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拱瓦的禾苗

    顯而易見,在真空中我們找不到任何物質的存在。問題的關鍵是到底有沒有所謂的“暗物質”?在已知的物質世界裡,我們對所知道的物質,比如恆星、行星、黑洞、星雲等的測量知道,我們目前所知道的物質不到宇宙總質量的5%。那麼有人就會說,其餘絕大部分是暗物質,可以說是暗物質支配了整個宇宙。

    那麼,暗物質在哪裡呢?它有什麼特點?至今還無人知曉。大多數人認為它存在於星系之間。我並不相信這些看法,這些看法就像在牛頓時代依然佔統治地位的“以太”一樣不靠譜,從亞里士多德時期就認為在天體間充滿了“以太”。同樣,暗物質只是人們無法瞭解宇宙的真正構成而提出的假設,它有其意義,但絕不等同於事實。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以太”理論就逐漸被人們所拋棄。科學家邁克耳孫和莫雷的實驗證實了在虛無空間根本就不存在“以太”。

    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理解並不容易,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採用了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說了相對論:你以前認為物質沒有了,還會有廣大的空間和時間。而實際上,3時間和空間會隨著物質一起消失。知道這一點對真空理解也是有意義的。

    根據愛因斯坦推匯出的具有簡潔之美的質能方程,我們能夠知道質量和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換。物理學家狄拉克的方程預示了有負能量的存在,即存在著正電子,後來正電子的發現也引起了物理學界的轟動,這也為宇宙的起源提供了一個方向。

    現在宇宙大爆炸理論得到了有力的證據,那就的是背景輻射,這是宇宙大爆炸留下的遺蹟。

    對於宇宙的起源,我很傾向於正能量和負能量的相遇,之後就是物質和反物質的產生與相互作用,他們相互湮滅,釋放出巨大能量,根據質能方程,能量又導致物質的產生,而當時的正能量只是超過負能量一點點,就造就了整個宇宙。

    這個過程很類似老子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認為這其中的“一”就是你所認為的絕對真空,和佛教的“虛無”沒有什麼兩樣。

    現在的宇宙仍在膨脹,在我們看到的真空當中還存在原始的能量,正是這種能量才使得宇宙沒有因引力的作用而聚合,我認為絕對真空是不存在的,絕對真空或許只存在於宇宙開始的時候,也就是從“無”到“有”的時候。

    雖然有點玄,我想,你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對嗎?

  • 2 # 模糊黃金紅

    中國古太極大統一論中對多元宇宙論述和證據如下:

    這是如來宇宙全景示意圖:一個泡泡就是一個真空團,真空團由光子填充,人類居住的930億光年的視界宇宙只是一個普通的泡泡。所有泡都漂浮在宇宙大空洞中,空洞由純引力子填充。空洞就是宇宙冷極,溫度永遠是-273.15℃。

    這個多元宇宙是由2600年前佛祖發現的:

    空(空洞)+色(真空)≡如來

    如來就是宇宙全景,是不生不滅的。

    這是波江座大空洞是兩個泡泡未完成合並的遺象,這是多元宇宙存在的證據。

    當一個光子在泡泡真空中傳播來到宇宙邊緣時,就會掉入空洞湮滅生成中微子:

    引力子+光子≡中微子

    這就是中微子產生式,叫老子道恆等式。

    中微子不帶能量(光子帶+h能量,引力子帶-h能量),不帶整體電荷,無靜止質量,其結構是正負電荷繞兩個引力子形成自耦合。

    h=6.62607015×10^(-34) J·s(普朗克常數)

    泡泡真空中任意一個點對應一箇中微子。當中微子接收到1份h能量時,中微子就從自耦合(∞)轉換為外耦合(∝),這就是光在真空中的傳播。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就是正負電荷上上下下纏繞引力子傳遞一對電荷或1份能量,引力子原地不動。

    中微子中鎖閉的那個看不見的光子就是暗能量。

    中微子團在宇宙空洞冷極中可以凝結為中微子玻色-愛因斯坦冷凝態(中微子冰),中微子冰經過一個聚集過程形成黑洞。黑洞就是暗物質。

    玻色和愛因斯坦於1920年預言了宇宙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超流體),現已經被證實。

