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夜luck

    很多人讀過三國演義的書,看過三國演義的電視電影,裡面的諸葛亮簡直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小編也喜歡諸葛亮,隨便想想便列出一大堆他的事蹟,比如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燒赤壁,巧布八陣圖,空城退司馬,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揮淚斬馬謖,星落五丈原,甚至最後還以已逝之身嚇退活司馬。諸葛亮太厲害了,厲害的像天神下凡。可是三國演義畢竟是明朝前期羅貫中所著,中間隔了一千多年,歸類也是屬於文學鉅著,而不是屬於史學鉅著,歷史上雖然諸葛亮是真有其人,但是,他真的這麼厲害嗎?這些事蹟都是真的嗎?小編帶著這些疑問,仔細閱讀了藍本三國志……

    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一心輔助劉備恢復漢室,出謀劃策,為蜀漢征戰無數。而這其中讓諸葛亮最殫精竭慮的一次,當首推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當時劉備關羽張飛黃忠等都已離世,蜀漢起家的荊州班底已經寥寥無幾,一無明主二無名將。而他的對手曹魏是什麼情況?此時是魏明帝時期,這個時期的曹魏,歷經了前兩代文帝和武帝--尤其是武帝的積累,民殷國富,史書"世或謂魏氏不用錢久,積累鉅萬,故欲行之,利公富國。"世人或者認為魏朝不用錢很長時間,積累了很多錢,所以最後又用了錢,有利公家有利於國。此時曹魏的國策也是發展經濟,穩固自身,仰仗著自己良好的基礎繼續充實發展自己,而自身強大了,蜀漢和孫吳自然不在話下。

    諸葛亮沒有坐以待斃,在建興六年,精心準備之後開始了第一次北伐。既定計劃為奪取雍州涼州以進攻長安。命趙雲由斜谷方向虛張聲勢以吸引魏軍,自己則親率主力攻取祁山,安定、南安和天水相繼聞風而降,順便還收服了姜維。然而關鍵時刻馬謖剛愎自用錯失街亭要地,諸葛亮只得退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利。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月,諸葛亮聯合東吳雙管齊下,陸遜一路北上到石亭然後打敗曹休,諸葛亮一路從散關出兵,圍攻陳倉,但陳倉事大,魏軍死守二十多天直到魏軍來援,諸葛亮不得已又退回漢中,第二次北伐失利。

    次年第三次北伐,諸葛亮率部連下武都、陰平兩郡,然後分兵堅守鞏固戰果,主力回師漢中。

    再次年,魏軍反攻,諸葛亮一邊加強防守一邊增調援軍,魏軍來勢洶洶,可恰逢連降大雨,斜谷、子午谷等交通要道受阻,魏軍不得已班師回朝。

    第四次北伐到了建興九年,諸葛亮率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堅守不出,憑險據守,以消耗蜀軍糧草。諸葛亮出計以退為進引誘魏軍。但司馬懿非常謹慎,概不上當。終於諸葛亮糧草耗盡,只得再次退回漢中。退兵途中設下埋伏,一戰斬殺魏國名將張郃,魏國震動。

    第五次北伐是建興十二年春天,諸葛亮勵精圖治整頓兵馬糧草,親率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此次大有一戰定天下之勢。司馬懿自知不可力敵便故技重施,築營闢壘堅守不出,立足於穩,把蜀軍耗垮,待蜀軍糧草不繼主動退兵。但是諸葛亮這次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是在渭水分兵屯田,自給自足。二是聯合孫權同時攻打魏國。同年五月孫權率十萬大軍親征合肥,但是孫吳的防守名滿天下,進攻卻一事無成,一戰不勝便撤回江東。無奈諸葛亮只得再次獨立面對強魏。同年八月,諸葛亮久病成疾,不幸病逝於秋風五丈原。隨著一代名相落幕,北伐之勢也戛然而止。

