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食哥美食
-
2 # 汲古茶人
很多茶友老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尤其是在茶樓喝與自己在家沖泡,口味就是不一樣,到底是自己泡茶技術有問題,還是這茶的品質有問題。
這究竟是心理作用呢,還是因為茶葉真的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小環境下可能會發生一些令人不易察覺的小變化,從而導致茶葉滋味的大改變?下面就給茶友分析一下。
一、投茶量的多少是一個影響因素。在同樣的浸泡時間下,幹茶量一定的條件下,不同規格的沖泡茶具,茶湯滋味肯定是容量更小的相對來說會更加濃郁些。
二、水溫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水溫對茶的影響主要是可溶物析出率與析出速度差異,等量的茶水比例中,水溫高,同等時間下茶湯越濃。水溫高,苦澀味會加強,水溫低,苦澀味會減弱。所以苦味太強的茶,可降低水溫改善,澀味太強的茶,除水溫外,浸泡時間也要縮短。不同型別的茶對水溫的要求也不同。
三、浸泡時間的掌握是很難精確的。浸泡時間的長短要依據不同種類的茶葉特性,更重要的是根據個人口感喜好來調整,
四、注水方式繁多,對茶湯滋味的影響也是很明顯。注水方式或許可以讓茶變得更加好喝,但一泡好茶不會因為注水方式而變差,劣茶也不會因為注水方式而差。
五、天氣和心情是一個最容易忽視的條件。很多人會覺得陰雨天氣喝茶滋味會大打折扣,陰雨天空氣溼度會增加茶葉的水分,所以壓茶香,水味重,湯寡,天氣潮溼的時候人的感覺也會比較敏銳。另外受氣溫影響,水溫也會有變化,水溫與氣壓是相關的,隨著天氣的變化,沸點也會有不同,因此茶湯的滋味其實是會表現得不一樣的。
泡茶,和心情也有關,和一起喝茶的人也有關。這對茶味的影響主要是主觀上的影響,茶的本質是沒有變化的,但心情不佳影響了對茶味的準確判斷。
實際上,以上提到的每一個步驟,都會對茶的表現有影響。甚至於不同人由於不同處理辦法沖泡而成的具有不同風格的茶,也是透過以上提到的每一個很不起眼的步驟組合而成的。
可見,追求滋味相同也是受諸多因素影響的,完全相同確實不容易。
-
3 # 毛向軍
同種茶,同樣水泡的茶為何會有不同?首先,看看水溫是否一致。不同水溫泡出的茶滋味自有不同。爾後是投茶量的多少。投茶量少的話,滋味就會清淡些,茶湯沒層次。投茶量過多,茶滋味則會濃郁,還有苦澀感。其三,茶具。俗話說,“茶為器之父,水為茶之母”,可見,水與器與茶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絡。其四,沖泡手法。在茶臺上,不同的沖泡手法其滋味自有不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那就是沖泡心情。沖泡心情與此時沖泡的某款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心情好,泡的茶就好。心情不好,那麼泡的茶也就不會好到哪裡去。
我想說的是,頭道茶是可以喝的,沒必要去倒掉。就拿名優高山綠茶來說,越是嫩度越高的綠茶,往往只能沖泡3~4次,而最好的精華都在首泡裡。且綠茶的第一泡,已有50%左右的內質和人體所需的有益元素均已融解在茶湯內。第二泡的內質析出會達到30%~35%左右,第三泡只能析出10%左右。可見,第一泡的茶湯完全沒必要去白白浪費。建議喜歡喝茶的茶友們,還是靜下心來,讀讀有關茶的書籍吧,對你以後瞭解茶和學習茶,一定會大有益處和幫助。
-
4 # 凡傑茶師
感謝受邀,本人男,雲南人士。做普洱茶已歷12年。喝茶22年。
首先宣告,我不是茶藝師。但是我知道茶要怎麼泡。
如果茶一樣那麼就要從水溫,和出水速度上來看了。
一般,好茶出湯都要快,而且出湯後不能有尾水,不能燜香。
我給大家講一下泡普洱的注水方式。
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單邊定點,就是從一個固定的邊緣去注水。適合泡碎茶和熟茶。原因是不激盪茶葉,此種注水需要很快出湯。適合快湯茶。
第二種:環圈邊注水。水環繞著蓋碗的邊緣,一圈注完。適合泡香型普洱,頭春,和單株。原因:輕度激盪茶葉,又保持好嫩葉的鮮爽。
第三種:中間定點。就是朝著茶葉的中間定點甩下去。讓茶葉像牛寶寶一樣的翻滾。適合泡層次性較好的老茶,易武等等等。原因:好茶不怕操,越操越有韻。
總結:出湯快,定邊。嫩,香,環圈。耐操,中間定點。我個人經驗分享。非常自信。因為不是理論,是經驗。
-
5 # 相魄
不同人泡出來茶葉口味為啥不一樣?
