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小霞滿街跑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鰹魚,釣鰻魚

    鰹魚也被稱為白鰹魚。 鱔魚也被稱為胖頭魚。 是以水生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魚。 鰱魚和鰻魚的食物和生活特徵基本相同,釣法也基本相同,因此以下只是釣鰱魚進行研究。 鰱魚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相對較高,受淡水養殖業的重視,是混養池的重要品種之一。 我喜歡在上層水域,特別是水質比較豐富的明水區(沒有雜草等)游泳。 鰹魚的膽量很小,吃驚或者碰到釣線時,常常會從水面跳出來,慌忙逃跑,躲到石縫裡躲藏起來。 同時喜歡逆水,春末夏初在河流上游水域的表現尤為突出。 在我國北方鰱魚很難自然繁殖,一般是人工飼養的。 鰹魚沒有鯉魚那樣的腥味,也沒有刀子裡含的膽固醇,只要菜做得好,味道就很好吃。 治療產婦缺奶、缺鈣也是最好的補品之一。

    鰹魚釣魚用具

    根據鰹魚的習性,通常用浮法釣魚。

    1 .拋砂法。 在底架上再加上另一種硬質泡沫塑膠做成的大漂浮,把原來的鉛換成有大孔的沙子(M5的螺母和鉛皮電纜的粗鉛管等),使之能夠沿著主線自由滑動,正中間是拋砂法的浮釣工具。 餌鉤線一定要比大漂線長5釐米以上。 否則,就會卡在大漂流線上,扔進水裡不能分離,打沙失敗。 餌線變短了,就要變長。

    從大小到餌料鉤的2條線的長度一般優選為40~120釐米,但是過短鰹魚的視認性小,過長的話砂子很難掉落。

    2 .海竿法。 和拋砂法一樣,前者用海竿拋,後者用手拋。 海竿投比用手投更遠,更容易成為大魚,散步魚時操作方便靈活。 使用大孔鉛管和螺母時,必須根據海竿的強度和承載力來決定重量。 普通寧肯輕,不要過重摺竿。

    3 .帆釣法。 用質量輕的木板(楊木、白松等)製作帶帆的小船,用風力將食物運送到規定的水域。 這艘船類似於a字形,可以是小的,可以是橫樑,也可以是兩根橫樑,還可以是雙桅杆,還可以是單桅杆,還可以是鉤子,還可以是鉤子。 根據地點和想釣的品種而不同。 帆船釣魚受風力、風向和海岸地形的影響。 裝置必須選在水深超過1.5米的水庫下或陡坡深水區。 只有這樣的水域才能放船,釣魚鉤不掉底。 在大壩上釣魚的話,可以用帶把手的繩子卷線,把船放在幾百米遠的地方,操作方便。 給活蝦、蚯蚓加精華裝上鉤子,釣上鱟。 用發酵玉米粉餌安裝鉤子,可以釣到大量鰹魚,也可以釣到草魚。 這樣長的主線可以生臭物的餌料、酸的玉米的餌料、隔開間隔撒餌料,可以混合單鉤、組鉤使用(即用單鉤放入生臭物或生餌料,用組鉤組裝酸食)。 在主線上,每隔1~1.2米安裝一個聯結器,一邊取出線一邊在聯結器上掛餌鉤。 放開一定距離的話,前頭的鉤子有可能掛在魚上,但是放入魚後不是馬上摘魚,而是掛上所有的餌料後約1~1.5小時後,幾乎所有的酸食都融化,摘魚。 不用擔心上鉤魚會吐出鉤子。 主線每隔1.2~1.5米張設硬質泡沫塑膠,其浮力強力拉動上鉤魚,魚拉絲時沉下大浮子,也可以使主線大幅度彎曲,但不能從大浮子的浮力中脫出。 不管是拋沙子還是釣海竿,都有同樣的漂浮,它的浮力會自動地讓魚散步,讓魚不會吐魚鉤,如果沒有釣竿的時機問題的話,早晚是不重要的。放船的主線不得小於0.8毫米。 組鉤或單鉤的間隔與主線相連的聯軸器的間隔一致,一般優選為1~1.2米。

