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2
回覆列表
  • 1 # 注塑百科

    安身立命,出自《景德傳燈錄》意思是:生活有著落了,精神有所寄託

    原文是

    僧問:“學人不據地時如何。師雲:“汝向什麼處安身立命。”僧雲:“卻據地時如何。”師雲:“拖出死屍著。”僧問:“如何是異類。”師雲:“尺短寸長。”僧問:“如何是諸佛師。”師雲:“不可更拗直作曲邪。”僧雲:“請和尚向上說。”師雲:“闍梨眼瞎耳聾作麼。”

  • 2 # 中外詩書畫

     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兇何可避?

      開章第一義,便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汝信得及否?

      命運在我手中

      《易經》這兩句話說得好,如果說命運是一定的,不能改變,《易經》這兩句話就講不通。《易經》是古代君子安身立命所依託的聖典,它最大的功用就是趨吉避凶。如果說人的命運早已天定,無可更改,人在命運面前全然被動,無能為力,那麼《易經》一書的存在又有何意義呢?

      《易經》這兩句話告訴我們,命運這樁事情活靈活現。我們每天起心動念,善念就增福,福就加了一分,惡念就減了一分。每天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就是加減乘除,天天都有加減乘除。為什麼世間人命運都能被算定?他加減乘除的幅度不大,沒有離開他的中線太遠,所以就能算得準。如果加減乘除幅度很大,他就算不準了。

      前面所說,大善之人,命運拘束不住他,大惡之人,命運也拘束不住他,那就是加減乘除的幅度大。他有大善,禍會變成福,他有大惡,福會變成禍,道理在此地。《易經》為君子謀劃,它的目的是讓人“趨吉避凶”。

      如果命運是常法,那就無法改變了,無吉祥成了永遠無吉祥,趨吉也是枉然;有兇禍也成了永遠有兇禍,想避開也不可能。事實卻非如此,所以《易經》開章第一義就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這些書,袁了凡居士平常念得很熟,意思不能說不懂,但是理解得不夠透徹。如果讀古聖先賢的書,自己卻無法落實在生活、工作、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上,那麼他的命運一絲一毫不能夠更改。這個趨吉避凶的道理,我們按照佛教講的因果規律來解釋一下,就是:如果不加對治,惡業絲毫不會空耗,當然要在自己身上成熟果報,但是以四力(一拔除力、二依止力、三對治力、四防護力)懺悔積聚對治,災禍也就消於無形之中;另外,不積善也無法召感吉祥。所以,以發心的殊勝、正行無緣的殊勝、結行迴向的殊勝修善,必能迅速趨向吉祥,不但現世吉祥,連後世的吉祥、往生淨土解脫成佛的吉祥,也都可以趨向。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善是因,餘慶是果。“餘慶”,就是指在後代身上顯現的吉慶。祖宗積德深厚,家族必然興盛。業的思想與因果報應觀念相結合而被視作一種業力,這種業力連線著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這是一種因果通三世的思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對於因果,佛教的解釋是:“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則必有果,有果則必有因。是謂因果之理”。

      佛經中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明因識果,故而能預先斷除惡因,如此能消滅罪障,福德智慧、功德圓滿最終成佛;而眾生卻常作惡因,慾壑難填,無所顧忌,惡因既種,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思量免去惡果,這就好比人立於烈日之下,已是無處逃避,卻想方設法使自己沒有影子的譬喻終究是徒勞無功的。

      經過雲谷禪師這一番教化,把袁了凡居士點醒了,他深信可以改造運命。由於袁了凡居士深信不疑,就有了他日後的實行。總之,反覆思惟業果,信心就會生起,有了信心就有精進,從意樂到行為到結果,有這樣一條緣起規律。

  • 3 # 我還是我54321

    安身立命出自:宋.安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安身立命下一句是: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安身即在某處安下身來,有居所。立命即精神有所寄託以修身養性。

  • 4 # 2468balingzhi

    安身立命下一句是修德齊家!人首先要生存,父母把你帶到這個世界,教會你走路,說話等基本的生活能力。老師在學校教授給你知識,這是你走向社會所需要的工作能力!進入社會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你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要建立自己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國家的基本單位!家庭和諧幸福,社會才能安定,安寧!所以一個人來到人間,首先學會基本的生活能力,其次要學會工作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建立自己的家庭,更好地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

