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標峰理論評

    應該看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國際機構也以1930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來形容疫情對全球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各類國際機構紛紛調低了全球經濟增速,許多國家和地區短期經濟負增長已不可避免。中國最新公佈的一季度經濟增速,同比下跌6.8%。不可否認,當前全球經濟因疫情幾近停擺,短期經濟增速的斷崖式下跌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現實。經濟的瞬間停擺令各國政府及人民都處於焦灼之中,期望早日重啟復甦經濟也就在情理之中。

    但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全球還沒有看到拐點出現,經過3月以來全球各國相繼“封國”“封城”等嚴格的防疫隔離措施,疫情在一些國家已經出現一定的新增病例減緩趨勢,總體來看,全球疫情仍處於暴發階段。

    也正因為全球疫情仍處暴發階段,重啟經濟的想法才成為多數人質疑卻又是人們內心渴望的矛盾體現。

    既要拯救生命又要拯救經濟,如何做到兩個方面的統一協調成為各國的艱難選擇與努力方向。中國作為最先暴發疫情的國家,以先停擺經濟,階段性有效控制疫情後逐步有序復工復產給全球提供了一種方案,但全球各國的情形複雜不一,所採取的方式也不同。但有一點是各國都在堅守的,那就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搶救,這也是時至今日全球各國積極採取各類措施應對疫情蔓延所展現的最積極一面。從這個角度而言,重啟經濟與復甦可以緩一點,但生命的搶救卻刻不容緩。

    從現實來看,截至4月20日9時,世衛組織最新資料顯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15萬例,美國超75萬。以當前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數萬例而言,輕談或輕視疫情的危害是不合時宜的。另一方面,積極應對疫情同樣也需要巨大的醫療物資供應及全球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保障供應,這也是為什麼無論疫情多麼嚴重,一些必要的防疫醫療物資生產及人民生活物資保障活動必須啟動。雖然多數經濟活動可以停擺,但人民的生活不能停擺。

    從“封國”“封城”到未來逐步解除禁令,各類經濟需求逐步重啟,這是一個過程,並非一日之功,而疫情即便出現拐點,從拐點到完全有效得到控制也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受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在短期內的衰退不可避免,重啟和復甦經濟仍需時日,在未來全球經濟重啟和復甦的階段,更需要全球通力合作,打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以經濟的全球化促進全球經濟的復甦。

  • 2 # 和Sylvia一起看世界

    史無前例的大預言

    昨晚的江蘇大雨傾盆,據說那都是孩子積壓幾個月的淚水,更是家長喜極而泣的眼淚。因為江蘇釋出,“江蘇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自2020年3月30日起分批次、錯峰開學。其中,高三年級、初三年級3月30日開學;中小學做好4月7日開學準備。”

    對此,金星老師連聲稱讚:“完美”;范冰冰主動邀約去南京德基廣場算命;著名的《路邊中國》強烈要求採訪,我們淡淡地迴應:低調。

    在沒有跡象之前,我們再次預警:日韓等東亞地區,伊朗及其周邊國家,義大利等歐洲地區,會新冠病毒大流行,尤其是美國將更嚴重。這個也被驗證了。

    我們呼籲過儲備原油,中美兩國政府、石油公司、油輪立即響應,已經採取行動了。

    過去,我們發出一次又一次的預測,不斷地被驗證,但相對於中國和世界人民如此慘重的損失,相比老師能準確預測海灣戰爭開打日期,我們這點誤打誤撞的成績,實在不忍心拿出來顯擺。

    我們更需要改革反思、埋頭實幹,防止次生災害。本號用洪荒之力,拼命閱讀,收集資料,發奮寫作,只為向政府官員、企業家和所有讀者展示真相,指明未來,少走彎路。

    道瓊斯工業指數是世界上最悠久、最重要的股票指數之一。在西方世界,一切都在變化,唯道瓊斯永恆。毫不誇張地說,獲悉道瓊斯走勢者,得天下財富。

    白紙黑字,立此為據。第一個目標位已經實現了,第二個目標位18000已經探到一次邊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見證奇蹟。

    很多人問,既然你覺得特朗普蕭條開始了,大A股是一枝獨秀還是泥沙俱下?要回答這個問題,可參看之前文章,“美國疫情將在四月底五月初達到高峰,在六七月份各州情況將陸續迴歸正常”。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首先,我反對投機,其次,真想去中國股市賭錢,到了六月底七月初才有大機會。

    不過,我衷心期望大家勞動致富,到“新消費、新制造、新服務”的時代潮流中去衝浪。

    尤其是美國已經制定好攻擊伊朗的作戰方案,做足高科技條件下新型區域性戰爭的準備,以圖徹底解決伊核危機,打擊俄羅斯利益,改變中東政治版圖,最終刺激油價,抬升股市,幫助特朗普連任,維護石油美元國際貨幣地位這一核心利益。

    需要警覺的是,美國已經採取從阿富汗突然撤軍、派雙航母集結波斯灣、刺殺伊朗革命衛隊多位名將、冷血封鎖伊朗、籠絡穩住朝鮮等行動,一步步地切實走向戰爭邊緣。中俄以及國際社會應當與伊朗人民攜手,力爭早日走出疫情陰霾,正面積極地應對、規避、阻止戰爭,維護自身在伊朗的重大利益。

    且讓我們的牛皮飛會兒。

  • 3 # 禾豐牧業

    你應該問的是疫情後經濟重啟復甦的問題,這與很多因素有關。首先,關鍵的是疫苗,如果疫苗出來,危機基本可以解除,但是從疫苗研發的流程和進展,2020年出來的可能性比較小,即使有,也是最快年底了;其次是疫情拐點,目前,歐洲部分國家已經出現拐點,但是隨著俄羅斯,巴西和印度等人口大國的感染人數的不確定性,說到拐點也還為時尚早。等到6月份氣溫回升,非洲不大範圍爆發的情況下,再來看看拐點會比較合理;第三,全球抗疫合作情況。雖然大部分國家都支援全球化和世衛組織在抗疫中發揮關鍵作用,但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的逆全球化也給經濟復甦帶來巨大不確定性。當然,原因還有很多很多,但目前來看,復甦會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希望這點回答能幫到你。

  • 4 # 最新投資快訊

    疫情沒有結束的時候,都是部分重啟,隨著疫情的好轉,重啟的會越來越多。

    根據現有訊息,疫苗至少要年底才能出來,全球經濟全面復甦至少等明年

  • 5 # 至味財經

    新冠疫情對於全球經濟造成的打擊是前所未有的,全球經濟可能進入新一輪緩慢恢復期,樂觀估計重啟復甦從2021年開始。

    首先,疫情不會立刻消失,就算現在研製出疫苗,也無法消滅全部的病毒,新冠病毒還可能與人類長期共存,這是全球醫學專家公認的。

    其次,中國是目前全球最早實現復工的國家,由於中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可以最早開始經濟復甦。一季度我國GDP下降6.8%,隨著我國3月份開始復工復產,我國二季度GDP資料有望實現正增長,實現大幅反彈。

