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答案史
-
2 # 使用者4308519446186戰
周瑜當然是好人,散盡家財幫助孫策建立吳國半壁江山,孫策走後,又幫助孫權火燒赤壁!穩固江南,只是周瑜氣量小些而已!
-
3 # 陳紫日
古代的將士沒法定義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忠於自己的國家和皇上就是好將士,做人做事靠譜不欺君犯上,就是好人,周瑜對敵人來說就是壞人,對孫權來說就是好人。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如果大度點,哪能被氣死!
-
4 # 東方天際燃燒的彩雲霞
周瑜不是好人,是陰險惡人。孫劉聯合抗曹的策劃者是周瑜,而不是諸葛亮,這一點諸葛亮心知肚明。周瑜故意要挾諸葛亮,迫使諸葛亮極力勸說孫權出兵抗曹並使孫劉兩家達成抗曹聯盟。
大敗曹兵後,得益最大的當然是東吳。
-
5 # 艾Q贏
周瑜是江東有名的青年才俊,不僅身材魁偉,容貌俊美,而且極為精通音律,即使是在醉酒中,他也能聽出撫琴的人彈錯了哪一個音調,並且回頭看彈錯的人。是東吳萬千少女的春閨夢裡人。唐詩:“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就是化用了這個典故。
如果僅僅只這樣,還不足為奇。更讓人驚歎的是他的足智多謀。《三國志》中,他是第一個提出“聯劉抗曹”的人,火燒赤壁、大破曹仁都是他的計策。他是東吳年紀最輕的中郎將,連孫權都坦言他能當上皇帝,坐擁天下三分,周瑜功不可沒。《江表傳》稱其“少年有美才。”連諸葛亮都稱讚他的才能不在蕭何、韓信之下。
-
6 # 湃達星
歷史人物難以判斷好人還是壞人,三國裡的人物立場不同,在他們自己的陣營都是好人。但是換一個角度都可以成為好人,可以說曹操敢於反抗現實,積極進取。可以說劉備忠君,愛國仁義。(即使是裝的,也少有人裝得像他成功)。可以說周瑜為了國家利益,捨生忘死不惜一切代價。所以這很難分清好壞,主要看個人的喜好罷了。還有一點《三國演義》只是小說並不是正史,去看看《三國志》就知道曹操和諸葛亮兩個人的形象反差了。周瑜只是個臣子,它只要足夠忠君就夠了,沒必要評價他們的好壞。
-
7 # 飛哥說史
我想周瑜這個名字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吧?但人們所熟知的這個人物卻與歷史上真真正正的周瑜有著天壤之別。大部分人腦海中的三國故事可能僅僅是透過三國小說知道的。而三國小說的作者羅貫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親劉派,他本人很賞識劉備,所以把劉備及蜀國陣營中足智多謀的武侯、英明神武的關二爺、魯莽能打的張飛都寫成了正義的化身。而魏國的曹操是奸詐,吳國的孫權更是狡猾的小人,就連周瑜都被作者寫成了小氣的人物形象。三國小說中的周瑜也是廣大人所熟知的形象,周瑜是一個風流瀟灑,才華橫溢,但胸懷卻極度狹小的人物,是一個有小聰明卻把自己給害了的人,是與三次氣周瑜,差點把他給氣死,人財兩空等故事相關的人物,跟武侯鬥得死去活來,卻始終都鬥不過孔明的人,最終卻鬱鬱寡歡。那麼真正的歷史中周瑜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形象呢?
而在真正的歷史記載上,真正的周瑜卻是東漢末年最為出色的政治和軍事及一體的人物之一,更是一個品德高尚、忠義勇猛、有智慧謀略、才華洋溢、對友情愛情忠心以待、長相帥氣、風流瀟灑的完美男人形象!是具備了人們對未來伴侶的所有想象,就算放在現代,周瑜是一個有顏又有靈魂的男神。
那麼,歷史中的周瑜到底有多好,才會有這麼高的評價呢?