泡茶是講究手法的,時間,水溫,出湯速度,寖泡時間,投茶量,溫杯搖茶,注水方式,還有喝茶的心情等,這些都會影響茶葉的口感。
如果你泡茶的器具還有茶葉還有水都與茶館裡的一樣,包含水的溫度都一樣,那麼影響茶葉口感的,有可能問題出在時間上,還有一些泡茶細節上,泡茶時候寖泡茶葉時間長短直接影響茶葉適口度,寖泡時間長茶葉會苦澀,這是泡茶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就連出湯的時間長短也直接影響茶葉的口感,同樣的一個蓋碗,一個人出湯一秒出完,另外一個出湯兩秒出完,茶葉水的味道絕對不一樣。這是一個影響口感的可能。
每一個專業泡茶的人,對於出湯的時間,還有寖泡茶葉的時間把握的很好,基本上能夠把握一款茶最佳的寖泡還有出湯的時間,這是他們從千百次沖泡裡面得到的經驗,這個經驗又沒辦法準確的教授與他人,也就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表達不了那麼精準。
溫杯這個習慣特別的好,能夠喚醒沉睡的茶葉,使茶葉快速的散發出它的滋味兒,先用開水燙一下泡茶的器具,用手摸一下是否燙手,越燙越好,然後就是飲茶的杯子也需要燙,將幹茶投入燙好的泡茶的器具裡,記得把燙器皿的水倒掉,然後就是搖茶,嘩啦嘩啦的搖,能夠展現幹茶的茶葉香氣,然後就是注水,記住不要直接澆茶葉,要沿著杯子的內壁注入水,如果喜歡清洗茶葉,第一泡迅速倒掉,以第二泡開喝。溫杯的效果是能使茶水揮發更好的香氣。還有一點就是每一泡出湯的時間還有寖泡時間都不一樣,這就是關鍵點了。
你們有沒有特別喜歡的茶葉,特別喜歡的泡茶師,特別喜歡的飲茶環境,如果這些使你愉悅,那麼茶水也會變得好喝,這是心理因素導致的,同樣的茶葉在家裡泡跟在茶館泡絕對不一樣,因為家裡的環境跟茶館的環境不一樣,心境不同茶水的味道也會不同。這是經驗之談。
這些才是喝茶的人,對於不同環境不用人泡出來的茶葉味道不一樣的感受,還有一點需要強調一下,那就是每一個人泡的茶葉都不一樣,就連自己泡茶,每一次都不一樣,這些都是外部因素導致的。喝茶只能追求大同小異,沒有一模一樣的茶葉。
大家有什麼看法儘管說出來,看看我的觀點是不是需要斧正。
-
6 # 龍井茶痴
說真話,同樣的茶,同樣的水,同樣的泡茶法,泡出的茶大致都相同,假如是不相同差異太大的話,只能說是水溫控制和水溫控制太差了。其他人說得頭頭是道我不知道,也許是我水平不夠高吧,喝茶喝了三十年,批發賣茶賣了十年,而且只是一樣茶葉為主,熟練我想我是夠了,剩下的只能是怪自己悟性太差了。
我經常一起泡茶對比最多的是西湖龍井的當地茶農,有年齡大的差不多八十多歲了,同一款茶也感覺不到泡出香味比我更濃,出香比我更快,畢竟他們是買茶的,我是賣茶的,我要泡得比他們好才能讓他們有吸引力。其實也沒有什麼訣竅,高溫出香,最嫩的芽茶也一樣用沸水,只是先改泡為潤,潤茶搖杯勻茶出香,也不是很複雜的手法,一套下來剛好水溫也下來了,再衝水二次續水,茶香入水。
至於底下他們怎麼說的,怎麼泡的,我也看了一眼,一看有拿普洱說事,其他的文章就不用看了,忽悠吹噓的神茶都來顯擺了,這樣的環境裡面沒有聊茶的興趣了。
-
7 # 茶性隨心
這得從影響茶葉品質和感官的主要物質分析起,大家普遍認為茶葉口感的是兒茶素澀、氨基酸甜、咖啡鹼(茶鹼)苦等茶葉的主要成分影響茶葉的品質和口味,其實影響茶葉感官品質的更關鍵是茶葉中那些微量成分——香氣物質成分。我們曾經做過實驗,回收茶葉香氣,在一杯300ml的速溶茶中回填僅5微升,速溶茶的感官品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茶氣變強,口感變醇厚,相當於變了一杯茶。
瞭解這個因素後,就很容易解釋“同樣茶,同樣水,同樣泡法,不同人泡出來的為什麼口味不一樣”了。投茶量差異、水溫差異、注水速度差異、注水方式差異、出湯速度差異等,都很容易造成沖泡出來的香氣物質成分差異,也就造成了口味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茶藝師泡茶時,一般都會先品一下,然後根據口感調整後續的沖泡手法。
-
8 # 雲茶小生
同一款茶放到蓋碗裡面的條所不一樣也是會影響口味,主要是茶葉的碎的,我們泡茶不能總是按照茶藝書上面所寫的去泡。茶葉太碎需要適當降低溫度和增加出湯時間。
另外,不一樣的器皿去泡茶也會有影響。
-
9 # 軫念信箱
同一泡茶,同樣的水,為什麼泡出來的茶葉不如別人泡的好喝,有這種困惑的茶友不在少數,那麼可能是在哪些環節出了問題呢?
