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作為少數民族政權,元朝統治中原不到百年。
17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元朝中統元年(西曆1259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宣佈改大蒙古國國號為大元,並自稱為“大元皇帝”。嚴格意義上的元朝由此而開始。忽必烈稱元朝皇帝以後,追尊之前的蒙古歷代大汗為元朝皇帝,因此,又有歷史學者將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作為元朝歷史的開端。

      嚴格意義上的元朝,從忽必烈稱大元皇帝開始,到元順帝逃亡漠北維持北元政權為止,前後累計將近百年。但是在這百年時間裡,為後世所熟知的元朝皇帝,只有忽必烈和元順帝,至於像元武宗、元成宗、元文宗、元明宗等君王,都處於默默無聞狀態,這其中原因何在?

      個人認為:

      認知誤區

      事實上,元朝皇帝大多默默無聞,屬於公眾正常的認知現象。但如果認為唯獨元朝皇帝大多默默無聞,則等於陷入認知誤區。

      在中國,夏商周三代姑且不算,從秦開始,到清朝為止,歷代王朝前後出現數百位皇帝,但是,被後世主流公眾所熟知的,只有幾十人。甚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多帝王自己連聽都沒聽過——比如漢順帝,比如東晉海西公,再比如唐順宗、遼聖宗等等。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王朝的皇帝,其主體部分,都是默默無聞的。

      在位年限

      而如果單以元朝歷史來探討為什麼元朝帝王中,只有忽必烈和元順帝存在感較強,那麼,在位年限算是重要原因。

      忽必烈在位三十四年,元順帝在位年限大致和忽必烈差不多。元朝九十多年時間裡,此二人在位年限,佔整個元朝的絕大部分時間,因此,忽必烈和元順帝的存在感較強。

      忽必烈和元順帝之間的歷任元朝皇帝,大多在位不足四年便去世了(比如元文宗在位四年,元明宗在位半年,元寧宗在位不足兩個月),這些皇帝在位時間太短,導致其沒有存在感。

      事蹟方面

      作為一個王朝,最受關注的君主有三種:即開國皇帝、亡國皇帝,以及在位期間做出過對後世影響巨大事件的君主(比如漢武帝)。

      元朝存在期間,除了忽必烈和元順帝之外的元朝君主,並沒有做過對後世造成嚴重影響的事蹟,因此不被後世銘記,也在情理之中。

      文藝方面

      當然,一個皇帝在後世的知名度,還取決於民間文藝的傳播——比如唐玄宗和楊貴妃、正德皇帝和李鳳姐這類故事,就讓唐玄宗、正德皇帝在民間具備很高的知名度。

      而關於元朝皇帝方面的文藝,歷來很少,因此這也是元朝皇帝沒有存在感的原因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原因。

  • 2 # 文史武俠愛好者小張

    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漢族,在全國建立統治的王超,統治時間區間為公元1206年——公元1368年,統治時長162年。

    元朝皇帝姓氏:孛兒只斤

    由元太祖鐵木真開始,歷經元太宗窩闊臺,元定宗貴由,元憲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鐵穆爾,元武宗海山,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元英宗碩德八刺,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元天順帝阿刺吉八,元文宗圖帖睦爾,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瓎,元寧宗懿璘質班,至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結束,共15個皇帝,最後,被朱元璋消滅。

    蒙古族作為馬背上的民族,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西亞、中歐的黑海海濱。這使得當時中國的疆土得到極大的擴張。但是,由於其殘暴的統治,導致元朝總共持續時間僅為162年,最終被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推翻。

    泱泱大漢民族,被蒙古族當做奴隸統治了一百多年,不得不說是大漢民族的第一次奇恥大辱。(後面還有被女真族再次統治)估計,如果劉邦泉下有知,棺材板都會翹起來!

