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狐說電影
-
2 # 睿智生活小沃土
談不上好事,還是壞事。香港電影一直在尋找自己生存的空間和發展的機會,同樣大陸這邊也在不斷探索嘗試各種合拍片。中華文化是多元融合和兼收幷蓄的,多碰撞多融合多嘗試,對彼此都有好處。
這部片子,除了導演有香港戶口,班底的很多重要崗位是香港人承擔之外,其他跟香港的聯絡不是很大,這也是目前合拍片常見的形式。
-
3 # 熱哥辣評
不是好事,而且是個不好的兆頭。
《少年的你》很好,但它還沒有達到可以橫掃一個頒獎典禮的高度,不過這次大眾都認為8項大獎實至名歸,結果表明,實在拿不住能打的電影了。
看一組資料
這是香港票房歷史TOP20,截止到今天,這個榜單上沒有一部香港本土電影,好萊塢電影通殺國際,有目共睹,但歷史票房榜上沒有一部本土電影,絕對是有問題的。
這是香港本土電影歷史票房TOP20,其中90年代的電影有8部,將近一半,近五年也只有5部電影上榜。
90年代的香港電影很經典,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它的票房一定會慢慢淹沒在一個城市的通貨膨脹之中,20年是一個夠長的跨度,但依然還有10部20多年前的電影在榜單上昂首挺立,足以說明香港電影的商業環境已經沒落。
很多人說認為香港電影的繁榮不在是因為演員和導演的青黃不接導致的,這只是其中的部分因素,不是決定性因素,香港沒落的真正原因,應該從宏觀的角度去看。
它是香港經濟沒落演化的結果,直白點講就是,流入電影市場的錢變少了,拍電影是個燒錢的活兒,那想透過拍電影變現就會變的困難,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各行各業都想進入電影圈分一杯羹,王晶一年可以拍9部電影,據說他的《倚天屠龍記》只拍了7天,劉德華在1989年有16部電影上映,電影畢竟還是屬於娛樂行業,當經濟出現問題時,大家都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娛樂那是掙扎之後才能考慮的事。
時代在變,拍攝技術也在進步,目前我們也很難達到以上的速度,但這足以說明內個時候的香港電影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
我看了20多年港片,對香港電影有著特殊情感,但不得不承認那個曾經享譽國際,絢爛多彩的港片時代徹底結束了。
而且我悲觀的認為未來也不會有復甦的可能。
-
4 # 喵總影視
我想問一下,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有什麼區別嘛,不都是讓欣賞的嘛?
金像獎作為香港一年一度的影壇盛世,總共有19個獎項,其中《少年的你》包攬8項大獎,首先我們要恭喜《少年的你》劇組和主演們。
《少年的你》這個電影能奪得大獎,我認為不管從劇情走勢,演員的精彩演繹以外,更離不開整個導演和製作團隊。
這些年我們內地的電影不比香港電影差,《戰狼二》,《我不是藥神》這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電影,哪個票房香港電影超越了?
內地的電影現在這麼精彩,那麼香港電影是否是加油,為我們呈現更好的電影呢。競爭壓力就是動力,相信,會有一部又一部更精彩的電影(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呈現出給大家,難道這不是好事嘛?
-
5 # 娛樂君師
《少年的你》是影響力不小的一部電影,其中周冬雨憑藉電影《少年的你》入圍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要和鄭秀文等幾位知名演員競爭,而易烊千璽更加不得了,他憑藉《少年的你》入圍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人。現在僅僅是入圍,並不是最後獲獎時刻,不過入圍即是肯定,這是對青年演員的一次最真實最直接的鼓勵。
在此之前,周冬雨已經獲得過了金馬獎影后和澳門影后的殊榮,如今這也是她二次提名金像獎,這是對她實力的肯定。周冬雨作為青年女演員中的一員,在演技方面堪稱獨樹一幟,國內娛樂圈這麼大,能比肩周冬雨的鮮肉演員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只能望其項背。
易烊千璽則稍有不同,《少年的你》這部戲是他在17歲時拍的,那時候的易烊千璽更多的精力其實是在音樂方面,在演藝方面並沒有什麼比較大的聲響。此次憑藉《少年的你》中的“小北”一角提名第39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員,成為最佳男主獎項最年輕的提名者。此前,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者中最年輕的是劉燁,提名時23歲。最年輕的金像影帝是梁家輝,獲獎時26歲。透過年齡的比較,就可以直觀地看出來易烊千璽這次提名的含金量有多高,實力有多強!
