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卓別林的歷史書
-
2 # 蜂農我的愛
曹丕是在曹操兩代人的經營下,把漢室的牆角全挖過來了,就連獻帝自己都不想當皇帝,(沒人支援,整天像一個木偶)遲早是曹家的天下,還不如自己退,還能落個好下場。司馬家當時高陵兵變時,他們沒有全部掌握魏國,就像曹操早期接回漢獻帝時,好多地盤還在別人手裡,他只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待時機。
-
3 # 魯江散人
東漢末年,經過不斷的戰爭兼併,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後圖謀統一天下。當時荊州不戰而降,形勢對曹操非常有利,但赤壁一戰,曹操損兵折將,敗回北方,短時間內無法再戰。劉備孫權趁機擴充套件了地盤,實力大增。曹操沒有再戰是一時無力,最重要的是要消化鞏固北方,首先就是行王霸之事,這不能再拖了。曹操還沒統一北方就有謀士勸他稱王,當曹操以朝中股肱尚多為由拒絕了,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稱王的時侯了。要說曹操的事業是一個公司的話,北方士族和權貴可是大把金錢投入,曹操公司如果不謀求進步,他們怎麼能獲取更大的利益。
形勢逼人,曹操只能稱王穩定北方,實際上曹操多年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已是擺設,已經沒有漢臣了,曹操的手下就是曹操的臣子,漢朝已經沒有股肱了。曹操死後,曹丕繼承的不光是魏王的爵位,也是曹操所有的勢力。當時天下的情況,天子已經是可有可無了,沒有好大的利用價值,唯一的價值就是禪讓,讓曹魏的上臺有法理支援,有正統性,這時曹丕篡漢也就水到渠成了,這也是曹操給他打下的基礎。
曹丕篡漢也是士族推動的結果 畢竟公司規模大了,士族獲取的利益就更大。但曹丕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放棄了曹操打壓和利用士族相結合的政策,信任士族而打壓宗室,最終導致被司馬炎篡位成功。
司馬懿時期就像曹操沒有稱王的時期,曹魏股肱尚多,等到司馬師和司馬昭掌權時,曹魏的股肱之臣已經幾乎沒有了,曹丕的宗室也由於曹丕的打壓,已經沒有能力和司馬師兄弟對抗,但司馬師兄弟知道還不能篡位,雖然曹魏股肱不多,但如果篡位必定引起內戰。蜀吳在一旁待機而動,到時候篡位不成,反會丟了基業,當前主要目標還是滅掉蜀吳,等到司馬昭滅了蜀漢後,此時吳國已是勢單力薄,司馬昭一死,司馬炎就迫不及待的逼曹奐禪讓了。
司馬師兄弟之所以不篡魏,一是曹魏還有一些股肱之臣,二是蜀吳未滅,此時篡魏引起內戰讓蜀吳得利。而曹丕篡漢是經過曹操一生的努力,漢臣已經沒有了,獻帝只是名義上的天子,曹魏已經實際上取代漢了,直不過少了個名稱,這樣的情況下,曹丕篡漢也就水到渠成了。
-
4 # 淺夢微醉
其實恰恰相反,曹丕可以選擇篡位,也可以選擇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司馬昭只能挾天子以令諸侯 1、曹丕繼位之時,天下人心已變,擁戴漢朝的老的老,死的死,新一代的全是曹操時代提拔的,朝中大臣已多為魏國家臣,可以講就是魏國的天下了,也就劉備在吵著漢賊不兩立。此時再挾天子這個空殼已無太多實際意義,連利用價值都沒了。不如自己稱帝,名正言順當皇帝。2、司馬師司馬昭時代情況有點不同,司馬懿不像曹操掌控天子多年,早就將大臣換了個遍。司馬懿當年高平陵也只是打著除曹爽的名義,並不是反魏,朝中大臣因大多反感曹爽而站隊司馬懿,人心並非現在司馬家。後期出現的淮南三叛,就是曹魏勢力的反撲,雖然被鎮壓,但是他們也深深知道曹魏還是有人支援的,貿然篡位,必然會導致不服,所以只能暫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等時機成熟再考慮稱帝,這就是為什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到底沒有稱帝的原因。
-
5 # 大理小哥生活日記
“三十河東,三十河西”,這句話在曹魏的身上驗證了。當時曹操如何對待漢獻帝,司馬師和司馬昭就如何對待曹魏。曹丕篡了漢,司馬炎篡了魏。
-
6 # 南朝居士
古代權臣篡位,都有一個標準模板的,當然,也有不按模板篡位的
曹操司馬氏父子,都是按照權臣篡位模板的典型。
權臣篡位的步驟一般是這樣。
一,位極人臣,架空皇帝,大將軍、丞相、錄尚書事。
二,加顯爵,先公后王。
三,加殊禮,加“九賜”,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入朝不趨。
四,禪讓大典,三次禮讓。
要完成這個過程,一般都需要十幾年時間,
曹操從205年到200年,用了16年,
司馬氏父子從249年到265年,同樣花了16年。
宇文泰、高歡都用了十五六年,
曹丕篡位,是因為曹操自己就花了16年,在臨篡位時去世了,篡位的重任就落到了曹丕頭上了。
而司馬師、司馬昭,都是在做曹操做的事,司馬昭時,篡位時機已經成熟了,臨篡位時又死了,他的兒子司馬炎上位後馬上就篡位了。
不論是曹氏父子,還是司馬氏父子,都是為了篡位,而不是為了做權臣,更不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很多人不相信曹操是為了篡位稱帝,我不知道怎麼想的,恐怕除了我們某些歷史學家,當時的每個人都看出了曹操的用心,漢獻帝怕是要高呼“曹阿瞞之心,路人皆知”了。
所以,曹丕只是完成了曹操未完成的遺願,幫他實現願望,
而司馬昭兄弟,他們在走第二步第三步,司馬昭兒子才完成了第四步
-
7 # 樂學讀書會
這個問題聽起來怪怪的,曹丕不是必須篡,而是可以篡了,沒什麼必須不必須的,他老曹家廢那麼大的勁不就是為這個嗎?