  • 3 # 小李子說事兒

    全稱:乞顏·孛兒只斤氏或奇渥溫·孛兒只斤氏,又簡化為孛兒只斤氏。

    乞顏氏

    乞顏也作“奇顏”、“怯特”、“奇渥溫”、“乞雅惕”“其莫額德”、“其木德”等,是由以乞顏名字命名的氏族名稱姓氏。

    乞顏這個人是蒙古族部落的始祖之一。他的氏族人口不斷增加,出現了分支氏族。新增加的氏族名稱又成為本氏族成員的血緣標記,只有一部分人仍保持乞顏姓氏。乞顏氏是蒙古姓氏中最古老姓氏,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乞顏”有時也稱做“乞雅惕”,這個“惕”是詞尾複數附加成分,表示眾多的意思,在蒙古語詞彙中,“惕”、“特”、“德”等字,均表示為複數。

    有的乞顏人還自稱“其莫額德”氏,緣由來自一段動人的傳說。民間有這樣一段故事傳頌:被匈奴人追擊的那部分東胡人,催馬賓士到一個湖邊,一群天鵝聽到馬蹄聲便鳴叫不止。因為這時夜幕已降,故天鵝鳴而不飛。匈奴追兵趕來到一片雜亂聲,以為進入了對方的埋伏圈,便立刻撥轉馬頭而回,被追的這些東胡人因此得以生存。他們定居額兒古捏——昆後,無限崇敬天鵝,視天鵝叫聲為救命之聲。在蒙古語中,“其莫額”是聲音或資訊之意,這裡指天鵝的鳴叫聲。因此,有的人在承認自己是“乞雅惕”的同時,又自稱“其莫額德”,以示天鵝之聲拯救了自己。這個“其莫額德”一稱,久而又演化成“其莫德”或“其木德”。

    孛兒只斤氏

    孛兒只斤亦作“孛兒吉德”、“孛兒吉根”,“博兒濟吉特”、“孛兒吉濟錦”、“博羅特”、“布兒赤金”、“孛爾吉”、“臺吉”等,是尼魯溫諸部之一。

    孛兒只斤一姓的遠流為乞顏氏。自孛端察兒蒙合黑(成吉思汗十世祖)單建氏族後,始稱孛兒只斤氏,這個姓氏是由“孛端察兒”這個尊號演化而來,《蒙古秘史》有段記載,即:孛端察兒為孛兒只斤氏矣。合布勒(成吉思汗四世祖)汗時期,“乞顏”又放在“孛兒只斤”之前,表述為“乞顏·孛兒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時代,單用孛兒只斤為姓。

    在鐵木真顛沛流離時期,許多孛兒只斤紛紛投奔到其他分支(即孛兒只斤氏的其他分支)群體,只剩鐵木真一門仍為孛兒只斤氏。鐵木真成為蒙古汗國的大汗後,只由鐵木真兄弟五人及其後裔使用孛兒只斤一姓,並被譽為“黃金家族”。

    自鐵木真稱蒙古汗國大汗到額爾克洪果爾(林丹汗之子)降後金的430年間,蒙古族出任伊合蒙古國大汗、中國元朝皇帝及北元大汗。其中,綽羅期氏的也先出任大汗一年,其餘出自孛兒只斤氏。

    孛兒只斤氏分佈很廣,長城內外均見。久居內地的孛兒只斤氏,多以陸、王

  • 4 # 帝子降兮

    元朝皇帝的姓氏是孛兒只斤

    孛兒只斤(西里爾蒙古文:Боржигин),蒙古族乞顏部孛兒只斤氏,實際上是蒙古皇族的氏族名稱,明人寫《元史》時誤將其寫作奇渥溫氏。

    乞顏部包羅歹孛兒只斤氏是蒙古語舊時漢譯帶侮辱性的貶稱,正確譯為奇源部包爾熾君氏,又譯包爾之金氏,博爾濟吉特氏、博爾濟吉忒、博爾濟錦、孛兒吉德、孛兒吉根、孛兒吉濟錦、博羅特、布兒赤金、孛爾吉,包爾積金、包侕赤金等。