    再者,歐洲和美國已經開始積極準備復工了。事實上,美國已經在本月開始復工,但是效果似乎並不理想,歐洲也在復工,但是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美國和歐洲復工的同時還會造成感染,這對復工本事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同時,還需要注意俄羅斯、印度和非洲。前期並不明顯的俄羅斯,現在正處於爆發式增長階段,印度和非洲也是需要重視的,一旦爆發,後果不敢想象。預計到下半年可能進入爆發期,尤其是從秋季開始。

    所以,全球經濟開啟復甦在今年是不可能的,隨著疫苗研製速度的加快,以及大部分地區的復工復產,預計明年逐漸可以實現經濟重啟。這是樂觀估計,如果悲觀一點就是未來兩三年內。

  • 6 # 鍾班BanZhong

    這個問題很難預估,因為有很多因素不可預測,比如疫苗究竟還有多久研製成功,世界範圍內究竟多久控制住,沒有誰能給出絕對的答案。就算最樂觀的估計,比如今年夏天能控制住疫情,那麼秋天開始便能慢慢復甦,但是想要復甦到疫情前的態勢恐怕也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的,更何況夏天恐怕還控制不住。

    本次疫情始發時,中國面臨最大的壓力,但有過非典經驗和東方特有的自律性格,讓我們很快就穩住了局面,可世界不是這麼操作的。如今全球範圍內快達四百萬的患者,其中美國就佔了三分之一,而且還在呈猛烈上漲的趨勢,讓人怎麼去預測未來的走向?這個時候似乎只能依靠疫苗了。。

    要知道,歐美國家的資料是建立在相對透明的基礎上,還有些潛在王炸,檢測得不透明的國家存在,比如印度、南美和非洲等。就是說,如果疫情只要還存在,經濟全球化就會受到衝擊,至少這種相互間貿易就會停擺,單純這一點就沒辦法復甦。只能希望早日研製成功疫苗,早日控制住疫情,早日實現全球復甦,老天爺保佑。

  • 7 # 國家高階驗光師金良勳

    上週,美國總統特朗普公佈了“重啟美國”計劃,宣佈分三階段重新開放美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但何時開放、如何開放,最終決定權將下放各州,由州長自行決定。計劃一公佈,立即引起了美國各界人士的熱議及全球的關注。

      與此同時,西班牙政府上週也開始放寬因疫情而實施的“全面封鎖”政策,允許工業企業、建築業、家政業等需要員工離家上班的行業復工。

      應該看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國際機構也以1930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來形容疫情對全球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各類國際機構紛紛調低了全球經濟增速,許多國家和地區短期經濟負增長已不可避免。中國最新公佈的一季度經濟增速,同比下跌6.8%。不可否認,當前全球經濟因疫情幾近停擺,短期經濟增速的斷崖式下跌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現實。經濟的瞬間停擺令各國政府及人民都處於焦灼之中,期望早日重啟復甦經濟也就在情理之中。

      但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全球還沒有看到拐點出現,經過3月以來全球各國相繼“封國”“封城”等嚴格的防疫隔離措施,疫情在一些國家已經出現一定的新增病例減緩趨勢,總體來看,全球疫情仍處於暴發階段。

      既要拯救生命又要拯救經濟,如何做到兩個方面的統一協調成為各國的艱難選擇與努力方向。中國作為最先暴發疫情的國家,以先停擺經濟,階段性有效控制疫情後逐步有序復工復產給全球提供了一種方案,但全球各國的情形複雜不一,所採取的方式也不同。但有一點是各國都在堅守的,那就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搶救,這也是時至今日全球各國積極採取各類措施應對疫情蔓延所展現的最積極一面。從這個角度而言,重啟經濟與復甦可以緩一點,但生命的搶救卻刻不容緩。

      從現實來看,截至4月20日9時,世衛組織最新資料顯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15萬例,美國超75萬。以當前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數萬例而言,輕談或輕視疫情的危害是不合時宜的。另一方面,積極應對疫情同樣也需要巨大的醫療物資供應及全球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保障供應,這也是為什麼無論疫情多麼嚴重,一些必要的防疫醫療物資生產及人民生活物資保障活動必須啟動。雖然多數經濟活動可以停擺,但人民的生活不能停擺。

      從“封國”“封城”到未來逐步解除禁令,各類經濟需求逐步重啟,這是一個過程,並非一日之功,而疫情即便出現拐點,從拐點到完全有效得到控制也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受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在短期內的衰退不可避免,重啟和復甦經濟仍需時日,在未來全球經濟重啟和復甦的階段,更需要全球通力合作,打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以經濟的全球化促進全球經濟的復甦。

  • 8 # 網紅地零距離

     此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快速蔓延,為遏制疫情,多國政府透過“停運”、“放假”、“封禁”甚至“封國”等舉措來不斷升級防疫管控。但隨著新冠疫情得到緩解,多國開始逐步有序“解封”。在這個後疫情時期,各國除了放寬管控力度、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外,也將重啟被疫情重創的經濟,全球經濟有望迎來新的復甦?

      美國:計劃5月15日起開始撤回疫情限制

      自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美國政府要求民眾加大社交距離,各州普遍頒佈“居家令”,多數企業停工停產,非必要營運被迫關停,經濟大面積“停擺”。受此影響,消費者需求銳減,企業投資支出萎靡,美國經濟陷入萎縮。美國商務部日前公佈的資料顯示,由於新冠疫情重創需求,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下滑4.8%,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

      與此同時,美國勞動力市場也受到嚴重衝擊。美國勞工部4月30日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4月25日一週,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到383.9萬,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350萬。特朗普已經對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越來越感到沮喪,衰退導致逾3000萬美國人失業,並威脅其連任前景。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新冠疫情中心,到目前為止,超122萬人感染,逾7萬人死亡。

      對此,美國總統特朗普急於推進解封經濟的行動,他在本週二時表示,美國人應儘快開始迴歸正常生活,即使更多美國人因此感染新冠病毒甚至死亡。據瞭解,美國部分地區計劃5月15日起開始撤回疫情限制,第一階段重啟的包括建築業、製造業和特定零售行業,最後將重啟學校及娛樂行業。

