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魑魅涅磐

    美國下一代驅逐艦出來最快也得在二三十年後了,首先因為耗費近三十年集齊了好多先進技術出來的DDG1000驅逐艦,反而因為技術不成熟和造一艘價格上漲一大截問題淪為雞肋後,美軍只得繼續在現役的伯克2驅逐艦上升級改進,繼續建造改進升級後的伯克3級導彈驅逐艦來撐場面。再加之當下美國疫情全國蔓延問題,國會緊急撥款2萬億救助問題,至少在未來十年內撥給逐漸淪為三等人的海軍軍費預算只會越來越少,那麼距離下一代驅逐艦面世的時間真的是很遠很遠。

    的確美國第一艘DDG1000剛出來的時候,給外界最大的震撼就是其特別科幻的艦體佈局,甚至可以說任何一個人看到DDG1000的外表都會覺得這是一艘來自未來的戰艦,作戰效能肯定不差,而且美國海軍也是大吹特吹,說什麼DDG1000採用了哪些先進技術,說什麼別說其他國家的主力戰艦了,效能比美軍自家的伯克2A還先進至少二十年。

    但是誰承想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新一代055級大型導彈驅逐艦橫空出世後,雖然外表沒有DDG1000那個科幻,但是好在不管是艦體結構、隱身效能、動力系統、武器系統、電子系統都做到了全方位更好,可以說論綜合性能055可以比肩全球任何一艘戰艦,就算和外形看起來很科幻的DDG1000相比都絕對能碾壓其。為什麼這麼說呢?DDG1000為了提升整艦的雷達隱身效能,採用了更有利於隱身的穿浪體結構,但是這種船體結構雖然隱身效能出眾,但是奈何於一個倒V的艦體結構也讓其在正常航行時,甲板容易上浪,特別在惡劣海況下很可能這個到V艦體結構會導致艦艏插進海浪中而不能自拔,畢竟軍艦是要全球航行的。

    其次DDG1000也因為技術和成本預算的問題,消減了當初為其研發的雙波段雷達,在雷達探測和制導上相比真的安裝了雙波段雷達的055稍遜一籌,所以DDG1000雖然看起來很先進,但是從實戰角度來說這卻是一艘很雞肋的軍艦,而且因為隨雞肋但是建造成本卻在不斷上漲的原因,美海軍只能放棄繼續建造這樣一艘和瀕海戰鬥艦一樣看起來很先進但是實際作戰能力雞肋的建造計劃,轉而去建造升級改進版本的伯克3級導彈驅逐艦。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海軍下一代驅逐艦因為預算的問題最早出現得在2040年以後的話,那麼當初DDG1000 上面存在的一些成本過高,技術不成熟的缺點都將得到改變,比如我們依然會看到相比現在DDG1000更加科幻的艦體上層建築,隱身效能更出色。當然最大的懸念還是在其是否會堅持隱身效能更出色的穿浪體艦體結構設計,還是依然保持現有的大深V艦體結構不變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從軍艦自身的航行效能需求來說,穿浪體雖然隱身效能出眾,但是奈何適航性真的很差的原因限制下,要想避免甲板湧浪的問題,就得加高前甲板的幹舷高度,現有的DDG1000的幹舷高度已經是加高過的老,但是適航性依然不如傳統軍艦,而且加高後的幹舷會增加艦體雷達反射面積,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如果還是迴歸到現有的大深V型艦體結構設計的話,如果降低外飄的艦艏形成的雷達波反射空腔是個問題,但是如果能夠將艦體外層的幹舷位置和海浪的湧動特性結合在一起的話,那個艦體結構隱身的問題反而會得到改觀,當然這個需要大量的資料驗證測試,所以在技術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磨合。