    小編覺得雖然諸葛亮北伐沒有成功,可對於蜀漢來說意義重大,諸葛亮北伐,以三分之一多點的國土面積,四分之一不到的人口,把歷經三代勵精圖治民殷國富的曹魏差點拉下馬,打的魏國朝堂連湊四萬部隊平叛都無能為力,這大大緩解了魏國吞併蜀國的程序,直到30年後魏將鄧艾才再進成都,一統蜀漢。

    諸葛亮北伐之前的魏國, 地大物博,國富民強。

    諸葛亮北伐時的魏國,連年穀麥無收,關東饑荒。

    諸葛亮北伐身死時的魏國:農業廢弛。關中無敢應戰,雍涼不解甲冑,中原不釋鞍馬。

    而諸葛亮的厲害,不僅在於在戰略上給魏國造成巨大壓力和消耗,同時諸葛亮還能穩步發展國內經濟,在消耗敵人的時候充實自己,此消彼長,要是諸葛亮沒有病逝,誰勝誰負,還結局難料。

    所以諸葛亮是真的厲害,甚至比演義裡記載的要厲害的多。

  • 2 # 冥界宮主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對諸葛亮超越的智謀欽佩,對事蹟更能說出一二,如火燒博望波,草船借箭,借東風等,可這些在正史上與諸葛亮沒一毛錢關係。想想吧一個在厲害也有限度,而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描述的太過了,以至於後世感嘆孔明智多如妖。

    諸葛亮作為政治家高分無疑,但作為軍事統帥則差強人意,這點從劉備讓諸葛亮管理行政而非軍事就不難看出,再到後來的進取益州帶龐統而非諸葛更證明這點。或許會有人說是龐統毛遂自薦自願前往,我只能說這還是小說。

    要知道曹操孫權和劉備看人是很準的,作為一個優秀統帥帶兵出征不可能不考慮全盤。就算龐統和諸葛才能不像上下,但兩個人的側重點不會一樣。作為主帥劉備會因為龐統毛遂自薦就帶上他嘛,明顯不會,肯定是深思熟慮才決定的。如果諸葛亮真的在軍事上有卓越的能力,在進取益州上會不帶上他嘛,想想都不會。

    證明諸葛亮軍事才能的還有後期的北伐,實在不是一個統帥應有的風采,在第一次北伐失利後諸葛亮從未調整過戰略方向,要知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出其不意的,而魏國在隴右一帶並未重視,這樣北伐是有機可乘的。但在第一北伐失利後,魏國加強了隴右一帶防禦,然諸葛亮後續北伐仍然按照第一次的行進路線沒有任何改變。這就相當二戰時德國按照一戰的進攻路線進攻法國能打贏嘛,擺明不能。

    戰爭作為藝術,以少勝多的古已有之,但那次不是冒著巨大的風險取得的,而諸葛亮性格太穩,做事謹小慎微,這樣的性格打守城戰在適合不過,可他是進攻。

    作為一個統帥不僅要有過硬的軍事素質,還要有靈活應變的想象力,這點諸葛亮是沒有的。

  • 3 # 道聽途説

    可以簡略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諸葛亮是否真有那麼厲害,《三國演義》書中大概也為了使人感到故事情節豐富而不單調,所以或有渲染色彩,不能說用“誇大”來刻畫,只能說用各種“比喻”來說明某些事情和人物的不平常事蹟。

    古往今來,華人都善於用“比喻”來表達萬事萬物,比如說某女子什麼“國色天香”、“傾國傾城”,其實僅僅只是形容美貌罷了……

    那麼,“事後諸葛亮”,什麼“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來形容,不管怎麼說,證明諸葛亮確實也有足夠的智慧(光憑舌戰群儒就知道他的厲害之處)。這麼分析,說他厲害也不覺為奇、理所當然了……

  • 4 # 歷史吃瓜客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這樣考慮:如果說諸葛亮是神人,那麼為什麼成績那麼小?如果說諸葛亮是平庸之輩,那麼為什麼大家對他有那麼多溢美之辭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諸葛亮。