    元末避難改姓王,餘,寶,鮑,博,雲,羅,伍,他,白,幹,屈,金,雲,羅,月等。

    奇源部包爾熾君(明朝人貶譯乞顏部孛兒只斤)氏(西里爾蒙古文:Боржигин),成吉思汗家族的氏族名稱。

    蒙古伲魯溫諸部之一,由孛端察兒的祖先包爾熾君代墨爾根(又譯孛兒只吉歹篾爾幹)後裔以包爾熾君為氏。後演變成奇源部包爾熾君姓氏名稱,簡稱包氏,系成吉思汗家族之姓。

    孛兒只斤,意為庖犧烹飪守灶家族,即包羲氏,為蒙古伲倫諸部(又作“尼魯溫諸部”)之一。

    據《元朝秘史》, 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兒時(約十世紀前半葉)始用此稱(另一種說法則認為,該稱始於也速該時,但學界多以孛端察兒之說為是)。

    此後,族支繁衍, 其後裔形成許多部落,除成吉思汗祖輩一支外,皆另有姓氏。至成吉思汗曾祖合不勒罕時, 復冠以奇源“乞顏”部之稱,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該一支稱“乞顏·孛兒只斤氏”。

    此後,孛兒只斤變成一種姓氏名稱,明人所修《元史》取“乞顏”而誤譯奇渥溫姓,清代則多作“博爾濟錦”。

    後來,北部地區孛兒只斤氏多漢譯簡稱包姓鮑姓寶姓博姓等,南部孛兒只斤氏多以奇源簡稱奇姓。截至1996年,內蒙古巴林右旗仍有此姓。

  • 5 # 清淵詩詞

    眾所周知,元朝是有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孛兒只斤·鐵木真在漠北先建立的蒙古帝國,後來因為汗位之爭起了內訌蒙古帝國分裂,但是忽必烈最後奪得汗位並改國號為“大元”,將大元面積一直擴張到整個西亞地區,不僅如此元朝曾經兩次征討日本。可見元朝的武力值,但從鐵木真到坤帖木兒元朝統治的時間不足一百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少數名族的人一般在稱呼上的時候不說姓氏,不像“曹魏”“劉漢”“李唐”“趙宋”等。所以我們在平日裡提及元朝皇帝的時候都是直接說名字沒有說姓氏,加上因為元朝皇帝名字全稱都很長,即便是在書本中也只是剛開始會提及一下全稱,所以有90%的人都不知道元朝皇帝姓什麼。有說是孛兒只斤氏,其實不然,孛兒只斤氏也是被簡化了,其實元朝皇帝真正的姓氏應為乞顏·孛兒只斤氏,乞顏·孛兒只斤氏,這個姓氏在蒙古族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蒙古族部落的始祖之一。只是到了成吉思汗時代,才單用孛兒只斤為姓了。

    乞顏這個人是蒙古族部落的始祖之一。他的氏族人口不斷增加,出現了分支氏族。新增加的氏族名稱又成為本氏族成員的血緣標記,只有一部分人仍保持乞顏姓氏。乞顏氏是蒙古姓氏中最古老姓氏,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孛兒只斤一姓的遠流為乞顏氏。自孛端察兒蒙合黑(成吉思汗十世祖)單建氏族後,始稱孛兒只斤氏,這個姓氏是由“孛端察兒”這個尊號演化而來,《蒙古秘史》有段記載,即:孛端察兒為孛兒只斤氏矣。合布勒(成吉思汗四世祖)汗時期,“乞顏”又放在“孛兒只斤”之前,表述為“乞顏·孛兒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時代,單用孛兒只斤為姓。

    在鐵木真顛沛流離時期,許多孛兒只斤紛紛投奔到其他分支(即孛兒只斤氏的其他分支)群體,只剩鐵木真一門仍為孛兒只斤氏。鐵木真成為蒙古汗國的大汗後,只由鐵木真兄弟五人及其後裔使用孛兒只斤一姓,並被譽為“黃金家族”。