  • 2 # 職場有備無患

    隨著我國055大驅的服役,確實讓美國感受到了壓力,就在最近美國將曾被取消研發的朱姆沃爾特級隱身驅逐艦專案又復活,突然下水了三艘有史以來的最強新款隱身戰艦。美國在隱身武器的研發上獨一無二,走在全世界的前列。不但戰機有隱身產品,而且也開始進行隱身戰艦的建造,不過這個過程也並非想象的那麼一帆風順。

    姆沃爾特級全長183米,全寬24.6米,吃水深度8.4米,滿載排水量1.45萬噸。因為自動化技術非常高,新型電子裝置和武器系統都比較先進,儘管整體尺寸要比伯克級驅逐艦大出40%,但是艦員數量反而減少了。朱姆沃爾特級隱身驅逐艦隻需要150人就能夠玩轉整艘戰艦,但是伯克級驅逐艦則需要275人。作為長度182.9米的14000噸巨型戰艦,由於採用了非常精妙的隱身設計,在雷達螢幕上僅相當於200噸的漁船大小,隱身效能讓其突襲能力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目前朱姆沃爾特級隱身戰艦已經有兩艘投入現役,第一艘在2013年10月下水,2016年10月服役。2019年3月,該艦開赴加拿大進行首次海外部署。朱姆沃爾特級隱身戰艦二號艦在2016年6月下水,2019年1月服役,現在仍處於訓練和測試階段。朱姆沃爾特級隱身戰艦的超前優越效能就優越在其隱身性上,讓對方雷達誤以為其就是一艘小漁船,不過只要能有一艘小漁船的反射截面就代表著其還是有被導彈鎖定的可能,可話又說回來一艘1.4萬噸的驅逐艦如果將所有防禦力量都集中到防禦一艘漁船的點上,還確實大大的提高了突防成功率,朱姆沃爾特級隱身戰艦將會是被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更難攻擊的新型戰艦。

    朱姆沃爾特級的艦載武器系統主要有兩座155mm隱身艦炮和80單元的垂髮導彈系統,配備了非常先進的綜合電力推進系統。艦上還搭載有兩座30mmMK46速射炮,擔當近防炮。在朱姆沃爾特級的艦橋裡可以看到其中佈置的多功能大尺寸顯示器,高度整合化的電子裝置,未來戰艦的雛形已經形成。儘管朱姆沃爾特級隱身戰艦服役以來麻煩不斷,全電推進系統多次出現停電故障,隱身艦炮沒有電磁炮彈可用等等。但是其作為未來戰艦的發展方向之一,仍然值得我們高度關注。朱姆沃爾特級隱身戰艦仍然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科幻戰艦,堪稱美軍的秘密武器。

    盤點完美軍已經服役的新戰艦,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美國未來戰艦的發展新方向。美國目前提出將會退役兩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就是為了將未來的戰艦向無人戰艦方向轉變,最終無人戰艦配備無人機的作戰方式才是美軍的戰艦發展新方向。只不過這條路還離現實太遠,還需要不斷的摸索和實踐,畢竟將來的戰爭如果不付出以軍人生命為代價的武器才是最完美的武器。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 3 # 利刃號

    感覺很難了,主要是美軍沒錢了,很難再不計成本地造一款更加科幻的戰艦,很可能讓阿利伯克3挑大樑。即便以後研製新艦,經費和造船產業的現狀,也會讓其異常拖拉,到時候中國早就有更先進的驅逐艦了。另外美國還有制度上的劣勢,這個在文章末尾會提到。

    055驅逐艦是第四代導彈驅逐艦,至目前為止,這款驅逐艦是世界系統綜合程度最高,戰鬥系統整合最強,火力配屬最完善,雷達系統最先進,發展潛力最大的高效能戰艦。和美國海軍的ddg-1000驅逐艦相比,055驅逐艦毫無疑問在各個方面都做到了領先,這是連五角大樓海軍部,國防部都統一承認的事實觀點。為了能夠打造出比055驅逐艦還要強的戰艦,美國海軍現在正"兩條路"行走。