      義大利:5月4日正式進入抗疫第二階段

      據義大利民事保護部門公佈的最近資料,義大利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89例,新增死亡病例174例,累計確診213013例,累計死亡29315例。義大利民事保護部門表示,這是自3月10日以來死亡人數最少的一天,單日新增病例數也從5月2日的1900例下降至1389例。

      從5月4日起,義大利大約440萬人獲准恢復工作,標誌著義大利進入抗疫和恢復經濟並行的第二階段,各行業復產復工將以兩週為間隔逐漸展開,但各類學校仍將處於關閉狀態。,這意味著全國“封城”措施在5月3日晚結束。義大利政府提醒民眾應更加註意保持社交距離,最大程度做好個人衛生防護。

      此外,當地時間6日,義大利大區及自治區事務部長弗朗切斯科·博恰稱,原本計劃在6月1日重新開放的營業場所(餐館、咖啡吧及理髮店等)重開時間可能提前。根據原計劃規定,18日起零售店鋪及博物館等場所可以開業,餐館、咖啡吧及理髮店等則需等待6月1日才能重新開始營業。

      俄羅斯:擬逐步解除疫情限制性措施

      當地時間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俄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地方長官召開影片會議,俄羅斯將分三個階段逐步解除限制性措施。

      目前,俄羅斯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已連續四天在1萬例以上。早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沒有出席當天的影片會議。普京表示,米舒斯京的病情正在好轉。

      韓國6日起逐步開放公共設施

      當地時間3日,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表示,鑑於韓國疫情處於低髮狀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韓國政府決定從6日起將韓國防疫對策轉為“生活防疫”。此前在政府行政命令要求下關停的各種設施將會逐步開放,大中小學也將會視情況逐步恢復正常教學。

      伊朗低風險區將開放清真寺和學校

      葡萄牙進入“災害狀態”

      葡萄牙總理科斯塔日前宣佈,結束國家緊急狀態,3日進入“災害狀態”,並分三步重啟經濟社會活動。

      4日起,所有200平方米以內的商鋪和街邊店,包括書店、理髮店、鞋店和服裝店等重新營業,公共服務系統恢復,但集中辦理業務的市政廳除外;

      18日起,高中復課,400平方米以內的商鋪、咖啡店、餐館重新開放;

      6月1日起,所有商店、購物中心全部開放,但接待人數減半,且民眾必須保持2米的社交距離。

      德國部分聯邦州放寬防疫禁令

      當地時間4日起,德國部分聯邦州將率先放寬一系列防疫禁令。其中,薩克森-安哈爾特州成為德國第一個放寬接觸限制的地區。根據德國聯邦政府的規定,禁止非家庭成員兩人以上在公共場合聚集,而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現在將這一限制人數放寬為5人。與此同時,薩爾州也宣佈允許最多兩家人聚會以及探訪朋友。

      塞爾維亞解除緊急狀態

      當地時間6日晚,塞爾維亞國民議會透過表決,決定解除緊急狀態,即從7日起不再有宵禁,但仍保留相關疫情防控措施。

      全球經濟將持續性面臨困難和挑戰,復甦仍有多重阻礙

      儘管一大波國家陸續迎來“解封”,進入了抗疫和恢復經濟並行階段,但境內仍舊存在大批企業處於責令關閉狀態。在疫情防控期間,絕大多數企業都受到了重創,各行各業均有影響。

      有專家曾預計,這次疫情帶來的危機對經濟收縮的影響將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3倍。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公佈的《2020年4月全球經濟概覽》,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大幅收縮3%,造成的影響比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嚴重得多。

      據統計,美國1季度GDP增速負增長,4月份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的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指數仍然向下。美國截至4月28日失業人口累計超過3000萬人次,美國未來的消費會處於衰退狀態。業內人士表示,發達國家主要是消費帶動生產,在消費下滑的狀態下,生產很難有起色,全球訂單會隨之減少,全球已經處於衰退。

  • 9 # 徐崍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 自然環境逐漸被破壞、瘟疫 傳染病 沙塵暴 火山、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動盪不安的世界。經濟也隨之動盪。這次新冠肺炎會改變世界的格局,中國會崛起。

  • 10 # 愛情海的波浪號

    待疫苗適用大眾人群后

    就目前來看,只能等疫苗適用大眾人群后才有可能結束,以後成流感的可能性大。

    從現狀的事情情況分析如下:

    1、病毒傳播範圍太廣。現在全球沒有病毒的國家不超過5個。我想年初沒有人會想到病毒傳播這麼快且這麼兇猛。當中國出現新冠病毒後,全世界的目光都盯著中國看,當然有看熱鬧的、有嘲笑的、有落井下石的,同時也有同情和提供實際幫助,此時殊不知很多國家他們自己國內已經在悄悄的大面積傳播。

    2、人類對病毒的瞭解不全面。到目前為止對病毒的起源在哪裡?特別1號病毒的感染者是誰?中間的宿主又是什麼動物?是透過什麼途徑傳播到人的?種種這些疑問都未找到答案。

    3、病毒傳染性太強且一直存在變異的可能。對傳染性這麼強,適應能力又強又狡猾的病毒想要在這麼大範圍內完全控制住太難了,可以說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

    4、疫情不能控制住,一波又一波的病毒的爆發,對人們的生活、生產影響巨大,全世界想要經濟完全復甦真的太很難。

    從上面幾點看對病毒要完全控制住真的太難了,對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只能待疫苗退出後。

  • 11 # 我是資訊達人

    這個時間不是誰能夠斷定的,假如全球疫情蔓延下去全球經濟可能會出現大蕭條,一旦進入大蕭條何時能走出來就不好說了。

  • 12 # 小布衣時代

    簡單來說有以下幾點:

    1.首先疫情影響的是全球經濟,全球經濟又是一個整體,雖然我國疫情控制得當,各行各業陸續復工復產,但是在進出口方面還是受到疫情的影響,畢竟需要國與國之間的對接。

    2.受疫情影響的幾個世界經濟大國,導致全球經濟停止不前或者下行加速,目前還未看到除我國以外的任何一個經濟大國能夠正常的復工復產。雖然美國口喊著要復工復產,可疫情控制不當,確診人數每天持續增加,這無疑給後面的復工復產增加了很大的困難。

    3.全球經濟既然是一個整體,那麼需要各國之間誠心合作,實現共贏,而不是透過關稅等手段來換取自己國家的利益。

    4.在這不確定因素很多的時間段裡,全球經濟復甦仍需一段時間。如果疫情控制得當,疫苗很快生產出來,進出口貿易恢復正常水平,很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經濟就重啟復甦。