第一,他是東漢三國時期極為出色的政治謀略大師。其一是勸諫孫策奪取江東,奠定基礎,為孫策的自立創造了條件。其二,北方人才眾多,荊州劉表的勢力重大,只有江東土地肥沃,又有長江地方的險要好守衛,是創業的最好地方。而之後的歷史故事也證明了,取江東也就成為了孫策當時的主要任務。再有等到他取江東後,有為孫策指定了奪取廬江的謀略,再一就是荊州,最後奪取西川的益州,從而使得三國的疆土一分為二,與北方劃分各自統治,最終再統一國家的計劃。而從後來歷史的發展形勢來看,周瑜為孫策制定的計劃無疑是高明而且富有遠見的!而東吳的路程基本是符合周瑜制定的這個計劃的。還有就是在赤壁一戰之後,周瑜不同意孫權將荊州江南四郡之地借給劉備,反而勸諫孫權趁著劉備現在的勢力不打應該一舉把劉備殲滅掉。
其時,劉備借周瑜赤壁一戰而得到了喘息的時機,之後,更是趁著周瑜與曹仁在江陵兩方僵持不下,趁機奪取佔領了荊州江南長沙等四個地方,而劉備對孫權卻說的是借這個地方。周瑜知道借地給劉備荊州彷彿就是養虎為患,也覺得更應該趁此機會消滅掉劉備,當時足可滅掉劉備,從而壯大吳國的勢力。而當時的曹操也沒有機會顧及到他們的戰爭。可惜周瑜得這個提議卻遭到魯肅和孫權的反對,他們擔心劉備會因為這件事跟吳國打仗,而曹操更會趁機攻打吳國。事情卻如周瑜意料的那樣發展。當時曹操的勢力還不充足。而孫權在建國之後也對此事有過思考,以為借地給劉備,是兩方關係好的開始。如當時按照周瑜的建議來做的話,便沒有後來的局勢了,很可能就是南北問題。周瑜的才能還體現在佔領江陵後,計劃了奪取益州。當佔領江陵後,他對孫權建議率領士兵奪取益州,然後兵分兩路,一支從益州出發到長安,一支從江陵到襄陽,如此便可以實現大業了。周瑜的才能體現的最為充分的一點就是赤壁一戰的前夕,他面對著眾人的反對,全力要抵抗,聲稱有八十萬大軍的魏國曹操!關於這個片段,眾人都熟悉不過了,就不需要再過多的解釋了。
最後周瑜是東漢末三國時期一位出色的軍事謀略家。主要體現在以下的方面:第一是長時間擔任吳國重要的將領,體現出自己過人的統領才能,第二是著名的以少勝多的赤壁一戰能完全充足的體現他的軍事才能。第三就是赤壁一戰後的江陵一戰了。曹操在赤壁大敗,僅僅留下了兩員名將曹仁、徐晃帶領著八千位士兵鎮守荊州的重要地方江陵。周瑜率領兩萬士兵攻打,最終取得勝利。
總之,周瑜是一個出色的歷史人物之一,而並不是我們印象中所熟知的那個樣子,我要為我們的古代男神正名!
-
8 # 藍熒光
周瑜當然是好人,《三國演義》裡只是為了襯托諸葛亮智慧才對周瑜進行了一些不當的對比。從《三國演義》中就不難看出作者羅貫中應該是偏向於劉備他們的。因此有許多史實是不對的,甚至憑空捏造。如果要真正瞭解周瑜,應該看正史。其實周瑜氣量大,愛惜人才,位高權重,忠君報國。而諸葛亮只是劉備營中的一個軍師,周瑜手握重權,周瑜不會,也不可能那麼多次和諸葛亮針鋒相對。周瑜足智多謀,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他曾勸孫策奪取江東。這也為孫策以後自立創造條件。等到他取江東後,又為孫策指定了奪取廬江的謀略,再一就是荊州,最後奪取西川的益州,從而使得三國的疆土一分為二,與北方劃分各自統治,最終再統一國家的計劃。赤壁一戰之後,周瑜不同意孫權將荊州江南四郡之地借給劉備,反而勸諫孫權趁著劉備現在的勢力不大應該一舉把劉備殲滅掉。可惜周瑜得這個提議卻遭到魯肅和孫權的反對。“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由於在漢代,“橋”亦為姓,後來被簡化成“喬”,因此大橋和小橋亦成簡寫的“大喬”和“小喬”。周瑜精通音律,長得也是風流倜儻,和小喬正是才子配佳人,天作之合。
-
9 # 歷史研究院
不知道你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哪裡,是從那個維度來提問的。那麼我來分析一下。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人 。東漢末年名將。出身廬江周氏,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又率軍大破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從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從小就跟孫策關係比較好,所以長大了追隨自己的發小輔佐孫策官至大都督。赤壁之戰周瑜功不可沒。從自己的立場來看這是個好人。但是從曹操劉備的角度來看他就是個壞人。
