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陌竹媽媽
-
2 # 趣扎堆
身為一名80後的農村娃,小時候玩的玩具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圓寶”、“抓石子”、玻璃球、滾鐵環,“小霸王”等等,現在還是比較容易找到的,畢竟那個年代的玩具都是身邊的東西,用錢買的很少。
-
3 # 趙鈴鍾
我家兒子的玩具,一推一推的,我個人覺得孩子玩具多未必是見好事!我悄悄給他藏起來幾包啦,目的是要他懂得珍惜玩具,即使玩壞了,也要懂得修補和收拾!
-
4 # 佛系養娃
說到童年玩具,腦海裡不由自主的出現了許許多多快樂的童年片段。作為一個90後,我的童年,大多數都是和山和水有關,可以說山上的石子、野果、花草樹木,水裡的魚、貝殼等就是我的玩具。除了這些天然的玩具,我們還會利用各種東西自己做玩具,竹子做的手槍、弓箭、小推車等等。
小學後,男生流行玩玻璃珠、四驅車、卡片、小霸王等,女生流行玩跳繩、各種明星、動漫貼紙、明信片、踢毽子等等,我還記得那時候因為當時《四驅兄弟》那部動畫片,附近的小男生開始迷上了四驅車,每到放學,馬路邊就圍著一群男生,每個人都拿出自己的四驅車在那比拼,在老家,還能找到我哥的那一盒子四驅車。
說到明星貼紙,在老家,我的房間裡貼滿了各種劉亦菲、林志穎等明星的貼紙,那時候可能就是追星的萌芽期吧。
那時候的我們還沒有智慧手機、平板和電腦,沒有王者榮耀和吃雞,但是卻感覺更加單純快樂,放學後三五小夥伴組隊跳繩,週末一起去山上採野果,河裡撿貝殼,一起在大自然裡暢玩,面對面的歡聲笑語不比螢幕裡的生動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很多針對兒童益智開發的玩具,同樣也是充滿樂趣,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玩法,重要的是好好享受童年這一段難得的快樂時光。
-
5 # itdeers
作為一個90後啊,小時候玩的玩具還是不少的,哈哈
1.陀螺(手工打造的)
2.地寶(用書紙折的)
3.溜溜彈(玻璃珠)
4.泥窪窪(摔泥巴)
5.挑石子
6.飛蜻蜓
7.飛轉盤(使用的老爸的刮鬍刀的刀片,還把手打破的不行)
8.彈弓(木叉子刻的)
9.風箏(報紙糊的)
......
現在發現以前的玩具還是很多的啊,起碼比起現在的玩具,那基本上是自己搞的
小霸王遊戲機、摺紙飛機、駕車子輪子、洋火槍(腳踏車鏈子做的)、跳繩、雞毛鍵子、一根繩子(翻花繩)、王八盒子(紙做的)還有很多都快想不起來了,滿滿的一波回憶。
-
6 # 萌萌的小劇場
我是一個標準的80後,出生在中國最普通的一個小鄉村,童年時候的玩具並不多,如果說現實中再去找童年時候玩過的玩具,我們家肯定是一樣也找不到了,只能找一找記憶中童年的玩具,與各位分享一下!
一、滾鐵環
童年時代幾乎每個男孩子都會玩的玩具,上學、下學的路上都是滾著鐵環,還會一起比賽,有的家裡條件好一些的孩子用的是榨油坊用來榨油的鋼圈,滾起來聲音很大,有的是用箍水桶的鐵絲圈,滾起來沒什麼聲音。小時候一直夢想擁有一個鋼圈的鐵環,至今也沒有實現,也是一種遺憾。
二、彈弓
這個需要自己動手製作,也有的是大人幫助製作,首先在山上尋找分叉對稱,粗細合適的雜木樹杈,其他材料需要準備橡皮筋若干【有條件的使用腳踏車胎打氣用的那種皮筋,忘記名字了?】,很簡單就製作完成了,放學後,跟小夥伴們一起去打鳥玩。
三、合頁、鏈條製作的火柴槍
1、使用門上的合頁,拆開,製作成手槍的形狀,用腳踏車輪上的條的頭部鑲嵌到合頁中,火柴從洞中穿過,用一長根鐵釘,當撞針,使用橡皮筋的彈力,就可以發出響聲,危險係數還是挺高的。
2,同樣的原理製作的鏈條火柴槍,一般都是自己動手製作。
四、弓箭
這個非常簡單,砍一節細竹子,用繩子繫上,小時候經常跟哥哥們一起製作,比賽誰射的遠。
五、打彈珠
這個是學校禁止的,要是被老師發現會直接沒收,我們校長的孩子彈珠最多,哈哈,我們村一個年級只有一個老師,都是由村民擔任的,一個年級有10個左右的孩子,老師什麼都教,現在想想老師也挺辛苦的,不僅要教書,家裡還有農活。感謝為我們付出青春的老師們。
六、跳皮筋
一般女孩子玩的比較多,由於我們村裡同齡孩子本來不多,基本上都是男孩女孩一起玩,不然都湊不齊人。
七、打陀螺
現在城裡的廣場上有很多老年人會玩,只是比我童年的更高階一些,童年的陀螺,需要自己動手製作,鋸一截松木,頭部用刀削尖,挖個小孔,把鋼珠錘進去,放之前先放一點鹽,不知道什麼原理。
-
7 # 漯河媽媽幫
小時候喜歡玩橡皮泥,但是做好的造型沒法儲存下來,後來都變質扔掉了,所以現在給孩子買了超輕粘土玩具,可以風乾儲存的那種,放很多年都沒有問題,選了一個出口品牌,羅弗巧樂卡,很適合做親子手工
回覆列表
還記得那時男生最喜歡的運動是滾鐵環,一個鐵圈,都能玩好久好久,樂此不疲。
女生喜歡的就多了,跳繩,踢毽子,丟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