  • 13 # 高維校長

    根據最新的布魯金斯學會-英國《金融時報》追蹤指數,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3月份開始爆發之際,在這場危機達到頂峰之前很久,全球經濟已經面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崩潰。  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其189個成員國中,170個國家的人均產出將在2020年出現下降。“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都面臨這種黯淡前景。這場危機無國界。大家都受到傷害,”她表示。三個月前,IMF還預計160個國家的繁榮程度將在今年上升。  布魯金斯學會的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教授抨擊各國政府拿不出協調的政策迴應。他指出,由於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免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危機,封城措施解除後的復甦很可能會比人們希望的更慢。“即使在如此嚴峻的時刻,各國政府也無法團結起來,結成對抗這場大流行病的共同戰線,這突顯了國際合作的危險分裂。這正在進一步損害本已在直線下落的企業和消費者信心,”普拉薩德教授表示。“美國經濟已近乎停滯……法國、德國和英國面臨歷史性的經濟衰退,所有活動和貿易指標全線下滑,”他補充說。  布魯金斯學會-英國《金融時報》全球經濟復甦追蹤指標(Tracking Indexes for the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簡稱TIGER)對全球經濟以及各國的實際經濟活動、金融市場和投資者信心指數與它們的歷史平均值進行比較。它顯示3月份金融指標、實際經濟資料和信心指標均出現歷史性大幅下降,這遠遠早於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受到最嚴重影響的時間。只有中國的資料在企穩。在武漢爆發新冠疫情、中國採取封城措施後,其資料最先受到影響,在更早的時間點急劇下降。普拉薩德教授表示:“從某些方面說,與市場經濟體相比,中國的指令經濟能夠更好地承受如此巨大的衝擊。但中國經濟仍未擺脫困境,特別是在失業率上升、國內外需求可能仍然疲軟、還有第二波疫情風險的情況下。”其他許多新興經濟體不僅要應對一場衛生和經濟危機,而且還不得不應對比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更糟糕的資本外逃,以及出口需求突然下降。  全球經濟復甦追蹤指標的悲觀讀數與其他經濟指標和預測相符,後者日益表明:全球經濟面臨著近一個世紀以來最艱難的時刻。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預測,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失業率將達到近20%,而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收縮12%。對於解除封城措施後的復甦速度,經濟學家們意見分歧,儘管他們都同意,這將取決於許多國家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持續風險以及它們的衛生系統。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卡倫?迪南(Karen Dynan)承認自己屬於比較樂觀的經濟學家,她相信復甦將會相當強勁,儘管她表示,隨著封鎖隔離政策逐步放鬆,將會有“挫折”。“我預測,失業率將在20%上下達到峰值,但在第三和第四季度迅速下降,到明年初達到個位數,”她表示。普拉薩德教授沒那麼樂觀。“需求受到重創,製造業供應鏈受到廣泛擾亂,還有一場金融危機在同時肆虐,”他表示。

      

    疫情導致的全球衰退比預期更糟

      路透調查受訪分析師預計,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衰退要比幾周前的預想更為嚴重,但大部分分析師仍對經濟迅速反彈抱有希望。  全球已報告新冠感染病例超過100萬,疫情導致已然放緩的全球經濟進一步惡化,全球金融市場崩跌,單是股市市值就蒸發約15萬億美元。路透4月1-3日對北美、歐洲和亞洲50多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1.2%,三週前的預估為增長1.6%,分析師預估值分佈在萎縮6.0%至增長0.7%區間。  回答了額外問題的分析師預估中值顯示,在最糟糕情境下,預計今年經濟將萎縮4.9%,預估值分佈區間在下滑9.0%至下滑1.0%。“這次顯然要比2008-2009年的經濟衰退更嚴重。我們再次下調了預期。發達市場和部分發展中市場缺乏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應對政策,導致我們下調了2020年全球增長預期,”美國銀行全球經濟部門主管Ethan Harris稱。“最有效的政策是迅速而且嚴格的封鎖。這些政策被推遲一週……影響的不僅是經濟停擺的那個季度,也意謂著信心會更嚴重受創,甚至封鎖後的復甦會更疲弱。”  回覆另外問題的分析師中有11位表示,全球經濟將需花上3-6個月才會復甦;有九位表示,需要六個月以上,這當中有兩位表示需要一至兩年。有八位表示,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復甦。分析師如今的預測是,美國經濟在第一季環比年率將萎縮2.5%,第二季將再萎縮20.0%。而三週前的預測分別為首季增長0.7%和第二季萎縮5.0%。  不過,分析師如今預期第三季將反彈10.5%,前次調查預估為1.5%。對2020年的預估中值為經濟將萎縮3.0%,前次調查為0.5%。2021年料將擴張3.2%,優於3月19日調查預估的2.0%。儘管預計第三季資料有所反彈,但這一季的數字在接連的調查中被反覆下修,說明其實第三季也有可能面臨同樣的命運。  在最糟糕的情境下,美國經濟預期在第一季萎縮3.7%,第二季萎縮31.5%,2020全年萎縮7.3%。而3月19日的調查中,預期降幅分別是1.0%、6.0%和2.0%。  歐元區經濟預計也將陷入衰退。料第一季環比萎縮3.3%,第二季預期中值為萎縮9.3%,到第三季反彈實現6.0%增幅。而3月6日,也就是疫情剛開始在歐洲加速蔓延時釋出的調查中,預計歐元區經濟第一季增長0.1%,第二季增長0.2%,第三季增長0.3%。另外英國經濟預計也將在第一季環比下降1.6%,第二季下降10.0%,但第三季增長4.3%,2020全年萎縮4.1%。  近期資料顯示,中國經濟正在走向復甦。但路透調查中首次預期中國經濟第一季將萎縮,幅度高達6.5%,預期第二季中國經濟增長3.3%,不過預估範圍從萎縮0.5%到增長18.0%不一而足。   “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擋不住未來幾個月經濟活動下滑的腳步,但是卻對限制措施解除後的經濟復甦帶來重要支撐。我們認為與2008-09年金融危機相比,這次的低谷可能要更深,而復甦也會更快,”義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宏觀研究主管Marco Valli指出。

