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浪花朵朵童書編譯的《大自然中的美食》和《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這兩本書。一、《大自然中的美食》《大自然中的美食》是由日本中川孝俊等人主編,浪花朵朵童書編譯的科普類書籍,看完之後不得不感慨作為一名寶媽我知道的真是太少,這本書給我科普了很多關於大自然的知識,比如香噴噴的大米飯、甜滋滋的蜂蜜、濃郁的巧克力、香醇的牛奶、百變的豆製品,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食物,它們是從哪裡來,又是用什麼做成的。現在的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可是有很多父母卻不知道何為最好的。有人說孩子關心的問題才是父母關心的問題,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多瞭解一些知識。《大自然中的美食》,這套書分為五冊:《大米哪裡來》、《牛奶大變身》、《大豆 !變身!》《蜂蜜做好啦》和《最愛巧克力》,香噴噴的大米飯、甜滋滋的蜂蜜、濃郁的巧克力、香醇的牛奶、百變的豆製品,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食物,可是他們是從哪裡來的?是用什麼做成的?有多少人能清楚,帶著我們的擔心與好奇,看這套書如何給我們揭曉答案。 這套書不僅僅給我們普及了常識,同時還能教會我們一些道理,比如讓我們瞭解大米從哪裡來,我們能更多地瞭解勞動者的不易,糧食的由來,可以多給愛挑食,浪費糧食的小朋友多講講,慢慢他們的壞習慣就會改正了。再比如從《蜂蜜做好了》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養蜂大叔和蜜蜂之間和諧互助的關係,養蜂人為蜜蜂準備蜂箱為它們創造良好的採蜜環境,在花蜜較少的季節為其提供食物照顧它們,同時蜜蜂用蜂蜜回報養蜂人。書中介紹地這些知識作為家長的你也不一定了解。雖然這是一本童書,其實作為家長的你更需要了解。以我自己為例,我的老家在河南省最南部,屬於大別山山區,那裡以大米為主食,常年種植水稻,和河南省其它城市以面為主食截然不同。我的家鄉還因為是由深山、淺山、丘陵組成,盛產板栗,還有為人熟知的信陽毛尖。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剛開始我總是習慣吃米飯,周邊的同學很是不理解,後來熟悉起來,很多同學好奇的詢問關於家長的特產,但是他們的詢問讓我很無語,比如板栗是不是和花生一樣是從地裡長出來的,茶葉是不是長得像小草,水稻是怎麼種出來的。當時我感覺很無語是因為我對他們如此低階的東西都不清楚感到不可思議,可是我卻無法用很合適的語言去跟我的同學去解釋。我只能在板栗成熟的時候給他看我拍的板栗的照片,在茶葉出來的時候發去我拍的茶葉的照片。種植水稻的我好像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去拍照片,因為最近幾年我的父母鄰居好多都已經不再種植水稻了,因為外出打工,家裡的稻田外包的外包,閒置的閒置。我只有小時候幫父母插秧的模糊記憶,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張圖片,很是感慨。小時候我也幫父母插過秧,那時候我們很多小孩子把這當成玩樂,一邊插秧一邊嬉鬧,有時候沒幹多少活,還弄得一身泥,成了一個小泥孩。現在可能再也回不到那個時代,現在父母也不會再讓我們去幹這些農活了,雖然生在小山村,對於水稻相關的知識我知道的也僅僅侷限於此,當媽媽之後,我也擔心以後帶女兒回老家,她問我這些我該怎麼回答,同時作為媽媽我也明白我的擔心是無用的,我需要做的是自己先了解這些東西,才能以後隨時用在教育孩子上。但是現在《大自然中的美食》已經給我普及了很多知識,對於之前的擔心我已經沒有那麼多擔憂了,因為沒有用,我們需要的是多看《大自然中的美食》這樣的書籍。二、《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作為父母我們其實都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多傳授一些知識,只是可惜的是很多東西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都不瞭解,所以當了父母之後我們也需要為了孩子加強學習,這其實也是對孩子的另外一種愛。