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自然的簫聲915

    根據幾種情況處理:

    1.出臺,強上旋,可以側身拉前衝弧圈,有序旋轉比較強,球有點往前“拱”,板型要壓一點球;

    2.出臺,弱上旋,由於旋轉比較弱,不容易借力,可以側身快帶,板型立一點;

    3.不出臺,強上旋,由於旋轉強,還不出臺,球感不好建議搓球,要吃住球,抵消一些旋轉;

    4.不出臺,弱上旋,由於旋轉比較弱,容易控制球,建議挑打。

    上述意見只是一些建議,純屬紙上談兵,兵乓球博大精深,每項技術說歸說,想練好,還得一拍一拍打出來,正確的方法,刻苦的訓練,否則都是空談!

  • 2 # 8幸福人生8

    本人直板正正反反打法(即直板正面正膠反面反膠),站位中路偏反手一點,近臺兩面快攻,堅決不退臺,反手全橫打(也可推擋)。

    說說我的經驗,對於中路來的上旋球:

    二、如果不出臺,特別是強上旋(這種球接發要求更高),一般也是三中接法:①上左腳,正手快點(爆挑),落點可以控制在左右兩個大角度或追身;②上右腳,反手橫打快帶或爆彈(因為球短,有發力距離,彈擊可變爆彈),落點也是左右兩個大角度或追身;③不側身,上右腳,直接加力推,落點也是左右兩個大角度或追身。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是不出臺上旋球,特別是強上旋球(幾乎都是強側上旋球),這個時候接發球一定要上步搶點,減小動作幅度,壓住板型(根據左、右側旋控制好板面朝向,以防回球從對方側面出臺),務必在上升前期擊球,這樣容易壓制弧線和控制落點,迫不得已寧可劈長,萬不可搓球或擺短,因為業餘一般沒有職業那樣的手感,容易冒高被拍死![呲牙][呲牙][呲牙]

  • 3 # 騎馬寺的少年

    上旋球是乒乓球技術中相對比較好處理的。中間位上旋,也可分為接發球中間位上旋,相持環節中間上旋,下面也結合我自己平時打球的感受,來分別談一下各自的處理方式。接發球,對方發中間上旋,主要手法有搓、擺、挑、拉等多種辦法。

    為什麼對方要發你中間位的上旋球呢?最大的原因就是你正、反位兩個大角上手能力比較強,因此他會以發中間不轉球來牽制你。

    不出臺中間上旋,要敢於手伸進臺內挑打。這種球不出臺,很難用搶拉的辦法把球拉起來。有臺內球進攻能力的球友,可以把手伸進臺內用手腕的爆發力來挑打。挑打時以挑對方中路或反手大角為主,由於是中間位上旋不轉球,你挑過去的也是不轉,挑到對方正手的話,很容易被對手反衝造成被動。假如你不會臺內挑打,那你也可以用搓一板下旋來過渡。另外,由於球不出臺,你也可以用擺的方式,來“以短制短”。

    出臺中間位上旋,正反手都可拉衝起來。如果對方控制不好,在發球環節用力過大,發出一個出臺中間位的上旋球,那你完全可以用正、反手來直接反拉、反衝。特別是對於橫板選手,這種出臺不轉,幾乎就是機會球,基本上就是一板得分。對於直板的話,正手可以側身搶拉,反手則可以使用直板橫打。唯一要注意的一點是,發球環節出臺的上旋球,搶拉上手時步伐一定要插進來,這種球都是近臺搶攻,切忌不要離臺太遠。

    相持環節,中間位上旋球,撥、彈、劈、撕等皆可運用。

    相持環節的中間位上旋,更突出於你進攻的連續性。不同於接發球環節,可以有更多的準備時間,相持對攻中對方擋或防過來的中間上旋,要堅決用撥、彈、撕等技術繼續加強進攻。

    防守中擋回的中間上旋球,要大膽攻出角度。在相持過程中,球友們一般都會習慣性、下意識地攻正、反手兩個大角度來調動對手,迫使對方在跑動中擊球以造成失誤。但有時對方防過來的球恰好在中間位,而且球還偏短。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猶豫,要大膽地繼續用大角度來攻擊調動對手,運用的手段可以用反手撕直線、彈反手大角等。實際上,由於40+塑膠球的使用,很多一流球員像張本智和、林昀儒等都會在臺內暴撕、暴擰,這種球又有速度又有角度,是非常難防的。在平時臺內球的運用中,球友們也可以大膽嘗試臺內反手擰、撕等技術,來處理相持中的中間上旋。

    中間上旋球的處理,要根據個人打法而異。大多數的球迷都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擊球的動作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有些球友的反手貼的是單膠皮的長膠,對於中間上旋他可能會選擇用長膠來削一板。另外,對於橫板長膠,他反手長膠可以對中間上旋磕一板使其變為下旋,甚至是用長膠直接撥、彈進攻上旋球。每個人的技術特點、打法都不盡相同,處理的方式也因人而異。不過有一點,中間位上旋90%以上是不出檯球,對方之所以敢發你中間不轉球,還是看你站位比較遠。因此,處理中間位上旋不管你用哪種方式,都要堅持近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熟食店應貼什麼樣式的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