    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將如何復甦

      路透社另一份調查顯示,分析師們對於疫情相關封鎖措施結束後經濟復甦軌跡的預測五花八門,是急速反彈、緩慢復甦,或者還會再次經歷滑坡?U型?V型?或是W型?  接受路透調查的50多位經濟分析師中,最悲觀的一派預測全球經濟2020年將萎縮深達6%。而極端樂觀的則預測會增長0.7%。預期均值為萎縮1.2%。ING Research全球宏觀主管Carsten Brzeski將此稱作“病毒驅動的冰河時代”。“經濟活動戛然而止,短短几天或幾周時間內就從100驟降至0,”他表示,並稱這導致前景預測變得極為困難。以下是一些討論中的情境。  1. V型。這是最好的結果:經濟增長暴跌後,以同樣的速度迅猛回升。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幅度可能創下數十年來之最。但規模超過10萬億、還在加碼中的財政與貨幣刺激,有可能為同樣快速的復甦助攻。NatWest Markets全球經濟共同主管Ross Walker認為,本季度經濟下滑的預期規模暗示“隨著商業活動重新展開,第三季與第四季會大幅度反彈”。

      2. U型。復甦需要數個季度的時間。由於經濟的萎縮要比2008-09年更快更深,U型反轉或許是最有可能的結果。U型反轉是荷蘭國際集團(ING)的Brzeski提出的基本假設情境,他認為封鎖解除後,其影響還會延續一段時間。“封鎖措施的放寬將會是漸進的,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則將會繼續實施,旅遊業可能持續受到打擊,”Brzeski說道。

      3. W型。假如放鬆封鎖措施最初給經濟活動帶來提振,但失業和企業破產效應之後開始滲透經濟的話,則可能會形成雙底型復甦。此外,如果疫情新增病例的情況類似部分亞洲國家,也可能發生W型復甦。

      4. L型。是指經濟增速驟降,並且一段時間內無法復甦。如果全球新冠感染人數繼續增長,迫使封鎖措施延長,就可能出現這種L型復甦。這種情境出現的可能性不大。此前爆發疫情的中國城市武漢在封鎖兩個多月後已經解封。但對於那些無法實施大規模刺激、常常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新興市場而言,就可能面臨L型復甦風險。

      5. 鉤狀。“既不是L型,也不是U型或V型。我們預期像是一個打勾的樣子。”貝倫貝格經濟分析師Florian Hense稱。這意味著急遽下降後,隨著封鎖措施慢慢鬆綁,而出現逐步復甦。安盛投資管理集團首席經濟分析師Gilles Moec描繪成一個類似運動品牌Nike(耐克/耐吉)商標的鉤狀。“較高的儲蓄意願可能削弱消費者支出,且投資可能嚴重受抑,我們認為最可能的情況是,全球經濟在封鎖過後的反彈將相當和緩。”Moec說。(綜合資訊)

      

    OPEC+同意實施紀錄規模減產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等盟友(OPEC+)4月12同意實施紀錄規模的減產行動以支撐油價,並稱他們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產油國達成了一項前所未有的協議,將全球石油供應量減少20%。  全球採取措施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破壞了燃料需求並推低油價、導致石油生產國預算吃緊並重創美國頁岩油產業。頁岩油行業因生產成本較高而易收到低油價的衝擊。  OPEC+結束連續四天的漫長談判後表示,已同意在5-6月減產970萬桶/日。此前美國總統也曾施壓要求阻止油價跌勢。  此次減產規模為紀錄最大,是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前次紀錄減產規模的四倍以上。產油國將在6月之後緩慢放鬆減產措施,但減產舉措將持續至2022年4月。  “OPEC+達成了大規模減產協議。這將挽救數十萬個美國能源工作崗位,”特朗普發推文稱,他還感謝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促成了協議。“我剛與他們談過……這是對所有人都很棒的協議,”特朗普說。  OPEC+曾表示,希望美國、加拿大、巴西和挪威等非OPEC+產油國減產5%,或500萬桶/日。根據路透看到的宣告草案,OPEC+表示,預計全球減產規模將超過2000萬桶/日,相當於全球供應量的20%,5月1日生效。  三位OPEC+訊息人士表示,有效的減產規模包括非OPEC+產油國的減產、一些OPEC+成員國自願加大減產幅度以及全球主要石油消費國採購戰略石油庫存等。OPEC+訊息人士稱,OPEC的波斯灣成員國的減產將高於協議數量。訊息人士表示,國際能源署(IEA)4月13日將宣佈其成員國購置儲備儲油。IEA未立即迴應置評請求。  特朗普曾威脅沙特,如不修正市場的供應過剩問題,將祭出石油關稅,因為低油價已使得美國石油業陷入嚴重困境。  加拿大和挪威已表示願意減產,美國則說,由於油價低迷,其產量將自動大幅下降。基於立法問題,美國很難與OPEC等集團同步行動。加拿大對OPEC+的減產協議正式表達歡迎,稱該國致力實現價格確定性及經濟的穩定。“這樣很好。我們歡迎任何能給全球油市帶來穩定的訊息。”加拿大天然資源部長Seamus O"Regan在給路透的電郵宣告稱。  OPEC+的協議自4月9日以來一直推遲,此前墨西哥擔心減產會打亂負債沉重的墨西哥石油(PEMEX)復甦的計劃,因而對其被要求減產的數量多所猶豫。  墨西哥總統奧夫拉多爾表示,特朗普已主動表示美國願意額外減產,這對經常批評OPEC的特朗普來說是罕見舉動。特朗普表示美國願意協助墨西哥,由美方先承擔“一些閒置”,之後再補上這個部分。但他沒有說明具體上要怎麼做。  先前OPEC+有關今年的減產協議因沙俄之間的爭端而瓦解,引發價格戰,導致在目前正當燃料需求受新冠疫情打擊的時候,供應卻淹沒市場。  全球石油需求估計已減少三分之一,因超過30億人受到防疫居家令影響而留在家中不出門。高盛和瑞銀預測,減產10-15%可能不足以讓油價止跌,並稱布蘭特油價可能從目前的每桶32美元回跌至20美元,油價今年開局時是每桶70美元。(Reuters,2020.4.13)