    大雜散的間隔比餌鉤的間隔寬一些,最好是1.2~1.5米。 不管是什麼魚,咬其中的任何一個魚鉤,同時兩個大浮力作用在魚嘴上,抓住魚不放,無論大魚怎麼掙扎也不想逃走。 在距離船後兩米以內的主線上,不要掛鉤。 魚一看見船就害怕。 繫上鉤子不會咬魚。

    為了減少卷線時的阻力,特別是風力較大的情況下,在放船前卸下桅帆,更換桅帆自動脫落的帆。 也就是說,不是在“a”字形船體的橫板的中心部在後緣開個圓孔,安裝獨自的桅杆,拉起帆,用結束的方法固定繩子的末端,而是用小布包住食鹽和砂糖,拉起帆後緊固繩子,用結束和布固定。 用一根桅杆後緣的小狹縫擰緊布制繩末端,固定帆。 鹽和砂糖碰到水,經過一定的時間布包融化到可以透過圓孔時,帆會自己著陸。 此時,緊線阻力變弱,操作變得容易。

    如果是傾斜風向的話,不能將餌料輸送到規定的水域,除了更換釣具之外,還可以調節主線和船尾線的連線點,改變小船的行進方向。 像風一樣從左邊來,在主線上向右移動幾釐米。像風從右邊來,在主線上向左移動幾釐米。 為了透過風向和風力調整主線與船尾線的連線點,最好用腳踏車輻條製作聯結器。

    尾線穿過長約5釐米的氣門心,移動方便靈活,保證了小船向預定水域行駛。

    小船的製造方法。 可根據用途改變規格。 如果只釣以鰹魚為中心的上層水域淡水魚的話,船體為“a”字形,兩條豎板的長度可以是100釐米,橫板的長度可以是80釐米。 板材的厚度為2.5~3釐米,寬度為8~10釐米。 將2塊豎板前端的“a”字的前端切成等邊三角形,對齊後加上鉸鏈用木螺釘固定,堅固可摺疊,方便攜帶。 “a”字型橫板與縱板的交點,距尾纜孔5釐米處,兩板重疊開孔,用手柄螺釘固定,拆裝、攜帶方便。 在橫板兩端的小孔中插入兩根筷子(或適當粗細的木棒,以下相同),在兩根豎筷子的中間裁剪適當大小的淡藍色或白色布料,在兩側各縫一根可插入筷子的套筒,就成了帆。 至此,一根桅杆上固定帆的小漁船就完成了。

    一桅船自動揚帆的製法。 從兩根筷子中拔出固定帆,在筷子的前端繫上比筷子橫向寬度稍長的棒或竹棒。 ”的形狀,或者用8號鐵絲直接“? ”擺動的形狀,拔掉筷子“? 加”的鐵絲。 選擇長40釐米、直徑1.5釐米的棒子,在棒子的前端裝上掛窗的金屬環,插入棒子“? ”中心部被固定,下端用繩子固定在“a”字型橫板的中心部。 立起一根桅杆後,將抽出的帆透過兩根筷子,橫向展開帆布後,用4根細線筆直伸展帆布的4根角,用小釘子固定在豎板的相應位置。 使用長繩的一端,首先用小釘子固定在“a”字形的前端鉸鏈上,拉起帆,拉直這根繩子,在上面筷子的中間部繫上繩子,使繩子的另一端穿過桅杆前端的金屬環的孔,拉緊繩子,帆就會上升到最高位置。 帆升到最高位置後,用帆繩捆紮包裹糖和鹽的布袋,把系在布袋上的繩子從“a”字橫板中央的孔擰緊,固定帆,一根桅杆自動脫落帆船後完成。到了秋天,海面的上風也有很大的浪湧,在上述規格的漁船上釣魚,十九次被浪打倒。 此時,用帆釣法釣魚時,將“a”字兩側的縱板拉長150~180釐米,橫板拉長120~150釐米,單桅杆拉長60~70釐米。 ”形支架也要適度展開、提高,使其達到適合船體整體形成的比例。 這麼大的船,在海面上碰到五級風也不翻。

    (2)鰱魚釣鉤的組裝

    為了突破鰹魚釣魚,摸索餌料和魚鉤的組合,使用過帽式、麥草帽式、炸彈式、網袋式、火柴棒式等各種鉤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蓋式鉤。 該鉤還適用於海竿、拋砂,特別是帆船釣魚,如果找不到陡坡或水庫下面的深水區,在淺水處掛帽式鉤,不會影響放船。 所有的鉤子都安裝在裝食物的帽子上,光滑的帽子被船拉,鉤子不掛。 同時,瓶蓋裡的食物在收銀機裡放不完,所以中途不用換竿也能節省時間,保持釣魚區域的安靜,提高釣魚率。 具體的製作方法是