  • 5 # 文心雕蓮

    安身立命,下一句是:修齊治平。

    安身立命,是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寄託,寢食安定,衣食無憂。修齊治平,指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前一句是最基本的物質和生存要求,後一句是更高一層次的道德修養和家國天下情懷。前者是從個人角度來講,後者是從推己及人、從更廣的社會角度來講;前者是前提基礎,後者是提升和保證。

    沒有安身立命,就沒有安全感、存在感,談何更進一步的修齊治平?反過來,不進行精神和道德層面的建設,沒有大公無私的集體主義家國意識,也不可能有個人的安全、安定。

    安身立命,修齊治平體現了儒家禮樂文明的治理理念和理想,實現途徑是個人的修身養性和教育。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有相通的地方,都是先滿足最基本的需求之後,才能追求和實現更高的價值。

  • 6 # 李垚錄

    命宮所在,世間百態。

    冥冥安排,應期明白。

    《命運之神掌控該來的總會來?》

  • 7 # 一城一詩

    安身立命之所!要麼是鄉村落寞,變了斷了根源!要麼是惡土無鄉,何處是我鄉?何處將心安放,才是安身立命處!長柳路巷,槐香榆桑;也許是我太悲觀!我一直在想,何處才是安身立命的山河故土。

  • 8 # 詠梅心理

    安身立命,養心樂活。我為什麼要這樣對下句呢?因為我覺得,我們不僅要活著,還要活得快樂,而要快樂恐怕要從“心”開始,因為快樂往往不是跟你多有錢,多成功有關,而是看你怎樣看待生活,跟你的價值觀,你的心態有關。

  • 9 # 鷹眼看

    “安身立命,修德齊家”,字雖簡短,寓意深遠。《大學》乃孔子弟子曾參所作,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其中修德齊家是大學中的精髓所在。大道理不用多講,作為平常百姓家,最重要的似乎是安身立命。人生在世要先把自己安頓好,穿暖吃飽,才可能去考慮其他的事,人沒有了物質的依託,不可能餓著肚子去談理想和志向。以安身立命為本,是首先透過自己的努力讓物質生活得到一定保障,同時在此期間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與使命,滿足精神世界的追求與成就感,這是人生在世的基本需求。但如果僅僅為了安身立命,不去修德正身,沒有了品德的端正與意念的真誠,就不可能在人世間立足,何談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只有在德行、品性修養具備後才能治理好家;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後才能施展才華報效國家,才能透過自己一份奉獻使天下太平。在和平時期,上自國家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品行修養為重,這才是根本。

  • 10 # 球友奶爸

    安身立命,傳宗接代,開支散葉,俺這個姓全國人口比較少,所以一定要生個男孩,延續血脈,以接香火,是不是有點“封建"不知道,但必須得做,否則對不起天地祖宗,為人生當中之大不孝也,俺慶幸完成任務了,沒再想其它多餘的了,餘生好好過就是![呲牙][呲牙][祈禱][祈禱]

  • 11 # wjy-大海

    安身立命,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雖然如此,但是人生追求的一切理想必須要隨風起舞、與時俱進。不然的話,即是有了安身立命的環境,沒有爭時而奮創新思維的自我挑戰?那麼:安身立命,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簡直就是固步自封的會自我老去……就連春天的顏色都不敢架構和設想,簡直就是非我人生的旅途……

    安身立命,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很好的詮釋了不悖天理,遵從大自然的格局引領……泰安始終美好的人生歲月逐夢……!

  • 12 # 楂楂紅

    “安身立命”是個一般性的四字成語,最早出現在宋代,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學人不據地時如何?’師雲:‘汝向什麼處安身立命

    “安身”的意思是:有容身之所;“立命”的意思是: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

    這個成名施耐庵的《水滸傳》第二回中有一句:“那裡是鎮守邊庭,用人之際,足可以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按古韻聯對應為“修德齊家”。“修德”意思有兩種:一、修養德行。

    《左傳·莊公八年》:“《夏書》曰:‘ 皋陶 邁種德,德,乃降。’姑務修德,以待時乎!”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僕妾臣民,與身竟何親也,而為勤苦修德乎?亦是 堯 、 舜 、 周 、 孔 虛失愉樂耳。”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楊文貞公遺囑》:“蓋要利達,須力學修德,不在風水也。”

    二、行善積德。

    出自《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説好勸人歸善道,算來修德積陰功。”

    “齊家”的意思是:

    整治家政,使其家中成員親愛和睦。

    語出《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必齊其家。

    總之,安身立命的下一句,餘以為“修德齊家”比較妥帖,友友們以為如何?