    美聯儲再出手為經濟兜底

      美聯儲加強緊急應對措施,推出一項覆蓋範圍廣泛、規模達2.3萬億美元的救助計劃。聯儲主席鮑威爾稱,將繼續使用所有可用手段,直到美國經濟開始從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傷害中全面復甦。有初步跡象顯示,美歐重災區疫情有所放緩,這促使本週風險偏好穩定改善。美元避險魅力失色,周線下跌。  OPEC+終於達成史無前例的減產措施,但減產幅度可能不足以抵消疫情導致的全球需求降幅。產油國貨幣進一步上漲前景存疑。  未來一週,中國重磅資料一季度GDP,1-3月工業、消費和投資以及3月貿易收支資料將出爐;還可關注美國3月零售銷售、工業生產、2月資本流動資料;此外歐元區多國將公佈通脹資料。重要事件方面,加拿大央行將召開利率會議,美聯儲將公佈經濟褐皮書,多位聯儲官員將講話。  隨著全球新冠疫情導致的衰退不斷加劇,美聯儲推出一項覆蓋範圍廣泛、規模達2.3萬億美元的救助計劃,以支援處於抗疫前線的地方政府,併為中小企業紓困。這是美聯儲為保護美國經濟免受新冠疫情衝擊而採取的最新舉措。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將繼續使用所有可用手段,直到美國經濟開始從新冠疫情造成的傷害中全面復甦,不過他承認美聯儲的能力有限。美聯儲此前降息至近零水準,重啟量化寬鬆,並增加美元供應以避免貨幣市場出現流動性短缺,這使得美元匯率節節敗退。  美國疫情“震中”紐約州提供的新證據顯示,疫情曲線正在趨於平緩。美歐重災區疫情有所放緩的初步跡象,促使本週風險偏好穩定改善。市場樂觀地認為,在經濟遭受重創的地區,新冠疫情或接近見頂,拉低對避險美元的需求。但部分分析師保持謹慎,因為人們對這種病毒所知甚少,很多國家繼續苦苦應對疫情造成的嚴重經濟損失。  “美聯儲採取了大量不同舉措,但最終結果就是美元供應大增,”IG Securities資深外匯策略師Junichi Ishikawa表示。他稱,“關於病毒的利好訊息,使今年稍早那種慌忙迴歸美元的行為有所減少。最終結果就是美元逐漸下跌。”  4月10日,美元兌歐元報1.0930,周線約下滑1.2%。美元兌瑞郎報0.9660,周線跌1%。美元兌日圓報108.51日圓,周線持平,對於感染病例增加和日本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的擔憂抵消了美元拋盤。對風險情緒高度敏感的澳元兌美元本週上漲了5.5%,突顯全球市場面臨的壓力有所緩解。  英鎊兌美元及歐元上漲,英國首相約翰遜轉出重症監護室(ICU)之後,市場鬆了口氣。約翰遜4月5日因持續高燒和咳嗽住院,6日病情惡化住進ICU。這曾一度引發對英國領導層出現真空的擔憂。英國首相辦公室稱,約翰遜的病情持續好轉,4月9日晚間轉出ICU。不過英國政府宣告未詳細說明約翰遜何時能恢復領導工作。英國央行亦加強緊急應對措施,同意在必要時向政府提供臨時性資金,以協助龐大的疫情支出計劃。英鎊兌美元4月10日持穩於1.2465美元,4月6-10日的一週上漲1.6%。英鎊兌歐元有望連續第三週周線上漲。  產油國貨幣兌美元守住漲幅,但前景依然不確定。在美國製裁威脅聲中,沙特與俄羅斯4月9日同意史無前例的減產措施,OPEC+的減產幅度達到1000萬桶/日。  但減產的幅度可能不足以抵消全球需求的預期降幅。投資者拋售原油期貨,對OPEC+新達成的減產協議做出負面反應。加元、挪威克朗和俄羅斯盧布一週以來兌美元均上漲,但能否進一步上漲要打個問號。(Reuters,2020.4.11)

    日本實施史上最大規模經濟對策

      日本政府4月7日召開臨時內閣會議,敲定了專案規模創紀錄的108.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萬億元)緊急經濟對策和作為財源的2020年度補充預算案。主要內容是向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受到打擊的家庭和自由職業者等個體戶發放現金。其中也包含疫情平息後的消費刺激措施。為了克服被視為“戰後最大危機”的困難局面,敲定了罕見的鉅額支出。此次專案規模將達到日本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成左右。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對策。  首相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表示“日本經濟正直面戰後最大的危機”,強調了盡全力實行緊急經濟對策的姿態。  對策分為到疫情平息為止的“緊急支援階段”和平息以後的“V字恢復階段”2個部分實施。包括民間支出部分等在內的專案規模將大幅超過雷曼危機後2009年4月敲定的56.8萬億日元,政府最快將於4月20日向國會提交補充預算案,力爭4月24日透過。  財政支出方面,中央政府提供低息資金的的財政投融資和地方支出部分之和為39.5萬億日元。其中的16.7058萬億日元計入補充預算案。財源透過發行14.4767萬億日元赤字國債和2.329萬億日元建設國債籌措。  作為經濟支援措施,對收入減半的中小企業將分別發放最多200萬日元和個體戶最多100萬日元。此外還將擴充對中小企業資金週轉的支援,並對業績有惡化之虞的航空公司等提供援助。目的是對經營基礎脆弱的企業的資金週轉提供支援。對於收入減少的家庭,將發放30萬日元現金。以領取兒童津貼的家庭為物件,每名兒童發放1萬日元,僅限一次。  專案計劃投入26萬億日元允許企業和個人延後繳納稅款和社會保險費。面向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難以繳納稅款和社會保險費的個人和中小企業,設定延期1年繳納稅款和社會保險費的制度。將以法人稅和消費稅等必須申報和繳納的稅款為物件。對於經營惡化的企業,允許稅款和社會保險費延後一年支付。還將設定民間金融機構實施的無息貸款、無息擔保貸款制度。  疫情平息後,作為需求刺激措施,將面向旅遊、運輸、餐飲和活動承辦方開展宣傳活動,以官民一體的形式實施名為“Go To活動”的消費刺激措施,購買旅遊商品、預約餐廳和購買活動門票時將獲得折扣和積分等。  為防止疫情擴大,除了向所有家庭發放2只布口罩外,還支援企業增產有望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效的抗流感藥“法匹拉韋(Avigan)”,力爭在2020年度內儲備約200萬人份。同時,將擴大傳染病定點醫療機構的病床,確保空置病床,作為特別措施增加診療報酬。此外還將支援企業增產人工呼吸機和人工肺。(綜合資訊)

