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西部某十八線小縣城,幾年前就開展了國學進校園活動,覆蓋全縣中小學,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二年級,每週一節國學課,安排專職教師授課。期末統考,主要考查背誦默寫。滿分一百分。考試成績計入學生總分。學習的內容有三百千、弟子規、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孝經等。 面對國學進校園,有人叫好,說是浸潤薰陶,讓孩子弘揚傳統文化;有人罵娘,認為現在學生學習負擔已經夠重了,國學進校園更是讓孩子苦不堪言。有一部分家長因為縣上各類進校園活動太多,把孩子轉到外縣去了。 關於國學進校園,您的看法呢?
3
回覆列表
  • 1 # 趙日金141

    不是念幾句《三字經》或《千字文》或《論語》的古文什麼的,就是國學進校園了。

    國學的定義,見《現代漢語詞典》:

    [國學] 1稱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文字學等。2古代國家設立的學校,如太學,國子監。

    根據定義,凡國家辦的學校都屬國學,學的內容,不論古代學術文化,還是現代學術文化,都是國學。

  • 2 # 崑崙139100429

    國學從未離校園,中文漢字漢語言。蒙童首知新中國,國史國文國詩篇。“自由”西化如洪水,奢糜追“星”慕金錢。本有支柱卻迷失,各開藥方向舊翻。翻來翻去偏一隅,題例龜縮儒之編。其中精糟混雜出,取捨不慎誤少年。事實僅此難框今,導之不當復依然。需知國學含今古,今有主導莫等閒。古為今用今為主,擇善融今自向前!

  • 3 # 風停霧染在人間

    國學進校園,這個事不能簡單地說好與不好,適合的就是好的,如果不適合,就不好。

    幾年前,社會上興起國學熱,相應地有的學校也設立國學班,有的專門成立了國學學校,聘請有名望的大師任教,所有上課學生穿漢服,一時間,漢唐盛世彷彿又現了。

    但幾年下來,真正能堅持下來的,少之又少。辦國學學校,其目的性如果是追著利益而去的,肯定堅持不下來。社會上每每掀起一股什麼熱潮,往往都是一時性的,就和人的三分鐘熱度一樣,持續不了多久,熱潮一過,必然涼下來。

    國學,是中華文明的傳承,這種傳承不是靠熱度往下傳的,而是靠真正愛好與喜歡,強迫是強迫不來的。因此,它可以作為一種選修課,根據學生的愛好來,喜歡的就去上,不喜歡的也不要強求。

    現在是個多元化的社會,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走什麼樣的路,過什麼樣的生活,那是個人的事,不可矯枉過正。

  • 4 # 線上靈童

    謝邀!國學進校園,我非常贊同。但首先要明確,國學是華夏的命脈。其次要明確,國學不是幻想或虛構出來的學問,而是古人經過長期實踐得出來的經驗總結。其三要明確,國學是大自然無私的饋贈。當明白了上述三個明確後,對如何學習國學我們就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所以我們在學習國學的時候,要把國學視為自己的命脈。只有這樣學習才能,明理明心明性。此其一,其二,學習國學不能停留在口頭或理論上(包括背誦或默寫等)。根據探索得知:國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單憑理論詮釋是很難滲透到其核心。再說,學習國學如果沒有實踐性的經驗,是很難有突破性進展的。那麼如何才能掌握國學的正確的學習方法呢?答:掌握其思想方法和認識方法。最理想的途徑是:先從培養思想境界上著手。這一點,我親身體驗過。關於學習國學,我二十年多年前就已經學習過,但收效幾乎為零。直到2017年開始,隨閱歷和境界的提升,塵封二十多年的國學書籍,我毫不費勁就弄懂了。其三,國學是大自然的饋贈。為什麼這樣說?大家都知道國學的學問是古人們,透過觀察自然感悟自然而得到的。可以說,這種觀察或感悟是人與自然互通的結果,所以說國學是大自然的饋贈。既然是大自然的饋贈,那麼我們就不能與自然脫節,而是要更加熱情地把身心投放到自然中去。只有這樣學習國學,才容易融會貫通。

  • 5 # A一安然

    好呀!國學是國萃,中華民族思想文華的精髄。五千年文明連綿不斷的脈落。攸攸傳統大國治國理政的精要。國學進挍園是育人育德育才的基本教育綱領,是中華民族富民強國的根基,是建立完美和協社會引領世界走向進步的指南。中國的國學猶如繁星燦爛輝煌,取之不盡用之不絕,進校園好,好好好!

  • 6 # 魯中居士

    這個問題問得奇怪,中華幾千年都是國學育人,育出了無數英才!只是這幾十年教育內容往外剔除!習近平在上海視察時說: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國學回歸課本是正常的,沒有國學反而是病態的!

  • 7 # 老牛90570656

    國學當然可以進校園,也應該進校園,但不應強制排課學習,應該倡導,讓喜愛的人選修。國學與英語一樣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強國需要各方面知識,而每個人時間有限,所以需要百花齊放,讓學生髮揮各自的愛好與專長。

  • 8 # 奇堯最棒

    首先應清楚什麼是國學?廣義的國學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中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學術的總稱。國學匯通思想學術、典籍制度、百行百藝、禮儀民俗、蘊含著國脈、國魂、國本、是華人的根基所在、尊嚴所在。

    國學進校園是一件大好事,做為一個華人,學習、瞭解、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個華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今,世界上傳統文化唯有中華文化歷史悠久而博大精深。當然國學進校園,要進行適當取捨,因為國學瀚若煙海,選擇最具代表性,最實用,青少年最感性趣的內容為宜。國學蘊藏著中華五千年全部文明和智慧的精髓,它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觀環境,是國之軟實力,如今正處民族復興時期,有心人可意識到,中華民族的智慧全部蘊含在國學之中,學習國學,可品讀博大的知識,豐富自身內涵,修身養性領悟歷史智慧的無窮魅力。

  • 9 # 阿強的第二人格

    得需要一個好老師,做文化薰陶可以,死記硬背當作教條硬性規定的話還是算了。我這麼說肯定又有人說那放棄好了。

    所以說你們總是這樣的習慣,你走路除了左,除了右沒有前和後嗎?或者說“中”。中貫穿你前面走的路和即將 走的路。

    這些少兒教育的東西恐怕很多家長都是看不懂的,那麼作為教育體系的工作者老師們是否看的懂呢?別笑,我問的是個很嚴肅的問題。

    你既然懂,那麼教自己的孩子時是否用到了?是否吃力?吃力可能就說明你不太懂了。當然什麼都不管的話也不吃力,有沒有教呢。

    一本書裡的東西有些是精華有些則不當,是需要甄別一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肝臟好不好,可以“觀察”5個地方,具體是指哪5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