曹操不是不能篡,而是他不想,而是篡的風險比較大,道義上也站不住腳。他大半輩子都在說自己是漢臣,要匡扶社稷,對蜀吳佔據道德制高點,自己竄了不打臉麼?而且他已經形同皇帝,江山都自己打下來的,沒必要冒風險。
至於司馬師,篡的風險就更大了,他們不止受曹家的恩,還沒有大功,所以不得不慢慢經營。到司馬昭的時候,時機實際上已經成熟了,因為這時候已經有了滅蜀的大功,但是這時候年紀上來了,萬一篡了有人趁機謀反,自己又恰好嗝屁,怕人心浮動,鎮不住場,所以乾脆平穩接班,等司馬炎來。
權臣篡位沒什麼必須不必須,都是看條件。有大功在手,服的人就多,篡成功的機率就高。像桓溫那樣北伐失敗,想篡大把人不服,怎麼篡?
要說篡位我只服王莽,純靠裝孫子成功,波瀾不驚。
-
8 # 西江夜行
曹丕篡位是因為後來局勢和時期發展已經成熟,具備篡漢實力跟條件,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於曹丕來說沒有必要也不現實。司馬師和司馬昭所處的環境又不同,他們那時候還不能直接取而代之篡位,只能循序漸進先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丕篡漢東漢末年,漢朝皇權衰落,群雄逐鹿中原,紛紛武裝割據。那時候曹丕父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挾持漢獻帝掌控朝廷,經過數十年不斷征戰,逐漸統一北方。諸葛亮隆中之對,有一句話形容:“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可見曹操在那個時候權利和實力已經達到巔峰。曹操被封魏王和丞相,掌控朝廷內外大權,可以說當時朝廷的實權被曹操所掌握。公元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承魏王王位和丞相之位,曹操在世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不敢真正篡位取代漢獻帝,因為他那時候需要利用漢朝廷和漢獻帝之名來號令天下,對付其他諸侯。
公元220年10月,曹丕的親信華歆率領文武百官聯名上書獻帝,勸他把皇位讓給曹丕。面對這樣的局勢,漢獻帝為了保命被迫退讓不得不把把玉璽交給曹丕,曹丕故做一番推辭,在三讓後接受了皇位。曹丕篡位時局勢與他父親曹操在世時已經大不一樣,曹操那個時候想代漢不是很容易,他也想過取而代之,但畢竟漢朝在那個時候還是正統。天下雖亂,但是漢朝國本還在,曹操又是丞相,身為漢臣想直接廢除漢帝絕非易事。禪讓也並不容易,堯舜傳說不可靠,王莽代漢又以失敗而告終。對於禪讓,曹操心裡沒底,所以當手下謀臣武將紛紛勸他稱帝時,他卻無奈地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況且他一旦直接取而代之會授人以柄,招致天下人共同討伐。
曹丕繼承魏王以後,時代已經變了。曹操對於漢朝還是有感情的,他也是打著匡復漢室的旗號才站穩腳跟,壯大勢力。對於他來說漢室不能取代。而曹丕不一樣,他的權力是父親給的,是建立在父親的基礎上。漢室對於曹丕來說實際上已經變得可有可無。而且父親留給他的都是衷於曹操的班底,經過曹操的培養和拉攏當時朝廷內外都是他們的人,可以說已經沒有對手了,沒有人能跟他來抗衡,他完全控制了朝廷,他逼迫漢獻帝退位是一場自導自演的戲,漢獻帝已經就是一個擺設,沒有人可以依靠,大勢已去,只能選擇自保了。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
司馬師和司馬昭挾天子以令諸侯說司馬師和司馬昭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是很準確,歷史上正確叫法是“司馬氏專權”。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其父司馬懿的帶領下佔據魏朝重要職位,司馬氏家族基本上控制了朝廷要權。司馬氏專權是指司馬懿家族從司馬懿(第一代)、司馬師和司馬昭(第二代)及司馬炎(第三代)在不同時期控制魏國實權的局面,司馬炎以祖上二代基礎,最終篡魏為晉。
但凡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清楚,司馬懿陰鷙狠毒、奸詐虛偽,在歷史上早有定論,他為了上位做出的恁多卑鄙事,實在是令人不忍細觀。作為最受其器重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的性格也頗像其父,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司馬師,隨著魏文帝曹操逝世,司馬懿成為託孤重臣。司馬師也跟著成為不可一世的大公子哥。司馬師是一個可怕的人,行事風格鐵腕、殘酷,對於反對自己的人就一個字殺,他比曹操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更厲害幾分。司馬昭這個人大家都知道,有句俗話講“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但是他性格較司馬師來說比較內斂沉穩,深藏不露。從很早時候他們兄弟二人就有篡位的想法,只是一開始不敢付諸實施。
