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x文藝觀察記錄

    港片的沒落襯托的,現在香港的電影能打的真不多。

    今年領跑的電影就兩部,一是《少年的你》,二是《叔叔》。一部關注青少年霸凌,一部關注老年同志群體。

    題材都很小眾,確實是衝著拿獎去的。

    獲獎原因:

    意識形態的勝利

    文藝片,定位是校園霸凌,韓國日本早就有相關題材,咱們國家也要有。

    補償心理

    《七月與安生》沒得獎,這次權可做補償。或者說是《七月與安生》打下的基礎。

    能打的不多

    一開始就提到,今年參展的影片真是一般。

    劇本抄襲的聲音還在,還拿了最佳改編劇本。呃。這屆金像獎真是馬馬虎虎。

  • 2 # 筆下的花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青春片漸漸成了爛片的代名詞。

    墮胎,自殺,三角戀幾乎成了青春片的標配。

    彷彿沒有這三板斧,都不敢說自己是青春品,每每談起青春片,那真是談虎色變。

    而少年的你另闢蹊徑,透過校園霸凌,這一社會存在的普遍現象透過逼真的手法呈現出來,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票房15億,豆瓣評分8.4足可以說明一切!

    電影告訴我們,一群孩子欺負另一個孩子是沒有原因的,而學校、警察和家庭的保護都會顯得有點後置,總是在傷害發生之後才會開始行動。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給這部電影的評價都很高。

    電影的成功首先需要一個好的題材、好的劇本,超凡脫俗,讓人看完之後很容易產生共鳴,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好的題材,則可以讓影片贏在起跑線上。《少年的你》將目光集中在了“校園霸凌”的問題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共鳴。電影就成功了第一部。

    其次是演員的表現。兩位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真摯細膩的表演,成為《少年的你》另一大亮點。周冬雨向來擅長飾演古靈精怪的少女,但這次她飾演的陳念,內向、堅強,默默承受極大痛苦。影評人“二火山”感慨,從來沒有見過周冬雨在哪部電影裡哭過這麼多次。“陳念褪去了周冬雨本人的痕跡,她孤獨,弱勢,苦苦掙扎,我完全被她的表演吸引。尤其是那場頭髮被剃光的戲,根本沒在乎自己的形象,眼淚滾滾流下,在特寫鏡頭的凝視中令人心疼。”

    作為大銀幕新人演員的男主角易烊千璽,此次表演受到了業內人士和觀眾的肯定。此前,作為偶像組合TFboys中的一員,在大多數觀眾眼中,易烊千璽是“流量”,不過,從《少年的你》開始,易烊千璽終於可以說自己是一個演員了。

    最後是拍攝手法和聲音、燈光的運用。電影給人最大的視覺衝擊是,導演用了非常多的特寫鏡頭,來展示人物的情感,在電影院巨大的螢幕面前給人的衝擊是非常強烈的,這樣的鏡頭即便是放在電腦或手機上都會個人深深的震撼。其次是鏡頭的晃動,我們會發現當陳念被欺負後的鏡頭,都帶著些許的抖動,有的抖動起來很強烈,有的稍微的顫動。這肯定不是相機不穩,是導演在用抖動的程度來展示陳念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與特寫鏡頭同樣有衝擊力的是圍繞在陳念身邊的聲音。耳機裡的英語課文聲,同學的嘲笑聲,汽車開過的鳴笛聲,

  • 3 # 三流八婆

    少年的你,佔了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去年時候,電影市場審片之嚴格,讓眾多電影不是被撤檔、就是延期上映,一年到頭也沒等來幾個好片子。除了少年的你哪吒、有口碑票房雙贏,其他的都成了綠葉陪襯。春節檔本來可以期待,又碰上了疫情全部擱淺,競爭對手減少許多。