    第一,繼續發展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過渡。目前,美國海軍的全球巡邏任務十分繁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不但數量不能滿足需求,就連艦齡和效能,也同樣無法令人滿意。而新銳的ddg-1000驅逐艦單艦造價搞到70多億美元,囊中羞澀的美國海軍實在造不起。所以,批次建造部分阿利伯克3導彈驅逐艦滿足當下的任務需求,是美國海軍的第一條路。

    第二,設計研發新的主力艦。按照美國方面傳出的訊息,美國海軍下一代主力戰艦被命名為"LSC"(並不是LCS"瀕海戰鬥艦")。LSC全稱是"大型水面戰艦",該艦預計在2023年提交建造首批戰艦的訂單,預計在2025年前後建造。此前,美國國內眾多新聞網站預測LSC將會以ddg-1000導彈驅逐艦為平臺基礎,透過加裝新的系統來完成升級。但是從目前美國海軍的技術儲備狀況來看,LSC多半仍舊無法跳出055驅逐艦打造的"四代艦"標準。或者說,這僅僅只是美國版本的055驅逐艦,只是諸多細節有所不同。

    在這兩條路行走的情況下,美國海軍接下來預計將"爆產"一段時間,主力艦建造數量在未來20年預計將超過40艘。但是,美國海軍的技術儲備程度太低,以高超音速導彈為例,這是未來主流的導彈方向,但美國至今都沒有成熟可靠的產品。而在雷達領域,事實證明,這已經是中國玩得最溜的領域,055驅逐艦的多波段綜合射頻雷達系統到目前為止仍舊是世界效能最先進的雷達系統,美國海軍要想在這一領域挑戰中國的技術權威,從現在來看,至少還需要10年。

    和中國"集舉國之力研發尖端系統"不同,美國國防部是習慣性的將專案外包給一家軍企,一家軍企能夠擁有的資源是相當少的。而且,更致命的是,美國各大軍企之間一直都在"明爭暗鬥",在波音公司出事的時候,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立馬趁火打劫,搶走了大量原本交給波音公司的訂單。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F-35戰機的後端數控系統需要波音公司開放原始碼,但是波音公司自始自終都拒絕分享這一成果。無奈之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只好斥資自行寫新的原始碼。而這些,僅僅只是縮影。

  • 4 # 資訊所長

    由於美國海軍在蘇聯解體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與之匹敵的對手,所以美國海軍改變了海洋作戰策略,由“海上對抗作戰”變為“由海向陸”作戰策略,使得美國海軍大力發展武庫艦,比如朱姆沃爾特級對地攻擊驅逐艦就是這樣策略的產物。

    但是由於我國海軍的崛起和俄羅斯海軍的恢復,美國在海上逐漸有了對手,尤其是我國055型導彈驅逐艦的服役以及航母的服役,對美國海軍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美國海軍不得不改變策略,重新發展海上對抗作戰的下一代戰艦。

    個人覺得,美國下一代戰艦主要的發展目標有以下幾點:

    一、隱身化

    目前幾乎所有的武器都在考慮雷達隱身化,作為海上大型目標的軍艦當然也不例外,美國海軍下一代戰艦必須考慮雷達隱身性,目前美國最新服役的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已經採用了隱身化,但是隱身的效果有限,提升的空間還有很大;

    二、多用途

    這是美國海軍之前放棄的一點,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朱姆沃爾特放棄了多用途的效能,主要側重對地攻擊,也是為了迎合美國海軍“由海向陸”的作戰思想。美國海軍下一代戰艦必要考慮多用途,能夠同時進行對海(包括水下)、對空和對地作戰,甚至可以攻擊太空當中的目標;

    其它方面比如資訊化和機動性等等,都需要獲得提升。美國目前已經公佈了新一代戰艦計劃,基本覆蓋了上述幾點,但是有一個改變就是排水量減少了,美國已經公佈採購新一代的導彈護衛艦,這是美國放棄導彈護衛艦很久後,再次發展,也說明時代改變了,美國海軍必須也要改變。