《大自然中的美食》讓我對科普類書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面我又閱讀了另外一本同是浪花朵朵編譯的科普類書籍──《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作者盛口滿是日本著名的博物學家、插畫 家、自由創作人,外號“螳螂蜥蜴先生”,同時也是當今日本活躍的生物記錄作家。作品有《我的收藏》《骨頭學校》《炸雞恐龍學》《格齊昆蟲記》《冬蟲夏草之謎》等。他的作品細緻寫實、充滿生機、貼近自然,在科普作家中獨樹一幟。他的科普作品和自然素描教學作品都廣受歡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盛口滿在生物教學中會結合個人自然觀察的體驗,同時把自己繪製的自然素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因此感受到了生物的美麗和神奇。這本充滿個人情感的自然筆記《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記錄了盛口滿老師十幾年間觀察到的身邊自然的一切。看完介紹我有種迫切要讀這本書的慾望,拿到書果真沒有令我失望,首先封面就是一副引人入勝的圖片:一個大的木櫃子裡放著很多我不知道的植物:菝葜(bá qiā)、朴樹、無患子、香榧、新木姜子、雀瓜、薏苡等等,而且有些字我竟然都不認識,菝葜我還特意去百度了下怎麼讀。這樣的封面讓我瞬間覺得自己再不好好閱讀這種科普類書籍,就真的out了。扉頁和尾頁都是用白線條勾勒出各種昆蟲的臉,同樣的很多昆蟲我壓根就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見過。由於是白線條畫的我當時竟然多事的用彩鉛塗起了顏色,後來我在想,是不是作者也希望讀者在看完書之後能結合書和想象也來給這些昆蟲上下色呢?接下來書中竟然還貼心地圖片的形式給我們介紹起了開啟尋寶之旅的工具:登山包、瓶狀和盒狀的容器、捕蝶網、三角板、剪刀、鑷子、美工刀、鉛筆、簽字筆、筆記本等。作者如此貼心地介紹讓我不得不佩服,讓需要帶孩子出去尋寶的父母都不用去網上尋找購物清單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書中的正文部分,全書以春、夏、秋、冬四季為主線分別介紹各個季節大自然的美麗,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獨特之美,春天盛開的花朵,夏夜裡的小蟲,秋日裡的果實,寒冬的巢穴……作者不僅僅根據季節的特點給我們分享他的收藏,更重要的是還透過我們不太注意的一些細節給我們讀者呈上更豐富的知識。
推薦浪花朵朵童書編譯的《大自然中的美食》和《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這兩本書。一、《大自然中的美食》《大自然中的美食》是由日本中川孝俊等人主編,浪花朵朵童書編譯的科普類書籍,看完之後不得不感慨作為一名寶媽我知道的真是太少,這本書給我科普了很多關於大自然的知識,比如香噴噴的大米飯、甜滋滋的蜂蜜、濃郁的巧克力、香醇的牛奶、百變的豆製品,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食物,它們是從哪裡來,又是用什麼做成的。現在的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可是有很多父母卻不知道何為最好的。有人說孩子關心的問題才是父母關心的問題,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多瞭解一些知識。《大自然中的美食》,這套書分為五冊:《大米哪裡來》、《牛奶大變身》、《大豆 !變身!》《蜂蜜做好啦》和《最愛巧克力》,香噴噴的大米飯、甜滋滋的蜂蜜、濃郁的巧克力、香醇的牛奶、百變的豆製品,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食物,可是他們是從哪裡來的?是用什麼做成的?有多少人能清楚,帶著我們的擔心與好奇,看這套書如何給我們揭曉答案。 這套書不僅僅給我們普及了常識,同時還能教會我們一些道理,比如讓我們瞭解大米從哪裡來,我們能更多地瞭解勞動者的不易,糧食的由來,可以多給愛挑食,浪費糧食的小朋友多講講,慢慢他們的壞習慣就會改正了。