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9
回覆列表
  • 1 # 小逗李

    我認為語默動靜體自然的意思是應當在一言一行、行走坐臥中體會自然本來的狀態。這是禪悟,博大精深,很難準確地解釋。大致的意思是,大千世界,智慧無極,需保持自然泰然天然。

    這句話是出自倉央嘉措的《問佛》

    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這體現了修行人自他不二的一種境界,坐亦禪,行亦禪,風吹草動,鳥語花香,無非佛法,只是我們凡夫愚蠢,硬要在平等法中生自他想。春來花自香,秋至葉飄零,意即春暖花開,秋風落葉,等等都是自自然然的,用不著你為之喜怒,感嘆,我們的一念覺性沒有這些東西,天塌地陷無關於清淨自性,人如果修行到這種程度,當然是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 2 # 溪楠囈語

    是語默動靜體安然。佛教裡面參禪戒定慧的說法,出自於永嘉大師。

    行住坐臥都參禪,所以永嘉大師才說:

    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

    我行路也參禪,坐那兒也參禪。“語默動靜”,說話的時候我裡邊還是參禪;默,不說話的時候還是參禪。“體安然”,這個本體就是自性,總是平安無事的。“縱遇鋒刀常坦坦”,就算遇著有人想把我這個頭都割去,我也不害怕。

    啊,你看這個定!鋒刀,一把很快的寶劍斬我的頭,我也不管!不要說打,就是你拿一把刀來斬,沒有問題,很平坦的!這個“坦坦”就是平坦,我也不會恐懼的。

    “假饒毒藥也閒閒”,就是有人給我一碗毒藥喝,我也不要緊,這是閒事!“閒事”就是不重要的事。你看這種境界,這如果沒有定力,他怎能做得到?好像四祖大師,皇帝派使臣說要把他的頭帶走,他把頭伸長來就說:“你砍啦!”這就是“縱遇鋒刀常坦坦”。

    為什麼他能這樣子?就因為他有定力。若沒有定力,那你要我的頭,趕快跑!我們的初祖菩提達摩祖師,外道用毒藥想把他毒死六次之多,他明明知道是毒藥,也一樣把它喝下去,沒有什麼問題!這叫“假饒毒藥也閒閒”。

    所以,語默動靜,行住坐臥,真如本體本自安然,沒有任何躁動。就像虛空一樣,用火燒它,它是那樣,你不燒它,它也那樣;房子蓋好,虛空那樣,沒有房子,虛空還是那樣,這是用虛空來比喻我們的真心,當然虛空還有虛空的相,真心連虛空的這個相也沒有。如果看不到真心,我們的生命就沒有根,一直在飄。但是生命很奇怪,不管怎麼飄,我們都有見聞覺知,會有快樂和痛苦,這個生命的根本本來無生,我們在上面執著妄想以為有生。

    對用功的人來說,證得真如本體以後,才會發現“語默動靜體安然”,就是說與不說一樣,說多說少也是一樣。濟公和尚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就是他的真心已經跟佛等同,證得真心以後才能生起作用。除了這個真心,我們凡夫的所有業力都是生滅法,凡夫著在虛妄的相上,而佛菩薩已經證到了真如的本體。證得真如本體以後需要起用,就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 3 # 顧隴桃園廣

    個人理解:語默就是默不作聲,或者少說話;動靜就是少動多靜,寧靜致遠;體自安就是體態自然而安詳。整句大意就是:沉默是金、寧靜致遠、淡定從容、安然無恙。

  • 4 # 文化小小生

    這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境界,“樹欲靜而風不止”不受外界干擾達到內心的安寧。

    在現在這樣物慾橫流,繁華似錦的社會里,很難有人能達到這樣的一種心境。

    人常說佛門淨地,終也逃不過世俗的渲染,古時寺廟多出大師,而今屈指可數~

    語默動靜體自安,多麼嚮往的境界呀~

  • 5 # 碧山心自閒

    停止說話,身體也不動,安靜下來。

    這就是一個靜坐的樣子。

    比如有一杯混濁的水,如果這杯水一直不停的晃動,那麼就永遠都是混濁的。

    如果把這杯水放置在桌子上不動,混濁之物自然沉降,不久之後,就會顯示水漸漸變得澄清。

    所以停止說話,身體靜坐不動,身體和內心都安靜下來,自然而然,就如同濁水一樣,逐漸澄清下來,身體和內心都會乾淨而安詳。

  • 6 # 坤瑩

    無窮般若心自在

    語默動靜體自然

    當你羨慕別人的富足時,你拼命的賺錢,到頭來卻發現一直賺不過別人;

    當你羨慕別人別墅時,你努力的買房,到頭來卻發現一直缺少女主人……

    人總是有了這又奔向下個點,不管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看身邊世界,滿眼的“繁華物質世界”充斥著聲聲入耳,絲絲入眼。

    你一直在改變,拼命努,卻一直趕不上社會的步伐,是你不夠努力,還是你被社會遺棄。都說社會是現實的,到底是人先現實了還是社會先現實了?這一直是人們探尋的問題也可能無法找到的答案。