  • 5 # 裝備解碼

    蘇聯解體後,美國海軍在幾十年的時間內,幾乎受不到任何威脅,即使是俄羅斯海軍,能夠和美國抗衡的只有核潛艇,水面作戰艦艇方面俄羅斯全面落後美國。比如美國服役有11艘超級核動力航母,而俄羅斯只有一艘排水量60000噸級別的中型常規動力航母。再比如宙斯盾級別戰艦方面,美國擁有諸如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在內的宙斯盾戰艦超過60艘,而俄羅斯海軍擁有多少呢?一艘同類型導彈驅逐艦也沒有,目前最先進的軍艦隻是排水明5400噸22350型導彈護衛艦。

    ▲美國航母

    所以美國海軍覺得沒有對手,就把軍艦的發展方向改變了,追求對地作戰,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就是證明了這一點,美國海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地攻擊,海上作戰幾乎不會出現,所以美國先後推出了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和瀕海戰鬥艦,主要就是用於對地攻擊。

    ▲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和瀕海戰鬥艦

    但是美國海軍逐漸發現,新的海上對手誕生了,我國海軍力量已經獲得了提升,在常規海軍力量方面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海軍,比如我國已經服役有兩艘排水量60000噸級別中型航母和十幾艘宙斯盾級別戰艦,比如055型導彈驅逐艦,使得美國海軍開始轉變思路,重新發展下一代軍艦,取消了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批次建造計劃。

    ▲055型導彈驅逐艦

    那麼美國下一代戰艦具有哪些特點呢?

    一、隱身性

    由於雷達已經成為現代戰場的主要工具,所以如何做到不被雷達發現,成為眾多武器的追求目標。海上環境一覽無餘,幾乎沒有遮擋物,所以海上軍艦如何實現隱身,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目前世界各國新服役的軍艦,都考慮到了隱身問題,尤其是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外形一看就採用了隱身設計。

    ▲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採用隱身設計

    並且隨著技術的進步,隱身技術會獲得進一步提升,比如軍艦的吸波材料,吸收雷達波的能力提高,並且吸收的波段也會擴大,提升軍艦的隱身能力。美國下一代戰艦,採用隱身設計將會是不爭的事實;

    二、小型化

    美國服役服役的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就超過了14000噸,這已經是巡洋艦的排水量,巨大的排水量也帶來了雷達反射截面積的增大,所以小型化可以實現軍艦的隱身,也能夠減少成本,適合批次建造,朱姆沃爾特級只建造3艘,高昂的成本也是原因之一。

    ▲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成本高昂

    當然這裡的小型化值得是相對於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因為排水量太小,也意味著作戰能力的減少,排水量在5000噸導彈8000噸之間應該最為合適;

    三、多功能

    現代武器講究多功能,一物多用,海上軍艦也不例外,前面提到的俄羅斯22350型導彈護衛艦,就屬於意亂多功能護衛艦,能夠進行海上作戰,支援陸地作戰和防空作戰,屬於海上“多面手”,美國的下一代戰艦,必然也是多用途。

    ▲俄羅斯22350型導彈護衛艦

    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就放棄了多用途功能,導致它的作用受到了限制,這也是其只建造3艘原因之一,不適應現代海上作戰需求,建造那麼多純屬浪費。

    以上就是關於美國下一代戰艦的猜想,當然實際具體是怎樣,等美國新一代戰艦亮相就知道了!

