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喜歡畫和做手工,我有點迷茫這樣把興趣愛好提升為個人的能力成為其它科目的內驅力
6
回覆列表
  • 1 # 小可愛玩具城

    有學習興趣的孩子表現在:有探索的慾望,並調動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進行學習;有非常持久的專注力;不怕失敗,能夠不斷的探索和嘗試。沒有學習興趣的孩子往往表現出被動、不專注、不願嘗試、經常求助別人並有依賴性等。

    大部分孩子都認為學習是一件枯燥的事,是強加在自己身上的重擔,長此以往,學習就變成了負擔。培養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孩子的情緒,把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去探索它。

    如何去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可參考以下幾點。

    家長為孩子樹立榜樣。父母的言行和生活中的細節會給孩子心理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並對他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教育和影響孩子,並使孩子受益一生。

    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興趣的源泉,能夠激發出孩子的求知慾,讓他主動的去學習去探究。孩子對新鮮事物會感到好奇,家長應該多去引導,幫助他們自己去找到答案。

    給孩子探索機會。孩子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他就願意去發現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有嘗試、體驗、失敗、再次探索的過程,讓他親自體驗感受整個過程,最終嘗試到成功的樂趣,家長只要作為一個旁觀者就好。

    制定小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將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的目標更有助於孩子腳踏實地的前進,這些小目標的設定要讓孩子經過努力容易達到,並對他每一次目標達成進行鼓勵、表揚,讓孩子知道他的每次進步家長都看在眼裡,都為他高興和自豪,這樣他就有勇氣和信心完成後面的目標。

  • 2 # 鷹英

    影響孩子學習的三大內能:1.自我能(自信心),1.情緒能(積極,樂觀,平和的),3.價值能(學習的意義)。

  • 3 # 老白嘚啵嘚

    題主您好,把孩子的興趣愛好轉化為其它學科的內驅力,是很多家長的共同心願。一方面,希望“一花帶得百花開”,透過一個興趣愛好撬動其它學科的學習興趣,實現全面發展;另一方面,透過“百花齊放”,避免“情有獨鍾”,導致學習偏科,造成其它學科成績的下降。

    我可以確定地告訴家長: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需要3步即可。

    這3個步驟是:知子達心、移花接木、責任上肩。

    具體來說,就是家長首先透過解讀孩子的興趣愛好來深度理解孩子的性格特質、內心世界,並據此確定適宜的親子溝通方式;其次,在孩子進行興趣活動中逐步滲透進其他學科的元素,並幫助孩子建立相應的學科興趣;最後,透過在家裡建立孩子的“專屬空間”的形式,讓孩子建立責任感,引導孩子“做好學科的學習及作業”也是自己的責任,必須要做好、學好,同時,在家庭生活中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民主、平等與關愛,在內心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從而更好地融入學校集體生活,為學科學習奠定基礎。下面會分步驟進行詳述,希望可以給您一些助力。

    第一步:知子達心。就是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在興趣活動中的行為,處處留心孩子的性格特質、學習習慣,然後量體裁衣,制定相應的溝通方式和學習策略。

    比如根據題幹給出的“孩子喜歡畫畫和手工”這一資訊,我們可以得出孩子4個主要的性格特點,這對於引導孩子的其它學科的匯入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1. 孩子喜歡畫畫和手工,說明孩子極富耐心和專注,坐得住、靜得下心。

    能夠專注、用心地做一件事情,對於學習習慣養成期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性格特質,未來只要引導得當,是具有“學霸”特質的重要性格基礎。這同時要求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也要有足夠的耐心坐下來,多跟孩子“泡在一起”,多看,多聽,少插嘴,就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

    2. 孩子喜歡畫畫和手工,說明孩子的色彩搭配和空間感比較突出。

    對色彩敏感,能夠用線條表達想法的孩子,往往想象力出眾、空間感很強,其抽象思維更加突出。這個特質對於理科學習簡直“如虎添翼”。家長要透過多向孩子“請教”圖畫或者手工的內涵,引導孩子的思維深度,鼓勵孩子多思考、多表達,以便更加準確地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3. 孩子喜歡畫畫和手工,說明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

    畫畫和手工是“孤獨的藝術”。喜歡這類活動的的孩子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用畫筆作為情緒的宣洩手段,用線條和色彩作為自己的情緒表達工具,跟家長的交流反而會少,這就要求,家長要善於從孩子畫的畫和做的手工中理解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

    比如:從線條的角度講,如果線條不清晰,模模糊糊,說明孩子缺乏安全感、膽子比較小;如果線條的痕跡方向不一致,時斷時續,說明孩子性格猶豫,不敢冒尖,總想把自己藏起來;而如果線條過於用力、甚至把紙都劃破,說明孩子心中有憤怒,行為具有一定攻擊性。

    又比如:從色彩的角度講,如果孩子喜歡暖色調,說明孩子熱情,開朗,很開心;如果孩子喜歡冷色調,說明孩子安靜,嚴謹,但內心常常陷入鬱悶;如果孩子只用一兩種顏色,說明孩子比較謙和、理性,但不愛和同學交往,凡事循規蹈矩,不願意自我突破;如果孩子喜歡多種顏色搭配在一起,說明孩子比較樂觀,但容易馬虎,粗心大意。