再比如從《蜂蜜做好了》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養蜂大叔和蜜蜂之間和諧互助的關係,養蜂人為蜜蜂準備蜂箱為它們創造良好的採蜜環境,在花蜜較少的季節為其提供食物照顧它們,同時蜜蜂用蜂蜜回報養蜂人。書中介紹地這些知識作為家長的你也不一定了解。雖然這是一本童書,其實作為家長的你更需要了解。以我自己為例,我的老家在河南省最南部,屬於大別山山區,那裡以大米為主食,常年種植水稻,和河南省其它城市以面為主食截然不同。我的家鄉還因為是由深山、淺山、丘陵組成,盛產板栗,還有為人熟知的信陽毛尖。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剛開始我總是習慣吃米飯,周邊的同學很是不理解,後來熟悉起來,很多同學好奇的詢問關於家長的特產,但是他們的詢問讓我很無語,比如板栗是不是和花生一樣是從地裡長出來的,茶葉是不是長得像小草,水稻是怎麼種出來的。當時我感覺很無語是因為我對他們如此低階的東西都不清楚感到不可思議,可是我卻無法用很合適的語言去跟我的同學去解釋。我只能在板栗成熟的時候給他看我拍的板栗的照片,在茶葉出來的時候發去我拍的茶葉的照片。種植水稻的我好像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去拍照片,因為最近幾年我的父母鄰居好多都已經不再種植水稻了,因為外出打工,家裡的稻田外包的外包,閒置的閒置。我只有小時候幫父母插秧的模糊記憶,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張圖片,很是感慨。小時候我也幫父母插過秧,那時候我們很多小孩子把這當成玩樂,一邊插秧一邊嬉鬧,有時候沒幹多少活,還弄得一身泥,成了一個小泥孩。現在可能再也回不到那個時代,現在父母也不會再讓我們去幹這些農活了,雖然生在小山村,對於水稻相關的知識我知道的也僅僅侷限於此,當媽媽之後,我也擔心以後帶女兒回老家,她問我這些我該怎麼回答,同時作為媽媽我也明白我的擔心是無用的,我需要做的是自己先了解這些東西,才能以後隨時用在教育孩子上。但是現在《大自然中的美食》已經給我普及了很多知識,對於之前的擔心我已經沒有那麼多擔憂了,因為沒有用,我們需要的是多看《大自然中的美食》這樣的書籍。二、《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作為父母我們其實都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多傳授一些知識,只是可惜的是很多東西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都不瞭解,所以當了父母之後我們也需要為了孩子加強學習,這其實也是對孩子的另外一種愛。《大自然中的美食》讓我對科普類書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面我又閱讀了另外一本同是浪花朵朵編譯的科普類書籍──《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作者盛口滿是日本著名的博物學家、插畫 家、自由創作人,外號“螳螂蜥蜴先生”,同時也是當今日本活躍的生物記錄作家。作品有《我的收藏》《骨頭學校》《炸雞恐龍學》《格齊昆蟲記》《冬蟲夏草之謎》等。他的作品細緻寫實、充滿生機、貼近自然,在科普作家中獨樹一幟。他的科普作品和自然素描教學作品都廣受歡迎,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盛口滿在生物教學中會結合個人自然觀察的體驗,同時把自己繪製的自然素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因此感受到了生物的美麗和神奇。這本充滿個人情感的自然筆記《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記錄了盛口滿老師十幾年間觀察到的身邊自然的一切。看完介紹我有種迫切要讀這本書的慾望,拿到書果真沒有令我失望,首先封面就是一副引人入勝的圖片:一個大的木櫃子裡放著很多我不知道的植物:菝葜(bá qiā)、朴樹、無患子、香榧、新木姜子、雀瓜、薏苡等等,而且有些字我竟然都不認識,菝葜我還特意去百度了下怎麼讀。這樣的封面讓我瞬間覺得自己再不好好閱讀這種科普類書籍,就真的out了。扉頁和尾頁都是用白線條勾勒出各種昆蟲的臉,同樣的很多昆蟲我壓根就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見過。