  • 6 # 資訊空間

    引言

    當今研究武器裝備的規律就是:武器服役一代,就開始研製下一代!比如在戰鬥機領域,世界第一架第五代戰鬥機F22已經服役15年了,美國六代機的研製工作在已經開始,只是都處於秘密研製階段,外界無法獲得六代機的細節。

    目前全球最新式的戰艦要屬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屬於第四代隱身導彈驅逐艦,並且目前只有美國服役有這個級別的軍艦,世界上其它國家海軍大多還處於第三代戰艦的時代,比如我國055型導彈驅逐艦、英國45型導彈驅逐艦和俄羅斯22350型導彈護衛艦。

    ▲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

    所以按照這個規律,美國水面戰艦也要開始研製下一代了 。並且隨著我國海軍和俄羅斯海軍的慢慢崛起,美國海軍感受到了威脅。雖然美國已經在水面戰艦的領域,領先世界其它國家海軍一代,但是美國也要繼續擴大領先優勢,所以也要進行第五代水面戰艦的研製。

    ▲我國055導彈驅逐艦

    和第六代戰鬥機一樣,美國的下一代戰艦的具體細節外界無法獲得,只能基於現有的一些資訊進行分析,個人覺得美國下一代戰艦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多用途

    現在越來越多的武器裝備追求多用途,這是目前很多武器設計的基本要求之一,比如同樣是五代機,美國的F35就相比F22戰鬥機,具有多用途的優勢,所以F22戰鬥機只建造了195架就關閉了生產線,而F35多用途戰鬥機在未來,會一共生產超過3500架,這就是多用途的優勢。

    ▲F35戰鬥機

    所以海上戰艦也不例外,目前越來越多的戰艦追求多用途功能,比如俄羅斯最新服役的22350型導彈護衛艦,就是多用途軍艦的典型代表,可以發射艦空導彈、巡航導彈和反艦(反潛)導彈和魚雷,意味著它可以進行全方面作戰。

    原本美國的戰艦也是屬於多用途,比如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但是美國錯誤的海洋戰略,使得美國在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上面放棄了“多用途”特點,只注重了對地攻擊,後來美國意識到了戰略失誤,所以只建造了3艘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美國下一代戰艦,必定要恢復多用途功能。

    ▲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二、隱身和反隱身

    其實從美國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的外形就可以看出來,它明顯採取了隱身的設計,軍艦上幾乎所有的裝置都採取了內埋式設計,軍艦的外形光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不形成角反射器,不反射更多的雷達波,從而減少被雷達發現的機率。同時軍艦的艦身還塗上了雷達吸波材料,吸收雷達波,也減少了被發現的機率。

    但是即使採取了這兩項措施,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的隱身能力相比較普通的軍艦,在海上作業時被發現的機率低於10%,不如隱身戰鬥機相比較普通戰鬥機那麼差距巨大,所以美國下一代軍艦的隱身能力需要提升。同時在隱身的同時,也需要提高反隱身的能力,因為對方的目標可能也是隱身戰艦,下一代軍艦需要注重隱身能力和反隱身能力的發展,繼續升級宙斯盾作戰系統,做到矛與盾的結合。

    ▲宙斯盾作戰系統

    三、低成本

    雖然先進的效能也就意味著高昂的成本,但是透過一些方式,也可以減少成本,比如減少排水量和增加訂單的方式。在這一方面,美國的F35聯合攻擊機就是一個不錯的代表,雖然是隱身戰鬥機,但是透過合作的方式,減少了研發成本,同時因為合作方的高需求,導致F35戰鬥機的訂單數量增加,產量一大,成本就降低了,目前F35美國自行採購的單價已經低於8000萬美元,越來越接近一些四代機的價格了。

    ▲F35戰鬥機生產線

    所以美國下一代軍艦也可以採取類似的方式,首先減少排水量,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高達14500噸,如此巨大的排水量,自然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所以必須減少排水量,俄羅斯22350型導彈護衛艦就是不錯的代表,雖然排水量只有4500噸,但是戰鬥力比肩7000噸級別的驅逐艦。

    ▲俄羅斯22350型導彈護衛艦

    此外採取合作的方式,也可以減少美國下一代戰艦的成本,目前歐洲各國之間就是採取這樣的方式,減少軍艦的研發和製造成本,比如法國和德國聯合研製的歐洲多工護衛艦,就是一個代表,美國也可以聯合其它國家,像F35戰鬥機聯合專案一樣進行,從而減少成本,適合大量採購。