    選擇直徑2.5~3釐米的綠色塑膠帽,沿著螺絲固定的周邊,用紅色的縫紉針以均等的距離加熱6~8個小孔。 以粗0.3毫米、長10釐米的尼龍線為腦線,先在一端繫上6~8號伊勢尼丸底的短柄鉤子(以下相同),從帽子的外孔穿過,再從相應的內側孔穿過,再繫上另一個鉤子,兩個鉤子都在帽子的外側,可以自由活動。 腦線的兩端立著漁具,無論鉤住的魚怎麼拉都不會脫離帽子。 該方法用3~4根腦線連線6~8根釣魚針。 枕鏈線全長為5~6釐米。 在帽子內側的底部襯上與竿相符的重量的鉛片,在鉛片的重心部用銷均等地貫通2個小孔。 最後,用長20釐米,粗0.4毫米的尼龍線,一端從帽外的小孔穿過,折回穿過,在帽內固定。

    線上的另一端,緊韌體可以透過聯結器或旋轉環與主線相連線。 這個鉤子,用勺子挖酸食物直接放進帽子裡不弄髒手,是別的鉤子代替不了的。 這組鉤子還可以放入微酸玉米食物或釣草魚。 放入香餌後,卸下大漂流釣底魚,鯉魚和鯽魚就會被鉤住。 安裝掛鉤的方法各不相同。 釣鰹魚,無論是底釣還是浮釣,只要把鉤子的柄放入餌料中,鉤子的尖端朝上,沿著帽子排列即可。 釣鯉魚和鯽魚的底釣,必須把鉤子放入餌料中,捏成與橘子瓣相近的形狀,鉤子的尖端向上。

    2 .碟形掛鉤。 實質上是擴增加重的帽式鉤,具有餌料多、體積大、誘魚快的特點。 底釣是多種底魚的有效群鉤,包括鰹魚。 適用於水庫窪水灣鰹魚較多的水域,配合三用海竿自動化插座,總能釣到個體較大的魚。 的雙曲餘弦值。3 .無託餌器集束炸彈式掛鉤。 這個鉤子有很多用途,可以掉餌釣多種魚,也可以放入酸餌和香餌釣鰹魚。 由於掛鉤很多,在上掛鉤的明信片中,魚體多掛有1~2只掛鉤,具有掛鉤牢固的優點。 掛鉤的安裝方法:取卵大小和硬玉米麵條的發酸食物,揉成球狀,打碎,填補合理的腦線,合成卵圓形,12只掛鉤的鉤柄沿面料周圍插入,掛鉤入口部分全部露出。 把腦線纏繞在麵糰周圍,腦線的長度保留1.5~2釐米,也可以在餌團周圍浮游。 這餌料不僅硬,而且不粘在一起就受不了水泡。 與此相對,在煮飯的同時,將米飯稍微蒸一下,壓碎後與酸餌揉搓,形成餌團的鉤子,可以減少釣竿的餌料交換次數,提高釣鉤率。 關於這個掛鉤的製作方法,請參照本書的章節。

    4 .帶餌器的集束炸彈式掛鉤。 這個掛鉤由漁具店出售,進口的和國產的都很方便,仿造的都坐魚。 用生面硬酸餌安裝鉤子,用塔型餌器捏,5只鉤子沿塔底等距離一個一個地插入鉤子柄,鉤子底前部露出,懸浮的長線鉤子安裝在藍螞蟻和青蟲上,也可以釣魚。