    由中微子冰凝結形成的黑洞是先天黑洞,愛因斯坦引力塌陷形成的黑洞是後天黑洞。

    回答本題:宇宙大空洞中連一個光子也沒有,光子也不能在空洞中傳播,溫度永遠是-273.15℃,叫宇宙冷極。

  • 3 # 夕陽滿天

    宇宙中是由一層層空間組成的,不象我們眼晴看到的這個世界――就是這個粗糙的空間――分子和星球之間,還有原子和分子之間,也是廣闊空間,也是另外世界,所以宇宙是無數空間組成的。現代科學只研究這個粗糙空間,並且沒研究完,更不要提其它空間。科學家用儀器照到的是一個點,如果擴大到面,就是另外空間了。並且越微觀下越宏觀。一直到最深層空間,是物質夲源構成的。

    如果把一個封閉死的小盒子,把裡邊空氣抽淨,按我們說就是真空了。其是不是,裡也還存有物質。所以自然界沒有絕對真空。

  • 4 # 宇宙科學室

    自然界是否存在絕對的真空?即沒有物質也沒有暗物質的絕對空間?

    真空的是物理上的一種空間狀態,理論上真空是沒有任何物質存在的真實空間。因為沒有介質的傳遞,所以在真空中各類聲音並不能傳播,但是電磁波卻能夠在真空中傳輸。自從真空的概念提出來之後,真空所針對的就是大氣,在某一特定空間內部的物質被排出,使其壓力小於一個標準大氣壓後,則我們通稱此空間為真空或真空狀態,而在自然界中,最接近真空的就是外太空。

    真空一定是空間,空間不一定是真空,自然界中不存在絕對的真空,中微子無時無刻不在穿透著任何物質

    存在空間的條件下才會存在真空,在地球上,為了滿足各類實驗或者工業需求都會製造出真空狀態來滿足這些實驗或者需求,比如正負電子對撞機,這屬於科學實驗和研究。在正負電子產生對撞後,對撞之處就會產生一個真空空間,並且這部分真空相較於正負電子所運動的對撞機內的真空是兩種不同的空間,在這部分真空內部,粒子可以被激發到高能態,產生其他粒子。

    另外一種就是屬於工業需求所製造的真空,比如填注火箭或者導彈內的燃料時,燃料所存在的空間就屬於真空狀態,內部大氣壓強小於標準大氣壓,雖然燃料所存在的空間是真空,但是這個真空裡面卻充滿了液體。另外,還有另外一種真空,物理上的實驗真空,放置鬧鐘在一個玻璃容器中,然後透過抽氣機將其內部的空氣抽出,形成真空,以用來實驗聲音在真空中的不可傳遞性。

    難道上述的真空或者說其他真空真的是絕對的真空嗎?其實並不是,這就像宇宙當中的溫度一樣,永遠不可能達到絕對零度。在宇宙中存在著一種粒子,屬於輕子,是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這個粒子是在2013年11月被科學家們首次捕捉到,這個粒子被稱為宇宙中的“幽靈粒子”。(上圖是處於地下幾千米深的中微子研究物質:超純水,用來捕捉穿過地球的中微子)

    該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中穿過,並且能夠自由的穿過地球,而這也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絕對真空的理由之一。正如正負電子對撞一樣,雖然在正負電子對撞完成後產生了另一個真空,但是在這個真空裡面卻出現了正負電子對撞後產生的新粒子,並且這還未將中微子的存在包含在內。

    中微子不帶電,質量非常小,上述也表示出了中微子屬於輕子,在自然界中,中微子幾乎不與其他任何物質發生反應或者產生相互作用,而存在於宇宙當中的恆星,其內部的核反應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著中微子,或許你現在正在觀看書籍或者觀看電視,但是就在你觀看書籍的同時,卻已經有了數10億的中微子通過了你的身體。而由於中微子的這種性質,導致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絕對真空。

    透過上面的答案也可以解出後一個答案,自然界中存在著不存在暗物質的真空,比如人造真空,各類實驗所需真空和工業所需真空,但是這些真空中一定存在著某個物質,而這個物質就是中微子。