    可否重拾2008年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路透沈燕在一篇分析中說到,狄更斯雙城記中的名言或許也同樣適用於眼下的中國經濟。  因為相較許多國家正深陷全球蔓延的疫情深坑中掙扎,中國已率先從坑中拔出“一隻腳”並開始復工復產,但疫情仍存反彈風險以及外防輸入和對人員流動的限制,又嚴重影響著生產生活的正常恢復。在應對疫情的政策選擇上量化寬鬆以刺激經濟也成為諸多國家的首選時,中國亦不例外。  只是在貌似重拾2008年應對金融危機時的政策老路時,中國也須吸取教訓避免擴張政策的後遺症,諸如新一輪的產能過剩、全社會負債率上升以及經濟結構失衡加劇等等。同時要保持宏觀政策的相對穩定,並加快補短板和推進經濟社會領域的改革,而在推出一系列的刺激消費政策時別忘了尊重行業發展規律。  “現在對下一步比較明確的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表示,2020年全球經濟可能會出現負增長,衰退程度可能超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這個說法相對比較明確,但是也用了一個詞叫‘可能’,所以很不確定。”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4月3日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稱。他表示,衝擊大的同時當前各個國家都出臺了很大的對沖政策,另外在國際上各個國家也加大了疫情防控的力度,國際合作力度也在加大,所以對下一步還要密切跟蹤、高度關注。  而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2008年應對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時,中國也跟隨全球諸多國家的步伐採取了擴張的政策,包括4萬億元人民幣的政府投資,十大振興產業規劃以及刺激汽車、家電等消費的舉措。  擴張的政策為中國贏得經濟的持續增長時也帶來了產能過剩以及高負債等後遺症,受補貼的行業更是因政策的擾動在取消補貼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低迷,打亂了自身的發展規律,中國經濟結構的失衡持續加劇。  “現在的政策應對與2008年應對金融危機時的擴張政策有相似之處,但此次應對的是疫情帶來的危機,與金融危機的起因有所不同,比如現在要復工復產,但無症狀感染者同樣能感染人,中國之所以能在這場疫情戰中走在前面主要的方法就是隔離。現在要復工復產,又要防止疫情,其實也是很矛盾的。”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對路透稱。  更側重對大勢分析的王建認為,再用當年類似4萬億的刺激方法肯定不行,因為生產消費都是需要人員的流動,尤其是中國現在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一半,但旅遊餐飲等都受到重創,在這種情況下,決策者也是相當為難。用的是老招但面臨的卻是新問題,而政府的手裡也沒有更多的工具可用,這也是很無奈的情況。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2019年全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眼下為應對疫情和世界經濟變化的影響,中國穩經濟的一攬子舉措正魚貫而出,包括擬提高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併力爭二季度發行完畢。4月3日中國央行又宣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並逾11年來首次下調超儲利率。  根據路透對官方資料的統計,隨著美國疫情的進一步加劇以及西班牙和義大利死亡病例的攀升,全球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突破100萬例,死亡病例超5.2萬例。  3月下旬召開的20國集團(G20)影片會議提出,將“不惜一切代價”戰勝新冠病毒危機,透過各國措施向全球經濟注入5萬億美元,以減輕其影響。  雖然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世界亂了方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近日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已導致全球經濟活動停滯,並使全球陷入衰退,此次衰退將比10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嚴重得多”。  但對率先從疫情中抽出一隻腳的中國而言,更加積極有為的積極財政政策舉措不斷,穩健的貨幣政策也積極加力。旨在幫助實體經濟渡過難關,儘快恢復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只是面對疫情的衝擊,傳統的擴張政策手段效果會如何?  “現在有一種觀點呼籲將穩健貨幣政策改為‘寬鬆貨幣政策’。這絕對是一個餿主意。我國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是槓槓率太高,故必須打好‘防風險’這場攻堅戰,試問槓桿率高、積累的金融風險大是什麼原因?無疑是1998開始的“積極財政政策”和實際上的寬鬆貨幣政策,再加上2003年提出的“房地產支柱產業”政策和2008年下半年實施的“四萬億”刺激政策造成的。”曾擔任過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的賀鏗尖銳地指出。  在他看來,無論是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還是2008年的“次貸危機”實際上對中國影響有限,是人家生病“我們”來吃藥。因為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永遠都是為了GDP,為了一時政績,為了部門的利益。形成的“高槓杆”危險和“過去政策”負面影響的消化問題,這些人從來不吸取教訓,也不長記性。  “政策的不穩定是最大的風險,雖然財政、貨幣政策都在調整中,如果調整過當,可能會引爆金融危機,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將是災難性的。”他稱,中國目前政策的著重點是穩定增長,加強投資、特別是“新投資”,雖然有必要,但政策的著力點更應該在居民消費方面下力氣,努力提高最終消費率;適當緊縮投資,降低資本形成率,改善分配結構提高內需為目的。  “很遺憾的是現在看到的情況依然是政策依然側重依賴投資,無論是老三樣的鐵、公、基,還是現在熱炒的新基建,本質仍然是重投資輕消費的政策思路。”另一位不具名的專家亦稱,中國經濟長期累積的矛盾和問題並沒有解決,4萬億元投資的後遺症中國用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完全消化,如果再來一輪使用不當的刺激政策,會後患無窮。  中國財政科學院院長劉尚希也表示,疫情衝擊之下,如何避免企業大量倒閉、就業大量流失是頭等大事。需要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共同發力保障企業的資金鍊,尤其是受較大影響的旅遊、餐飲等服務業。新增債券一定要在“人”上做文章,而不要再在“專案”上做文章,不能再走“鐵公基”的傳統基建老路。  事實上,三期疊加的因素導致中國經濟處於下行通道中是不爭的事實,而突發的疫情顯然加劇了下行壓力,運用擴張的政策舒緩經濟下行壓力亦無可厚非。只是中國在重拾應對危機的政策時,如何賦予新內容減少可能帶來的後遺症,同時加快補短板和深化經濟社會領域的改革更是治本之道。  在王建看來,目前的政策也都是試探,因為現在沒有對付疫情的藥,只能刺激經濟,但人怎麼能去安全生產、安全地消費卻是個問題。王建稱,“不是死於疫病,就是死於經濟癱瘓,只能二選一,現在就是要在保增長和保健康之間找到平衡點,怎麼把握很重要。”  一直強調關注公共風險的劉尚希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減稅降費、減收增支等多種因素,使得今年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財政都面臨巨大壓力,透過提高財政風險來對沖眼下的經濟社會公共風險是必要的,但要適度。  “現在財政風險毫無疑問是越來越大了,但其實最大的風險就是忘乎所以,認為財政承受風險的保護能力是無限的,把財政承受風險的能力無限擴大,這可能是當前最大的風險。“劉尚希稱。  有金融機構發表分析報告就指出,與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僅影響需求不同,本次疫情全球爆發和股市、油價的全球暴跌從供需兩端影響全球生產和貿易活動,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面臨著重構、收縮甚至斷裂的風險,由此帶來的影響將不僅僅是金融危機,而且將可能演變成為影響深遠的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和全球治理危機。  “與2008年相比,目前全球應對危機的手段和工具捉襟見肘,許多經濟體高債務、高槓杆和高赤字,政策利率接近零或者為負,政策工具減少、空間收窄,這與2008年相比相去甚遠。”報告稱。  報告指出,與2003年“非典”對經濟是一次性短期衝擊相比,本輪疫情全球蔓延和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市場劇烈波動很可能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美、歐等許多經濟體經濟再次陷入衰退的機率相當大。由此二季度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環境不樂觀。但與此同時,中國加大了復工復產政策實施力度,各種穩增長政策也在持續加碼,預計二季度經濟恢復正增長的機率較大(3%左右) 。  但王建沒有那麼樂觀,他認為,雖然中國目前情況轉好,但作為製造業大國,海外市場以及與此相關原料供應等均因疫情演變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必然會波及中國。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只要能保障基本民生和民眾的健康,經濟下滑的沒有那麼快,中國就算渡過了這次難關。  “中國現在出了很多政策都是當作國外還有市場,海外市場還是正常運轉的情況下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但現實是許多國家的需求和供給都已停擺,停多久不知道,很多企業的海外訂單都沒有了…….這種情況下很多問題是無解的,政策也是無效的。”王建坦言,現在還遠遠不到對政策做評估的時候,而政策是根據實際情況變化調整的。

