。

    誰知母親卻原封不動地將這一罈魚鮓退了回來,並在信中寫道:“你現在是官吏,拿官物送我,不但不能讓我高興,反而增加我的憂慮。”陶侃收到母親退回的魚鮓和回信,大為震動,愧疚萬分。此事給陶侃以極大的教育,為陶侃後來做官的廉潔奉公打下了基礎。

    陶侃學富五車,為人正直,秉公守法,他從長吏、太尉、都督大將軍一直做到封長沙郡公,成為中國古人治學和為官的表率。而這一切都與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歐陽修的母親

    歐陽修的母親鄭氏,是一位有毅力、有見識、又肯吃苦的母親。歐陽修幼年時父親去世,父親去世後歐陽修家境貧寒,母親獨自辛苦將他撫養長大,歐陽修小時候因為家裡窮,買不起讀書識字用的東西,他母親就用蘆葦杆代替筆,在地上鋪一些沙子,當作紙,一筆一劃的教歐陽修寫字。

    歐陽修為官時,母親經常告誡他一定要廉潔奉公,樂於助人。後來,歐陽修因為積極支援范仲淹維持新法,被貶職。母親得知後,不但沒有抱怨,而且安慰兒子:“你為正義被貶職,不能說不光彩。我們家過慣了貧寒的生活,你只要思想上沒有負擔,精神不衰,我就高興。”

    有如此的母親,兒子豈能不成才!

    天下的母親都是偉大的,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應該做到。藉此節日,祝願天下的母親節日快樂!

  • 8 # 阿戴有話說

    另外岳母刺字的故事,培養岳飛成為一代愛國將領,在背後刺上精忠報國

    還有楊家將的故事,佘太君應該是最堅強的母親,在丈夫和兒子戰死沙場的時候,還能帶著兒媳婦掛帥保家衛國。

    還有就是徐庶的媽媽,曹操為了籠絡他兒子,不惜綁架了他,徐庶也是孝子,但徐母知道徐庶棄明投暗之後,不惜以死明志

  • 9 # sddz以書潤心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好母親,但是最最有名的就是"賢良三母",是指孟子的母親,岳飛的母親和三國時期徐庶的母親。

    孟母:孟子的母親,可以說是中國教育孩子的典範人物,孟子三歲喪父,她一個人帶大孟子,含辛茹苦,把孟子教育的如此優秀,成為了一代儒學大家。

    孟子是農曆四月初二出生的,很多人提議,把這一天作為中國的母親節的,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母親。可見孟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地位是如此之高。

    "孟母三遷","子不學,斷機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孟母特別注意周圍環境的影響,遇到問題她是講道理,擺事實,讓孩子自己知道自己的錯誤,可見她是一位多麼明智的母親。

    岳母:岳飛的母親,是一位大義凜然的母親。岳飛所處的南宋時期,正是山河破碎,國難當頭的時期。

    他的母親放棄小家的安慰,為國家的利益著想,為了鼓勵兒子,她毅然在兒子的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針針刺在兒的肉裡,卻疼在媽媽的心上。

    她以這樣的方式鼓勵孩子勿忘國恥,以死抗金。

    徐母:三國時期徐庶的母親,在是非曲直面前,寧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全名節。

    徐庶作為劉備的軍師剛剛取得勝利,曹操和謀士程昱就想了一計,把孝順的徐庶騙到曹營。

    徐庶的母親,一直視曹操為漢賊,見兒子這樣棄明投暗的選擇,最終選擇了自殺,為兒子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從此徐庶在曹營一言不發,滿腹經綸也沒有施展開來,最終抑鬱而終。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母親的諄諄教導,每一個母親都是平凡而偉大的。

  • 10 # 山東梆韻魯西南

    盡忠報國是岳母,大義面前教育子。岳母刺字帶母訓,一世精忠報母恩。岳飛的母親教育兒子的報國之志,使岳飛雲月風霜八千里,成就了還我河山千古垂的民族英雄。

  • 11 # 文史小棧

    蔡襄之母

    北宋名臣蔡襄為人忠孝兩全,他的秉性離不開其母親的教誨,宋仁宗曾經稱讚道:“有子如此,其母之賢可知。”

    蔡襄的母親名叫盧節,她“事長慈幼,既勤且儉”,教導子女的故事至今還在莆田流傳。

    蔡襄家門前有一棵松樹,盧節就經常用松樹來教導蔡襄兄弟,學習青松不畏寒、高風亮節的品質,要他們記住如果以後擔任官職,一定要盡職盡忠。

    皇祐二年,宋仁宗讓蔡襄撰寫《孝經》,看過之後御筆大書“君謨”二字賜給蔡襄,還下詔賜冠帔給蔡母,後又封其為“長安郡太君”,旌表蔡襄一家的門風。

    徐庶之母

    《徐母贊》: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守節無虧,於家有補;教子多方,處身自苦;氣若丘山,義出肺腑;讚美‘豫州’,毀觸魏武;不畏鼎鑊,不懼刀斧;唯恐後嗣,玷辱先祖。伏劍同流,斷機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賢哉徐母,流芳千古!