  • 6 # 牧馬靜拍拍

    元朝是蒙古族的天下,是首次由少數名族建立的王朝,孛兒只斤·鐵木真在漠北先建立的蒙古帝國,後來因為汗位之爭起了內訌蒙古帝國分裂,但是忽必烈最後奪得汗位並改國號為“大元”,將大元面積一直擴張到整個西亞地區,不僅如此元朝曾經兩次征討日本。可見元朝的武力值,但從鐵木真到坤帖木兒元朝統治的時間不足一百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少數名族的人一般在稱呼上的時候不說姓氏,不像“曹魏”“劉漢”“李唐”“趙宋”等。所以我們在平日裡提及元朝皇帝的時候都是直接說名字沒有說姓氏,加上因為元朝皇帝名字全稱都很長,即便是在書本中也只是剛開始會提及一下全稱,所以有90%的人都不知道元朝皇帝姓什麼。有人會說是孛兒只斤氏,其實不然,孛兒只斤氏也是被簡化了。其實真正姓氏為乞顏氏,乞顏·孛兒只斤氏,這個姓氏在蒙古族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蒙古族部落的始祖之一。

  • 7 # 國學小陳

    孛兒只斤。

    孛兒只斤(西里爾蒙古文:Боржигин),蒙古族乞顏部孛兒只斤氏,實際上是蒙古皇族的氏族名稱,明人寫《元史》時誤將其寫作奇渥溫氏。

    乞顏部包羅歹孛兒只斤氏是蒙古語舊時漢譯帶侮辱性的貶稱,正確譯為奇源部包爾熾君氏,又譯包爾之金氏,博爾濟吉特氏、博爾濟吉忒、博爾濟錦、孛兒吉德、孛兒吉根、孛兒吉濟錦、博羅特、布兒赤金、孛爾吉,包爾積金、包侕赤金等。

    孛兒只斤氏的傳承始祖是蒙古包端察爾,出自包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概被稱為“伲幄倫(黃金家族)”。

    乞顏部包端察爾子孫也速該巴特爾,是成吉思汗的父親。包端察爾是成吉思汗的上十多代先祖。包端察爾在兄弟的幫助下俘獲了札兒兀惕部落的一名女俘札兒赤兀惕·阿當罕·兀良合真氏,從此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馬群、家貲、隸民、奴婢等。

    出自包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因各有名號,概被稱為“伲幄倫”。 到屯必乃的兒子合布勒汗時,才複用古老的乞顏部稱號,其子孫被稱為黃金家族。發展到合布勒汗的孫子也速該巴特爾時,起用孛兒只斤氏,是蒙古部的古老姓氏。

  • 8 # loveVlog

    元朝歷代皇帝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始於太祖鐵木真,終於元順帝,共15帝。元朝是蒙古族的王朝,疆域寬廣,但統治殘暴,致使王朝短命。

    元朝皇帝譜

    太祖鐵木真(1162-1227)1206年稱汗,在位22年

    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死於1227年,廟號太祖。

    太宗窩闊臺(1186-1241)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窩闊臺,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後,由其四子拖雷監國一年,1229年才由窩闊臺即位。1234年,聯合宋朝滅掉金國。又攻南宋,1241年,死時年56歲。

    昭慈皇后----(1242-1246)年稱制

    昭慈皇后,姓乃馬真,窩闊臺的第六皇后。窩闊臺死後,推舉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稱制。

    定宗貴由(1206-1248)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貴由,太宗長子,母乃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時年43歲。

    欽淑皇后----(1248-1251)年稱制

    欽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憲宗蒙哥(1208-1259)1251年即位,在位9年

  • 9 # 塔司橙子記錄生活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國託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為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後任漢族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今洛陽)軍政,並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陝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與大將兀良合臺遠征雲南,滅大理國。

    1258年蒙哥興師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總東路軍。

    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線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託,出兵擊敗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餘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

  • 10 # 宇宙很白

    “黃金家族”的姓氏那肯定是跟著成吉思汗的姓來傳承啊。成吉思汗全名叫做“孛兒只斤·鐵木真”,所以他的後代就姓“孛兒只斤”。

    至於元朝只存在不到百年,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充分的吸收“漢家文化”,仍然還用那套草原上的東西來統治那麼龐大的帝國,制度與現實實際完全不符。適合草原的政策肯定不適合森林、平原等地方,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結果就是人民群眾的浪潮把草原上駿馬的馬腿給淹沒了[呲牙][呲牙]。

