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想買車。看中帕薩特或者邁騰。可是斯柯達全新速派看外觀配置和發動機幾乎等同於帕薩特。可是價格低好多。這是為什麼。難道只是品牌不同嗎?
12
回覆列表
  • 1 # 賴曉航

    斯柯達作為大眾旗下品牌定位比大眾稍微低一點配置也相對會少一點~可是如果不在乎品牌斯柯達價效比遠比大眾要高~市場優惠也相對高~但是有一個弊端二手車殘值偏低~特別是頭三年的貶值率當然了自用是完全沒問題

  • 2 # 機動小鎮

    斯柯達和大眾可以說是很多車型都零件通用,但是品牌沒有大眾響亮,所以價格低一點,但是用料也可能會有一點差別。

  • 3 # 大飛Chen

    主要還是品牌認知度的問題,在中國大陸大眾品牌在華人心中的地位就像是華人看待麥當勞和漢堡王一樣,後來的漢堡王怎麼樣也不如麥當勞更深入……斯科達也是填補了大眾品牌低半級的市場份額……

  • 4 # 點車臺

    斯柯達和大眾的車三大件是通用的,也就是說兩種車的動態表現不相上下。造成價格差異主要因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大眾車在中國市場耕耘多年,品牌認知度遠遠高於斯柯達這也就造成大眾的品牌溢價。品牌的認知度高低最終也直接影響了保值率。第二、大眾車的用料要好於斯柯達,像某些使用者反映的斯柯達車內氣味很重,這就是由於用料較為廉價而造成的。

  • 5 # ZLS在路上

    原因一,斯柯達的研發費用較低。

    大眾的MQB平臺、EA211發動機、EA888發動機這些全新的產品都是需要研發成本的,大眾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建立在上海,整個研發費用需要上海大眾承擔一部分、一汽大眾承擔一部分,上汽斯柯達則承擔很小的部分。這樣以來降低了研發費用,間接地降低了成本。

    原因二,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採用大眾的模組化。

    斯柯達的發動機採用大眾成熟的EA888和EA211發動機,底盤則採用大眾配套的MQB平臺,變速箱也採用了大眾的產品。在這些發動機和平臺上幾乎沒有做任何改動。保證了動力、底盤的品質沒有問題,同時節約了成本。比如Octavia採用了Sagitar的底盤、變速箱以及發動機,只是外觀做了小小的改動。柯迪亞克則採用TiguanL的底盤以及動力系統。

    原因三,斯柯達的生產線採用了大眾成套流水線。

    斯柯達的生產和上汽大眾採用共線生產的方式,比如Octavia和Lavida共線生產,柯迪亞克和TiguanL共線生產。這樣降低了生產線的搭建成本,從而降低了整車的生產成本。同時大眾頂級的生產工藝又能保證斯柯達穩定的品質和效能。

    原因四,車型的細節設計做了最佳化,偏向於實用型設計。

    比如斯柯達的Superb和大眾的Magotan,底盤、動力總成,甚至內飾都一樣。細節方面Magotan有明顯的腰線,這樣更能突出車型的硬朗,精緻的特質。但是斯柯達的Superb車型就沒有,這些腰線都是需要特殊的模具加工的,都需要成本。而Superb間接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原因五,材質略差於大眾。

    比如斯柯達的中控臺和門板有很多都是硬塑膠的,大眾則是搪塑材質的。斯柯達很多車型減配了發動機蓋隔音棉。這是明顯可見的地方,其他看不見的地方就不好說了。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總結:斯柯達是大眾精心策劃的子品牌車型,憑藉斯柯達較低的入門價位和日韓系品牌對抗,同時又可以利用大眾現有的產線,提高工廠產能利用率,降低綜合成本。不是俗話說的“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

  • 6 # 駕享樂趣

    因品牌知名度,形象而導致市場認可度不一樣。長年累月,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更喜愛大眾,即使兩者底子幾乎一樣,因此兩者價格差別較大。

  • 7 # 旋轉的方向盤

    我能說就是你所說的“因為品牌不同”這個原因嗎?說實話在國內銷售的汽車品牌也是講究出身的,真的只需要品牌差異就可以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銷量局面。斯柯達和大眾、曾經的西雅特和大眾、別克和雪佛蘭、現代和起亞、豐田和大發等等,無不說明即使是相同核心配置甚至只是功能差異、顏值相近也會因品牌不同出現兩極分化。