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曹睿朝時,司馬懿斬孟達、破公孫淵和抵抗諸葛亮北伐,獨當一面,在老臣死盡的魏國是為朝廷的有力依靠,勢力與曹氏和夏侯氏親族相當。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在去世前託孤幼帝曹芳於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升官為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變。司馬懿死後,司馬師成為撫軍大將軍,執掌魏國軍政大權,252年升為大將軍,254年,司馬師殺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人,至此曹氏親族、夏侯氏親族和他們的玄學家支持者基本被肅清。司馬師對曹芳有所猜疑,同年廢曹芳,立曹髦為帝。
255年,司馬師逝世,司馬師親弟司馬昭承繼魏國實權,官封“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輔政,劍履上殿”,256年又進為大都督、高都公。256年,司馬昭偕同曹魏皇帝曹髦一起平定鎮東大將軍諸葛誕的叛亂,是為壽春三叛之三。成功鎮壓並旦擊敗了孫吳營救諸葛誕的軍隊,司馬昭被晉升為晉公和相國。司馬昭不受。司馬昭至此消滅了一切與之對抗的外藩勢力。260年四月,曹髦見王沈、王經、王業等人謀誅殺司馬昭。有司馬近臣先行向司馬昭通風報信,司馬昭馬上派兵入宮鎮壓,雙方在宮內東止車門相遇,中護軍賈充在南闕下率軍迎戰曹髦,賈充命令成濟殺曹髦,成濟一劍從曹髦胸部刺穿,曹髦立即死在車上。後來司馬昭以罪誅殺成濟一族。司馬昭立曹奐為曹魏元帝。至此魏國內外基本上對司馬氏效忠。
問題結論如果說為什麼司馬師和司馬昭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是因為他們的父親司馬懿是曹操託孤重臣又是三朝元老,在曹操逝世後位高權重,透過高平陵政變司馬懿已經控制了整個魏朝,而這個時候天下還處於三足鼎立時期,魏朝畢竟有其正統性,還需要面對蜀國、吳國等強敵,此時司馬家族必須要繼續扛著曹魏大旗與他們對抗,必須藉助魏國這個實力不容小覷的強大後盾,如果過早的取魏代之,對於司馬家族來說不是一件好事。他們只有透過控制曹魏朝廷實權,利用曹魏的強大勢力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目標。
-
9 # 奇卡奇卡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還是一個時機問題
曹丕篡位,是因為他的父親已經為他打好了基礎,朝中上下基本都是支援曹家的人,兵權也掌握在曹家手中,而且,當時已經三足鼎立,漢朝名存實亡,此時不篡位更待何時。
而司馬師,司馬昭為什麼不篡位,因為時機未到,朝中腳跟還沒有站穩,孫劉兩家虎視眈眈,如果篡位朝中必生大亂,孫劉兩家必定抓住機會反撲,他們也在為司馬家打基礎。到了司馬炎一代,時機一到,立馬篡位稱帝。
-
10 # 甲申十七年
這個問題太怪異了,什麼叫“必須篡位”?
古往今來誰不想當皇帝,可能除了李自成都想,袁世凱都十年任期無限連任大總統了,還要拼著身敗名裂去恢復帝制。
不是曹丕必須篡,而是他想篡,經過曹操的整頓,到他掌權的時候,桃子熟了,可以摘了。
同理,不是司馬懿、司馬師想“令諸侯”,他們也想當皇帝,只不過機會沒到,強行登基的話袁術就是下場。
經過司馬懿、司馬師的治理,尤其是司馬師是關鍵,擺在司馬昭面前的大餐已經馬上可以下手了,就這樣他還差點因為曹髦事件演砸了,要不是鍾會伐蜀,給了他稱王解決政治危機的機會,等兩年他死了,司馬炎頂著弒君者後代的頭銜,很快就會被滅族的。
-
11 # 使用者屈之子
一家之言,大家分享。
軍事與政治層面的考量以及時機,是主要原由。
曹丕的老爹"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利用獻帝的"名",號召天下,聚積流士與人氣。特別是招納一些看重"身份"、"名譽"的保皇派人士。在曹操的大局意識中,面子上要遵循所謂的"正統"與"規矩",出師有名嘛。實則是為培植個人實力,並站領道德的制高點俯瞰、打壓其他勢力。這是政治需求。
此一時彼一時。曹丕接班時局勢已從根本上發生變化,審時度勢權衡利弊,曹丕再走這條路線就不合時宜了。三國已鼎立、陣線已剗清,大勢所趨。他再不改換國號自封皇帝,對內對外、軍事行政等各方面事務都難以實現操控。況且,謀篡之心已久,年輕氣盛;再加上眾多手下擁立之勢不可違(其實,這些人早就想封官受爵弄個名頭了)。曹丕當即立斷順勢而為,不然恐出意外。事實證明,建魏稱帝是正確的選擇。要不然,孫劉兩家怎麼會跟風操作,也紛紛各自稱帝顯露崢嶸?!
