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雅格布jacob
-
2 # 點評煽談
1.知識是有保質期的,尤其是醫學知識的半衰期大概也就五年,這意味著我們現在信以為真的知識在五年後至少一半都不再正確了……包括我給大家分享的知識也是一樣。然而那些面對知識時的質疑、篩選、思辨、探索才是永遠不會過期的財富
2.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的拓展我們的視野,吸取不同的理念,並保持批判精神,不能照本宣科的吸收,甄別哪些知識&觀念需要拋棄、哪些需要更新、哪些需要保留,持續保持獨立思考。
3.始終牢記一個原則,讀書不是目的,讀書是我們達到目的的一個手段。所以每次閱讀,都要總結。我們學到了什麼,對我又什麼幫助。不斷的反思。
知識有了保質期,二次教育的場景將趨向高頻
中國曾是個勞動力輸出的大型國家,技術進步帶來了效率的不斷提升。
越來越多的機器將會替代現在的人力成本,而更多的機器和服務,卻需要大量的人才去維護和創造。
你可以理解為:社會某部分職能的勞動力需求會減少,然後在另一個新的領域裡不斷吸收新的勞動力。
就像《為什麼高等教育反而限制了我們的深度思考》這篇文章中說到的例子一樣,銀行雖然少了櫃員,但自動開戶的機器需要設計和維護,這時卻需要許多精通程式設計的工程師。
為了適應整個社會的發展,減少的這部分勞動力會經歷:失業-學習-再就業-再學習-再就業,這個過程不斷迴圈,頻率會逐漸加快。
技術在更新,社會在高速發展,每個行業的知識都會有保質期,在到期前沒有及時補充新知識,面臨的只能是淘汰、嘆息和平庸。
按照現在的速度,每8年就有一輪新的技術迭代,各行各業大概每10年就會重新洗牌,在經濟的美林時鐘裡面,再學習-再就業-再學習,將會是常有的事。
可見,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社會大浪潮推動著勞動力的更替,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對持續教育的強烈需求。
持續教育並不是指簡單學習的過程,而是一個行業新技術層和舊技術層之間的連結,這是每個行業持續最佳化產業鏈的一條必經之路。
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種對勞動力的轉變,現在轉變的速度快了,轉變的頻率也變高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將迅速失效,取而代之的會是新教育模式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