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邢呀
-
2 # 簡柒的心理療愈工作坊
首先,孩子黏媽媽這是天性,不會因為孩子幾歲就消失。特別是從小由媽媽帶大的孩子。
另外,要給與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要明白孩子黏媽媽是因為什麼,孩子害怕外界的其他人,還是孩子害怕媽媽離開,或者是因為孩子更喜歡媽媽的陪伴,這點事非常重要的。
如果孩子是特別膽小,先尊重孩子的這種天性,然後一點一點去引導孩子去接觸外界的人和事物。我家孩子小的時候,老人們就經常說他膽子小,不愛與人交流什麼的,但是我從來沒有這樣說過孩子,當孩子不願意去和外面的小朋友去玩的時候,也千萬不要去勉強他,但是媽媽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榜樣。拉著孩子,蹲下身來,自己去和別的小朋友交流,用小朋友的方式去溝通,讓孩子在旁邊學習,孩子慢慢的就會學會這種方式。
如果孩子是因為害怕媽媽離開而特別黏媽媽的話,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媽媽還會回來,即使你看不見媽媽,媽媽還在某個地方平安的做著她的工作,做完之後就會回到家。
寶寶三歲的時候,也是會經常問我:你去上班是不是就不回來了,我一說我哪裡疼,孩子就會開始著急,是不是媽媽要死了,我沒有媽媽了。
這都是孩子的原話,說明孩子還是非常害怕自己會沒有媽媽這個事實。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和孩子說“不喜歡你了”“媽媽不要你了”“換個寶寶”類似這樣的話,對孩子的威脅效果最好,但是最孩子的心理傷害也是最大的。
寶寶黏媽媽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就去讓寶寶去獲得這種安全感,對寶寶的需求響應要及時,當寶寶需要的時候,媽媽會第一時間來到他的身邊,幫助他,呵護他。安全感培養好了,寶寶慢慢就會願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了。
-
3 # 雷洛育兒研習社
孩子在幼兒期依賴媽媽是很正常的,但是小朋友在3歲這個飛快的學習初期,應當逐漸學會獨立能力。這是長時期的家庭教育。不能操之過急
-
4 # 擺渡育兒
寶寶小,心智發育不成熟,會時刻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會黏媽媽。
三週歲的孩子,媽媽和他們說一些通俗易懂的道理,應該還是聽得懂。
孩子為什麼黏媽媽,不讓媽媽做飯,不讓上班?那是因為孩子小,對媽媽上班沒有概念,他們會擔心,媽媽出去就不回家了,所以每次才會哭鬧,不讓媽媽走。
不讓媽媽做飯,想媽媽陪自己玩。那是因為孩子太小,自己不知道怎麼玩,無所適從。
一、打消寶寶的擔憂。告訴寶寶,媽媽上班後,還會回來的。讓孩子明白這個規律。那樣,孩子就不會產生恐慌,也就不會太黏媽媽。
二、讓寶寶明白,不讓媽媽上班的後果。可以這樣對孩子解釋:如果媽媽不去上班,就沒有錢給寶寶買玩具,沒有錢給寶寶買好吃的等等一系列不好的後果。有了比較,寶寶就會在心裡掂量利弊得失了。
三、從正面給寶寶獎勵。比如,寶寶今天表現好,媽媽上班寶寶不哭不鬧,就給點獎勵,讓孩子知道自己這樣做就是好孩子。孩子都是向善向好的,從正面激勵,更能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和好品質。
四、教會寶寶自己玩的方法,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性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媽媽的也無須對孩子的依戀過於擔心。孩子每個年齡段的表現都不一樣。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長大了,孩子就不再崇拜父母,更談不上依戀了。所以,當孩子小的時候,做家長的應該好好珍惜並享受這種感情。
-
5 # 老陳說數學
如果這個階段,你還不開始對寶寶放手,可能會剝奪孩子“實習”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機會,減少他在未來社會上的競爭力。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這是因為你看孩子太過周全,無論幹什麼你都會指揮,幫忙,陪伴。其實在孩子兩週歲左右有一個獨立需求期,這時你孩子會對你說:我自己來。可是你無視了,堅持陪伴造成的。或者是你有幾次不支聲就離開,讓孩子哭著找了好長時間,第三種可能就是你拿離開嚇唬過孩子。現在你可以試著讓孩子在房間裡玩自己喜歡的東西。當孩子玩的比較投入時,告訴他你要離開一小會,很快就會回來,然後離開,不要等他叫就重新出現。慢慢增加離開時間,慢慢訓練。並在孩子獨立玩耍後給與表揚,表現自己對孩子獨立遊戲的高興。訓練一段後應該能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