    ▲歐洲多工護衛艦

    結論:

    以上就是關於美國下一代戰艦的特點猜想,基本上會符合上面幾點,當然還會有一些其它特點,比如在資訊化和動力系統方面也會獲得提升,不過具體怎樣,還需要等到美國下一代戰艦面世才會揭曉。

  • 7 # 兵者詭道也

    就在今年的4月25日,舷號為“1000”的“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正式宣佈加入美國海軍序列,成為第一艘服役的“朱姆沃爾特”級隱形驅逐艦。

    首艦終於服役,但過程不可謂不艱難……

    據悉,DG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作為美國新一代大型驅逐艦,其滿載排水量達到14500噸,是目前現役排水量最大的驅逐艦。其採用多項黑科技,譬如穿浪逆船舷艦體、隱形整合式全電推進系統、AGS155㎜隱形艦炮、新一代MK-57通用垂髮系統等,相比現役其他驅逐艦,在技術指標上得到大幅提升。有軍事專家稱,單就紙面設計效能而言,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目前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艦”,並且在可預見的20年內,不會落伍。

    朱姆應用技術的先進性毋庸置疑,從造價上就可見一斑

    如此先進的驅逐艦,能夠滿足美國海軍的需求,讓美海軍停留前進的步伐嗎?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很簡單,無非有幾個原因。其一,朱姆沃爾特級夠先進,但缺陷也很明顯。一方面,朱姆沃爾特級單價高達驚人的46億美元,遠遠超過任何一款驅逐艦,但相較於14500噸的龐大體量,其僅僅裝備了2門艦炮和80單元垂髮,火力顯得有些“羸弱”;另一方面,朱姆沃爾特級的建造數量僅有3艘,遠不能實現對美現役伯克級的汰換,除非後期提高建造數量,否則註定永遠無法成為美國海軍中堅。

    僅僅3艘的建造數量怕是翻不了天

    其二,朱姆技術不成熟,無法有效拉開美國跟潛在對手的戰力差距。朱姆應用了很多高新技術,但這也成為其一大制肘,那就是導致戰力形成時間太過於漫長,並且無法保證戰時能夠將技術優勢轉化為戰力優勢。正如前面而言,朱姆火力比較羸弱,其定位於“對岸火力支援艦”,並不是跟傳統伯克級那樣的防空艦,所以單艦戰鬥力並不強。很難想象,要是朱姆單獨面對055大驅,它會有幾分勝算。

    055設計較為成熟,形成戰力時間會比較短

    這些顯而易見的缺陷,意味著美國海軍不會把寶全押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身上,尋找更強的軍艦是必然的選擇。

    朱姆沃爾特點歪了科技樹,前途未卜

    不過,相較再重新研製一款全新的驅逐艦去“扭轉”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導致的“戰略錯誤”,在現有成熟平臺上進行技術升級,顯然價效比高得多。

    這就是正在建造中的伯克III型驅逐艦。

    很多人覺得,相比表面光鮮亮麗得多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平平無奇”的伯克lll才是055未來最大海上對手。

    伯克lll驅逐艦示意圖

    這款基於現役伯克llA型驅逐艦推出的改進型驅逐艦,繼承了伯克級一切優點,並進一步放大。譬如,伯克lll將採用新型AN/SPY-6雷達,據說綜合探測效能比現役AN/SPY-1系列高30倍!此外,伯克lll還將裝備豪華的雙波段雷達系統、將成為055之後第二款裝備完整雙波段雷達系統的驅逐艦。據美海軍官方訊息披露,雖然伯克lll以伯克llA為模板,但依然有高達45%為全新設計,並且力爭在防空反導和對陸攻擊等傳統優勢領域超越055大驅。