    徐庶最初追隨劉備,後來曹操為了得到徐庶,將徐母軟禁起來,想讓她寫信勸降徐庶,徐母不答應,還大罵曹操是漢賊

    後來曹操偽造了徐母信件招來了徐庶,徐母知道後,怕自己成為兒子被他人要挾的把柄,貞烈自盡,可謂高德大義

    孔子之母

    顏氏三姊妹是遠近聞名的賢德之女,當時七十二歲的叔梁紇為求子而求娶顏家,顏父很尊重孔家,但是唯有小女兒顏徵在願意嫁給叔梁紇。

    叔梁紇婚娶顏徵在的時候已經很窮困了,孔子三歲時,年僅二十一歲的顏氏就做了孀婦,帶著兒子單獨生活,艱難度日

    孔母自幼積累了豐厚的學識,在教育和禮儀上也有很高的修養,曾經在家中收生教學,教導學生習字、算數、禮儀等等,孔子就是在其教導之下啟蒙,這也對孔子以後辦私學、興教育起到直接的影響

  • 12 # 養魚的小哥

    你要說歷史上印象最深的好母親,這個還真沒有關注過,但是關於母親的問題。歷史上很多都是好母親。很多母親的做法有善良的,單純的,甚者有狠的,有壞的,但是站在母親的角度考慮,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子女好,只是做法不同罷了。

  • 13 # 磨史作鏡

    歷史上的好母親很多,而且有很多很多關於母親的經典典故,比如孟母三遷,子不學斷機杼;比如岳母刺字,激勵岳飛盡忠報國;比如抗日英雄馬本齋的老母親,寧可絕食而死也不勸說兒子投降,等等。今天重點說一個抗日女英雄,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她就是趙一曼烈士,原名李坤泰,四川宜賓人,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黨組織,曾經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趙一曼被派往東北工作,後來任抗聯第三軍第二團政委,率領抗日軍民在珠河地區給日偽軍打擊,連敵人都驚歎於這個紅槍白馬的女政委。

    1935年11月,趙一曼在一次戰鬥中受傷,由於叛徒出賣,被日軍俘虜。敵人用盡酷刑,趙一曼堅貞不屈,堅不吐實。並說服看管的人員幫助自己出逃,但是不久後即被日軍追上。1936年八月,日軍看到趙一曼絕對不會屈服,於是決定2日殺害她,臨刑前,趙一曼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年幼的兒子“寧兒”(陳掖賢),給兒子留下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遺書說道:寧兒,母親沒有盡到對你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由於母親做了堅決的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我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希望你長大以後,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犧牲的!

  • 14 # 老九說道

    題主此問很有意義,歷史上偉大的母親很多,比如周文王的祖母太姜和母親太妊,孟母三遷中為兒子連續換三次教育成長環境的孟子母親,岳母刺字中在民族英雄兒子背後刺字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的岳飛母親。

    英雄和聖人的母親的確很偉大,但是,對我們芸芸眾生的我們來說,自己的母親也同樣偉大。

    進一步說,每一位能把孩子從農村供到大學的母親都足以載入史冊。

    我們家位於內蒙古的東部,一共搬了2次家,先是跨了縣,後來又跨了市。

    第一次搬家是從村莊搬到牧場,父親去了覺得那個地方是草原,適合放牧,應該更有發展前途,就決定搬過來。

    第二次搬家是從牧場搬到林場,原來的牧場因為禁牧的政策,無法再放牧,就搬了過來。

    無論在村莊、牧場、還是林場,父母都是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

    父母在林場承包土地比較多,每年都有200畝,全部機械化操作。

    因為家裡每年都有現成的羊糞,夠30畝地用的,所以每年都會種30畝地的綠色糧食。由母親負責管護。

    這30畝地去年種的是綠豆,沒有用一粒化肥,一滴滅草劑。當時地裡荒草叢生,母親每天早出晚歸,前後花了20多天時間才除完雜草。

    因為學了傳統文化之後,瞭解到農作物之間的倫理關係,我對傳統農業的做法進行了挖掘,建議父母實行了間作套種,在綠豆地裡,套種了火麻和蕎麥。這樣能讓幾種作物共生互補,使彼此更健康,營養成分更充足。

    我們認識到化肥和農藥對土地的危害,及其殘留對人們健康的風險,就開始停止使用。父母也都很支援。

    我還向父母許諾說幫助他們把這種不上化肥農藥,只用羊糞和人工的綠豆賣個好價錢,但由於只是初級農產品,缺少包裝和資質認證,就沒有成功。導致3000斤真正純天然無汙染綠豆滯銷了,我覺得賣8元一斤還是很值的。

    綠豆沙用電飯煲煮開鍋就能吃。綠豆的味兒很足。

    只是,我現在也不知道該不該再鼓勵父母種這樣的綠豆了。

  • 15 # JK咖啡

    "子之聖即母之聖"、"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來,一人而已。"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傍。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譯文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 16 # 善良平心靜氣

    毛澤東的母親文七妹。古往今來沒有出其右也。她用平凡的一生,養育了救中華民族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偉人毛澤東。其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吃的牛軋糖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