  • 5 # 物原愛牛毛1

    這要看“絕對真空”的概念是什麼。標題中關於“絕對真空”的概念――“即沒有物質,也沒有暗物質的絕對空間”顯然是錯誤的。因為沒有物質也沒有暗物質的空間是不存在的,即一無所有的絕對空間是不存在的。關於這一點,十七世紀的笛卡爾已經闡釋的很明白了。

    他是這樣論證的:空間和廣延性是同一的,但廣延性是與物體相聯絡的,因此沒有物體的絕對空間是不存在的,亦即一無所有的空間是不存在的。這一觀點已經被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證實。

    因此,如果是按照標題對“絕對真空”下的概念,答案肯定是:自然界不存在絕對的真空,即不存在沒有任何物質的空間。

    實際上,與標題中關於絕對真空的概念類似的情況

    按照常規邏輯,這個絕對真空應該是指不含有任何物質的空間,或者說是被抽走物質和場的純粹空間。但正如文章前面所說,這樣的空間在現實中是不會存在的,這樣的空間只能出現在抽象的數學上。

    被稱為“世界”的閔可夫斯基的“四維時空”應該就是所謂的“絕對真空”。就是由三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構成的“四維時空”,或叫“四維空間”。因為這裡把時間看成了一維特殊的空間(把時間t乘上ic,就使得時間有了長度的量綱,其中c為光速,i為虛數單位)。這種抽象的空間表述成為愛因斯坦創立廣義相對論理論架構的基礎。

    即使存在絕對真空,宇宙“之外”也不是絕對真空

    “絕對真空”即使存在,那麼它首先是一種空間。而宇宙是所有物質,包括時間和空間的總和。因此絕對真空只能存在於宇宙之裡,所有的空間都在宇宙之裡。宇宙肯定沒有外面,因為“外面”是個空間概念。因此宇宙“之外”沒有絕對真空,宇宙“之外”連真空也沒有。

  • 6 # 淡漠乾坤

    如果是在三百年前,人們也會同樣提出此類問題,即是否存在著空氣?在古希臘時期,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論,他們認為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之間的空隙則是無。對此,亞里士多德不以為然,他認為物質之間充滿著以太。以太在當時是精英的意思,由此區別於地上的凡俗之物。

    在現實的世界中,有兩類物體存在。其一是顯性的,我們稱之為物理物件,即物質;其二是隱性的,我們稱之為物理背景,即空間。為什麼呢?因為,僅從物質的角度是很難理解物質的行為,它們需要藉助於空間來予以解釋。

    當年空氣的被發現就是如此。否則的話,為什麼兩匹馬拉不開兩個半球組成的球體,反倒是開啟閥門,該球體就自行分開了呢?由於自然界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又存在著質的變化,是有層次的。因此,一方面我們無法直接感受到不同層次的物質存在,而另一方面我們認識的物件——物質卻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它們的影響與約束。

    比如,萬有引力是遠端作用力,兩個物體並不接觸,但卻能產生相互的影響,它們一定是藉助於隱形的第三方實現的。

    又比如,所有的微觀粒子都具有無規運動,其靜止時反而受力最大,與宏觀物質截然相反。如果我們簡單地將粒子的波動性歸結為粒子的內在屬性,就會使微觀粒子與宏觀物質割裂開來。然而,如果將該現象歸結為不連續的物理背景,即存在著量子空間。那麼,物質的體積大小,決定了空間量子碰撞的對稱性。由此,統一了微觀粒子與宏觀物質的行為。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絕對獨立和自由的物體。因此,物質的本質是二維的,其行為是自身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共同結果。例如,我們人的行為,就受到了社會的影響與制約,需要服從當地的法律、道德以及風俗習慣。

    此外,物體的運動,之所以無法達到光速,也是因為存在著量子空間。如果沒有物理背景的話,物體的運動就毫無意義。根據狹義相對性原理,所有的運動參照系都是完全等價的,由此產生了雙生子佯謬,我們不知道哪一個參照系上的兄弟會變得更加年輕 。