作為此屆金像獎最大贏家的電影《少年的你》,從播出到現在依然好評如潮,此次更是斬獲了12項提名,男女主角易烊千璽和周冬雨更是備受關注。但是其中一項提名卻成了廣大網友最諷刺的一項,那就是最佳編劇提名。
-
6 # 第一導演
不是壞事。如果哪天香港金像獎沒有動作設計獎了,才是壞事。
因為這個獎全世界唯香港獨有,金馬最佳動作設計那也是頒給香港的。
說回《少年的你》。
從重工業角度,從10億+票房的影響力來看,《少年的你》橫掃8項大獎,和去年的《無雙》橫掃7項是同一個思路。
工業投票,鼓勵工業,從第26屆陳嘉上做主席那年就這麼設定的,十四年即如此。
曾國祥能拿最佳導演,是因為他就是當今香港影壇僅存的中流砥柱,鼓勵他,就像在遵循醫囑的前提下,給自己打興奮劑,一年也就打這麼一針。
周冬雨,這是大陸女演員第9次拿香港金像獎影后,合拍片遺留下的“習慣”,去年也是給的曾美慧孜。
但是,周冬雨不拿誰拿呢?雖然曾國祥認為電影裡她在剃頭前的表演是有些問題的,沒全部融入這個人物,但就結果而言,她依然比其她人高出一等,尤其後半部分,她的精確性是可以讓一切同行不論男女都膽戰心驚的。
新演員給易烊千璽沒法有別的疑問。對於這個年齡,原生態和表演理解力都線上,持續產出極大,就該給他。這也是這個獎項罕見地給了大陸演員。
我理解這個問題實際在問,香港電影是不是不行了?得靠大陸片撐了?
港片的輝煌不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很少有香港影人談起,他們集體悲傷,捲入電影市場的大浪。
前不久,《殺破狼2》導演鄭保瑞在澳門一檔節目只能夠談到香港電影發展時說:“香港電影沒有進步是事實,的確大部分都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先犯錯離棄了觀眾。”
回覆列表
2019《少年的你》觀看感想
很多人去看《少年的你》是因為他幾度撤檔。人們對被“禁”的事物總是格外關懷,終想揭開神秘面紗,一探究竟。先是從柏林撤賽,又在定檔6.27之後被迫撤檔,直到三天前,才讓那個上映日期變了模樣。在幾乎零宣發的模式下,各大影院突然收到了通知,悄然排片。粉絲們開始手忙腳亂地重新開啟各城市福利包場。
去看之前自然也沒了期望,但是有各種版本不一致的傳聞,總還是要先去看一看,免得徒增生事。看片之前,我都未能分清楚TF男孩的面孔。前一夜,還有影迷跟我安利那四個字少年多麼有才華,讀書最好,寫的“瘦金體”書法好看。我並沒有很關心。今天看完《少年的你》,導演曾國祥把全片最好的特寫都給了他的眼睛,了不得,易烊千璽幾乎是我見過最會演戲的流量小生,前途不可限量。以後的電影節獎項,應該有他的一席之位。
“你見過野生動物的眼睛嗎?他們在死之前,毫無表情。
因為它們害怕,所以才有那種眼睛。”
這是陳念在校園欺凌案調查後和鄭警官的對話。陳念和小北,兩個脆弱卑怯的靈魂相見,共同擁抱砥礪向前。《少年的你》今日上映,友鄰好像清一水的好評,最差的也有三星。就好像威尼斯看到了小丑,久旱逢甘霖的院線看到這樣一部片子,劇作完整,帶著現實主義悲劇色彩,看得人熱血激情。
影片最吸引我的是對校園生活細節的如實還原,以及滲透在每個靈魂裡的成長紐帶。以往電影涉及學校,多多少少難免有假大空的刻板印象,比如老師的凌厲威嚴,學生的情感纏綿,校長的迂腐貪婪。然而這些幾乎都沒有,每個角色都如螻蟻一般,有其可悲可恨可愛之處,是活生生的個體。這便加強了現場真實力量,它還原了中國考生都經歷過的魔鬼之橋——高考。
不堪受辱跳樓身亡的同學,教學樓前的大型紅色標幅,在旗幟下的儀式感呼號,高考當日門口堆積如山的家長人潮,進考場前樹下的班主任訓戒,考場監考老師的分發試卷,最後快速麻利的電腦閱卷。每個細節,它都還原得恰到好處。讓觀眾置身場景,才能逐漸深入人物故事,好像那些就發生在眼前,或者自己身邊,甚至共同經歷。
生活在那個葛軍出題全省數學平均分只有67分的江蘇省高考,影片裡的場景體會更加深刻。仔細回想,那個年代除了埋頭學習,好像並沒有經歷什麼打架霸凌事件?最多是聽說誰壓力太大跳樓身亡。也可能是交際圈關係,影片裡如此過分的霸凌似乎只在新聞中見過。而言語凌霸相信在每個學校的每個階段都有存在,盛氣凌人的優越感,窮富懸殊大的學生交際圈,記得我們高中時候就有什麼“大橋幫”之類的,外族人無法插入說話的即視感。看完電影我順手一查,網路上有關校園霸凌的事件遠比電影更加觸目驚心——
17歲荷蘭少女Noa因為童年三次遭到xq,長期難以走出陰影,最終走向了死亡;陝西神木15歲少女被數名同齡人強迫後被毆打致死;“14歲時,我被同學圍毆致死。”未成年惡魔,究竟誰在保護?
