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V趣多多V

    戴!但是戴口罩也要講科學,只有方法得當才能最大程度地隔絕病毒,預防疾病。以上是正確戴口罩的方法建議

    步驟/方法

    1/5 分步閱讀

    平展口罩

    2/5

    雙手平拉推向面部

    3/5

    左手按住口罩右手將護繩繞在耳根部.

    4/5

    右手按住口罩左手將護繩繞向耳根部

    5/5

    雙手上下拉口罩邊沿,使其蓋至眼下和下巴

  • 2 # 迪新材料科普南喬

    分情況:

    1.在空曠的地方運動,不戴。因為與人家間隔超過1.5米,說話也是老遠隔著,打個招呼。

    2. 去超市戴。人多密集,到家就是肥皂洗手。

    3.在路上行走的時候移到口下面,需要的時候隨時戴上。

    4.用的時間短的,回家晾著,近期下次再用。

  • 3 # 讀寫時代運城

    天氣越來越熱了,戴口罩確實不舒服,但是舒服與命比起來,命還是重要一些吧!我認為去空曠的地方或人群少的地方不戴也罷,但是去商場、車站、公交車等人源密集場所,我建議忍一忍戴上口罩吧!畢竟命大於天!

  • 4 # 70後寶媽玲兒

    必須要帶口罩的,現在疫情還沒徹底消除,還有就是現在空氣中汙染太大了,我平時一年四季都帶著因為我有過敏性鼻炎,現在我們這道路兩旁種的樹開花了,風一刮滿空飄揚實在受不了。

  • 5 # 米奇華華

    戴的,現在雖然疫情下去了,但是柳棉,特別嚴重,而且由於長時間戴口罩,突然摘點,面板容易過敏,需要慢慢來吧。

  • 6 # 豆媽好心情

    我在揚州,現在出去還一些人已經不帶口罩了(特別是年齡大一點的人),但是我出門都帶的(溫度三十度我也不想帶啊,太悶了)。

  • 7 # 大鵬和迪迪

    肯定帶呀,現在出門不帶口罩感覺就跟沒穿衣服似的 帶上口罩對自己負責 也是對別人的負責。就算沒有病毒,戴上口罩也能阻擋一些沙塵 對身體起到一個很好的保護作用。 如果在空曠的室外沒有人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當的摘下口罩,長時間戴口罩也會被口罩的繩子勒的耳朵疼。

  • 8 # 馨雨心念

    雖然說現在國內疫情已經有所緩解,但我個人覺得出門仍然得戴口罩。在一些街道或者超市這些人群比較擁擠的地方,我們應該做好自己,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 9 # 叼著奶嘴闖天下l

    帶現在回老家了就很少帶,除非去公共場所 比如醫院 商場 娛樂場所 等等

    唉這次真的是天災人禍,我做娛樂場所的一個月能掙個2-3萬今年上半年在上海一一個月掙4000來塊錢

    而且每個月房租3900沒有收入 做什麼工作都不行 出門買菜也要規定的時間去買

    現在回老家了 研究自媒體這一塊,自媒體這個我也不好說因為剛接觸 有網上上的老師說1個月就會月收益 有的做了幾年就幾塊錢 說什麼的都有,總之加油吧,2020下半年祝自己祝大家心想事成

  • 10 # 家有舒克貝塔

    對於公眾來說,啥時才可以放心摘口罩呢?

