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漸於磐飲食衎衎

    白居易的初戀故事可以說是感天地泣鬼神。白居易19歲時,結識了村裡的鄰家姑娘湘靈,這位美麗的姑娘比白居易小四歲,有著美麗悅耳的嗓音,白居易寫詩讚美:

    《鄰女》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

    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寄湘靈》

    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

    遙知別後西樓上,應憑欄干獨自愁。

    只可惜,白居易出生於官宦世家,而湘靈,只是符離縣城外的農家姑娘,門不當戶不對,兩人之間的交往被白居易的母親阻撓了。貞元十四年,白居易二十七歲,為了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離開符離去江南叔父處。這期間,他給湘靈寄詩:

    《長相思·九月西風興》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坼花心開。

    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

    蔓短枝苦高,縈迴上不得。

    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

    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湘靈十五歲的時候,白居易和她相識,而現在已經過了八年。

    用現代人的說法白居易從小就是一個學霸,學霸首先要聰明,再一個就是努力,白居易從小就聰穎過人,讀書十分刻苦,刻苦到什麼程度?讀書讀到握筆成繭,口頌生瘡,年紀輕輕的,頭髮全都白了。二十九歲那年白居易一舉及第,有詩曰:“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後來白居易成了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歲考上進士,回符離住了一段時間,他懇求母親同意他和湘靈的婚事,仍然被門戶觀念極重的母親拒絕,母命不可違,白居易懷著極其痛苦的心情離開了家,寫了題為《寄遠》的詩。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無由。

    兩腋不生翅,二毛空滿頭。

    坐看新落葉,行上最高樓。

    暝色無邊際,茫茫盡眼愁。

    他和湘靈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白居易37歲時才在母親的以死相逼下經人介紹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但結婚後,他仍在不停地為湘靈寫詩。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後世的很多文人墨客都說漢語樂府長詩《孔雀東南飛》就是白居易的寫照當是有些道理: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 2 # 飲茶品詩

    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11歲時因避家鄉戰亂,隨母遷居家父任官之地,徐州符離,在那裡認識了小他4歲的鄰家女孩湘靈。小湘靈活潑可愛,善於唱歌。兩人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白居易讀書刻苦,小湘靈陪在他身邊,端茶倒水,為他唱歌。在白居易19歲,湘靈15歲那年,兩人情竇初開開始了初戀。在符離,白居易一直生活到27歲,有湘靈17年的朝夕相伴,這是怎樣的一段甜蜜時光呀!白居易後來寫過《鄰女》,追憶這段經歷。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

    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讚美湘靈美若天仙,歌喉如Teana之音。在符離,貞元九年,白居易22歲的時候,隨父親到外地求學,暫時和湘靈分別。相愛的人離別該有多痛苦,白居易揮淚寫下《潛離別》,

    不得哭,潛離別。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雙飛鳥, 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 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 彼此甘心無後期。 他們的相愛一開始就遭到母親的反對,離別的淚只能在心裡流淌。

    為了自己的前程,唐德宗貞元十四年,27歲的白居易離開了他心愛的湘靈,這時的湘靈23歲。湘靈送了他一雙鞋,作為定情信物,湘靈的淚珠滾落在腮邊。這雙鞋,白居易一生珍藏著。在路上,白居易苦苦思念著湘靈,為她寫了三首詩,《寄湘靈》、《寒閨夜》和《長相思》。《寄湘靈》:

    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

    遙知別後西樓上,應憑欄杆獨自愁。

    每到高處,他就禁不住回望,淚眼婆娑,他是真的放心不下湘靈。《寒閨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懶未能。 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 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 他想象湘靈別後孑身一人,孤枕無眠,枕邊淚又流淌了多少。《長相思》: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坼花心開。 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 蔓短枝苦高,縈迴上不得。 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 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這也是一首想象自己離開後湘靈思念之痛的詩。

    貞元十六年,白居易29歲考上了進士,回到符離住了近10個月。他向母親懇切地要求和湘靈結婚,遭到母親拒絕。門不當戶不對,官宦之家怎能娶平民的女兒呢?母親的態度是堅決的。無奈之下,白居易非常痛苦地離開了家,離開了符離。