    全新的AN/SPY-6雷達實物圖

    去年底,伯克lll首艦已經正式開始鋪設龍骨,相信幾年內就會完成下水服役,到那時,055VS伯克lll就將有望引來巔峰對決。

    伯克lll型首艦龍骨鋪設儀式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8 # 科羅廖夫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站1月19日刊文報道稱,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託羅宣佈,在相關技術還沒有得到驗證時,美國海軍不應該建造全新的下一代驅逐艦。這意味著美國DDG(X)新一代驅逐艦專案在2028年開工的計劃註定無法實現。也有專家評論說,這顯然是DDG(X)專案很像是抄襲了中國055大驅,然後美國海軍被罵慘了,不得不暫停了新一代驅逐艦專案。

    不久前,美國海軍推出下一代DDG(X)驅逐艦概念設計圖。該艦將裝備鐳射武器作為近防主力、換裝SPY-6雷達及“基線”10宙斯盾作戰系統、動力方面採用綜合電力系統、垂髮系統將裝備高超音速導彈。有趣的是,該艦外觀設計與之前DDG-1000有著迥然不同,反倒與中國的055萬噸大驅頗為神似,不僅引起各國網友熱議。

    作為冷戰結束後遂行“前沿-由海向陸”戰略的主力,美國海軍對於DDG-1000可謂是寄予厚望。因而在方案設計階段,就高調宣稱將採用數十種先進技術,以此將其打造成一款領先別國同類產品數十年的“未來戰艦”。如採用穿浪逆船舷艦體、艦體周邊佈設垂髮單元,以此提高安全性、綜合式水下作戰系統、先進艦炮系統、自動火災抑制系統、整合式供電系統、整合複合材料艦島與孔徑、艦上共通共享式計算機環境、紅外線模型、雙波段雷達等。

    美軍宣稱該艦由於採用全隱身設計、使得該艦被發現機率小於10%、此外則是所裝備的先進艦炮系統,半小時內可發射600發炮彈,射程可達160千米、足以摧毀一切射程內目標。作為替代者的電磁軌道炮,射程高達370千米、炮彈最大飛行速度可達6馬赫,依靠動能便可摧毀厚達3米的混凝土結構等。

    總之,在美國海軍的眼中,DDG-1000猶如天神下凡,其效能可謂是睥睨眾生,而採購數量最初更是高達32艘。

    但自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DDG-1000在技術層面遭遇的瓶頸尚未取得突破之際,其在方案設計階段提出的技戰術指標又迎來嚴峻考驗。

    如從全隱身角度出發,DDG-1000所採用的斜角式船舷,穩定性不容樂觀,如在惡劣海況下遂行作戰任務,最大的威懾恐不是敵方的海空打擊力量,而是一不小心便會因巨浪導致傾覆。

    此外則是反導能力極為薄弱,DDG-1000的雷達系統得到較大提升,但在垂髮系統中只配屬改進型“海麻雀”艦空導彈一種。使得該艦既不具備遠端防空能力、近防系統更是無從談起。最後則是該艦的隱身效能設計飽受詬病,儘管可以有效規避空中戰機及水面艦艇的探測搜尋。但該艦能否躲過空中預警體系及岸基低頻大功率超視距雷達網的監視偵測,令人不禁質疑。

    因此,美國政府及軍方鑑於此,不得不揮淚斬馬謖,該艦最終採購數量被限定在3艘。而隨著下一代DDG(X)概念設計圖的流出,也從側面反映出,DDG-1000在美國政府及軍方的眼中,已然是壽終正寢。

    此次美國海軍釋出的DDG(X)驅逐艦概念設計圖及方案,總體要求如下,航程較之阿利.伯克級提高50%、續航時間則提高至1.2倍、燃料用量較之前者減少25%、並減少對後勤補給的需求、此外則是加強在北極地區的適航性。綜合所採用的新技術而言,該艦的總體特徵即為,提高續航力、自持力、適航性、及巡航里程,此外又在動力、雷達、垂髮系統上做出重大升級,近防系統則換裝鐳射武器為主。