    上述4種掛鉤,如果掛鉤的尖端不銳利,就不能刺魚,因此可以達到少跑或者不跑的目的。

    (3)釣鰱魚餌料的製備

    鰹魚的狩獵範圍很廣,好像很有味道,能誘發鰹魚被鉤住。 多次在池塘釣魚後,使用不同氣味的裝置,總結了香味型、變味型、酸味型3種。

    1 .香味型別。 屬於這種型別的餌料新增劑很多,例如香精、麴酒、花露、大豆粉、落花生粉、芝麻醬、香油等可以作為新增劑使用,其中之一與基礎餌料混合後可以應用。 為了使釣魚鉤能承受水泡,在基礎的餌料中混入適量的糯米粽子、糯米飯等。 另一種酒麴發酵餌還可以混合麵粉提高硬度。 油性新增劑可以在餌料上安裝鉤子後用羽毛塗抹,但是在餌料中混合餌料,為了不出現餌料的渣滓,不能縮短耐泡時間。 適量配合可溼性粉劑,過量容易使基礎飼料軟化。 在加入水合劑新增劑的同時,加入適量的乾燥小麥粉,硬、軟、適度攪拌,延長耐泡時間。 屬於這種香食的話,不僅鰹魚,釣各種各樣底下的魚的效果也很好。 唯一的軟硬度要調整,浮釣是硬的,底釣是軟的,尤其是在晚秋初春魚咬鉤是輕微的,裝置是軟的。

    2 .怪味的型別。 阿魏粉、蔥發酵水、生奶、奶粉、雞血水等可作為變味食物新增劑使用。 其中一種可與基餌混合揉和使用。 在旁邊放入相同量的麵筋,用熱水加熱蒸,捲成硬質的麵糰,也可以掛鉤釣魚。酸味型。 發酵基礎餌料是製作簡單經濟有效的鰹魚的餌料。 隨著保管時間的延長,其酸味度也相應地變濃,進入第二年度變黑,作為新增劑與基礎食物混合,可供多年使用。 雞骨發酵水也相當不錯。 使用臭豆腐乳湯加的50%陳醋,製作混合液,也可以與基礎飼料配合,也可以用基礎飼料安裝掛鉤,浸泡在混合液中後投入釣魚區域。 但是,這種含醋的新增劑容易腐蝕釣魚鉤,所以每次返回釣魚時都要用水浸泡釣魚鉤,洗乾淨,晾乾後收納,注意更換和廢棄生鏽的釣魚鉤。 在製作酸臭食物的過程中,最好戴薄橡膠手套,以免手被汙染。

    上述氣味不同的裝置,白鮭和胖頭魚都很高興,沒有卡住的問題。 但是,其掛鉤率有所不同,以酸臭餌為例,時間越長,酸臭度越大,效果越好。 酸臭餌的貯藏是罐子,放置1年變質變黑後使用,釣鰻魚的效果很好。 用2~3層塑膠袋包裝基礎餌料,密封后,經過強烈日光曝曬3~5天,變酸即可使用,不會釣魚,不會腐蝕鉤子,安裝鉤子時手也不會受到汙染。 奇怪味道的阿魏和蔥發酵水,效果相當好。 只有魏不好買,價格也很高。 因此,可以用蔥發酵水代替阿魏,加工容易,成本低,效果也得到保證。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討厭臭味,所以為了不引起別人的反感,必須防止溢位。 上述3種餌料容易做成香型,也能同時釣到多種魚,但其掛鉤率比變味型和酸味型稍低。 無論採用什麼樣的香味型別的裝置,安裝鉤子後,滾動或捏米糠混合香油(也可以混合其他植物油),使其附著在餌料團或帽子的鉤子頂部,加水後大部分脫落,浮游在餌料鉤子周圍,酷似浮游藻類或其他小生物這不僅是提高誘餌掛鉤率的有效措施,也是釣鰹魚極為重要的手段。 釣餌質量稍差,用純基餌裝鉤子也能釣鰹魚。 特別是在無風的天氣,油糠不動,不沉到底,就會形成魚窩,釣魚很多。 在有風的天氣,這個招聘的效力大幅度減少,甚至無效,不能採用。 在選擇新增劑時,無論是什麼種類的食物,都要先考慮是否要和基礎食物配合改變粘度。 否則,在餌料柔軟、渣滓露出、不耐水泡等情況下,很快就會換餌料、投竿變得頻繁,不僅會招致時間的浪費,還會追趕釣魚領域的魚,特別是在大壩上,很少會有驚人的魚回來。 所以,在鰹魚釣魚中,總是不停地扔竿子是禁忌。