    貞元二十年,33歲的白居易在京城長安做校書郎,需遷家到長安,他再一次苦苦請求母親答應他和湘靈結婚,也再次遭到母親的拒絕。不僅如此,在舉家遷離的時候,都不讓他和湘靈見面。在之後的8年裡,都沒允許他倆見面,並且不許他提到湘靈。白居易也以不跟他人結婚相抗議,這之後寫了三首思念湘靈的詩,《冬至夜懷湘靈》、《感秋寄遠》和《寄遠》。《冬至夜懷湘靈》:

    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這有情人不得見,生生地被分開。《感秋寄遠》:

    惆悵時節晚,兩情千里同。 離憂不散處,庭樹正秋風。 燕影動歸翼,蕙香銷故叢。 佳期與芳歲,牢落兩成空。 眼看著心愛的人一天天地憔悴,怎的不讓人心急如焚。《寄遠》: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無由。 兩腋不生翅,二毛空滿頭。 坐看新落葉,行上最高樓。 暝色無邊際,茫茫盡眼愁。 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這真是一種煎熬啊! 白居易37歲時才在母親以死相逼下,經人介紹跟同僚楊如士的妹妹結了婚。但他一直到元和七年40歲的時候還寫詩思念湘靈,有《夜雨》、《感鏡》等。《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已到中年的白居易對湘靈仍是刻骨銘心的思念。《感鏡》:

    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 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 經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罷重惆悵,背有雙盤龍。 睹物思人,分外傷悲。 元和十年,白居易44歲時,蒙冤被貶到江州任司馬。在去的途中,白居易和夫人遇到漂泊的湘靈父女,白居易與湘靈抱頭痛哭,並寫下了《逢舊》:

    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當年的相愛,形影不離,怎想到落入如今的境地?40歲的湘靈,把一顆心早已交給了她的樂天哥哥,從此眼裡再無他人。

    元和十一年的春天,白居易晾曬衣物,忽然看到了那雙鞋,和湘靈相處的往事一一襲上心頭,思緒翻騰,感慨萬端,提筆寫下了《感情》一詩:

    中庭曬服玩,忽見故鄉履。 昔贈我者誰,東鄰嬋娟子。 因思贈時語,特用結終始。 永願如履綦,雙行復雙止。 自吾謫江郡,漂盪三千里。 為感長情人,提攜同到此。 今朝一惆悵,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猶雙,何曾得相似。 可嗟復可惜,錦表繡為裡。 況經梅雨來,色黯花草死。 45歲的白居易拿著這雙鞋,摩挲不已,睹物懷人,只有無限的悲傷。 再8年後,白居易從杭州刺史任上去職回京途中,去符離探望湘靈,那個當年的鄰家女孩已經不知去向了。白居易長達35年戀愛悲劇就這樣的結束了。 每每讀著這樣悽美的愛情故事,總讓人淚流滿面,心痛不已。從梁山伯和祝英臺,白居易和湘靈,陸游和唐婉,都是一段令人心酸的愛情悲劇。 白居易和湘靈30餘年的苦戀無果,白居易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他幾度求母要求與湘靈成婚,甚至拒絕再找她人,抗婚到三十七歲才成親,這期間他努力過、掙扎過、抗爭過,終因抵擋不了母親的以死相逼,無奈地向孝道低頭。他對湘靈有情嗎?有情!甚至是多情。但他最終沒有忠於自己的真實內心,沒有忠於與湘靈那段幾十年的苦戀悲情,這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不敢為自己的婚姻幸福堅持抗爭的軟弱病,也是所謂“孝道”的犧牲品。當然他母親“門當戶對”的世俗觀念是造成這一悲劇的罪魁禍首。湘靈一個漂亮有情的姑娘實不該認識白居易,更不該與之產生戀情,否則她也可能有幸福的未來。為此我作詩一首:

    看似多情實不忠,湘靈苦戀一場空。

    誤人害已詩魔過,錯在人們世俗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的教育能教出這樣的孝順孩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