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在老爹司馬懿的引領下,趁大權在握的曹爽及其兄弟等人出城打獵之機,假太后之名奪取了政權。並殺掉了曹爽、謀士何宴、桓範等人,徹底清除了自己的最大政治對手。魏主曹芳再無可依可靠之人,成了十足的傀儡皇帝。此時,天子名稱是虛,手中的兵權是實。暫且留下魏主做個招牌尚有利用價值。況且,在外擁有重兵防守雍州等地的夏侯玄是曹家親族,還要防範,不能給他反叛的藉口與理由,以免魏國內亂。所以司馬昭每次出兵遠征都帶上魏主,又有名又有權,穩妥。這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主要考量的是軍事策略。篡位,只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
12 # 臥牛說歷史
題主問題的“必須”搞錯位置了,應該是“為什麼曹丕可以篡位,但是司馬師和司馬昭必須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個答案很簡單——拼爹而已。
曹丕篡位建立在建安二十年的基礎上,正是曹操的奮鬥,才有曹丕篡漢的資本,沒了曹操,曹丕可竄不了漢。
司馬懿活躍時間久,但掌權時間不長(指獨掌大權)。曹丕、曹叡時代,司馬懿雖多次執掌兵權,但一打完仗便被剝奪,他當“文官”的時間更久。
曹芳時代,說是司馬懿同曹爽一同執政,但司馬懿很快便被曹爽排擠出權力中樞,正始八年司馬懿甚至完全淡出官場。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除掉曹爽後,不過兩年便去世,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積累權力,若多給他幾年,司馬懿完全可以篡位。
司馬師、司馬昭的資歷、威望比司馬懿差的遠多了,他們只能“狹天子以令諸侯”,依靠傀儡皇帝來攫取權力。
這一切在司馬昭滅蜀後到達頂峰。若司馬昭不死,也輪不到司馬炎來當晉朝的開國皇帝。
-
1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作為曹家第一代打江山的曹操,在去世僅十個月後,他的兒子曹丕就逼漢獻帝禪讓帝位,廢除僅剩下名義的漢朝,曹丕從接曹操的班到建立魏朝只用了十個月時間。
29年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掌控了魏朝朝政,2年後司馬懿去世,他的長子司馬師接班繼續掌控魏朝4年,司馬師因病去世後,司馬昭掌權,10年直到司馬昭去世,也沒有在任內改朝換代,無奈只能繼續留給下一代來完成。
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僅僅在司馬昭去世幾個月後,就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帝位,於是司馬炎建立晉朝,司馬炎建立晉朝的過程與曹丕建立魏朝的過程是非常相似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司馬炎已經是司馬家族的第三代人了,而曹丕卻是曹氏家族的第二代人。
曹丕篡位也就是說:曹丕建立魏朝比司馬炎建立晉朝少了一代人。為何如此?
這就涉及到篡位的流程,不是任何一個手握大權的權臣都可以篡位為帝王的,比如秦朝的趙高,手握朝政大權,連皇帝胡亥也敢殺死,權力絕對是大到沒有任何人能控制的地步,趙高也很想做皇帝,但是普天之下沒有一個人支援他,因為篡位是一個有流程的技術活,想要成功,必須包括三個要素:
一、絕對的權力。
絕對的權力就是指掌控朝廷的政治權力和軍事權力,也就是政權和兵權,只要控制了這些權力,就有了進一步篡位的基礎,如果沒有,那不叫篡位,而叫造反,造反是很難成功,並且有很高風險,比如三國晚期的鐘會謀反,他只是手中有了一點兵權,就開始不切實際的幻想造反成功,成功沒有這麼容易的。
曹操與三國控制絕對的權力是一個權臣或者一個集團能夠篡位的基本實力,如果沒有,就不太可能會成功的,至少成功的機率不高,同時這也是保證整個天下穩定的基礎,四分五裂戰亂不斷的社會往往各方拋都相對均衡,只有絕對的權力才能控制天下。
二、背後的政治集團。
任何權臣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比如曹操,他的背後站著譙沛夏侯氏及曹氏武將集團和潁川士族集團,這些政治集團推動著曹操一步一步向前走,打好篡位的基礎,曹操從丞相到魏公,從魏公到魏王就是一步一步篡位的流程。
即使曹操想放棄政治權力,不想稱帝,那恐怕站在他身後的政治集團也不會同意,任何勢力只要成為集團,那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一群人,曹操只是這個集團的代言人而已,因為曹操個人能力突出,所以集團對曹操的控制不強,反而是曹操控制了集團,但是到了曹丕時代,能力不如曹操,控制力也沒有曹操強。