    隆中對的神與不神

    羅貫中為了烘托“隆中對”的神奇真是不惜筆墨,僅僅“三顧茅廬”就寫了數千言,關於這個,《三國志》只有五個字——“凡三往,乃見。”。

    隆中對當然非常了不得,一個在野之人能把天下大勢分析的那麼透徹,進而為劉備指明瞭具體的奮鬥方向,說神也不過分。從另一個角度看,劉備在遇見諸葛亮之前,簡直是一個無頭蒼蠅,到處亂跑亂撞,空有一腔熱血,而隆中對之後立馬脫胎換骨了。

    但是,計劃的提出和實施是兩回事,隆中對的種種設想的實現那是劉備的事情。這就好比荀彧提出的“迎奉天子、深根固本”;朱升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關鍵得看曹操、朱元璋怎麼做。

    所以說,諸葛亮是“提出”而不是“定”三分天下的人。小說演繹或者民間傳說往往誇大計劃的重要性,好像三分天下成諸葛亮的事兒,劉備什麼也沒做。這肯定是不符合邏輯的,不然的話,劉備怎麼是老大。

    錦囊妙計是優點嗎?

    首先,羅貫中之所以設計這樣的情節,主要是想表達諸葛亮的智謀超人。但是史書中沒有記載諸葛亮那些神神秘秘的“錦囊妙計”,曹操倒是用過這個技能。

    退一步講,就算錦囊妙計是真的,我覺得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樣嚴重挫傷了屬下工作的積極性,成了被諸葛亮輸入程式的機器人。

    其實錦囊妙計的背後是事必躬親,但是,正是由於諸葛亮的這一工作作風,造成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局面。

    所以,我認為錦囊妙計或者說事必躬親,真不能算作諸葛亮的優點。

    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木牛流馬???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在“舌戰群儒”促成孫劉聯盟後,就回到了劉備身邊。所以,赤壁大戰沒他什麼事兒,草船借箭是不存在的。

    借東風更是虛妄之說,如果諸葛亮真有這本事,那應該用在“葫蘆谷”,省得司馬懿瞎嘚瑟。

    空城計在史書中也沒有相關記載,諸葛亮街亭之戰是妥妥的被打敗了。當時魏明帝曹睿壓根就沒有把諸葛亮的這次進攻放在眼裡,因為他全盤接受了三郡叛變,屬於作繭自縛。

    木牛流馬應該是有的,《三國演義》中轉載的製作工藝也不是羅貫中瞎編的,而是來自《三國志》作者陳壽所整編的《諸葛亮集》。當然,陳壽的資訊來源也收到很多質疑,人們按照這個工藝做不出來,也有人說僅僅是獨輪車。關於網上賣的哪些木牛流馬動力來源,有誰懂的話可以給說一聲。

    非常殘酷的是:無論木牛流馬被想象多神奇,在當時戰爭中的實際作用都非常了了。

    另外,孟獲是打了,但是沒有“七擒七縱”,諸葛亮和曹真、司馬懿對壘都是寸土未得、無功而返,被郝昭弄的沒脾氣也是真的。如此看來,大家不應該覺得諸葛亮是神人吧,請往下看。

    把北伐反過來看

    我覺得諸葛亮北伐確實是泛善可陳,但是反過來看呢?天下九州,曹魏佔了六個、國力強盛,照樣也奈何不了諸葛亮在世時的蜀漢,還被他不停的騷擾。

    也就是諸葛亮北伐算不上能耐,但是曹魏伐蜀更是沒戲。

    人品問題

    這是最最關鍵的,無論《三國演義》還是民間傳說,對於諸葛亮的人品基本上都是實事求是的。您想想諸葛亮軍政大權在握,完全可以效仿曹操、司馬懿,他沒有那麼做,這樣的忠誠實在難找。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一下:一、南征孟獲、北伐中原,完全可以說是窮兵黷武,但是沒有人造反;二、被貶的彭漾、李嚴等不記恨;三、孟達想回來有其他原因,可以不說,但是黃權在曹魏毫不避嫌的屢次誇讚;四、東吳的張溫出使蜀漢,回去後因為到處宣揚諸葛亮的治理有方等原因被殺。