一、投茶量
陸羽《茶經·四之器》說:"則者,量也,準也,度也。
投茶量對茶湯的影響很大,一些剛開始學習泡茶的朋友,總是被投茶量多少而困擾。那麼泡茶應該放多少茶呢?
如果是泡袋裝的茶葉,常見的7g、7.5g、8g一泡,假設是7.5g茶置入120ml和150ml兩種不同容量的蓋碗中,在同樣的浸泡時間下,茶湯滋味肯定是容量更小的相對來說會更加濃郁些。如何讓150ml的蓋碗泡出跟120ml蓋碗差不多的味道呢?減少注水量是一個方法,但精確起來較為麻煩,更佳的方法是調整浸泡時間,水多了,那麼浸泡時間可以稍微久一些。
散裝的茶,沒有提前設定一個固定的值,有講究一些的,會買一個克稱(稱茶葉可以用迷你型電子稱)。無法確定多少量的,憑感覺先抓一把,濃了淡了自己也能做到心裡有數。要隨性些,自己再根據投茶量去調整浸泡時間,放多了覺得濃,加快出湯,放少了覺得淡,泡久一會。
大多數茶標準的投茶量為1克幹茶配50毫升水,即茶水比為1:50。烏龍茶的茶水比例為1:22左右。但沒有任何泡茶規定說7.5g的茶葉就一定得用多少容量的茶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飲茶習慣,投茶量並不是一個很值得考究的問題,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一個標準來的,眾口難調,放多少茶還得看自己的口味,量少量多也依然可以透過浸泡時間來達到一個滿意的調整。
二、水溫
水溫對茶的影響主要是可溶物析出率與析出速度差異,等量的茶水比例中,水溫高,同等時間下茶湯越濃。水溫高,苦澀味會加強,水溫低,苦澀味會減弱。所以苦味太強的茶,可降低水溫改善,澀味太強的茶,除水溫外,浸泡時間也要縮短。不同型別的茶對水溫的要求也不同,如綠茶用太高溫的水沖泡,茶湯鮮爽度會降低;鐵觀音、水仙如用太低溫的水沖泡,香氣不揚,難以泡出茶味
不同茶對水溫的要求:
1低溫(70℃~80℃):用以沖泡龍井、碧螺春、煎茶等帶嫩芽的綠茶類與霍山黃芽、君山銀針等黃茶類。
2中溫(80℃~90℃):用以沖泡白毫烏龍等帶嫩芽的烏龍茶,瓜片等採開面葉的綠茶,以及雖帶嫩芽,但重萎凋的白茶(如白毫銀針、白牡丹)
3高溫(90℃~100℃):用以沖泡採開面葉為主的烏龍茶,如包種、凍頂、鐵觀音、水仙、武夷巖茶等,以及後發酵的普洱茶、全發酵的紅茶。這三類茶中,偏嫩採者,水溫要低,偏成熟者,水溫要高。烏龍茶中焙火高者,水溫要高,焙火輕者,水溫要低。
三、浸泡時間
浸泡時間的長短要依據不同種類的茶葉特性,更重要的是根據個人口感喜好來調整,網上很多衝泡方法的介紹中,同一種茶既有推薦浸泡幾分鐘的,也有浸泡十幾秒的,因為浸泡時間不需要用一個固定數值一泡多少秒、二泡多少秒,更多是給你一個參考,自己品飲的時候去調節,只是注意儘量不要喝濃茶。
浸泡時間還與茶葉老嫩和茶形有關,原料越嫩,茶形越鬆散的,水中的可溶物釋放越快,茶味稍苦,浸泡時間不宜過長。原料較粗老,內含物質較少,滋味淡薄,茶形越緊結的,時間段,無法舒展,浸泡時間可相應延長。
浸泡的時間也跟前面的水溫和投茶量是息息相關的,茶葉放得多,水溫高,浸泡的時間要短,茶葉放得少,水溫低,時間就要延長。可以沖泡的次數也跟著變化,同一款茶,浸泡的時間短,可以多泡幾次,浸泡的時間長,泡幾次可能就出水味了。(小細節,出湯務必將蓋碗中的茶湯倒盡,如果有少量的茶湯一直浸泡在裡面,會增加下泡茶湯的苦澀感)
四、注水方式
注水方式或許可以讓茶變得更加好喝,但一泡好茶不會因為注水方式而變差,劣茶也不會因為注水方式而差。可以用四個字的形容吧,錦上添花。所以我對注水方式是不大講究的,自己也習慣直接注水,又不是茶藝表演,喝茶不想整的那麼累。