    另外,釣鰹魚的季節性也很強。 炎熱的日子水溫高,掛住率相對高,變冷的日子水溫低,釣魚量顯著減少。 在我國東北地區,6~9月可以釣鰹魚,埋伏後30天以上,將成為上魚的高峰。 秋分以後,幾乎釣不到鰹魚。 季節差異、地域差異、釣魚工具、餌料差異直接影響釣魚率。總之,釣鰹魚,季節寶貴,浮釣工具必須少,針尖尖銳,餌料堅硬,耐水泡,米糠香油混合,釣鰹魚好,釣帆多,釣魚重要,應遵循這一關鍵。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2 # 時光不老TT

    串鉤不好釣。

    你釣魚要搞清楚魚的習性,花白鰱屬於中上沉濾食性魚類,吃食的方式是把水吸入口中,用過濾的方式留下食物殘渣,多餘水再排出來,所以這類魚吃霧化,霧化效果越好,越誘魚。串鉤無法實現持續霧化餌料,一般海杆是用水怪籠,手杆是上餌到上鉤,下鉤不上餌。希望採納,謝謝!

  • 3 # 元氏匯源物流

    花鰱屬於中上層魚類,個人感覺用串鉤的作用不太明顯,用平常的雙鉤就能釣到,用彈簧鉤的效果是最好的,因為這種魚需要餌料霧化後,在下邊吸食餌料,彈簧鉤的彈簧掛餌,下邊垂著四五個鉤,在鰱魚吸食餌料的同時吸進魚鉤,也有掛鰱魚的用大點的三個鉤的那種魚鉤,也是上邊掛餌,鰱魚吸食的時候能從票相看出來,猛提魚竿,就能鉤住

  • 4 # 瘋一樣的男仁

    要把這個問題交代清楚,鰱鱅,就是花鰱魚(也叫胖頭魚)和白鰱魚(也叫鰱子魚)的總稱。因為它們的習性基本一致,都是以水裡的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都在同一個水層,所以,大家習慣上,統稱它們為鰱鱅。我們在垂釣上的技法也是一樣的。怎麼樣,哪個是白鰱魚;哪個是胖頭魚,是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了。玉米麵500克、魚飼料200克、麥麩(細)100克、白麵100克,加白糖50克左右,加水1:0.8,攪勻。密封於塑膠袋裡,置陽光下暴曬。一週左右,就會發酵變酸,使用的時候,可以新增一些臭豆腐,按使用量新增一塊就可以了。切記,此餌不用蒸熟,發酵的餌料,帶到水庫直接使用,如果粘性略差,可以新增一些白麵或商品餌把粘性找好。這是專門用於填裝水怪的。這個可是垂釣鰱鱅的最重要的步驟,不論你垂釣其它魚類多麼有經驗,也不論你用餌多麼有絕招。但是,對於垂釣鰱鱅,都是空談。所以,小編必須把這個話題單獨列出來,請廣大釣友注意:鰱鱅喜霧化好的餌料,味型以,酸、臭為好。注意:餌料的酸臭都是在味型上的,可不是惡臭、惡酸

  • 5 # 釣魚不可能打龜

    垂釣花白鰱一般是不用串鉤的,除非你運氣逆天,不然到頭來都不會收穫目標魚種。

    花白鰱一般來說泛指鰱魚鱅魚,都是屬於中上層魚種,屬於典型的濾食性魚類,其食物都是浮油性生物。

    這裡我說說我平時垂釣花白鰱的方法吧

    1.手杆垂釣,這也是我最喜歡的方式。因為這種可以看漂,而且中魚之後魚的力道非常大,可以享受美妙的切水聲和感受魚的衝勁。

    一般來說,手杆垂釣花白鰱可以買商品用餌料就行,省的自己製作。一般霧化都是特別的快。

    看水域選擇杆子的長短,一般4.5米起步不會錯,太長了可能就太累了,畢竟垂釣花白鰱還是打杆頻率非常的高。水層可以從0.5米開始找魚層,慢慢的從上往下、從下往上找,深度一般不超過三米為宜。

    也就是俗稱的調半水,需要自己選好浮力足夠的漂,主線3+起步比較穩妥。

    2.海竿打浮。一般選用“燈籠鉤”一個燈籠一般的餌料盒外面有著多枚鉤子那種。餌料可以商品餌也可以自己製作,蓮蓉伴商品餌料效果不錯,極力推薦。至於海竿的選擇和線組配比這類我就不一一闡述。可以搜尋海竿花白鰱。