    結語:我認為諸葛亮首先不是平庸之輩,加上人品難得,人們願意給他擦脂塗粉,逐漸樹立起來一個神人。這和歷史有關,但不是歷史。

  • 5 # 美景頻現處處春

    諸葛亮確實厲害:是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一一智慧過人,用“三寸不爛之舌"打敗曹操,八十萬大軍。

    在赤壁之戰中一一競以過人的智慧,舌戰群儒,憑三寸不爛之舌,說通一一孫權、周瑜,聯合抗曹一一說是聯合一一蜀國只諸葛亮一人之力。

    東吳水軍將領周瑜一一嫉妒諸葛亮才能,想借聯合抗曹之機,殺害諸葛亮,讓諸葛亮,十天之內打造十萬只箭,周瑜深知是十天之內是不可能完成,借違抗軍令,殺掉諸葛亮,可諸葛亮以過人的智慧說:我只用三天。

    周瑜暗喜:心想這可你自己找死,十之內都不能完成!你自己說只三天,以為自己陰謀定能得逞,可諸葛亮早已看周瑜陰謀。

    諸葛亮是歷史奇人,名不虛傳,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一一天上陰晴雨霧,明瞭於心,什麼季節氣侯變化,根據天象觀察就知哪天有霧有風,利用大霧天氣,用滿載草人的船靠近曹營。

    曹軍認為東吳夜裡偷襲,萬箭齊發,諸葛亮船上草人,刺蝟般穿上曹操贈送箭衣,一夜之間十萬只箭打造成功!

    周瑜見諸葛亮的智慧,超越自己陰謀殺害計已落空,頓時氣死在昏迷中。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造箭完成一一隻欠東風,諸葛亮奇才智慧,什麼事都能提前預知,特別天氣,季節的更迭,什麼季節刮什麼風,大然也是有規律的,一個豐富智慧和學問的人一一諸葛亮當然非常清楚。

    曹操戰船盤居江北岸,氣勢兇兇。

    周瑜從昏迷中醒來,與諸葛亮密謀如何攻擊曹兵?兩人示意用筆寫在手掌上,再同時展開一一週瑜也是將才,謹次於諸葛亮!

    兩人展開手一看同樣一個字“火"兩人同時哈哈大笑!

    這不謀而合,更讓周瑜加深嫉恨一一一諸葛亮。

    當時曹操江北,用火攻曹操必有南風天氣才行,因此諸葛亮在高處設祭壇周圍插滿彩旗,燒香紙祭拜盼東南風的到來!好象有神密色彩,飄擺的彩旗一一以測風向的到來。

    等啊!等,終於等來東南風,拉開赤壁之戰的序幕!熊熊的烈火,燒的曹操八十萬大軍,丟盔解甲一片殘叫聲,狼狽逃竄只顧各自奔命!

    赤壁一戰,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千古傳佳話留美名至今傳頌!

    諸葛亮的智慧一一週瑜處處敗下風!

    諸葛亮提前料到一一戰役勝利後,周瑜一定殺他,早準備關公江邊等著接應,周瑜想到要殺時,諸葛亮已乘船走遠,又一次氣周瑜幾乎喪命!

    諸葛亮智慧,總能提前料到事情發生!不可否認的奇才大略,千古傳美名。

  • 6 # 影視尋歷史

    事後諸葛亮,指事後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俗稱“馬後炮”。

    出自向春(向春,原名李向春,山東汶上人。中共黨員。1960年畢業於菏澤師專文史專業。作品有《煤城怒火》等)《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後諸葛亮,決定拉武裝時我就說過,我們不拉出去,郭忠還可以存在,因為引不起小島的注意。”

    首先這句話並不是評價諸葛亮的!!!!!