    多地不少場合摘口罩,公眾仍態度謹慎

    上海23日宣佈降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等級。當日,地處上海核心區域的黃浦區舉行最佳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大會,在主會場,臺上交流發言的和臺下與會者都摘下了口罩。

    近日,上海、江蘇、浙江、海南等多地政府領導幹部開會帶頭摘口罩。在浙江省、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與會人員均未戴口罩。

    杭州21日釋出疫情防控通告,在取消一些公共場所和交通工具測體溫、亮健康碼等管控措施的同時,列出了幾類可不戴口罩的場所:公園、綠道、景區、大街等戶外場所,無人員聚集;騎腳踏車、電動車,在空曠處行走、散步、鍛鍊;無境外人員接觸史的單位同事在通風良好的場所辦公、小範圍會議;非群體性室內體育運動等。

    “習慣了,戴著口罩比較有安全感”“不是很敢摘,因為境外輸入的每天都有”……22日,在杭州西湖景區遊玩的不少市民,表達了對摘口罩的謹慎態度。

    在近期恢復開放的南京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雖然人不多,但參觀者均戴著口罩,在排隊和參觀時相互之間保持距離。“我覺得還是再等等,徹底安全了再摘,不能功虧一簣。”一位南京市民說。

    多數受訪市民表示,“不能大意,再等等。好不容易控制住了,要防止疫情反彈。”

    “最近天氣挺熱的,戴口罩特別悶。”江蘇常州市民趙可說,帶女兒郊區踏青時會把口罩摘掉,如果看到有人聚集過來再把口罩戴上,“還不是很放心,慢慢來吧。”

    精準防控不可少,有序恢復正常生活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下口罩,傳遞出重要訊號:這些地方的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生產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復。

    這些地方均是疫情防控的低風險區域,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已報告的本地確診病例均已基本治癒出院。比如,截至3月3日24時,江蘇全部縣市區轉為低風險地區;截至3月22日,江蘇超過1個月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本地確診病例全部治癒。

    截至目前,除了北京、天津、河北、湖北之外,全國其他省份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均已下調。

    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多數地方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已經降下來了,降下來是有依據的,發病率下降、本地確診病例幾近零、傳播機率非常低,在這種情況下,周邊的絕大部分人都不太可能是感染者,除了醫院、人多聚集、地鐵等地方,是可以摘口罩了。

    張文宏說:“老百姓喜歡有人明確告訴自己要不要戴,其實這和你所處的環境有關。一般情況下,戴的必要性是沒有了。在高危的環境裡,最好還是要戴。”

    專家表示,口罩不是一摘了之,摘口罩的背後是社會治理效能的考驗,精準管控、技術賦能、機制保障缺一不可。比如,在公園、體育場等地可以對容量進行計算從而進行“限流”,做好管控,避免出現人員聚集的情況。比如,上海世紀公園在做好園內消毒、縮短開放時間的同時,將全園遊客最大承載量按歷年同期遊客接待量50%的標準下調。為避免春季賞花人流扎堆,杭州西湖風景區對花港觀魚、植物園等均實行限流,遊客需透過APP預約,人流超過1萬人即限制入內。

    防疫措施不能放鬆,控制公共場所人員密度

    3月1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所轄縣區均為低風險的省份,要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吳立明說,疫情發生以來,公眾積極配合,普遍戴口罩,對控制疫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如果未來一段時間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大家就可以放心摘掉口罩,恢復正常生活。

    杭州市負責人表示,要不斷鞏固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態勢,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專家表示,現在國外疫情形勢很嚴峻,要認真防範輸入性風險。各地的疫情不同,不少地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任務還很重。要因地制宜,摘口罩不能隨意跟風,日常還是要勤洗手、外出注意保持距離。

    “所有開放開業的公共場所,必須切實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無論是加強通風換氣,還是對場所內人員密度的合理控制,以及衛生防疫的各項內部管理,每個環節都要繼續盯緊,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盛吉芳說,從傳染病的角度考量,公眾應養成戴口罩的好習慣。“流感季節,傳染病高發期,人員密集場所和室內密閉空間,都還是建議戴口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身心抵抗力,營造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

  • 11 # 阿志149900450

    要看什麼地區吧!像珠三角地區,外來務工人員多 境外輸入人員多 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像底風險地區 可以把口罩摘下來 但是不要人群聚集在一起

  • 12 # 使用者6316955600001

    帶口罩 你們沒有發現今年感冒的沒有往年那麼多了嗎 主要原因和戴口罩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戴口罩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 13 # 領路人小陳