-
10 # 哵籤剾磡鏚蘭陵王
周瑜屬於特定歷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不能定論於好與壞之分,周瑜生於東漢末年,是一位文武雙全並且是少年得志的武將,效忠於江東孫策、孫堅、孫權,並給予高官厚祿大都督一職。
周瑜家族與江東豪強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孫堅與周瑜都娶了江東有名的美女大小喬,真正使周瑜揚名立萬垂名青史就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就是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當時曹操兵鋒尖指江東,江東朝野震驚哀鴻遍野,大部分高官主張降曹,以張昭為首最為明顯,就是周瑜力挽狂瀾陳說利弊堅定孫權聯劉抗曹,最終在赤壁之戰,孫劉兩家勝出,曹操敗北而北歸,從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周瑜從本身角度為出發點,周瑜維護江東地主豪強階級的利益,也拯救江東統治階級的生命,使江東百姓免受於戰火摧殘,從長遠的民族融合意識來看,周瑜是一個時代階級性侷限,使中華民族處於分裂局面,不利於經濟文化民族之間融合發展。
-
11 # 慄不為
我不知道,我所看到的周瑜,是從史料和他的藝術形象綜合構成的。
可以說真實歷史上的周瑜是一位名將,羽扇綸巾,雄姿英發,但是他是不是好人。就看你如何定義好人這個概念了。
我認為世界上沒有真正的純粹的好人或者壞人。一個好人不可能一輩子沒做過壞事,一個壞人不可能一輩子沒做過好事。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我對好人壞人的定義就是,我們之所以認為一個人是好人,因為他做好事的一面被很多人知道,而做壞事的一面,沒有人或者及少數人知道。同理,一個壞人,就是他做壞事的一面被很多人知道,而做好事的一面沒有人或者少數人知道。
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那麼你還要考慮一下,你如何定義好事壞事的概念。
拯救全人類是好事,扶老奶奶過馬路也是好事。無論做什麼事請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做的事情越大,波及的人越多,那麼代價就越大。
比如扶老奶奶過馬路是好事,而你也只需要耗費一點你的時間。
拯救全人類是好事,而你拯救不了所有人,只能拋棄一部分。他會讓你功成名就,也會讓你遺臭萬年。
沒有一個渴望和平的人物不是透過挑起戰爭的手段來去達到目的的。而挑起戰爭就會有不必要的傷亡。如果你只看到了不必要的傷亡,沒有看到最後的和平,那麼你肯定會認為這件事是壞事,而做這件事的人就是壞人。
相反,如果你認為為了最終的和平,犧牲一部分人是值得的,那麼你就會認為這件事情是好事,做這件事情的是好人。
答案都在你自己的心裡。如果你覺得他是好人,他就是好人,你覺得他是壞人,他就是壞人。但是如果大家都說他是好人,那麼你也要說他是好人,可是自己心裡的答案是不會變的。
-
12 # 666思源
看三國演義的話,就沒有說周瑜是怎麼好,如果看三國志的話,或者是客觀的說,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立場不一樣,周瑜也是一代名將,長相清俊,身材高大威猛,文武兼備,足智多謀,心胸寬闊,坦誠待人,就是現在也是萬里挑一呀,三國發生在東漢末年的七八十年間,周瑜也是裡邊的一個靈魂人物,為東吳立下汗馬汗馬功勞
-
13 # 傻子一樣聰明
我認為周瑜是個好人,歷史上被黑的很慘的,少不了周瑜,那麼周瑜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周瑜,字公瑾,江東青年才俊,身材魁梧,容貌俊美,通音律,這樣一個人已經很完美了,但是讓人驚歎的是他的足智多謀。聯劉抗曹是他提出,火燒赤壁、大破曹仁是他的計策。諸葛亮稱其才能不下蕭何、韓信。周瑜對上忠誠,他與孫策交情不淺,輔佐孫策,孫策去世後,一心輔佐孫權,從不動搖。《三國演義》中把他塑造成一個小肚雞腸的人,最後被氣死。這於歷史不符,周瑜被冊封中郎將,程普不服,公然挑釁,但周瑜心胸開闊,處處避讓,不與之衝突,對之真心相待,久而久之,程普也被周瑜才華折服。