  • 14 # 期海餘生

    上週,美國總統特朗普公佈了“重啟美國”計劃,宣佈分三階段重新開放美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但何時開放、如何開放,最終決定權將下放各州,由州長自行決定。計劃一公佈,立即引起了美國各界人士的熱議及全球的關注。

    與此同時,西班牙政府上週也開始放寬因疫情而實施的“全面封鎖”政策,允許工業企業、建築業、家政業等需要員工離家上班的行業復工。

    應該看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國際機構也以1930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來形容疫情對全球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各類國際機構紛紛調低了全球經濟增速,許多國家和地區短期經濟負增長已不可避免。中國最新公佈的一季度經濟增速,同比下跌6.8%。不可否認,當前全球經濟因疫情幾近停擺,短期經濟增速的斷崖式下跌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現實。經濟的瞬間停擺令各國政府及人民都處於焦灼之中,期望早日重啟復甦經濟也就在情理之中。

    但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全球還沒有看到拐點出現,經過3月以來全球各國相繼“封國”“封城”等嚴格的防疫隔離措施,疫情在一些國家已經出現一定的新增病例減緩趨勢,總體來看,全球疫情仍處於暴發階段。

    也正因為全球疫情仍處暴發階段,重啟經濟的想法才成為多數人質疑卻又是人們內心渴望的矛盾體現。

    既要拯救生命又要拯救經濟,如何做到兩個方面的統一協調成為各國的艱難選擇與努力方向。中國作為最先暴發疫情的國家,以先停擺經濟,階段性有效控制疫情後逐步有序復工復產給全球提供了一種方案,但全球各國的情形複雜不一,所採取的方式也不同。但有一點是各國都在堅守的,那就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搶救,這也是時至今日全球各國積極採取各類措施應對疫情蔓延所展現的最積極一面。從這個角度而言,重啟經濟與復甦可以緩一點,但生命的搶救卻刻不容緩。

    從現實來看,截至4月20日9時,世衛組織最新資料顯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15萬例,美國超75萬。以當前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數萬例而言,輕談或輕視疫情的危害是不合時宜的。另一方面,積極應對疫情同樣也需要巨大的醫療物資供應及全球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保障供應,這也是為什麼無論疫情多麼嚴重,一些必要的防疫醫療物資生產及人民生活物資保障活動必須啟動。雖然多數經濟活動可以停擺,但人民的生活不能停擺。

    從“封國”“封城”到未來逐步解除禁令,各類經濟需求逐步重啟,這是一個過程,並非一日之功,而疫情即便出現拐點,從拐點到完全有效得到控制也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受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在短期內的衰退不可避免,重啟和復甦經濟仍需時日,在未來全球經濟重啟和復甦的階段,更需要全球通力合作,打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以經濟的全球化促進全球經濟的復甦。

  • 15 # zxcvbnm123456789asdf

    這個要看美國和歐洲各國的疫情發展情況如果疫情控制不住,不要說經濟復甦了就是他們國家的人民連生存權都有問題了。所以首先要控制住疫情。只有控制住了疫情才有希望復工然後才能重啟經濟。現在的美國疫情越演越烈絲毫看不到拐點出現歐洲各國比美國稍好一點但是也很嚴重。依我之見歐美各國能在年底控制住疫情已經是奇蹟了,如果控制不住最起碼到明年年底。

  • 16 # 易鑑

    作為資深屌絲,看到這個事關自己錢包的生存問題,忍不住對著鏡子思量了一番,冒昧對這個問題談下個人淺見,望拍磚要輕;

    首先,二十餘年的漢語學習告訴我,“重啟”和“復甦”是語義相近但絕非同一涵義,百度之,然也。“重啟”意在“重新啟動”;而“復甦”重在“減緩後重新恢復正常”之意;所以斗膽認為將題主的問題分為“重啟”和“復甦”兩部分來談更為嚴謹;

    眾所周知,今年全球經濟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迫暫停,且當前其仍為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狀況仍未化解,所以全球經濟完何時完全重啟仍是未知數,這將由各國根據疫情控制情況綜合評估得失決定。譬如我國疫情控制手段得當,效果顯著,率先全面重啟經濟;而其它疫情尚無控制的國家,或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而小心翼翼逐步重啟經濟,或承受不起各種壓力而隨時被迫強制重啟經濟;

    相對重啟,復甦更是個艱鉅的任務。首先,要看到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尚在新冠疫情魔爪之下苦苦掙扎,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例如巴西、俄羅斯、印度等還處於新冠疫情爆發期;另外隨著南半球換季,其新冠疫情是否會進一步加劇尚不得而知;綜述,全球主要經濟體多處於經濟暫停中,增長主發動機停機,復甦何談容易? 其次,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天災必然伴隨著人禍,所以全球經濟何時復甦還不得不考慮到潛在的“人禍”因素;要知道,新冠疫情爆發前,世界貿易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已有所抬頭,並且對全球經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重創;沒人敢保證某些國家的政客為了選舉或其它壓力,是否會肆無忌憚地玩弄各種手段,哪怕損人不利己也在所不惜,而這些未知的因素,勢必也會加劇全球經濟復甦的難度;再者,全球經濟體還面臨多層次的危機,譬如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資本逆流等,都會另全球經濟復甦雪上加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FM)也實錘證實了全球經濟體復甦的難度。

  • 17 # 香菜大姐姐

    經濟資料與政策:

    1.法國6月Markit製造業PMI52.1,前值40.6。

    2.德國6月Markit製造業PMI44.6,前值36.6。

    3.歐元區6月Markit製造業PMI46.9,前值39.4。

    4.美國6月Markit製造業PMI49.8,前值39.8。

    環比上看,海外經濟復甦顯現。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人江湖,江湖一人”的離去,還會有好的作品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