    由於普朗克常數h使能量具有不連續性,說明存在著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因為,能量是關於粒子運動能力的度量,只有最小粒子才能夠是能量免於連續性。與此相對應的,盧瑟福用阿爾法粒子轟擊金箔,只有極小比例的粒子被反射回來。該實驗結果說明,物質並非實體,原子的體積僅只是由電子的運動所形成的封閉體系。

    因此,我們的宇宙一定是由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構成的。該粒子就是普朗克常數h定量的量子。於是,離散的量子構成了宇宙的物理背景,即形成了量子空間;而被封閉的量子構成了宇宙的物理物件,即組成了基本粒子、原子和分子等物質。於是,物質的各種行為及其相互作用力,都是因為受到了空間量子的不對稱碰撞,即都是量子空間對稱性破缺的結果。

    比如,物體的加速運動,引起了空間量子前後的不對稱碰撞,產生了慣性力。

    比如,物體的高速運動,引起了大量的空間量子不對稱碰撞,使其只能以勢能的形式增加能量,表現為速度的不變性。

    比如,作為封閉體系的物質都會對外輻射熱能,使量子空間圍繞著每一個物質形成熱的梯度分佈。於是,當兩個物體相遇時,就會使它們之間的空間量子具有較高的溫度,從而提高了穿透性,進而使兩個物體受到了空間量子的不對稱碰撞。由此形成的壓力差,就是萬有引力。

    比如 ,在空間量子的間距處,量子空間的密度存在著較大的變化,這正好符合強相互作用力很窄的作用範圍。由此,不僅可以解釋強相互作用的物理機制,也意味著空間量子的間距約等於最小的原子核半徑。

    總之,作為物理物件,無論是顯物質還是暗物質,它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物質的行為只有結合它們的物理背景,才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物質不實,物質是有結構的,其僅只是更小粒子的封閉體系。因而,一定存在著由離散的粒子構成的物理背景。因此,自然界不存在絕對的真空。否則的話,不僅物質無法生成,即便是其運動也會由此變得毫無意義。

  • 7 # 歷史投影

    有啊。

    眾所周知,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研究,宇宙是處於不斷擴張狀態的,而且擴大的速度是快於光速的。

    然而物質的速度上限就是光速,也就是說,宇宙中的物質,是沒辦法跟得上宇宙的擴張速度。那就表示,必然有一些地方是處於無物質的狀態的,即宇宙必然存在著絕對的真空。

    為什麼宇宙擴張能快於光速?

    因為宇宙擴張不是指宇宙中的物質擴張,而光速只是限制於有質量的物質,對於空間等概念,是沒有約束力的。

    例如我們常見的影子,也是可以輕易突破光速的。

    另外,微觀的真空也很多。

  • 8 # 天澤方圓之楊春順

    一陰一陽之謂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就是中國文化對宇宙萬事萬物的總結。

    其實廣闊的宇宙也是如此,如果將整個宇宙比做為"道”,那麼永無止境的空間就為陽,而充盈在空間中的一切存在即質量(包括物質、反物質和其它基本粒子),就為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也就決定了在整個宇宙空間中不可能存在著絕對的真空空間。因此,細分析中華千年文化,可以說早就對宇宙自然有了全面的認知。

  • 9 # 一杯新清茶

    站在佛家的角度看,空間的本質就是“無”——沒有東西。沒有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沒有邊界的……關鍵的是,空間是所有物質存在的基本條件,因為任何物質的存在離不開空間。自然界中存在絕對的空間嗎?目前來看,這個問題取決於如何定義“場”。我們發現,例如“引力場”、“電廠”、“磁場”等,幾乎無所不在。但是,科學屆對“場”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場僅僅是相關事物的作用?還是某種獨立存在的事物?如果是前者(例如,“引力場”僅僅是引力的作用或者表現),那麼絕對空間到處都存在。即便在原子內部,也存在。如果場是後者,即相當於某種物質,則絕對空間就不存在。我不是物理學家,不知道物理學研究最後如何定義“場”。作為佛教徒,我更認同第一種觀點,即“場”對應於特定的作用,而不是獨立存在的物質。這種前提下,真空處處存在,是空間的一般狀態。而非真空(被佔用的空間)這是空間的特殊狀態。由於空間無線,非真空僅僅是空間極其稀少的一部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裝修中坑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