九品中正制甚至曹丕以九品中正制保證士族集團的利益,從而換取士族集團的支援,士族集團就是曹丕背後的政治集團,是以士族為基礎,為了共同的政治利益不擇手段,只有壟斷權力。正因為曹丕背後有一整個集團的支援,所以只要了10個月,曹丕就完成了由魏王到皇帝的蛻變。
三、有一套的篡位流程。
總有人說曹操終生沒有篡漢,實際上這是錯誤的,事實上,曹操的晚年一直在做著篡漢的事情,比如曹操的官職變化,前面說過了,曹操從丞相到魏公,再到魏王,建立自己的獨立魏王國,就具備了將權力世襲化的基礎,這是分辨一個權臣是否篡位的重要依據。
曹操的魏王國在名義上是東漢帝國下屬的諸侯國,實際上已經是控制整個北方,包括漢朝末代皇室的實際控制者,曹操在臨死前已經完成了所有篡位的流程,包括建立獨立魏王國,建立一套獨立於東漢政府之外的朝廷班子等等,這些事情已經由曹操時代完成。
曹操與司馬懿曹丕時代只需要拉攏士族獲得支援,同時,把篡位的流程戲再演一次就行,比如漢獻帝 禪讓時,曹丕要讓三次,三次之後才能恭敬地接受,這些都是流程,所謂前人種地,後人乘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曹操把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做好了,曹丕所要做的就是拉攏民心,逼迫漢獻帝禪讓帝位。
四、人心所向(合法性)。
人心所向也可以理解為一個朝代的合法性,任何一個新朝代的建立,如果沒有獲得人心,是不可能篡位成功的,需要投靠輿論,這個很好辦,因為整個天下的輿論就掌控在士族集團手中,因為他們有錢,能讀書學文化,能夠掌控人才推薦制度,能夠寫文章,自然也就能控制輿論了。
司馬昭只要控制輿論不時宣傳,總會有人 認同,當到達一定時間,就能獲取大部分人心,有了人支援,建立一個全新朝代並不是什麼難事,任何帝王都必須掌握一定的人心才能獲得成功。
再來看司馬師與司馬昭,司馬懿去世後,只是把大將軍職位世襲給司馬師,嚴格說來,大將軍一職是不能世襲的,同時不能獨立建立一套政府班子,還得依附於魏朝才有合法性,再加上司馬師朝廷篡位的時間太少,在位僅5年,同時沒有完成篡位流程,自然不能在司馬師手上完成篡位任務。
司馬昭雖然在位時間長一些,達到10年,他的官職也是大將軍,原本司馬昭在穩步推行篡位流程,但是由於魏帝曹髦被司馬昭手下弒殺,導致司馬昭篡位程序戛然而止,司馬昭還是靠滅亡蜀漢政權的功勞被加封為晉公,次年又加封為晉王,才完成了篡位的準備工作。
司馬懿父子因為一旦稱王,就具備自己的獨立小王國,可以獨立建國,可以獨立建立一套政府班子,並且王爵離皇帝也就是一步之距,一旦稱王,就意味著篡位的前期流程結束,可以進行下一步篡位的具體工作,比如獲取支援、逼迫皇帝讓位等。
只可惜司馬昭剛剛當上晉王,離篡位就差一步時去世了,因此司馬家族的篡位流程要靠第三代人來完成了,所以就是司馬炎在即位晉王之位僅幾個月後,就完成了各項工作,建立晉朝,這與曹丕建立魏朝的過程和流程是一樣的,但是時局不一樣,曹丕是二代創業者,司馬炎是三代創業者。
-
14 # 不沉的經遠
這個問題其實不對,應該說是曹丕可以篡位,是因為條件成熟了。而司馬師、司馬昭還沒法篡位,因此只能等待。
曹丕是曹操之子,司馬師、司馬昭是司馬懿之子,單從這點來看,兩者之間似乎都是二代,情況差不多。但是實際上雙方當時的條件差多了。
曹操差不多是白手起家,親自打出了一番基業。不僅漢獻帝是傀儡,此時曹魏控制區內名義上的漢室官員,其實都是曹操一手任命,事實上的曹家天下。到曹丕繼位時,此時天下除了孫權、劉備之外,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反對勢力了。
而且因為孫權偷襲荊州,孫權、劉備兩人已經翻臉。此時孫權擔心劉備東征江東,也正在像曹丕示好。因此曹丕篡漢可以說並沒有太大的阻力。
而司馬懿雖然透過高平陵之變奪取了曹魏的軍政大權。不過他發動政變得到了朝中其他大臣和世家大族的支援,因此司馬懿並沒有能力徹底更換曹魏的所有官員,只能透過拉攏大多數來鞏固自己的權力。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支援曹魏或者是不滿司馬懿專權的大臣都得以保留了下來。在司馬一家專權以後,淮南就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兵變,可見反對勢力之強。所以即使到了司馬師、司馬昭時代,他們還是不敢貿然篡魏自立。
司馬家篡位時機成熟,還要等滅蜀之戰以後,此時司馬昭的聲望也達到了頂峰。不過此時的司馬昭年事已高,不願意冒險,最終還是把這個機會留給了司馬炎。
-
15 # 小小小百科全書
事實上,曹魏篡漢和司馬篡魏的性質和經過並沒有什麼兩樣。曹丕篡漢之前有曹操打下的堅實基礎,司馬炎篡魏前也有其祖輩和父輩打下的堅實基礎。唯一不同的是,曹魏取代漢朝是順應了王朝興亡的自然法則。而司馬氏則不同,司馬氏是完完全全的背叛造反,以此來奪取了曹魏的政權。雖然名義上曹魏和司馬氏都是篡位得來的天下。但顯然曹魏更加名正言順,而司馬氏則是一個陰謀奪權的政客。