由於是白線條畫的我當時竟然多事的用彩鉛塗起了顏色,後來我在想,是不是作者也希望讀者在看完書之後能結合書和想象也來給這些昆蟲上下色呢?接下來書中竟然還貼心地圖片的形式給我們介紹起了開啟尋寶之旅的工具:登山包、瓶狀和盒狀的容器、捕蝶網、三角板、剪刀、鑷子、美工刀、鉛筆、簽字筆、筆記本等。作者如此貼心地介紹讓我不得不佩服,讓需要帶孩子出去尋寶的父母都不用去網上尋找購物清單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書中的正文部分,全書以春、夏、秋、冬四季為主線分別介紹各個季節大自然的美麗,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獨特之美,春天盛開的花朵,夏夜裡的小蟲,秋日裡的果實,寒冬的巢穴……作者不僅僅根據季節的特點給我們分享他的收藏,更重要的是還透過我們不太注意的一些細節給我們讀者呈上更豐富的知識。
萬物生長的春天,自然是繁花盛開,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禮物真不少,雖然作者帶領我們去的是很普通的水田,可是這裡有美麗的紫雲英、可以食用的水芹、還有我不熟知的看麥娘,圓齒碎玉薺。作者不僅僅是用畫筆畫出它們的樣子,還貼心地寫出它們的別名,比如我就光知道水芹叫野芹菜,透過作者這樣的介紹我就很容易瞭解了,而且作者還用圖文結合地形式詳細介紹了紫雲英生長的過程。春天裡的水田是鮮豔的,我想假如你帶你的孩子來遊玩,一定會很被這種自然景象所吸引。春天不僅僅是花卉爭相鬥豔的季節,就連昆蟲也踴躍登場,小男孩一般都比較喜歡動物一些吧,作者在尋蟲記中讓我們大開眼界。哇,原來愛咬羊蹄草的蟲子有這麼洋氣的名字金花蟲,還有一種顏色跟青草顏色接近的昆蟲叫做青偽葉甲。我更佩服作者的是,蝴蝶的那麼多品種,作者竟然用一頁紙來給我們介紹,據說這裡面的畫都是作者純手繪完成,看到這樣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專業和敬業。好多蝴蝶小女孩一般都比較喜歡花朵吧,作者在尋找春天的花朵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我們熟知和不熟知的花朵,以後不要光給你的孩子描述春天五顏六色的花都開了,請像作者這樣讓你的孩子知道他喜歡的花朵具體長什麼樣,是什麼顏色的,而不是停留在我們大人的描述中。來看看作者光一個蒲公英就花了兩頁紙來介紹,原來有些蒲公英可以作為藥用,作者說把一朵藥用蒲公英的花序分解成一小瓣一小瓣,然後再觀察,會發現每一個小瓣都可以當做一朵真正的花,是不是很有意思。而且把蒲公英的花莖切開來,裡面會流出白色的汁水,把這些汁水收集起來再晾乾,可以做橡皮。把蒲公英的根收集起來,把他們切碎,再用火慢慢地烘焙,還可以做出蒲公英咖啡,是不是又學到很多東西,以後還可以按照作者的介紹和孩子一起動手做做看呢。這本書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在秋天的介紹中很有趣的一段,有一節的名字叫著掛在身上的“旅行家”哈哈,原來作者說的是大狼把草、蒼耳、求米草、南方露珠草、龍牙草、鬼針草、狼尾草這些容易粘在人的衣服和鞋子上的傢伙,所以作者說走過草地帶回來不少種子,透過作者的介紹我一下子知道這些無名小卒的大名。看作者的語言還很幽默呢,其實我以前有過類似體驗,被這些傢伙粘到身上,半天弄不下來,那時候我是很鬱悶的,可是透過作者的介紹我竟然有種想笑的感覺。帶著孩子認識自然我強烈推薦寶爸寶媽們來看看《我的收藏,尋找大自然的寶藏》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不僅僅給我們科普了我們不熟知的知識,同時在科普的同時教會我們如何去開啟自然尋寶之旅,讓你去發現自然之美。有人說這完全可以作為生物教科書,我完全同意,同時我覺得這本書還具備教科書沒有的特點,書中的圖畫全是作者手繪完成,專業程度毋庸置疑,而且書中的語言和圖文結合卻不像教科書那麼呆板,所以這是一本繪本中的專業教科書,專業教科書中的實用繪本。假如你也想讓你的孩子瞭解這些,讓他親身體驗自然尋寶的過程,請像作者一樣帶著你的裝備出發吧,也許你們會有不同的更多的發現和收穫。帶著孩子認識大自然,如果你還不知道從哪裡入門,推薦你看這本書去尋找大自然的美食和大自然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