總而言之,周瑜是被黑化嚴重的一個才華容貌並存的人,並不像《三國演義》中只有容貌才華,周瑜之忠不下關羽,才德不讓孔明。只有深入歷史,才能發現歷史。
-
14 # 冥界宮主
【淺說周瑜】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不能單純的用好與壞做評判,要從全面分析。作為歷史一個名將其功績無需多說,這裡從其他方面去談論周瑜。
第一點為人處事及豁達的胸襟。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對周瑜妒賢嫉能,小肚雞腸的性格有所瞭解,最後那句“既生瑜何生亮”更是銘記在心。但我要說的是三國演義只是小說,歷史上的周瑜是一個為人謙和胸襟豁達的人,從兩件事就能看出。
一是對程普的態度,程普自恃三朝老臣,三番五次地欺辱周瑜,而周瑜次次放低身段和姿態與他結交,始終沒和他計較。在夷陵之戰中程普的傲慢更是險些誤了大事,後來呂蒙曾說:“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發兵江陵,普自恃久將且懼是都,遂共不和幾敗國事。由此不難見兩人的關係,可就是這樣的關係程普最後還是心悅誠服拜倒在周瑜的謙卑下,後回憶說:“與公瑾交若欣醇醪(lao)不覺自醉。
第二件事是對推薦魯肅做接班人,周瑜,魯肅是好友,但在後期卻是政敵。赤壁之戰後周瑜主張乘劉備尚弱將其滅掉,而魯肅堅決反對,是堅決的聯劉派,這分歧不可謂不大。要知道在政治圈中,為達目的莫說朋友,親兒子必要時都可以棄之不要,可週瑜生前不但沒有打壓魯肅,更是在臨死前上書孫權讓魯肅接替他統領江東兵權,足以說明周瑜的胸襟。
-
15 # 廣西隔壁老王
周瑜當然是好人了,說實話,用他吳國的話來說,東吳的江山基本上都是周瑜他們打下來的,會不是好人呢?當時你們看三國還記得嗎?周瑜要把所有的兵馬全部帶出去攻打南郡,東吳的孫權是非常火的,恨不得將周瑜殺掉,後來被孫權的母親罵了他一次,大家還記得是怎麼說的嗎?
大不了把東吳計程車兵敗光重新來過,這句話的當中可以聽得出來,其實中國的江山就是周瑜他們那一代人打下來的,即使他做什麼都不算過分。站在周瑜的角度來說,他始終是為了東吳保住東吳。所以周瑜是沒有錯的。
後面只是因為諸葛亮太強大了,諸葛亮是沒有辦法,不得不將周瑜殺死,這個也只能說歷史的必然程序是一定要這樣走的,魚要是不死,那三國鼎立的局面肯定要往後面推遲很長的時間,其實周瑜死了的話,對魯肅的幫助也很大,還有一點你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呀。從他的武將身邊都可以看得出來,陳普黃蓋甘霖這些都是非常聽周瑜的話,綜合來說,周瑜是一個好人。
-
16 # 老青年志願者
周瑜作為三國一代名將,不能用好人壞人來區分吧!一將功成萬骨枯,對那些被他守護的百姓來說他是個好人但是也有很多人因他而死或者雙方交戰被他殺死的人也是不計其數的!對這些失去親人的來說周瑜可能就是他們咒罵怨恨的惡人了!
-
17 # 婦科醫生範紅雲
關於周帥哥,下面是比較全面的描述,請自己判斷吧。
周瑜和孫策、魯肅都被後世文人賦予了許多文藝色彩,英姿雄發只是周郎其中一面。
近代史學家呂思勉評價周瑜、魯肅,用上了好亂之士一詞,認為這類人強悍輕捷,心懷行險徼倖之計,來成就自己的志向,其實在他們身上還有一部份梟雄的氣質。
呂思勉用剽輕一詞形容周瑜,很符合淮、楚之人氣質,往前說兩漢以來淮楚之地兇蠻之人仍很多,就是到了西晉,淮南王司馬允養的劍客仍強悍至極。當時天下大亂,賊寇縱橫,益州和荊州都扛不住,那些盜賊偏偏就是到了揚州,被本地人打出去。
東漢揚州地區豪強縱橫,周瑜、魯肅、孫策能夠在廬江一帶打出名氣,都不只是靠文才,而是靠強悍的氣質。周瑜麾下就養有幾百人,魯肅經常養著一群少年練武,孫策四處結交豪傑,令袁術、陶謙忌憚。還有魯肅的好友劉曄更是少年殺人,並設計靠自己斬殺了有武勇名聲的鄭寶。劉曄殺鄭寶,就好像梁家輝和任達華去釣魚~
他們還沒有真正走向政治舞臺以前,就已經獲取了很強的江湖力量。儘管周瑜、魯肅、劉曄以智謀著名,但僅僅把他們視作文臣、儒士就大錯特錯,談判時他們也能拔劍跟對方火拼,不然你以為魯肅怎麼有膽量一個人去跟山西大漢關羽談判?