拿曹魏和司馬氏相對比的話,曹操對應的是司馬懿和司馬師以及司馬昭兄弟。曹丕對應的則是司馬炎。說起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還是從曹操那學來的。當年董卓之亂後,漢獻帝蒙塵。當時眾多時候都把漢獻帝視為麻煩,只有曹操認為掌握了漢獻帝就掌握了輿論大義,所以曹操毅然決然的前往迎奉漢獻帝。並且把漢獻帝成功的變成了一個傀儡。曹操也因為手握漢獻帝,所以才發展的如此迅猛。雖然漢獻帝並無實權,但就他皇帝的名義就足夠曹操去利用了。
而曹魏時期,司馬懿高平陵政變後,其成功的壓制曹魏皇族掌握了大權。但當時不滿司馬懿的人還比比皆是。雖然當時司馬懿看上去已經成為了曹魏勢力最強的臣子,但司馬懿依舊不敢造反。一方面曹魏勢力內部忠於曹氏的臣子非常多。另一方面輿論大義也讓司馬懿不敢造反。所以司馬懿以及其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才會透過壓制皇權來提高司馬家族的地位和話語權。期間他們甚至透過殺害更換皇帝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可見司馬家族的野心有多麼大。
曹丕之所以可以順利稱帝,就是因為之前有了曹操數十年的苦心經營,當時天下人早已不知有漢,而臣子們也大多忠於曹魏。所以在曹操打下堅實基礎後曹丕才有了稱帝的機會。否則為什麼明明曹操實力造就足夠稱帝了,但他卻一直沒有稱帝呢?就是在打基礎,消滅一切稱帝自立的隱患。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說的就是曹操和曹丕。
司馬炎的情況也同樣如此,經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人不斷的打壓魏氏皇族,打壓忠於曹魏的臣子,並且提拔自己人後,在司馬昭晚期事實上司馬氏就已經有能力稱帝了。但因為司馬昭生病去世,所以稱帝的機會又交給了他的兒子司馬炎。司馬炎和曹丕一樣都是撿現成的。所以他們的稱帝不但沒有阻力,反而異常的順利,畢竟經過前輩的積累,稱帝早已水到渠成了。
-
16 # 青史回聲
為什麼曹丕必須篡位,但是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還不簡單!一個是時機成熟了,而一個時機還不成熟。
此話怎講?
其實大家仔細一看,會發現這兩者是有共同點。兩者的父親都透過某種手段奪得了最高權力:曹丕的父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漢獻帝迎到了許昌,最後一統北方;而司馬師司馬昭的父親正是司馬懿,他是透過高平陵之變,剷除了當時的輔政大臣曹爽,攫取了曹魏的最高權力。
曹丕和司馬兄弟雖然同是第二代,但曹丕是權臣二代中稱帝最早的一位。相比之下,司馬師和司馬昭就比較晚了,而且還沒有機會,直到第三代司馬炎才完成了這個“任務”?
難道是司馬兄弟不屑於這個帝位嗎?
當然不是,沒有人會拒絕皇帝這個寶座,除非他覺得時機不對。而司馬兄弟遇上的機會就不如曹丕了。
其一,兩者同為二代權臣,但說實話,曹丕嚴格意義上來說,他不是吃漢朝的俸祿,壓根就不算漢朝的臣子,只能算是魏國魏王曹操的世子。至於司馬兄弟,他們可不一樣,成年後就跟隨其父司馬懿吃著魏國的俸祿,是魏國的臣子。人家曹丕可以篡漢朝的位,你司馬兄弟不行,你們父親奪權是怎麼來的,是透過政變。而曹操呢?實打實的功績,要不是曹操,天下不知幾人稱孤?幾人稱王?其二,運氣的問題。曹丕趕上了好的運氣。曹操死後的同一年,他就篡漢稱帝了,而後只在位七年就駕崩了。而司馬兄弟就比較慘了,司馬師在徵東吳時,眼睛受了傷,最後不治而亡,司馬昭呢?雖然封了晉王,離帝位只差一步之遙了,可是運氣就是這麼不好,在滅掉蜀國後,就因病而亡了。你以為他們不想當皇帝嗎?是差了運氣。所以啊,有時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
17 # 語說漫談
我們都知道,曹魏和晉朝政權的奠基人分別是曹操和司馬懿,曹操在東漢末年透過平定黃巾起義以及討伐董卓崛起後,將流落在外的漢獻帝迎接到了他的地盤,最終“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北方,而司馬懿是透過發動高平陵政變攫取了政權,最終架空了皇室,可以說曹丕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都是二代掌權者,那麼為什麼曹丕可以取代漢朝,建立曹魏,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只能做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呢?
