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沖涼房歌星
-
2 # 弘文堂
首先,“志”上的“士”本是“之”字,如侯馬盟書(春秋晚期)與中山王壺、古鉨等戰國文字,皆寫作“之()”。後為書寫簡便,馬王堆帛書、《老子》帛書甲本等古隸,將“”中間字形寫作了上曲的橫線,後進一步變化,武威簡、定縣竹簡等,橫線皆拉直,而為“土”形,後漸作“士”,為楷書所承。下面簡單解說一下“志”字。
“志”是形聲字。《說文》:“志,意也。從心之聲。”本義為意念、心情。戴侗《六書故》:“心之所注為志。”《說文》本無“志”字,乃徐鉉新附,嚴可均、姚文田《校議》:“大徐新修十九文也。《周禮•保章氏》:‘以志星辰。’鄭雲:‘志,古文識。識,記也。’”《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說文》:“之,出也。”本義為往。小篆“之”,像艸木出地滋長形。志從心中生髮(之)而出,徐鍇《系傳通論》:“心有所之為志。”故“志”從心之聲。
“志”上之“之”,隸書、楷書多承古隸字形而作“土”,隸書如曹全碑、景君碑等皆作“土”,楷書如爨龍顏碑、元簡墓誌及王獻之、顏真卿、蔡襄等人書體亦作“土”。另外,“士”字隸書、楷書也有寫作兩橫均長的字形。後以“志”為固定、通行字型。
綜上所述,“志”之聲符“之”,先變作“土”形,後又固定為“士”形。從漢字形體規範角度而言,還是繼承“志”形,作“士”為妥。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志仍有心之士,有雄心的人,正確的寫法上邊是士,下面是心,單獨書寫時,士歸士,土歸土,士和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但從字的結構合成來說,“士”是“志”的組成部分,書法是一種藝術,為增加字的美感,在書法中往往不那麼講究,也有人把上面的“士”寫成“土”,這時也不能說是寫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