    斯柯達南京工廠 所以,最重要的原因真還就是品牌認可度。斯柯達造成現在局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引入國內定位過高,大眾想把以運動而名的斯柯達打造成大眾的互補車型,走運動路線。所以當初斯柯達的定位基本和大眾持平甚至略高於大眾。然而事與願違,斯柯達並沒有完成母公司大眾賦予的責任,發展的一直不瘟不火,說實話如果不是榜著大眾這個粗腿,很可能以斯柯達不著調的定位早就在國內活不下去了。

    斯柯達Superb和大眾同平臺這我們都知道,其實斯柯達和大眾也是共線生產的車型,如同Golf和奧迪A3一樣。Superb和Passat都是在大眾位於南京的基地生產,共線、共平臺,別說三大件一樣,就是零部件供應相同的也不會少。除了外觀顏值、內飾配置、功能差異外,這兩款車幾乎可以理解為換標車。但是憑藉斯柯達的品牌影響力肯定不能和大眾平起平坐,無論你怎麼宣傳的歐系血統、運動、大眾平臺等,都無法從根本上讓消費者把斯柯達看成是大眾的平民運動(品牌)代表。消費者眼裡斯柯達就是斯柯達,就是大眾收的“乾兒子”,自然沒法和大眾的“親兒子”處於同等定位,這種潛意識是壓心底的,即使嘴上不說但心裡一定會想。

    為什麼斯柯達便宜?也只能說近幾年的斯柯達有比較大的優惠,因為放在10年左右斯柯達的價格還是相當堅挺的。現在斯柯達便宜?不便宜不行啊!沒有銷量怎麼能撐起利潤,沒有利潤怎麼持續投入,沒有投入怎麼繼續推陳出新提升競爭進入良性迴圈。斯柯達在認清人們不買賬後,既然定價、定位已成事實,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終端降價,透過終端降低其定位提升價效比。另外,隨著大眾、斯柯達旗下所有車型MQB平臺化後,零部件共用、通用化成都提高,從車企側就已經降低了生產成本,降價可能對利潤的影響比以前小一些。比如都使用同樣的螺絲,肯定是批發的越多越便宜,大家都用這種螺絲成本就降下來了,利潤可以讓給消費者。(一個螺絲可能代表不了什麼,但平臺化零部件通用率能達到50%就是恐怖的概念了,不然為啥各大車企都不遺餘力發現平臺)

    從去年開始斯柯達的定位已經發生改變,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斯柯達的車型定價已經有很大幅度降低。Octavia已經有11.99萬的入門變成了9.99萬,整體車型指導價官降2萬左右。Superb標準版關降一萬多,同是2.0T入門版定價只有18萬多,和Passat相比低了近3萬。也就是花同樣的錢可以上Passat1.4T但是就能上到Superb的2.0T。雖然Superb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留點面子)但不難看出斯柯達現在已經認清了局勢,擺正了自己的角色,在國內就是要做一個性價比的大眾子品牌而不是有運動血統的捷克百年汽車品牌。

    我認為,自從一汽大眾·Jetta成立後,上汽大眾要把斯柯達打造成介於大眾品牌和Jetta品牌之間的價效比品牌,但仍標榜運動元素只是整體降低定位,放下高冷,比誰活的長而不是比誰的品牌有多長的歷史。其實這才是斯柯達的起點路線,如果當初引進時就是這個定位,我認為Jetta這個品牌能否出生都不一定。那到底誰會去為斯柯達買賬?即使它使用了大眾的三大件和核心配置!其實人們不是不懂它但也只有它的價格達到消費者心裡對這個品牌溢價預期的時候,才會有更多人願意掏腰包。

    所以,迴歸主題,品牌撐不起溢價,必須低價或者降價提高性價比和人們對它的接受度。

  • 8 # 閒餘時光

    就像通用車系裡的別克和雪佛蘭一樣,就像大眾和斯柯達。斯柯達如果價格和大眾一樣,那因為他的品牌力低於大眾,即使同級別車型配置高於大眾,他的銷量一般也不會高於大眾。

    比方說,商務用車,大眾Magotan是王者一樣的存在,大氣中庸,高層次大公司用也合適,小公司用也挺氣派,大小通吃,還都挺實用,這點大眾做的非常到位,而Superb就差點意思,商用不太適合,更多的人家庭用。

    而家庭用車,在國內的購車環境上,更多人會為品牌力買單,所以,Superb等車型,更多的人透過高配置以及低價格來獲取市場。

    總而言之,是因為品牌力不如大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更年期能離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