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張鐵軍158

    孔融是一個家教失敗的典範,他們家毫無親情可言。

    孔融他媽媽沒有是非觀,忽視孩子的需求,而以別人的標準追俗從眾。

    孔融乏善可陳,而讓梨與救王儉常被人們津津樂道。而孔融讓梨是因為爭寵,拍腦門兒救王儉沒救成,卻搭上哥哥的命。

    孔融主政渤海郡“奸民汙吏,猾亂朝市,亦不能治”。

    “租賦少稽,一朝殺五部督郵”(《九州春秋》)——空談而不能富國,因找不來錢糧而一天殺五個督郵(督郵,始置於西漢中期,為各郡的重要屬吏。一郡分數部,每部各有督郵一人。唐以後廢。)。劉備鞭打督郵一次的代價是棄官、亡命(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三國志 先主傳》)孔融竟然一天就殺五個,夠狠!要知道自董卓之亂起,天下凋敝,無論生活還是征戰,都亟需糧食,而糧食從哪裡來?不是找來的,是屯墾而來,此所以曹操可以平定北方的原因所在。計不出此,僅憑督郵去找,實在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不得糧草即不能生存,此所以左丞祖提議擇木而棲的原因所在。

    孔融的名言是“父之於子,情慾發耳;母之於子,如物寄粲中,傾則離耳。”意思是:父子關係源於父親的性慾發作,母子關係如同物品寄存在容器裡,倒出來就沒關係了——言為心聲,以此可以洞察孔融的內心世界,也可以看清他的家庭。

    孔融的追求是“樽中酒不空,坐上人恆滿,吾願足矣。”關鍵是喝多了就胡說八道,為此被滿門抄斬。

    郗慮評價孔融是“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權安在也!”

    曹操評價孔融是“浮華狡獪之徒。”

    司馬彪評價孔融:“高談教令,盈溢官曹,辭氣溫雅,可玩而頌;論事考實,難可悉行。”

  • 2 # 農民看笑話

    孔融讓梨,那是孔先生小時候的事兒,按理說這個習慣應該一直保持才是,可是受不了當時文化圈的那些人追捧啊,一捧,結果孔先生膨脹了,和曹丞相吵架拌嘴那也正常,那時候的文人嘛,總是鐵骨錚錚的一副大義形象,而曹丞相也捧著他,沒事就出難題考考孔先生,不服孔先生的才學那是不可能的,對答如流的回覆著曹丞相的問題,還膨脹的說,我前知五百年後曉五百年的,曹操也捧他“你說啥都對”

    膨脹是孔先生的死因之一

    死因之二就是孔先生愛喝酒,尤其是在曹丞相頒佈禁酒令後,對於酒來說照喝不誤,你說你自己在家喝就喝吧,曹丞相也懶得理你,關鍵孔先生在家喝的不過癮就去街上喝,街上酒肆因為禁酒令不賣酒,他就鬧騰,結果滿大街都知道孔先生和丞相對著幹,這讓曹丞相氣的差點吐血!

    死因之三,孔先生表裡不一,曹丞相和你的關係“那麼好”讓你這個書生當個官,宣傳宣傳文化的,結果你不僅在丞相和皇帝之間來點小動作還和大臣們來點動作,最可恨的還和丞相的兒子們還有動作,那給誰也容不下你了,忍無可忍的丞相終於狠了狠心給孔先生弄死了!

  • 3 # 字字之名

    【孔融讓梨,為什麼不得善終?】孔融讓梨並非他不得善終的原因。問題如果這樣問會更好些。【讓梨的孔融,為什麼不得善終?】孔融作為中國婦孺皆知的名人,我們自小就拿來作為謙讓的典範。作為孔聖人的後代,6歲的小孔融就知道得人心的法寶——謙。孔子要求學生做謙謙君子,在孔氏家族裡有了一個天生的踐行人。然而這樣一個道德的典範,在晚年卻被搞得身首異處,株連九族,讓人不由得扼腕嘆息。為什麼會這樣?

    求仁

    孔融作為孔聖人後代,家學淵源流長,再加上他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自然長大成人後就是風流名士。儒家在漢代得到了官方的肯定,儒家子弟忠君死義的思想更是得到的天下人的認同,孔融的祖先們作為皇帝的老師,大漢的官宰,更是成為了大漢天下的衛道士。所以他死於篡漢者曹操手下,是求仁得仁也。

    樹義

    孔融雖然生於官宦之家,但一生以濟世為民為已任,性格上很剛直,遇到不平之事,多不吞不快。那怕是大將軍何進的面子,他也照樣摔打不誤。自小一路走來,不是在“槓”,就是在“槓”的路上。把“只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的名言發揮到極致。遇到專治各種不服的曹阿瞞,結果火星撞地球;孔融是孔聖人的後代,天下大義所在,你曹操雖有權勢,但我就是不服,你敢篡漢奪位,我就效仿伯夷。

    孔融之死,從普通人的視角看來,確實很不值。但是從千古大義來看,這又似乎是孔融最好的結局。如果孔融真的向權貴低下了高昂的頭顱。那我們後世又將會是如何評價這位讓梨的君子呢?天才孔文舉,平素踐仁義。生就不平凡,死得也轟烈。

    字字觀注古今事,

    字字視角都不同。

  • 4 # 易乎

    說起“孔融讓梨”的故事肯定都是家喻戶曉的,故事講的是: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而孔融卻把大梨子讓給兄弟。這個故事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而且家裡的長輩們從小也會這麼教育我們,告訴我們要學會把好東西和別人分享,不要自私自利。但是就是這麼一個謙恭禮讓的人,最後卻因為不孝的罪名被人給殺了。

    其實歷史上的孔融可不是那麼的謙恭禮讓的,用我們現在的話說,那就是一代吐槽大師,一代特級槓精。

    當初青州城被破的時候,孔融就去投奔了曹操的麾下,你說你都寄人籬下了,就老實點算了,他不。整天就喜歡吐槽曹操,甚至於一度覺得自己的才華不在曹操之下,甚至於比他高。之後曹操也知道了孔融吐槽自己的事,但是曹操忍了。這不忍不要僅,曹操這一忍,孔融更加得寸進尺了,言論更加的肆無忌憚再加上孔融沒事還總喜歡設宴款待天下才子,這麼一做也直接觸犯了曹操的底線,曹操本身就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被孔融這麼一搞,還以為他想造反。之後又一想到他之前的種種過去,最後給他定了個“違反天道,敗倫亂禮”的罪名直接幹掉了孔融一家。

    之所以給他定這麼個罪名,也不是莫須有的,是因為孔融以前說過一句大逆不道的話,“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意思就是:父親有什麼值得孝順的,自己不過是他一時情慾的產物,母親又有什麼恩情呢,就好比一件器物暫時寄存在瓶子裡,分離後跟瓶子還有什麼關係呢? 大家說說看,就這種話,放在今天都得被人給罵死,更不要說是封建社會了,所以給他定這個罪名是一點不冤。

    最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什麼時候都要管住自己的嘴,槓精和大逆不道的人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希望在醫院考核遭到末位淘汰的醫護在為你看病護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