1、螺旋形注水:比較適合紅茶和綠茶和白茶,或者泡到後期,滋味比較淡了,也可使用這種方式。這樣的水線令蓋碗的邊緣部份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觸到注入的水,令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溶合度增加。
2、環圈注水:這樣的注水方式適合嫩度比較高的綠茶,可令茶的邊緣部份在第一時間接觸到水,而面上中間部份的茶則主要靠水位上漲後才能接觸到水,如此一來,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溶合度就沒那麼高。方法為注水時水線沿壺蓋或者杯麵旋滿一週,收水時正好迴歸出水點。這種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在注水時要注意根據注水速度調整旋轉的速度,如果水柱需細就慢旋,如果水柱粗就快旋。
3、單邊定點注水:這種注水方式適合需要出湯很快的茶,或者碎茶。注水點固定在一個地方,可讓茶僅有一邊能夠接觸到水,那麼茶水在注水開始時溶合度就較差。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注水點在蓋碗壁上,那將注水點放在蓋碗和茶底之間,會融合得更好些。
4、正中定點注水:正中定點的注水方式是一種較為極端的方式,通常和較細的水線和長時間的緩慢注水搭配使用,令茶底只有中間的一小部份能夠和水線直接接觸,其它則統統在一種極其緩慢的節奏下溶出,令茶在注水的第一時間的溶合度達到最差,茶湯的層次感也最明顯。
再講究些還有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緩、水線的走勢、水線的高低、水線的粗細等。
五、天氣和心情
很多人會覺得陰雨天氣喝茶滋味會大打折扣,陰雨天空氣溼度會增加茶葉的水分,所以壓茶香,水味重,湯寡,天氣潮溼的時候人的感覺也會比較敏銳。另外受陰冷的氣溫影響,水溫也會有變化,水溫與氣壓是相關的,隨著天氣的變化,沸點也會有不同,因此茶湯的滋味其實是會表現得不一樣的,比如澀感增加。也有人覺得天氣對喝茶的影響是玄學,具體是否真如此我是不知道啦,可以自己試試陰天和晴天喝茶是否真有區別。
泡茶,和心情也有關,和一起喝茶的人也有關。這對茶味的影響主要是主觀上的影響,茶的本質是沒有變化的,但心情不佳影響了對茶味的準確判斷,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心情不好,沒胃口,不想吃飯同理。然後。。。跟一個很厭惡的人一起喝茶,你還有閒情靜下心的認真品茶嗎?
最後,你要確定,當你覺得同一款茶自己怎麼泡的都不如別人好喝時,那它是否真的是同一款茶。樓主一直將泡茶視作一件靈活性很大的“運動”,條條框框是有,但框是給你一個最易於接受的選擇範圍,在裡面依然有很大的自由度;當然也可以衝破束縛,嘗試非一般的泡茶方式。泡茶本身是個逐漸熟練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中建立自己喜歡的泡茶習慣。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小食哥,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喝茶現在成為了南北方的時尚,每一種茶葉所用的水溫是不一樣的,一般性是以90度為準,第一泡的茶水是不能喝的,比較濃,而且口感苦澀。大部分是從第二泡開始喝,一般性茶葉泡個三次到四次就不行了。同種茶葉不同人泡出來的味道是有很大區別的,1)水溫不同,泡出來的味道也不同
2)泡茶葉的茶具不同,味道也不一樣
3)手法不同,味道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