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濟

    鐵浮屠雖然厲害,但是劉錡已經有了破解之法,鐵浮屠的弱點在於馬腿,先砍馬腿,再擊殺倒地的騎兵。後又遇岳飛軍隊,再次打敗鐵浮屠,鐵浮屠全軍覆沒。鐵浮屠已經被破解,再用已經沒有意義了,只是送人頭。

    金國沒再組建鐵浮屠

    本來鐵浮屠人數就不多,組建鐵浮屠就需要花費很多錢。鐵浮屠全軍覆沒後,一方面因為花錢多,另一方面金軍主要對宋作戰,地形不適合大規模使用鐵浮屠。而蒙古滅金已經是很多年之後的事了,那時候金國衰落,更是沒能力組建鐵浮屠了,蒙古軍隊應該是沒遇到鐵浮屠。

    木華黎的戰略

    聯合地方漢人武裝

    雖說沒鐵浮屠已經沒有了,想滅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蒙金戰爭進入中期,主要是木華黎對金作戰。蒙古軍雖然勇猛,但是人數有限,所以木華黎就先收服當地漢人武裝,聯合起來一起攻打金軍。如此一來,蒙軍主力就可繼續靈活機動作戰,由漢人武裝牽制金軍。

    突襲野戰

    蒙古軍擅長突襲野戰,木華黎把這長項發揮到極致。金軍不出來,就調虎離山,騙他出來。蒙軍撤退,金軍一出城,蒙軍就以騎兵殺個回馬槍。在木華黎的出色指揮下,攻佔了金國大片土地。

    金國逐漸衰落,鐵浮屠也成為了過去式。已經不實用了。

  • 2 # 相州背嵬軍

    這個問題很搞笑,

    木華黎的大蒙古國(成吉思汗立國,人家就叫這個名字)時代,鐵浮屠已經消失在歷史的煙波浩渺中,

    早在南宋初期(紹興四年至紹興十一年,公元1133~1141)的宋金戰爭中,川陝的仙人關之戰鐵浮屠首嘗敗績,吳玠利用地勢迫使鐵浮屠重騎兵下馬攻擊,然後用大型床弩和神臂弓射的金軍一塌糊塗,

    以後的紹興十年五月,金國撕毀和議南下,在順昌(今安徽阜陽)被劉錡巧妙戰術擊敗,損失慘重。

    之後的七月在河南郾城(今漯河市郾城區)被岳飛全殲,

    最後的歷史記載是紹興十一年的柘皋之戰,張俊的部將王德擊敗已經不成規模的鐵浮屠,鐵浮屠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鐵浮屠是什麼樣子呢?

    它是塔形重鎧,其甲片不是細小的甲葉,而是層理感強的板狀長甲條,一層一層圈在身上,浮屠是塔的梵音。

     鐵浮屠的頭盔,史書記述為戴鐵兜鍪,周匝綴長簷,這說明了兜是一種笠形鐵盔。宋金以及後來的元代非常流行笠帽,宋代鐵笠重簷兜鍪是別具一格的盔形,由小圈到大圈、一圈一圈製成的。

      金朝制式鎧甲是大對襟,柳葉甲片編綴成長條狀基件,再將若干長條基件聯成整甲。可以看出與塔的形狀非常相似。

    金軍有對比定製:“鐵浮屠”只進不退,“後用拒馬子,人進一步,移馬子一步,示不反顧”--《金史》

    也就是說每前進一步,後面阻止馬退後的“拒馬子”就前進一步,不能後退,以示誓死不退的決心。

    “鐵浮屠”軍每三匹馬用皮索相連,“堵牆而進”,進攻起來如同今天的坦克衝擊,威力巨大。

    鐵浮屠的優勢雖然明顯,但是弱點也很致命,那就是馬腿,郾城大戰中嶽飛就是抓住這個弱點消滅了鐵浮屠,

    另外鐵浮屠雖然鎧甲厚重,仍然抵擋不住神臂弓和床弩的射擊,這是它不能長久的另一個主因。

    到了蒙古帝國崛起,蒙古人擅長輕騎兵戰術,他們的弓箭雖然沒有神臂弓威力大,但是密集射擊足以彌補穿透力不足,這一點在蒙古西征歐洲時大敗歐洲聯軍可以說明。

    史籍中沒有找到有關蒙古和木華黎擊敗鐵浮屠的記載,我不認可此說

  • 3 # 布衣如是說

    12世紀的遠東,金國的鐵浮屠,可謂是當時具裝騎兵的王者。這群裝備厚重札甲,頭戴兩重兜鍪,而且只露出雙眼的重甲騎兵,數量非常少,而且他們作為金軍統帥金兀朮的親兵衛率。

    即便是敵人,南宋名將吳璘對這支敵軍評價也非常高,認為他們紀律森嚴而且意志堅韌,可以“堵牆而進,官軍不能當,所至屢勝。”

    這支金國精銳,曾先後被岳飛、劉錡、吳玠擊敗。這支部隊,會因為戰爭需要,而改變他們的作戰方式。仙人關之戰,金兀朮命他們下馬步戰攻城。雖然他們札甲很厚,但吳玠的踏張弩和大斧,讓金兀朮的精銳損失慘重。

    那麼蒙金戰爭時,面對木華黎的侵略,為何鐵浮屠沒能大有作為,抵禦外侮呢?

    裝備並訓練這支精銳的重甲具裝騎兵,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衰落的金國,顯然無法承擔這項巨大的開支(或是統治者不願意掏錢),所以木華黎徵金時,沒有遇到鐵浮屠的攔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晶準備拍《新倚天屠龍記》,主要演員都有誰?迪麗熱巴真演小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