    其次我們所熟知的諸葛亮是經過藝術加工的!

    但是歷史中的諸葛亮也非常的厲害!!!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不厲害能當丞相嗎?能有這麼多名頭嗎?)

    1,政治家

    諸葛亮在蜀漢創造了一個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圍,立法公開、執法公平。休士勸農時,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2,軍事家

    治軍以明,以信為本。

    用兵南中(七擒孟獲)

    北伐曹魏

    聯吳抗曹(木有草船借箭,木有借東風)等

    3,文學家

    就不必多介紹了吧,還記得被“熟讀並背誦全文”支配的恐懼嗎?

    《出師表》

    4,書法,繪畫,音樂

    篆書、八分、草書都寫得很出色。

    畫作既取現實生活又有神奇而豐富的想象,而且構圖宏偉,場面博大。

    諸葛亮精通音律,喜歡操琴吟唱,著《琴經》。

    5,發明家

    孔明燈,木牛流馬,八陣圖,諸葛連弩,木獸,孔明鎖,地雷,孔明棋

    僅僅是簡述,諸葛亮的偉大之處遠不止如此。除了在政治軍事,文化藝術上的精彩絕豔,德行操守也非常高潔!令後世歎服!

    老對手司馬懿也發自肺腑對諸葛亮作出這樣一句評價:“真乃天下奇才也!”

  • 7 # 望塵w

    首先,諸葛亮是三國時的一個厲害人物這是不容置疑的,但要說到智謀超絕就有點誇張了。

    其次,問題中的三國應該是指羅貫中筆下《三國演義》中的三國。

    《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與《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並稱為四大名著,是四部中國古典章回小說。

    小說是吧,就是再基於歷史事實也有藝術加工成分的。三國時期的真實人物和事件,雖然這真實只能來自於有限的史料記載和推理,與《三國演義》是有區別的。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最早記載漢末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曆史的是西晉陳壽。公元280年,陳壽用十年時間撰寫完成《三國志》六十五篇。在這之前他就完成了《諸葛亮集》,說明諸葛亮在當時也是個出類拔萃的人物。

    《三國志》裡的諸葛亮博學多才,是個治世良臣,最主要那時他還是個人。

    我們知道諸葛亮人神混雜身份的許多事蹟,知道他的戰略遠景,知道孔明燈、饅頭(包子)和木牛流馬,知道“借東風”、“空城計”、“火燒新野”。學過《隆中對》,背誦過《出師表》。聽說過“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事後諸葛亮”等等。

    “事後諸葛亮”是句戲謔之語,戲謔的是別人,表揚的是諸葛亮。

    下面我們就捋一下諸葛亮越來越厲害,從人變成神的過程,分析一下形成的原因。

    一、形成的過程

    從隋朝開始,部分三華人物故事開始在民間流傳,那是個人才輩出,英雄逐鹿、讓人熱血沸騰的時代,曹操、劉備、孫權及其陣營的將士謀臣們都讓人過目不忘。

    唐朝時,諸葛亮輔佐劉備成就大業得到認可,大詩人杜甫《蜀相》中的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更是奠定了他忠君為國、鞠躬盡瘁的形象。

    到了宋朝,三國故事成為說書藝人的重要題材,三華人物也進一步豐滿起來,演說、戲說題材得到民眾的普遍歡迎。蘇軾曾先後寫過《諸葛亮論》、《諸葛武侯畫像贊》,但這兩篇作品先貶後贊,不知是認識過程不同造成的,還是爭議造成的,還是對不同側面描寫造成的。

    明朝初期,羅貫中根據歷史,結合民間傳說創作了章回小說《三國演義》。諸葛亮智謀超絕的形象隨著《三國演義》的盛行流傳開來。

    魯迅先生說過:“劉備之德近乎偽孔明之智近乎妖”。

    當今資訊高度發達,人們看到聽到的書籍、言論更多,能夠正確評價諸葛亮的功績。讚賞藝術加工後的諸葛亮,欣賞他的仙風道骨。

    二、形成原因

    1.諸葛亮從人到神的過程中,是中國造神運動的結果。看關羽從一名將軍變成了戰神、而且還是財神,理解吧。

    2.人們把自己沒有的,想要有的品德和力量、超能力附加在傳說中人物身上,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和寄託。