孫策有小霸王一名,可不單純是美譽。他也是一個非常蠻橫的人,因為陸康對他禮待不佳,後來奉袁術之命對陸康進行圍攻。孫堅的好兄弟王昇差點被孫策滅門,名士盛憲、高岱皆被孫策所害。
單隻突出周瑜、孫策、魯肅其中一面特點,只是用臉譜來塑造一個文學形象。歷史人物往往有些複雜的多面性。其實歷史上評價周瑜,多用雄、烈、英、武等字,儒雅一面反而不多,倒是因為他是武人中少有的雅緻,所以才顯得與眾不同吧。
江表人物被文藝化,應該是從東晉開始,北方士族大量流入,談論風流、玄學,主導了文化風氣,江南人物也紛紛轉型跟他們併攏。
-
18 # 紅頭Qi
不是,原因如下
場景:小喬:周瑜,你是個好人,你值得更好的;
那麼周瑜小喬就不會是夫妻了,所以小喬沒給周瑜發好人卡,結論,周瑜不是好人
純屬玩笑,不喜別罵,感謝;
-
19 # 時代桌布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在劉備聯合孫權一起抗擊曹操期間,周瑜卻屢次三番因為妒忌想要置諸葛亮於死地,最後還因為諸葛亮而被氣死,死之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於是周瑜成為了心胸狹隘的典型人物。
冤啊!
各位想想就知道,周瑜真的是心胸狹隘嗎?實際上週瑜是一個非常大肚量的人,而且他是一個全才,謀略,度量,態度,能力,文武雙全,顏值也非常高。就是這樣一個人,年紀輕輕就官拜大都督,而且在東吳只要看到有什麼能人,他就會不遺餘力的推薦給主公,絲毫不會忌憚對方搶了他的風頭。
周瑜覺得魯肅很好,就把他全力的推薦給了主公,看到魯肅得到重用,他心裡非常高興,並不會產生嫉妒之心。
但為什麼他要害孔明呢?那是因為他曾勸諸葛亮投奔孫權,但諸葛亮就是不同意,所以孫權看諸葛亮這麼有才,他是害怕這樣的人成為敵人之後對東吳將是一個大大的麻煩。
周瑜並非妒忌他人才能,而是忠誠啊,這是第一。
當時劉備勢力尚小,只得假裝卑躬屈膝,委身求助於東吳,東吳所有人都狂妄自大,覺得劉備不過是個小勢力,而東吳才是大靠山,所以根本瞧不起劉備,而只有周瑜看出來劉備和諸葛亮將來大有所為,可能會成為重大的阻礙,所以周瑜目光犀利,眼光卓越,這是第二點。
事實上,真正的史上火燒赤壁是周瑜的傑作,在電視劇和小說裡為了襯托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反而變成了諸葛亮的功勞,這也是造成誤解的重大原因,這是其三。
所以呀,看人不能只看表面。
-
20 # 鄧州人線上
1.為人是否奸佞陰險歹毒,他和諸葛亮的過節不算,這是高手過招,屬於計謀水準;
2.是否做過為人所不齒之事,比如亂倫;
3.是否做過欺負老好人的,橫行霸道之事;
從他輔佐孫權來看,胸懷大志,想保一方平安,屬於好人範圍。
回覆列表
哈哈。你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周瑜算是好人嗎?
我感覺在那個兵荒馬亂,時局動盪的年代沒有所謂的好人和壞人區分,主公呢,有很強的政治頭腦,依靠強有力的輔佐軍師(比如諸葛,周瑜,郭嘉),和得力武將(比如張飛,張遼,),依靠他們完成領土完整和華夏統一,你說他們有錯嗎?沒錯吧!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人 。東漢末年名將,出身廬江周氏,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又率軍大破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周瑜作為大都督,在吳國一人之下,(孫權,孫策)的下級,他的任何所做所為,結果都是為上述兩個主公服務的,看古人不能已現在我們的眼光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