    生活一直在追追趕趕,當你習慣你追我趕的生活時,暮然回首,失去的太多,以至於自己數都數不清,以至於失去的東西永遠都追不回來。

    時間是不可逆轉,它從不回頭,只會一直往前,週而復始,生生不息,就像水只會往低處流,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高差它會一直處在運動中,自然規律人們是無法違背。

    曾經以為有了錢就能無所不能,隨心所欲,如今有了錢也無濟於事;

    曾經以為有了錢快樂逍遙,如今有了錢黯然傷神;曾經以為有了房就能擁有你所愛的人,如今有了房所愛的人不願和你同一間房……

    每個人生活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人有錢了才能快樂,消費的慾望才能增加他虛榮心的快感;有些人即使沒錢也能快樂,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處處能尋找到生活快樂的因子。我們需要這樣的眼睛來彌補我們內心的虛榮心。

    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

    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各種困難,也許會讓你迷茫,也許會讓你痛苦,但這也許就是人生中過程的體驗,不必抱怨,不必絕望。

    當你累了,去好好睡一覺吧,也許就好了;

    當你困惑了,去好好感悟吧,也許就明白了;當你不開心了,去大吃一頓吧,也許就不難過了;

    當你想放棄時,再去堅持一下,也許就挺住了;

    當你體驗了過程並感受到快樂時,恭喜你,你長大了,也成功啦。

    無窮般若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當你的內心不在固執執著而處於自在的狀態時,你就會激發無上的智慧,應在一言一行行走坐臥中體會自然的真諦

    這正是我們要努力去達到的境界!

  • 7 # 墮落紅塵的菩提

    這句出自永嘉大師的《證道歌》,全句是: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禪這個字,最是深奧,也最是平常。怎麼說呢?我們往往認為坐禪必須安靜不動,還要雙盤,還要一坐幾小時甚至幾天才是功夫,其實大師們常說,枯坐如磨磚為鏡,或者昏沉,或者胡思亂想,對明心見性幫助不大。

    六祖聞到金剛經上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盡了禪的真諦,或與人語而不隨言語而情緒波動,或獨處一室品茗觀心而不起妄想,或身處鬧市而心地清靜,或孤坐蒲團而身心安穩。達到這分功夫,才是禪的功夫,泰山崩心不驚,得失榮辱一笑過,身心自安,煩惱自滅。

    生活中處處是道場,處處可修行,處處是禪機,處處可開悟。吃飯、睡覺,心靜,體安,才是真正的動中禪。

  • 8 # 自然流進我的心

    我們現在的社會:能順應大自然的人是越來越少了,醫院的效益卻越來越高了,問題出在哪呢?怪天?怪地?怪她他它?顯然,答案在自己!然否???

  • 9 # 玄門俗世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永嘉大師的這句詩,影響深遠,代表了禪修的最高境界。一些朋友的解釋,說出了一些道理,要契合於永嘉大師的境界之中,還需要各自的真修實證。

    要參悟此意,我們先從另一位得道真人的詩句裡去理解。宋代曹文逸真人的《靈源大道歌》中說:“莫道行禪坐亦禪,聖可如斯凡不然。”意思是說,不要認為行也是禪,坐也是禪,聖人可以這樣,凡夫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那麼,何謂聖,何謂凡?不同之處,關鍵在一個覺字。聖者,也就是開悟者,對自己的行住坐臥,時時處處都在覺照之中。行住坐臥,時時處處都照見了空性。按我們常說的時髦詞來說,就是活在當下。

    凡夫呢,凡夫在慣性之中,在習性之中,在秉性之中,在無明之中,就像夢中人一樣,在業力的推動下,不自由主地思維或動作。

    再進一步說,聖者是覺醒者,能夠覺知到當下的語默動靜,而凡夫卻是被動的,不是活在過去,就是妄想未來,很難醒在當下。

    語默動靜體安然的境界,每個人都是可以達到的。但是,需要進行禪修訓練。而筆者認為比較好的方法,就是佛陀在滅度時倡導的方法一一四念處。

  • 10 # 阿秋6552

    無窮般若心自在:當心不執著,處於自在的狀態時,就會生起無上智慧。

    語默動靜體自然:應當在一言一行、行走坐臥中體會自然本來的狀態。

    這是禪悟,博大精深,很難準確地解釋。大致的意思是,大千世界,智慧無極,需保持自然泰然天然。

    這句是出自倉央嘉措的《問佛》。

    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這是修行人自他不二的一種境界,坐亦禪,行亦禪,風吹草動,鳥語花香,無非佛法,只是我們凡夫愚蠢,硬要在平等法中生自他想。春來花自香,秋至葉飄零,意即春暖花開,秋風落葉,等等都是自自然然的,用不著你為之喜怒,感嘆,我們的一念覺性沒有這些東西,天塌地陷無關於清淨自性,人如果修行到這種程度,當然是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最好的歸宿是:經濟獨立、財務自主”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