    4. 孩子喜歡畫畫和手工,說明孩子處在“自發的追求快樂的本我階段”。

    孩子的成長,意味著要從“我做我喜歡的事情”跨越到“我做我該做的事情”。這就需要家長要引導孩子從開始做“喜歡的事情”中,把本學段的其他學科知識進行逐步滲透,並從中建立基於學科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孩子的責任界限,從而逐步轉化為孩子進行學科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第二步:移花接木。所謂移花接木,就是在孩子進行興趣活動中有意識地滲透進所在學段的其它學科知識,幫助孩子用色彩、線條、空間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重新詮釋學科資訊,讓孩子用最能理解的方式對學科知識進行解讀。

    1. 透過“讀古詩配畫作”的形式,激發孩子對語文知識的學習。

    語文的學習,對“字詞句段”的遞進式理解和記憶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用“課文配畫”,可以加深孩子的形象記憶,增進對課文的理解。

    具體的做法是:家長在孩子畫畫時,引導孩子“畫一份命題畫”,比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古詩,可以要求孩子讀一句,畫一句,也可以整體讀完,按照詩的意境整體作畫。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淡化畫作的筆法,關鍵是要讓孩子在詩歌與畫作之間建立強關聯,激發孩子“哇,語文原來可以這樣學”的學科興起,增進孩子對課文理解和記憶。

    2. 透過“做數學畫意境”的方式,引發孩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

    數學需要抽象思維,孩子越小,這種抽象思維能力就越弱。透過“畫出示意圖”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把抽象的知識具象化”,也為今後的理科學習開啟一個視窗。

    具體的做法是:根據孩子所處的學段,把相應的數學問題如追擊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行程問題等,根據題意畫出“示意圖”,讓孩子根據“示意圖”進行題目的講解。這個時候,家長要轉換角色,讓孩子當老師,家長作學生,孩子建立了成就感,由此提高了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3. 透過“你畫我猜”的小競賽,引發孩子對外語單詞的學習興趣。

    語言的學習必須要引入“語境的訓練和具體形象的對應”,在這方面“以畫釋物”是比較好的方法。

    具體的做法是:事先讓孩子畫一批動物、植物、人物的圖片,家長和孩子輪流提問圖中所畫的事務的外語單詞,然後填上,並幫助孩子貼在牆上,方便孩子記憶。由於是孩子自己畫的,孩子比較 有成就感,也容易建立關聯。

    小結:這裡僅以語文、數學、外語等3個學科為例,家長對其它學科也可以進行“1+1”嘗試。透過發揮孩子畫畫的天賦,對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進行逐步帶入,就可以觸類旁通,實現“一花帶百花”的良好局面。

    第三步:責任上肩。所謂責任上肩,就是透過在家庭生活中給孩子建立明確的責任界限,逐步引導孩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家中的責任與學校的學習責任結合在一起,建立孩子完整的責任感,不斷提高孩子的自我驅動力。

    1.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和專屬的責任,增強孩子的責任界限感。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要從給孩子“壓擔子”開始。有條件的家庭,家長要給孩子安排一個獨立空間;條件不足的家庭,也要把孩子的睡床、書桌安排給孩子當成“責任田”,孩子的房間裡的裝飾、佈置,牆上的裝飾畫,都要聽一聽孩子的意見。家長要明確告知,屋子裡的衛生、收拾工作要由孩子負責。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收拾出一個樣子,拍好照片,並讓孩子畫出位置圖,每天按照位置圖去擺放書籍、文具和玩具,增強孩子的秩序感。

    同時,家裡要有“家庭成員分工表”,明確爸爸、媽媽及孩子要分擔的家務。比如:日常澆花、掃地、整理床鋪、書桌等孩子力所能及的工作量要主動分配給孩子,要求承擔,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維護家裡的衛生、整潔。家長也要率先垂範,在收拾家務中帶動孩子一起幹,慢慢養成孩子的主動性。

    2.逐步引導學科學習與家庭家務責任之間的關係,幫助孩子健全責任意識。

    在這方面,家長要透過親自交流和家校溝通來配合。一方面,家長要和老師一道給孩子灌輸“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另一方面,也要告訴孩子,“在校上課做作業”跟在家裡做衛生一樣,都是一個人必須完成的責任。在耳濡目染與潛移默化中,讓這種責任意識深入孩子的心中。

    3.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幫助孩子建立家庭安全感。

    家是孩子的安全港灣。家長在親情方面,要以包容、平等、關愛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只要孩子的要求合理,且家庭條件能夠滿足的,要儘可能滿足,在家庭生活中多一些“儀式感的”集體活動,比如大家的生日、主要的節日,在一起聊天、遊戲、逛街,一起打打球、吃吃小吃,使自己成為孩子生活中的良師益友。

    小結:孩子的責任感是從日常生活中的責任擔當開始的。在這方面,家長要捨得“支使孩子”,讓孩子逐步建立自己的“責任領地”,再把學科學習的任務逐步滲透,孩子的學習主動性也就會慢慢建立。

    總之,家長要想把孩子的興趣愛好轉化為其它學科學習的內驅力,就需要知子達心,從讀懂孩子的性格開始;需要移花接木,逐步在孩子的興趣愛好中滲透進其它學科的知識,最後透過家校責任的整合,完成學科學習內驅力的建立。這當然需要一個過程,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陪伴孩子完成這種轉化,就能促進孩子更好地成長。

    最後,我把哲學家盧梭的一段話送給您,我們共勉:

    盧梭說:“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點思考,希望可以給您一點啟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過日本電影情書的朋友,聊一下對本片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