  • 11 # 寶貝99

    全稱:乞顏·孛兒只斤氏或奇渥溫·孛兒只斤氏,又簡化為孛兒只斤氏。乞顏氏 乞顏也作“奇顏”、“怯特”、“奇渥溫”、“乞雅惕”“其莫額德”、“其木德”等,是由以乞顏名字命名的氏族名稱姓氏。 乞顏這個人是蒙古族部落的始祖之一。他的氏族人口不斷增加,出現了分支氏族。新增加的氏族名稱又成為本氏族成員的血緣標記,只有一部分人仍保持乞顏姓氏。乞顏氏是蒙古姓氏中最古老姓氏,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乞顏”有時也稱做“乞雅惕”,這個“惕”是詞尾複數附加成分,表示眾多的意思,在蒙古語詞彙中,“惕”、“特”、“德”等字,均表示為複數。 有的乞顏人還自稱“其莫額德”氏,緣由來自一段動人的傳說。民間有這樣一段故事傳頌: 被匈奴人追擊的那部分東胡人,催馬賓士到一個湖邊,一群天鵝聽到馬蹄聲便鳴叫不止。因為這時夜幕已降,故天鵝鳴而不飛。匈奴追兵趕來到一片雜亂聲,以為進入了對方的埋伏圈,便立刻撥轉馬頭而回,被追的這些東胡人因此得以生存。他們定居額兒古捏——昆後,無限崇敬天鵝,視天鵝叫聲為救命之聲。在蒙古語中,“其莫額”是聲音或資訊之意,這裡指天鵝的鳴叫聲。因此,有的人在承認自己是“乞雅惕”的同時,又自稱“其莫額德”,以示天鵝之聲拯救了自己。這個“其莫額德”一稱,久而又演化成“其莫德”或“其木德”。 孛兒只斤氏 孛兒只斤亦作“孛兒吉德”、“孛兒吉根”,“博兒濟吉特”、“孛兒吉濟錦”、“博羅特”、“布兒赤金”、“孛爾吉”、“臺吉”等,是尼魯溫諸部之一。

  • 12 # 老高觀影廳

    孛兒只斤。

    孛兒只斤(西里爾蒙古文:Боржигин),蒙古族乞顏部孛兒只斤氏,實際上是蒙古皇族的氏族名稱,明人寫《元史》時誤將其寫作奇渥溫氏。

    乞顏部包羅歹孛兒只斤氏是蒙古語舊時漢譯帶侮辱性的貶稱,正確譯為奇源部包爾熾君氏,又譯包爾之金氏,博爾濟吉特氏、博爾濟吉忒、博爾濟錦、孛兒吉德、孛兒吉根、孛兒吉濟錦、博羅特、布兒赤金、孛爾吉,包爾積金、包侕赤金等。

    孛兒只斤氏的傳承始祖是蒙古包端察爾,出自包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概被稱為“伲幄倫(黃金家族)”。

    乞顏部包端察爾子孫也速該巴特爾,是成吉思汗的父親。包端察爾是成吉思汗的上十多代先祖。包端察爾在兄弟的幫助下俘獲了札兒兀惕部落的一名女俘札兒赤兀惕·阿當罕·兀良合真氏,從此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馬群、家貲、隸民、奴婢等。

    出自包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因各有名號,概被稱為“伲幄倫”。 到屯必乃的兒子合布勒汗時,才複用古老的乞顏部稱號,其子孫被稱為黃金家族。發展到合布勒汗的孫子也速該巴特爾時,起用孛兒只斤氏,是蒙古部的古老姓氏。

    擴充套件資料:

    元朝開國皇帝: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國託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為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後任漢族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今洛陽)軍政,並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陝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與大將兀良合臺遠征雲南,滅大理國。

    1258年蒙哥興師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總東路軍。

    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線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託,出兵擊敗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餘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

  • 13 # 笑笑小朋友

    孛兒只斤。

    孛兒只斤(西里爾蒙古文:Боржигин),蒙古族乞顏部孛兒只斤氏,實際上是蒙古皇族的氏族名稱,明人寫《元史》時誤將其寫作奇渥溫氏。

    乞顏部包羅歹孛兒只斤氏是蒙古語舊時漢譯帶侮辱性的貶稱,正確譯為奇源部包爾熾君氏,又譯包爾之金氏,博爾濟吉特氏、博爾濟吉忒、博爾濟錦、孛兒吉德、孛兒吉根、孛兒吉濟錦、博羅特、布兒赤金、孛爾吉,包爾積金、包侕赤金等。

