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麵包學徒老熊
-
2 # 成長中的小十一
成功的法棍,是指像麵包店裡賣的一樣嗎?
法棍麵包
準備原料:高筋麵粉260g、低筋麵粉140g、酵母粉8g、鹽8g、水240g
主料
高筋麵粉260g 酵母粉8g 水240g
輔料
低筋麵粉140g 鹽8g
法棍麵包的做法步驟
1.首先將高筋麵粉、低筋麵粉、酵母、鹽倒至攪拌缸內混合成均勻,加入清水,慢速攪拌至無干粉後改為快速攪拌至麵糰完成階段,取出。進行15分鐘基礎發酵。
2.將發酵好的麵糰平均分為三份,揉圓,鬆弛10分鐘。
3. 將麵糰縱向擀開,壓至成長條狀,整齊的擺入烤盤。
4. 將烤盤放入烤箱中層,底下放一盆開水,關上烤箱門進行最後發酵,約1小時。
5.將麵包取出,晾乾水分,用刀片劃三刀
6. 預熱烤箱焙烤檔200度 烤制25分鐘,入爐前用噴壺在麵包表面噴水,烤製表皮顏色為褐色即可。
-
3 # 片玉食
歐包代表法棍,想吃麵包又怕胖的人吃法棍再適合不過了!
吃起來像油條,但它真的是法棍哦!
材料:
波蘭酵頭:高筋麵粉100g,水100g, 酵母2g
麵包團:高筋麵粉480g,水280g,酵母3g,鹽10g
波蘭酵頭做法:我也不知道什麼叫波蘭酵頭,大概就是老面吧。把波蘭酵頭的材料攪拌均勻,室溫發酵到表面起氣泡,大約需要4-5小時,然後放冰箱冷藏過夜。
麵包團做法:麵包團的全部材料攪拌均勻加入提前一天發酵好的波蘭種,揉麵到能拉出膜的狀態,蓋上保鮮膜開始發酵。大約2小時後麵糰發到兩倍大小,拿出來整理。
分成4個大小均勻的麵糰,擀成長條狀,向內摺疊的手法摺疊兩遍,收好封口處,整形
用油紙隔出4個凹槽,蓋上保鮮膜再次發酵,大約2小時。表面撒乾麵粉,用刀片像大師級一樣割包。烤箱210度烤30分鐘。
這是最簡單的法棍做法啦,成功率比較高,適合新手
有了這法棍可以蘸果醬吃,也可以也可以試試中式的做法,比如蘸著老乾媽和蒜蓉蔥花吃
吃美了!
怎樣才能在家裡作出成功的法棍?
這個問題首先是要看我們對“成功的法棍”是如何定義的?標準是什麼?
我估計家庭版的成功法棍,是入不了您的法眼的:)
如果是以商業店鋪裡做出來的法棍為成功標準,我們就需要儘量具備商業環境裡的裝置和各項條件才能成功。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一、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裝置?
烤箱,需要滿足230度以上的高溫和高壓高量的蒸汽,這樣才能使得法棍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以達到皮薄酥脆的口感和漂亮外翻的爆口。
醒發箱,具備5-42度的溫度可調節,歐式麵包,對溫度的要求較高。
第二,需要什麼樣的麵粉?
既然是法式麵包,使用法國麵粉自然不必說了,一般我們會推薦傳統(tradition)麵粉,tradition這個稱號,是由法國法律來規定了標準的,意思是指不含有任何新增劑的麵粉,才能稱之為傳統麵粉。傳統麵粉做出的法棍叫做傳統法棍,反之稱為普通法棍。
第三,法棍的漂亮刀口是如何形成的?
很多人會說割包時要用什麼什麼刀,刀要什麼什麼角度,等等等等。在我看來,只有2點,一是選對面粉,二是充足的蒸汽。
上面說過了,傳統麵粉,由於沒有任何麵粉改良劑,它的筋度和延展性都會比普通的高筋麵粉差,想象一下,在烤箱裡的高筋粉面團,就好比吹一隻氣球,半天也吹不破,而傳統麵粉,則好比是一張薄而脆的紙,一吹,就爆開來了。
第四,氣孔形成的原因?
4個字:抑制發酵。這就是為什麼法棍的製作過程中,對溫度有諸多的要求。一般來講,歐洲麵包房裡的溫度都是恆溫的,25-26度,這也是歐式麵包理想的發酵溫度。
那麼,抑制發酵的意思是什麼呢?還是假設一下,做一個吐司,會使用高溫短時間發酵,使其迅速膨脹。我們知道,酵母的繁殖能力,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由於迅速繁殖而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氣體會充斥在麵糰有限的體積內。那麼在這個有限的容器中,要容納大量的氣體,勢必容納氣體的房間(氣孔),就會很小和密集。如何解決氣孔的問題呢,就是反過來,抑制發酵,我們用低溫,長時間的發酵,這樣來降低酵母的繁殖能力,使得它產生的氣體是少量而緩慢的,並且由於冷空氣和氣壓的作用,小氣泡慢慢開始抱團,融合入更大的氣泡中,最終形成了法棍稀少而空洞的氣孔。
以上,我們知道法棍的製作原理了,是不是馬上就可以做出成功的法棍來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因為我們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大量的練習!
即使是商業店鋪中的大師傅們,想要做出成功的法棍來,也是在積累上上萬條法棍的製作經驗以後。
所以,制定好目標,一路向前!且敗且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