根據歷史的記載,曹操是公元220年正月病逝在洛陽的,曹丕作為曹操選定的繼承人,繼承了曹操的丞相職位以及魏王的爵位,只不過這份工作曹丕並沒有坐太久,當年十月,曹丕透過“禪讓”建立了魏國,可以說曹丕從接過權力到建立曹魏成為皇帝,只用了不到十個月的時間,但是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足足掌權14年(司馬師掌權4年,司馬昭政權長達10年之久),最後才由司馬炎完成了稱帝的舉動,曹丕和司馬師、司馬昭完成稱帝壯舉的時間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其實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統治基礎不同。
雖然都是二代掌權者,但是各自的統治基礎牢固程度並不一樣,曹丕接手的是曹操經營了24年的政權,從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操透過“挾天子以令諸侯”打擊各路諸侯,雖然在孫權和劉備手中吃虧,但是北方的各路諸侯已經被曹操消滅,最終統一了漢朝北方地區,而曹操在政治上自立成為丞相,被冊封為魏公和魏王,雖然曹操的魏國屬於漢朝的諸侯王,卻憑藉著魏國控制了北方的疆土,也就是日後曹丕“篡漢”的曹魏疆域了,這樣就說明在政治上曹操已經完全具備了坐上皇帝寶座的條件了,要不然也就不會走上冊封魏公和魏王的道路,要知道這是打破劉邦立下的非劉姓不能稱王的遺囑了,這些舉動,已經是說明東漢朝廷已經完全被曹操掌控,當然也有反對曹操的聲音出現,尤其是曹操稱魏公之後,原本曹操最堅定的支持者荀彧反對曹操,這讓曹操非常失望,荀彧為何反對呢?因為西漢權臣王莽篡漢之前就走上了封公這步棋,曹操的篡漢的舉動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
也就是說曹丕接手的是一個成熟的體系,曹操本來就有希望在他的手中完成稱帝的壯舉,只不過有反對的聲音,讓曹操將這份事業讓給了子孫後代,就像曹操和曹丕的對話那樣,“若天命在吾,吾願為周文王矣”,這句話也就說明曹操為他的兒子曹丕做了嫁衣,曹丕接過曹操手中的全部權利,這不需要權利過渡,曹魏的統治基礎完備,而曹丕在度過短暫的適應期後,也就能夠順利的走出稱帝的舉動了。
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倆,雖然也是接過了司馬懿手中的權力,但是司馬懿掌權時間太短,依舊無法完全掌控曹魏的朝局,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前,雖然和曹爽都是輔政大臣,但是曹爽架空了司馬懿,等於朝廷內司馬懿的親信並沒有掌握太多權力,否則司馬懿也不用裝病來躲避來自曹爽的迫害了,之所以司馬懿的高平陵政變能夠成功,是因為曹爽倒行逆施,使得很多曹魏臣子參與到政變中,所以說司馬懿的成功,並不是他完全透過政變徹底掌控朝政,反而有許多政敵存在,在政變之後,司馬懿更是拒絕了來自皇帝曹芳給予丞相以及封地等封賞,其實就說明此時的司馬懿並沒有達到曹操那樣對於政權的絕對掌控力。
雖然後面司馬懿逐步架空了皇室,但是僅僅政變後三年司馬懿就去世了,原本司馬懿就沒有絕對掌握曹魏的政權,權力又傳到二代掌控者司馬師的手中,權力的過渡和轉移並不樂觀,後面司馬師遇到了皇帝曹芳和大臣李豐等人密謀,企圖殺害司馬師,只不過事情敗露,最後司馬師請求郭太后廢掉曹芳改立曹髦為皇帝,等於說司馬師掌控下的曹魏政權反對者還有很多,司馬師更是親自率領兵馬平定毌丘儉、文欽叛亂,他的死也與文鴦帶兵闖營有關;司馬昭從司馬師手中接過權力,但是反對者依舊不少,比如來自皇帝曹髦的反擊,司馬昭果斷殺害皇帝,這個行為要比司馬師殘忍太多了,當然也證明了司馬昭政治智慧比他哥哥司馬師弱太多,此外還有諸葛誕的叛亂等等,尤其是司馬昭殺害了皇帝,更是遭到了強烈反對的聲音,所以原本可以在司馬昭手中完成稱帝的壯舉,也就不得不推移了,直到司馬昭冊封晉公,才算是徹底掌控曹魏政權,所以曹丕和司馬師司馬昭統治基礎並不相同,自然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結果。
第二,篡位的流程處於不同階段。
古代權臣篡位也是需要一系列流程的,這可不是某些掌權的臣子頭腦一熱就奪了皇帝的江山,就算是“禪讓”也是需要規定程式的,比如曹丕的“禪讓”雖然是自導自演的,但是還是需要漢獻帝劉協帶著群臣三請,曹丕三次拒絕之後才正式接過皇權的,當然這裡說的是“禪讓”這個程式的流程,可是如果想要走到讓前朝皇帝“禪讓”的地步,還是需要進行一系列政治操作的,這裡也是需要流程的,當然這套流程應該始於王莽,當然王莽先是獲得“九錫”,後面開創性的創造出了位於侯爵之上的公爵,因為漢朝劉邦立下非劉姓不能封王的規定,所以王莽才有了這樣的創新,而冊封公爵也是篡權前必須要經過的必要步驟,最後就是晉封王爵,這裡面王莽缺少這一步,但是他做了“代理皇帝”,其實和後面曹操的晉封魏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這些步驟,曹操在他生前走已經完成了,等於說稱帝大的流程曹操走了99步,只剩下最後一個禪讓了,也就留給了曹丕完成了。
