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釣汪

    夏季氣溫炎熱,此時我們外出作釣,肯定主要是以鰱鱅為目標魚,因為我們都知道鰱鱅不怕熱,所以我們都會選擇浮釣鰱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浮釣鰱鱅都有哪些技巧。

    一、餌料的選擇

    我們在作釣之前一定要選好我們的餌料,比如我們浮釣鰱魚,餌料一定要選酸,臭味型,餌料霧化要好。我們如果浮釣草魚,那餌料一定要選擇穀物清淡一些的餌料。我們浮釣鯽魚的餌料,就要選擇香腥味型的餌料。

    二、釣位選擇

    只要你想釣魚,釣位必須要會選,自己必須要有自己的思路。浮釣的釣位我們要儘量選擇大水面,人少或者無人地方,因為魚都在水面上層,魚本身就膽小,在看到岸上人員走動的影子,肯定會被嚇跑。還有我們在選擇位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被風,因為有風水流會把我們的窩料吹跑,窩裡沒有餌料,我們拿什麼誘魚呢。

    三、魚層的選擇

    針對我們垂釣的目標魚,魚所在的魚層我們應該會找。比如在水深3-5米的自然水域:鰱魚一般在最上層,我們平時釣20-50公分的水深就可以。如果是草魚我們釣50-100公分的水深就行,鯉魚一般在3米或者在4米的地方,而鯽魚一般釣1米到釣離底都可以,因為鯽魚比較活躍。

    四、釣具的選擇

    我們在選擇魚竿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長杆作釣,儘量選擇5.4米-7.2米的魚竿,因為我們釣魚人在岸邊,魚不敢靠岸,所以要釣遠一些。我們一定要保持釣場安靜,在中魚後,因為我們是浮釣,所以魚的力度都很大,它們一般衝擊三下就沒力氣了,所以我們一定要藉助杆子的腰力遛魚,不要急著拉出水面。等魚被遛翻後,在慢慢抄入網中,切記一定要先抄魚頭!否則魚一受驚往前一躥會直接導致跑魚。

  • 2 # 山區的農娃

    一般釣2米左右,前幾天上了一條5斤花鰱 一條3.5斤白鰱。自然水域江河水深8-9米,深處四五十米或上百米,誰有沒有好的配方和好的釣法分享下!本人都是用拋竿釣的,每次魚貨都是幾條,空軍是常態,配方:爆炸餌+拿大頭+蒜粉 有時也加臭豆腐,菜鳥釣魚愛好者,求大師級指點

  • 3 # 阿龍視野生活

    鰱鱅這種魚類的話,一般是不管是天冷還是天熱它適宜的水溫都是片中層但是它不沉底。釣鰱鱅的話一般的話需要沉底。

  • 4 # 高掉做事低調做人

    根據天氣而定,。水溫不高相對而言還是深一點比較好,中午溫度高相對而言要淺一點,你可以慢慢搜魚層的。總之釣無定法的,天氣、溫度,餌料、魚層都決定了你的漁獲的。

  • 5 # 瘋一樣的男仁

    方法一

    先找底從底層開始往上。具體做法是,掛上餌料,先在底層釣約半個小時,如沒有見到浮漂有訊號,再逐漸將浮漂往下擼,開始釣離底,每次大約三十到四十公分為宜,依次類推。

    如見到浮漂出現有力的下頓,這時就說明已經找到了魚層,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層上拋竿垂釣,只要抓住有力下頓的瞬間,揚竿就能中魚。

    方法二

    依據釣三分之一的辦法,先釣所釣水深的三分之一處,也就是三米深的水釣一米深,兩米深的水釣一米到八十公分,釣一會兒大約一小時左右。

    如浮漂沒有訊號,再依據當時的天氣情況,如是熱天氣溫很高,我們可以將浮漂向下擼,釣再淺一點,一次擼浮漂不要太多,最多十公分左右。

    再試釣一會兒,如浮漂沒有訊號。再將浮漂向上擼,繼續釣深試試,如果發現浮漂沒有出現頓口。而出現左右擺動。就說明我們釣的太深了。再次將浮漂向下擼,釣淺試試。

    切記,鰱魚是會隨著氣候的變化而改變水層的。所以,我們釣的過程中,如在一個水層釣一會兒,沒有了訊號,我們就應調整浮漂。試釣其它水層,不能死守在一個水層。

    擴充套件資料:

    如何判斷泳層變換:

    1、從漂相上判斷

    當底釣無實口時,注意觀察浮漂語言是否出現不正常現象,諸如出現浮漂站立前躺在水面的時間無故延長、浮漂站立後未到釣目前出現異常停頓感、浮漂下沉速度明顯緩慢。浮漂在站立或下沉過程中有抖動現象,則說明魚兒已經上浮。

    2、從截口上判斷

    在釣餌未到底前,多次出現截口,說明魚兒已經上浮;從水面波紋上判斷,釣點水面出現魚兒遊動的波紋或者時隱時現的魚兒身影,則說明魚兒也已經上浮。

    3、從天氣上判斷

    天氣突然驟變,氣壓低、氣溫高、悶熱無風、或早、中、晚溫差過大等因素出現,魚兒都會改變泳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和他(她)什麼時候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