    總之,釣浮,餌料霧化好,這兩點非常重要。最後還要看水域,魚塘推薦手杆,可以玩耍一下。自然水域推薦海竿,畢竟手杆專門守花白鰱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 6 # 山城老味道

    不推薦用串鉤,釣白條、黃辣丁等可以用串鉤

    花白鰱屬於上層魚類,只適合釣浮

    推薦線組

    1、海杆+爆炸鉤

    2、手竿鰱鱅線組

    餌料推薦酸臭味

  • 7 # wenwen8023

    花白鰱喜歡餿臭食餌,用自制的發酵面餌比較好。

    釣花白鰱餌料,酸味、腥臭味,霧化好的餌是配製花鰱、白鰱餌的要點。其主要原料是預先發酵好、具濃酸味的玉米麵溼料。白鰱餌基本配比是:發酸的酸面料50%、玉米麵30%、大麥粉料15%,再加入適量帶腥味的蝦粉、魚粉。

    香味商品搓拉餌80%+雪花粉10%+臭豆腐湯5%+白砂糖5%即配即用,非常簡單,效果很不錯。

    新鮮豆腐渣100克用紗布包緊上籠蒸15分鐘,晾溫後裝入三層塑膠袋中密封掛陽臺曬三天,收存於陰涼處備用。

    作饅頭(用40%白麵,60%玉米麵發酵揉勻蒸制八成熟,手指壓後有凹為宜)約1000克,趁熱立即搓揉至無明顯的塊狀物,手感有彈性時,裝入三層塑膠袋中密封待用。

    單鉤釣鰱的釣具配備與釣鯽、鯉是一樣的。只是鉤要用大一點,本人用的是日產丸九13~15號鉤,釣餌用紅蚯蚓或面索。此法簡便易學,但是因鰱魚嘴大,加上滿口粘膜,很難鉤在要害部位,所以脫鉤跑魚的比例很大。採用串鉤釣法,是讓上、中、下各水層的鰱魚咬鉤。

    可是小雜魚的干擾太大,效果並不理想,而且費餌費時。組鉤釣,即爆炸鉤。此法不用鉛砣,也不要託餌簧,只用調好的餌料將鉤包住,以手竿將鉤餌輕放到水底後,浮漂直立,露出水面1~2目就行了。此法雖不大量跑魚,但鉤線極易纏繞打結。

  • 8 # 我愛米小兜

    ┋釣花鰱、白鰱當然是可用串鉤的,但是這種釣法非常的特殊。

    1、串鉤釣法對於目標水域鰱魚的密度有一定的要求。

    因為這種釣法多數時候都不是正口,是浮漂在感應到魚群的吸食的過程中輕微的抖動,這時候迅速提竿而掛上來的。如果水域鰱魚的密度太低,打窩誘魚的效果不佳,這樣中魚的機率就會很低。

    2、這種釣法串鉤上是否需要掛餌料都不關鍵,實際上即使掛餌料也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因為鉤數量過多,霧化又太快。

    一般的做法是空勾調漂4目左右,然後不斷的散餌拋投打窩,等待魚群的到來。鰱魚大口吸食窩裡面的霧化餌料的時候會吸入串鉤或者群體吸食會碰到串鉤,這時候的漂像即使很亂但是不影響串鉤掛魚的先天優勢。

    ┋串鉤釣法白天的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有了兩點。

    一方面是白天小魚鬧窩,不利於打窩聚魚。另一個方面是因為白天鰱魚比較謹慎不怎麼近岸,特別是到有人的地方吸食。

    在盛夏的夜晚,如果目標水域鰱魚非常多,這種串鉤釣法優勢非常的明顯。我見過有人一晚上就這麼空勾掛幾十條。第一次見都會感覺非常的不可思議。

  • 9 # 野釣幫

    導讀:花白鰱又名大頭魚、胖頭魚、我們這叫黑鰱,首先我覺得釣花白鰱不可以使用串鉤,主要是根據花白鰱的生活習性、覓食習性來判定的,下面我會結合我的垂釣經驗來讓你更好的瞭解為什麼釣花白鰱不能使用串鉤!