    孛兒只斤氏的傳承始祖是蒙古包端察爾,出自包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概被稱為“伲幄倫(黃金家族)”。

    乞顏部包端察爾子孫也速該巴特爾,是成吉思汗的父親。包端察爾是成吉思汗的上十多代先祖。包端察爾在兄弟的幫助下俘獲了札兒兀惕部落的一名女俘札兒赤兀惕·阿當罕·兀良合真氏,從此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馬群、家貲、隸民、奴婢等。

    出自包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因各有名號,概被稱為“伲幄倫”。 到屯必乃的兒子合布勒汗時,才複用古老的乞顏部稱號,其子孫被稱為黃金家族。發展到合布勒汗的孫子也速該巴特爾時,起用孛兒只斤氏,是蒙古部的古老姓氏。

    擴充套件資料:

    元朝開國皇帝: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國託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為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後任漢族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今洛陽)軍政,並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陝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與大將兀良合臺遠征雲南,滅大理國。

    1258年蒙哥興師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總東路軍。

    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線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託,出兵擊敗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餘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

  • 14 # 棒棒學習

    孛兒只斤

    博爾濟錦、博爾濟吉特,讀音作bó ér jì jǐn(ㄅㄛˊ ㄦˊ ㄐㄧˋ ㄐㄧㄣˇ),

    源於蒙古乞顏部族,一說源於姬姓軒轅氏,出自蒙古族尼倫奇雅特·古孛爾只斤·乞顏部(亦稱乞彥、奇渥溫),屬於以部落、部族名稱為氏。

    關於乞顏氏的遠源,一說為白狄,一說為拓跋氏,而拓跋氏即為黃帝軒轅氏的北支後裔。遠古蒙古族人的圖騰為“孛兒貼赤那”,形象示為蒼狼,亦可能為孛兒只斤氏的姓氏起源,這有待進一步考證。

    孛兒只斤氏的始祖是蒙古族孛端察爾,出自孛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概被稱為“尼倫”(黃金家族)。發展到合布勒汗的孫子耶速該巴特爾時,起用孛兒只斤,他自稱孛兒只斤·奇雅特(藍眼睛的奇雅特人)。依照血統,成吉思汗應該是奇雅特氏人,其祖輩是該氏族的族長。所以自成吉思汗始,奇雅特就以高貴和偉大而聞名於世,並且凌駕於其他各部之上。史籍《元史》上稱為:“奇渥溫氏”,也是正確的。

    孛兒只斤氏在古突厥語中意為“藍眼睛的人”,漢姓為鮑、寶、包、孛、鐵、餘、博、奇、羅、波等諸氏。

  • 15 # 讀史知未來

    少數民族的姓一般就是“姓.名”,比如滿清皇帝的姓就是愛新覺羅,而元朝皇帝的姓就叫孛兒只斤。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

    孛兒只斤·窩闊臺(公元1186年—公元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窩闊臺汗」。

    元定宗孛兒只斤·貴由(公元1206—公元1248年4月),蒙古帝國可汗,史稱「貴由汗」,元太宗孛兒只斤·窩闊臺長子,母乃馬真後。

    孛兒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蒙哥汗」。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

    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鐵穆耳在位期間,停止對外戰爭,罷徵日本、安南,專力整頓國內軍政。

    孛兒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國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

    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時間為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

    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1293年—1328年),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位大汗(1323年—1328年在位)。

    孛兒只斤·阿速吉八(1320年—1328年),元朝第7代皇帝,蒙古帝國第11代大汗(1328年在位)。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蒙古帝國可汗,汗號「札牙篤可汗」。

    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琜(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是元朝第九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三位大汗,1329年2月27日—1329年8月30日在位,在位6個月。

    孛兒只斤·懿璘質班(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

    孛兒只斤·妥權帖睦爾(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犬夜叉》中殺生丸為什麼一定要搶奪鐵碎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