“以前我老是熬夜。但自從做了警察,我變得很愛睡覺。因為有的事情有的人我不想看見。”
尹昉飾演的鄭警官在片中提及的男生被同學毆打致死,那些同學的迴應只是“不知道這樣打,會死”,對法律和規則的漠視讓人訝異。正因為未成年判罪輕,有的人極致擴大了自己作惡的邊界。少年犯罪的分寸,成人總會以“他還是個孩子”作為萬能擋箭牌。
影片中魏萊母親“寄生蟲”式的富人精英心理,可以說斷送了魏萊的後路。參與凌霸的又一個女生父親學校尋來便對女兒拳打腳踢,還有魏萊父親用一年沉默方式苛責,以及陳念母親忙著躲債賺錢,在教育關係中的身份缺失。這讓人想到曹保平《狗十三》裡對父權家長制的揭露和批評。未成年犯罪的根源在於家庭教育的偏頗和失敗,這也很好地給中國父母們上了一堂課。
近年,韓國電影有許多涉及現實題材的型別電影,除了剛在戛納獲獎的《寄生蟲》,還有口碑不錯的《辯護人》《素媛》《熔爐》。和這部《少年的你》相類似的《蚯蚓》,也是講“校園暴力”的小成本電影,影片講述的故事非常慘烈:學校裡的同學被女主子藝的反抗激怒,他們凌辱子藝,並拍攝錄影作為要挾,最後還把錄影上傳到網上,一個美好的少女受盡屈辱自殺。這在《少年的你》當中也提及了一段陳念相似的遭遇。
校園暴力的最可怕之處就在於,影片裡跳樓女同學說的那句,“他們都在欺負我,為什麼你們不做些什麼?”不管是未成年還是成人世界,旁觀者的麻痺冷漠才是創傷後的利刃,刺痛人心。結合當今發生的一些熱點新聞,也應了魯迅說過的那句,“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麼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閒人以飯後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閒人作“流言”的種子。”因為人的冷漠和膽怯,校園凌霸愈演愈烈,事件發生之時冷眼相待,事後又冷嘲熱諷。跳樓女生死後的第二天,校園恢復平靜,同學又有說有笑,忘記了這樁慘案,彷彿世界與他們無關。
“當大人就一點好,記性會變差。但從沒有大人教會我們,怎麼長大。
長大就像跳水,啥也別想,就往裡面跳。水裡面會有蚌殼,沙子。我們就是這麼長大的。”
這是陳念和鄭警官對於成長界定的一段話。故事裡的每個人都在最後一剎那獲得了成長。少年成人,年輕警官成熟,母親釋懷歸家……影片中陳念母親出現不多,一次是追債上門,女兒給媽媽挑白頭髮;一次是涉事學生停學之後,媽媽打電話說在外地躲債;一次是高考前,陳念問媽媽:你相不相信我?第四次就是出獄之後。
在母親缺席的成長環境中,陳念和小北的互相保護達到了自洽,在最終獄中審判時候,兩人高度默契配合,任憑成人如何盤問,都堅守無法打破的信任誓言。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此時此景,有種在看熱血言情劇的感覺,而情緒的爆發點也在這裡得到集中。窗戶中二人重影的疊視,讓人想到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結尾,靈魂至上合一。
儘管他們的判斷在成人看來略顯幼稚,甚至可笑。但是這種少年一往無前的孤注和重情,是讓人無法不觸淚的。學渣和學霸的互補扶持,兩個相同境遇靈魂的交流,始終站在身後的強大保護,含著內疚醒悟的救贖,成人對未成年世界的奇觀和理解,都在最後高架上的分岔路,殊途同歸。
“熱不熱?
硬不硬?我說你那個沙發硬不硬?”
觀眾看完可能會覺得電影比較壓抑,但因為時間不長,節奏也剛好,不斷有高潮將你將情緒扭轉過來。而這一段臺詞大概是全片最幽默溫情的畫面。周冬雨隨心一說,易烊千璽會心一笑,演繹得十分可愛。曾國祥大概是最懂周冬雨的導演,《七月與安生》裡周冬雨已經呈現了影后級的表演,這部中規中矩表現穩定。難能可貴的是易烊千璽。作為新演員,一顰一笑一怒一張之間都透露著陽光少年的血氣方剛,臺詞也拿捏到位,毫不出戲。最重要的是二人之間的火花,毫不違和,讓人疼痛。
雖然傳聞電影上映前後並沒有做太大變化,但還是能看出幾處人物對白和口型對不上,做了模糊處理。比如魏萊在球場用球砸中陳唸的指責,陳唸的口述,班主任臨走時的交代。而這些在面對審查大山的重壓之下,也成為了值得探究的諸多細節,可以二刷時候留意一下。也更期待看到完整初版。
電影改編自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在結尾上做了很大改動。問了看過小說的同學,她反饋小說的結尾是——
(劇透勿視)
陳念用刀誤傷了魏萊,但魏萊並沒有死,被小北的朋友賴子盯上了先J後殺。小北誤以為是陳念殺的,就把屍體處理了。後來是鄭易發現了真相,小北坐了牢,陳念似乎沒有。
大概是這樣,邏輯好像更合理,但也更灰暗。導演還是希望給大家一個心靈上的寬慰,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有人依然在仰望星空。畢竟生活還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