    我現在出門基本上就是三點一線上班下班,菜市場回家。雖然說現在社群已經撤掉了檢測點和體溫檢測。但是口罩我還是一直堅持帶上的,特別人多的地方比如菜市場,超市。人少的地方話回到家會扯下來透透氣畢竟天氣熱嘛。好像如果突然摘掉口罩還有些不適應了呢,所以說人類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只有人類去適應環境變化。環境不會隨著人類的意願而變化。疫情過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識。同時認清。生態環境和人類本是一體,有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學會敬畏自然,珍愛生命,愛護動物,保護環境。這是我小小的感悟。

  • 14 # 鑫潤銓

    當然要戴口罩,出門戴口罩是一種好習慣,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是保護別人。

    防護和保健是一樣的,不是因為生病才去鍛鍊,那是不對的,而應該養成平時鍛鍊的好習慣,同樣戴口罩也是一樣的,要成為一種習慣。

  • 15 # 智者198317918

    現在隨著疫情的淡化,我發現大家對防疫有點減弱,我想還得繃緊這根弦,反正我是出門必戴口罩,對己對人都是一種負責。

  • 16 # 啊春9790

    現在疫情還沒有結束。出門戴口罩。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特別是廣東這邊,外來人口特別多。來自世界各地。你根本不知道身邊哪個人,有什麼問題。所以戴著口罩保險。

  • 17 # 嘉玲老師

    出門一般都戴著,口罩不僅防病毒、細菌,也能防塵、防霾,挺好的。以前想戴但周圍都沒人戴,感覺戴著有點怪,不好意思戴。現在疫情還沒全面結束,大部分人也都還戴著,所以肯定戴。

  • 18 # 一土二木三撇

    想活命嗎?想的話就帶著,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

    疫情不是一下子能消除的,某些地方還在慢慢的輸入,你不是別人,你怎麼知道他有沒有生病?

    所以,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本著對自己對家人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帶好口罩出門!帶好口罩出門!帶好口罩出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夏天就要來了,不代表疫情全部走了,如果覺得實在悶熱的不能行,就找個空曠的地方摘下一會兒透透氣,勤洗手,注意衛生。

  • 19 # 火涵看世界

    1.病毒的生物結構比細菌小50分之一左右,在自然界中的特性與無機物的灰塵顆粒並沒有什麼區別不具有生命活動,在進入細胞後病毒開始啟用開始生命行為,所以病毒是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聽起來很奇怪,但事實如此。

    2.經過處理的醫用口罩,最為重要的便是無紡布部分,經過處理後帶有靜電,可以吸附在空氣中做布朗運動的微小顆粒,帶上口罩謹防病從口入,從技術原理上是行得通的有效防範手段。

    3.不戴口罩的情況可以是在空曠、通風、人群疏散,人的鼻腔到口腔咽喉有黏膜,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最外圍,是可以幫我們抵禦清理外來的髒東西,所以如果買不到醫用口罩,用普通的口罩也是可以的,因為可以阻擋近距離接觸時,別人的唾沫和飄在空氣中的氣溶膠。

    4.有備無患,提高個人公共衛生意識,有積極生活的心態,實時關注新聞,做好應對措施,不必過分緊張,也不能放鬆警惕!!!

  • 20 # 海上明月照花林

    我出門還戴口罩。

    雖然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可國際形勢依然嚴峻,外防輸入壓力依然存在,尤其前段時間黑龍江1傳89的案例令人警醒。

    五一回老家發現,農村基本沒有人戴口罩了,可是回到城市,依然90%的人都佩戴口罩,雖然與農村環境開闊,少人聚集,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工作需要多次進入公共密閉場所有關,但是也多少反映出不同知識層面人群對戴口罩問題的認同程度。

    個人感覺,除了悶熱,戴口罩還是好處多,比如,感覺戴口罩幾個月,個人和身邊人連感冒這種小毛病都很少發生了,另外,省口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辣椒是裡面仔辣還是皮更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