    3.這也符合封建士大夫追求的最高境界。

    5.看看現在的追星就知道一二了。

  • 8 # 書劍談

    不同的歷史時代,有不同的認知基礎。

    幾百年來,大多數人對於三國知識的瞭解以及三國曆史的興趣都是被羅貫中《三國演義》所點燃的,智謀超絕之說大多基於《三國演義》,但演義與歷史顯然有差距,真實世界中的諸葛亮厲害與否顯然也是具體分析。

    從歷史上看,先不論其他,諸葛亮的智力水平在同期人物中也絕對是上乘的。

    作為現代的我們,有著遠超於三國時期的科技常識以及文化歷史基礎。但在冷兵器時代,僅就諸葛亮所發明的幾種運用於軍事上的裝備,就可以看出諸葛量確實智商異於常人,譬如諸葛連弩、譬如木牛流馬。雖然說諸葛亮發明的這幾種

    也正是藉助他發明的這些利器的裝備部隊,才使蜀漢軍隊在國力不如曹魏的情況下,還能屢次征伐互有勝負。

    而在漢中之戰中,被譽為五子良將之一諸葛亮也對其忌憚三分的張郃,即死在蜀漢軍隊的弓矢之下。

    也正如此,才有三國志中對其“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陳圖 ... 、六恐、五懼,皆有條章……”這樣的評價。

    諸葛亮長於內政治理,謹小慎微雖然不會造成大的問題,但卻限制了他在軍事指揮上的不那麼如人意,當然事必躬親也限制了蜀漢人才的發展以及他的發展。

    以蜀國之弱,可以與最強曹魏抗衡多年,並互有勝負,不能不說諸葛亮在其中起著很大的作用。而如果不是劉備剛愎自用在夷陵之戰先折騰掉蜀漢大半發家的精銳之師,又把自己折騰進去,歷史又會成什麼,也很難說。

    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在依託成都平原,以及平定西南方面重要的內政以及軍事發揮,弱小的蜀漢也很難支撐幾十年。當然,諸葛亮還有不錯的組織以及協調能力。

    以當年馬超歸漢這件事來說,關羽去信諸葛亮提出不服,卻被諸葛亮幾句恭維話就把關羽哄的心中樂開了花,並四處向同僚炫耀。

    可見,如關羽這樣在蜀漢幾乎所有高層面前都極其傲慢的人,也是很尊重諸葛亮的。諸葛亮的馭人之術可見一斑。

    當然,所謂人無完人,諸葛亮之能正是在內政及重大軍事決策上有他的大能力外,在具體到區域性軍事戰術戰略的使用上,顯然也是受制於所謂“諸葛一生唯謹慎”這一後世評價上。

    如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凸顯諸葛亮知天機,懂心理的這些傳奇事件其實都出於演義誇張。實際上,諸葛亮在一些具體用人上如街亭馬謖之用,用兵上不敢用魏延之計兵出子午谷等都表現出其性格缺陷。

    總結

    諸葛亮當然是厲害角色。即便有著性格缺陷,但其對於蜀漢的貢獻都是極其重要的,沒有諸葛,蜀漢哪會有立國之事呢。而諸葛亮對蜀主劉備的忠心,以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傳誦千古的精神都是值得稱讚,稱其三國厲害人物也不為過。

  • 9 # 武林驕子500

    諸葛亮肯定很厲害,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至於三國演義肯定神話諸葛亮了,而三國志雖然為正史,但是歷史勝利者改寫的,沒有影片資料啊,所以沒必要較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多次告白都失敗了還是說不想放棄,男生說各自安好,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