    該艦將裝備SPY-6系列雷達,作為美國海軍下一代艦載防空反導雷達專案(AMdr)的獲勝者,SPY-6系列雷達由一個S波段雷達和X波段雷達、及雷達套件控制器所組成。按照承包商雷神公司的介紹,該雷達將具備更強的防空反導探測能力、其靈敏度及目標捕捉數量,將是洛.馬公司開發的現役SPY-1雷達的30倍。此外則是SPY-6系列雷達具備拓展性極強及高度模組化兩個特徵,透過改變RMA(雷達模組元件),便可輕而易舉安裝在其他水面艦艇上,進而為遂行各類作戰任務提供保障。作為“基線”9的升級版本,“基線”10宙斯盾作戰系統將整合SPY-6系列雷達、Link-16/CEC資料鏈、“標準”系列導彈、具備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NIFC-CA)能力等。此外則是“基線”10將繼續升級彈道導彈防禦能力,擴大探測防禦範圍,未來該將突出編隊體系化協同作戰能力,同時增強在防空反導等領域的應對能力。

    動力方面採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對於該艦而言可謂是勢在必得,相較於傳統機械推進系統,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對於艦艇而言,可謂是好處頗多。除提高艦艇生存率及機動性外,還有幾點不容忽視。首先是佈置靈活。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採用低轉速、高扭矩的推進電機直接驅動螺旋槳,省去了傳統機械推進系統中的齒輪箱。並且縮短了推進軸系,由此提高艦艇佈置靈活性,從而節省更多空間,增加艦艇有效載荷空間。其次是降低噪音訊號、提高隱身能力。發電機組的靈活佈置,可延長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原動機向水中傳遞噪音的路徑,因此可降低原動機的聲訊號,隱身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最後則是節省燃油。美國國會研究中心報告指出,採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水面艦艇與採用相同原動機的水面艦艇相比,能節約10%~25%的燃油。此外則是由於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採用新的推進器及艦尾結構,將進一步降低油耗率及提高水動力效率。

    採用鐳射武器作為近防系統主力,是該艦的一大亮點,相較末端防禦常規武器,鐳射武器有諸多優勢。如射擊前不必計算提前量、鎖定目標即可有效攔截、無後坐力、可迅速變換射擊方向、抗飽和攻擊能力較強等。弱點則為,隨著射程的增加,鐳射武器的光束會逐漸增大、但光束強度也會隨之降低,加之在大氣中傳輸時,會產生較大的能量損耗,進而使得其威力有所下降。此外則是鐳射武器在複雜氣候條件下(如雲、霧、雨等),難以發揮有效威力。

    該艦的垂髮系統則由32個改為12個,此舉意在搭載體形碩大的高超音速導彈。儘管火力密度較之前者有所減弱,但隨著高超音速導彈的加入,使得該艦的火力打擊效能將有質的提升。而關鍵點就在於,由美國軍方主導的高超音速導彈專案能否如期推進。

    相較於DDG-1000,美國海軍下一代驅逐艦整體方案力求謹慎務實,換言之便是保守,特別是外形設計與中國055萬噸大驅極為相似。從美國國會及軍方而言,DDG-1000由於技術過於先進,導致該艦整體推進及實戰部署難度進一步增大,兩方對此忍無可忍。

    為此,下一代驅逐艦專案註定要一洗前塵,避免重蹈覆轍,因而著重強調該艦的可用性及經濟成本。於美國海軍而言該艦若能成功獲批,將為水面力量的後續發展提供有效保障,切實服務美國的對外戰略及軍事存在。於美國國會而言,保守設計無疑是一個最好的交代,利用現有成熟技術改進集成於其中,就可避免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也可為後續國防預算支出提供良好契機。

    更重要的一點則在於,身處大洋彼岸的燈塔國,已經認可中國055萬噸大驅的設計思路及技術應用。換句話說,055萬噸大驅已毋庸置疑成為了引領世界大型水面艦艇發展的標誌性產品,由此不得不感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動擋和手動擋哪個更省心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