但是來到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這裡,情況就不同了,司馬懿高平陵政變後拒絕了丞相的職位,更是拒絕了九錫的賞賜,臨終前有拒絕了相國和郡公的封賞,所以司馬懿只得到了不名不拜的待遇,後面司馬師和司馬昭,繼承的都是大將軍的官職,原本司馬昭可以完成九錫之禮,以及冊封晉公和晉王的基本流程,可是他直接殺掉曹魏皇帝曹髦的行為,也就讓他的篡權之路充滿了荊棘,後面因為滅掉了蜀漢,司馬昭才得以完成冊封晉公和晉王的步驟,可以說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三人才走完了曹操一個人的政治生涯,自然不可能像曹丕那樣直接稱帝了。
第三,世家大族的支援有關。
任何統治者想要建立新的王朝,必須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援,這是統治的核心,要知道皇帝要想統治一個國家,不是依靠自身或者家族的力量,這份力量根本不足以掌控龐大的政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東晉“王與馬共天下”,這就說明東晉統治者得到了世家大族的絕對支援才能夠保住晉朝的半壁江山,而唐朝能夠從隋末如此多的割據勢力中脫穎而出,除了擁有李世民、李靖這類優秀的統帥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來自關隴貴族的全力支援,隋煬帝的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失去了關隴貴族的支援,而擺在曹丕和司馬師、司馬昭等人面前的難題也是如此,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援,誰也玩不轉,曹操之所以放棄了稱帝的壯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認識到心向漢室的忠臣還有很大的力量,他也不能夠忽視這份力量,這裡面就有世家大族的存在,而曹操注重選拔寒門子弟進入仕途,本身就得不到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援,所以在曹操冊封成為魏公之後,荀彧等人明確表示反對,而荀彧其實就是世家大族的典型代表了。
曹操沒有解決這個難題,自然不敢輕易做出稱帝的舉動,所以才會留下要做周文王的話,而曹丕在繼承了曹操的權力後,透過“九品中正制”與世家大族達成了協議,世家大族透過這種選官制度獲得了極為豐厚的權力,自然也就樂於與曹丕達成協議,這樣與世家大族達成協議的曹丕,自然也就如願走出了稱帝的那一步了;而司馬師和司馬昭時期,曹魏內部同樣存在著強大的政敵,也就是心中向著曹魏皇室的人,因為此時距離曹魏建立也就20多年的時間,很多人受過曹操曹丕父子的恩情,怎麼可能投入到司馬懿陣營呢?而且司馬師和司馬昭對於政權的掌控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想要得到世家大族的認可和支援,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在司馬昭晉封晉王之後,形勢已經很明朗了,這樣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才會遇到當初曹丕的困境,不過這個時候已經不是難題了,所以曹丕和司馬炎能夠輕鬆的走出稱帝的舉動了。
第四,權力進步空間不同。
對於曹丕而言,接過曹操的大權,已經處在權力的頂峰期了,對於這樣一個站在權力頂尖的人,不能更進一步,就是一種失敗,而他能夠進步的空間只能是稱帝了,這就是逆水行舟一樣的道理,而司馬師和司馬昭還沒有到達權力的巔峰,也就是他們還有到達稱帝的那一步,有權力進步的空間,自然也就不能夠一步到位了。
綜上所述,曹丕和司馬師、司馬昭面對的情況不一樣,自然也就會處於不同鞏固手中權力的階段,曹丕接手的是曹操已經完善的體系,已經走完了篡權前的所有步驟和流程,就差稱帝這一步沒有走了,而曹丕在獲得了世家大族的絕對支援後,稱帝也就水到渠成了;而司馬師、司馬昭還處在權力鞏固階段,在政權沒有達成絕對的掌控前,稱帝自然不可能實現,可以說司馬師和司馬昭所做的事情,其實就是曹操所做的事情。曹操沒能夠走出那一步,他們倆自然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了,再加上曹丕進無可進,也就只能夠稱帝了。
回覆列表
曹丕之所以能夠“篡漢”,是因為曹操已經為他奠定了軍事基礎,也掃清了政治障礙。留給曹丕的團隊都是支援他稱帝的人。
然而,曹丕“篡漢”的說法,嚴格上講是不合理的。因為他的帝位是漢獻帝禪讓給他的,正式舉行過受禪儀式並昭告天下的,是符合法律程式的。而且,曹丕與曹操的身份不同。曹丕並不屬於漢朝的官員,他魏王的爵位是曹操世襲給他的。在古代,一經封王,實際上就已經脫離中央政府了,只是心情好的時候適當的繳納一些歲貢給天子而已。也就是說,他的開支是自家封國的產出,是不屬於漢朝的。他沒有拿過漢朝的工資,所以也不能算做篡逆。
司馬昭和司馬師是在為司馬炎做政治文章。而司馬昭和司馬師,是魏國的官員,拿的是魏國的薪水,如果直接正式接手魏國,那就是造反,是二五仔。而當時司馬氏壟斷朝政和軍事,晉代魏已成定局,禪讓是早晚的事兒。既然這樣,就沒必要揹負一個“篡逆”的罪名,又能安撫民心,只待水到渠成即可。這種策略實際上是抄襲了曹操的:“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之策。
結語:在古代,名正言順很重要,主要是考慮在“民意”上要說的過去。即使是“禪讓”,也要拒絕三次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