  • 13 # 晃晃悠悠的時候

    安身立命下一句是什麼,答案多元化,並沒有一個統一答案。

    答案因人不同而不同。我們知道安身立命的意思就是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

    人生達到安身立命這樣一個境界其實並不容易,作為一般人可以知足了,那下一句回答可以是知足常樂,可以是隨遇而安;作為一個有志氣的青年可以是報效國家,可以是發憤圖強;作為一時不得志的有識之士可以是以待天時,可以是養精蓄銳,可以是韜光養晦;那麼作為有道之人,可以是修德齊家。

  • 14 # 話情治傷有問必答

    安身立命,指向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

    安身∶有房子住,立命∶有食物吃。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寢食安定,衣食無憂。

    用法∶可作謂語、定語、賓語;多用於處於困境之中。

    反意詞∶萍蹤浪跡、顛沛流離、浪跡天涯、無依無靠。

    上句安身立命,下句修德齊家(古韻)

    修得齊家,儒家倫理∶釋為、政治道向。

    修得齊家,全指是家國平天下,加強自身修養,治理好家政的同時。為國家作貢獻,實其政治過硬,懷揣家國情懷,憂國憂民。

  • 15 # 肖要平

    安身立命,以待天時……這是原文的下一句,不過,這種出題並不嚴謹,答案很多,若以對聯的形式回答則可以接:修德齊家或治國齊家或耀祖光宗等等等等

  • 16 # 微雨2324

    安身立命,修德齊家。

    現在生活已非過去,大都能生活自居,安居,樂居,不必擔心吃飯問題。

    家為大家和小家。修身做事德為先,德正影子也不斜。人有德有為,小家和諧安定;小家安定,大家有興有望,可昌盛也。

  • 17 # 贛州市南康區段民生律

    安身立命,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

    出自《三國演義》劉備所言;

    身體健康安頓好了,才可以有精神寄託;

    但也要等待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才能成功發跡,實現其一統天下之宏願!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因而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是所謂”天命”決定的,不能與命運抗爭!

  • 18 # 金道緣

    與安身立命對應的是:以待天時。

    二者合起來是:

    安身立命

    以待天時

    大概出自《三國演義》寫劉備語。

    全文為:

    安身立命,

    以待天時,

    不可與命爭也。

    這個下句,曾有多種對應。

    但中國文學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對應詞句。我查遍辭海,眾說不一,只有覺得這一解釋還比較貼切。

    若是象猜謎似的硬猜,就不靠譜了。如果把各時代的對句都查遍,也不現實。

    就它了,請高人大神們亮正確答案吧!

    不知對否,請老師們指正。

  • 19 # 愛生活的徐姐

    什麼叫做“安身立命?

    我認為,安身立命就是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

    安身立命之本是首先讓自己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同時透過這樣東西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與使命,精神世界也得到滿足的某樣東西或者特指。是人生在世的基本需求。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

    “安”,指的是情感的安頓、精神的安頓。

    “身”指的是人的行為踐履。

    “立”指的是確立人生的價值取向。

    “命”,指的是君子應有的使命感。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回:那裡是鎮守邊庭,用人之際,足可以安身立命。

    現代企業家,他們或致力於個人財富的積累,或致力於經世濟民,價值取向的差異背後,也有著智慧、勇敢和耐苦的共同特質。這是他們安身立命之本。

    安身立命首先讓自己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同時透過這樣東西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與使命,精神世界也得到滿足的某樣東西或者特指。是人生在世的基本需求。

  • 20 # 禮樂集

    安身立命這句出自何處,下一句是什麼,我真的不知道,但我想接一句,知天掙命。這裡的天指是道義,正義,學養,國法等。與天同樂才有命。命是什麼?引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原句:命運是在事後回顧的東西,不是事先知道的東西。自然命是事後才知,不如主動出擊,放手一搏,這就講到如何安身,何時,何地,何事去安身?上輩的眼界,格局,自己的經力,閱力能定你的人生高度,寬度和長度,自己放下,丟棄社會不揚的,人人不認同的東西就能好安身,笑迎生活,營造世人認可的未來。中國有人講命有八字來訂,這是扯淡,是自己消極的,無奈的選擇。只有奮鬥了,才會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機會的。命著自己手,潛心運作命,最後人人笑你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提親儀式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