    為什麼釣花白鰱不能使用串鉤,有以下三點根據花白鰱的生活習性根據花白鰱的覓食習性串鉤的特性不適合用來釣花白鰱根據花白鰱的生活習性來判斷能不能使用串鉤做釣

    相信很多釣友都知道,花白鰱是屬於中上層水域的魚類,在溫度較高的天氣會很活躍,在溫度較高時,就會在中上層水域覓食活動,但是天氣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時,就會因為溫度很低造成水體冰涼,在這段時間,花白鰱就會遊弋到深水區棲息,因為冬季底層水體溫度相隨適宜,在這段時間花白鰱也就不會開口覓食了,所以即使使用串鉤底釣方式來釣花白鰱,它也不會開口吃餌。夏天就更不行了,因為溫度高它就會到中上層水域活動覓食了!

    以上的分析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很多釣友,在冬季垂釣鯽魚時,明明用的不是釣花白鰱的餌料,也能中獲花白鰱,其“中獲”不是指花白鰱吃正口的中獲,多半都是提竿意外錨到花白鰱的身體,才將其釣獲!

    根據以上花白鰱的生活習性也可以的結論,串鉤是以低釣為主的釣法,所以在花白鰱生活覓食的水層而言,就直接不利於使用串鉤釣法了。

    根據花白鰱的覓食習性,來判斷能不能使用串鉤做釣

    花白鰱主要是以水中的蜉蝣生物為食,是典型的濾食性魚類,所以在夏季垂釣花白鰱時,使用水怪花籃釣法就很好的迎合了花白鰱這一覓食特點,釣者可以可透過浮漂將水怪花籃定位在花白鰱活動覓食的水層,在花籃里加入花白鰱喜歡吃的餌料,由於水怪花籃的特殊結構,可以起到很好的持續霧化效果,將花白鰱誘來,在其濾時一不小心就會將花籃旁邊的鉤吸食進嘴裡,從而將其釣獲上岸。

    水怪花籃的這一特點,串鉤就只能望塵莫及了!

    因為在使用串鉤釣花白鰱時,要求餌料即要有霧化,還要使餌料有良好的附構性,如果餌料霧化的太快,還沒等花白鰱進窩時,鉤上的餌料殘留就已經沒了,這就直接影響到花白鰱的吃口效果。

    在使用串鉤時要考慮到良好的附構型,還要保證良好的霧化,二者很難兼得,這就無疑給自己增加了難題!這時,可能就有人問了,為什麼手杆可以釣,串鉤就不行呢?

    你要知道:串鉤和手杆不一樣,手杆前期可以打頻率,等到花白鰱進窩後,在將餌料打粘,這一特點串鉤就不行,串鉤打打頻率豈不是很累!

    還有,如果餌料霧化好,附構性就差,就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將串鉤拋入釣點的過程中,餌料就會在空中被慣性甩掉,就要重新上餌,如此反覆豈不是很累。

    寫在最後:如果非要使用串鉤垂釣花白鰱,也不是不可,什麼方法呢?我想答案就只有“錨”了,這種方法我是非常反對的!因為其一、花白鰱可以淨化水質,其二、花白鰱很脆弱,如果串鉤將其鉤傷後,就會很容易造成魚兒的死亡,從而汙染水質,這就違背了我們釣魚人的初衷,保護自然水域環境,人人有責!

  • 10 # 兔哥愛釣魚

    首先、要了解鰱鱅的生活習性,鰱鱅是屬於中上層魚,吃餌方式為濾食,而串鉤是釣底層魚使用,鯉魚、黃辣丁、青魚、草魚、鯽魚這一類底層魚,所以串鉤不適合釣鰱鱅。

    其次、我們該如何正確釣鰱鱅呢?我們可以選擇拋竿釣法,只不過把串鉤換成水怪跟爆炸鉤就可以了,水怪裡面裝好鏈子餌鉤子叉在餌料上面就可以了,鰱魚餌料霧化快,多注意換餌頻率。

    手竿釣鰱鱅我們可以選用5.4—7.2手竿,採用浮釣方法,餌料商品餌就可以,前期餌料霧化快一些保持2—3分鐘霧化掉就可以,霧化誘魚進窩,當發現浮漂晃動,或者有上下動作正面鰱魚進窩了,這時候我們餌料需要減輕霧化,也不要太黏,比正常霧化慢一兩分鐘就可以方便鰱魚吃餌把鉤吸入嘴裡,手竿釣鰱魚早晚釣深一點,溫度上來了釣淺一點。鉤子適當大一點,如果竿子硬線組也可以適當放大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機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想申辦世界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