    地利:近兩年未成年犯罪、校園暴力的新聞個比一個駭人聽聞,衝上新浪熱搜的次數也是幾何遞增。新聞媒體、吃瓜網友、擴市民對這個領域的關注度越高,它的話也會相對越熱,越能在輿論裡佔據一席之地。少年的你,剛巧趕上了好時候。

    人和:有上一屆金像獎最大贏家的光環加持,原班團隊操刀,路人緣、粉絲緣都線上,再加上頂流易烊幹璽首部大熒幕、吻戲噱頭,吸睛指數、期待指數不敢想象。

    你要說它特別出色,也不盡然。怒罵抄襲白夜行的到現在還很多,斥責導演政治不正確的也不在少數。

    只是,剛巧它在合適的時候以合適的形式出現在了合適的觀眾前。

    而易烊千璽,一個年少出道、被黑數年、逆境翻盤的少年,他用人品、努力贏來了無數的路人好感,又在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影片裡大放異彩,一改往日風格。對黑子來說,是震撼,對路人來說,是驚喜。再加上各路實力派演員的點贊和認可,共同為他贏來了第一個有分量的獎盃。

    少年的你,未來可期。

    中國電影,未來可期。

  • 4 # 邾國夫人

    《少年的你》獲得金像獎實至名歸。

    《少年的你》無疑是沉痛的,它將社會中一個個陰暗的角落展現在了我們面前。看完影片後,很多人都在討論一個話題——校園欺凌。但我認為它絕不止於此,就像影片中那位老警察所說:“你別看這些事發生在校園裡,但絕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一個悲劇的產生,一定是千千萬萬個因素不斷地積累、疊加,最後爆發的過程。

    一個校園欺凌事件揭示了社會的各個方面,其中我最想說的是家庭教育問題。影片中的魏萊應該是所有人都羨慕的女孩,良好的家室、美麗清純的外表、優異的成績、活潑開朗的性格……她深深地知道年少的自己可以怎樣討人喜歡,所以她裝懵懂、裝無知、裝單純,甚至偽裝到連自己都以為自己就是那個樣子。她執拗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以自我為中心,看不到周圍的人活得有多辛苦。

    魏萊性格的塑造和原生家庭有著必然的聯絡,她有一個嚴厲的父親,一個高高在上、喜歡教女兒大道理的母親,但她永遠缺少父母的陪伴。她出生在一個富裕、高階的家庭,父母對她要求嚴格,卻缺少真正的關愛,以至於她慢慢學會了怎樣做才可以讓父母滿意,她學會了甜甜地微笑,學會了用輕柔的話語和別人交談,但真正的自我卻開始慢慢腐朽,更可悲的是,沒有人告訴她這樣的自我是不對的,甚至連真正瞭解她內心的人都沒有。

    我覺得魏萊其實是單純的,但她的單純是一種很自私的單純。她生活富裕,從來沒有體驗過貧窮的痛苦,也沒有人告訴她這世界上有很多人在生活裡苦苦掙扎。後來,她知道了,卻也僅僅是知道。她會因為害怕父親的冷漠而去求小念原諒,不要報警,一副真誠知錯的樣子。小念一妥協,她便像個沒事人一樣,對於她來說之前的毆打、拍裸照、剪頭髮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玩笑。她追上小念,說她想考北大,她大談著自己的未來,一點也沒有認識到自己毀了多少人的未來,可笑的是,她的名字就叫“魏萊“。在那一刻,小念內心的情感完全爆發了,她把魏萊推下了樓梯,魏萊死了,未來死了。

    小念推下了魏萊,也在一定程度上斷送了自己的未來。小念的家庭很普通,甚至活得很辛苦,一個賣三無面膜的母親,一間狹小擁擠經常有人來催債的房子,這是她的家,她的背後沒有一個強大的港灣讓她可以躲避。清晨,她的母親要拖著一大袋面膜出去販賣,她在窗戶前看著默默流淚,她什麼也不能說,什麼也不能做,只能自己一個人扛。

    後來小念遇到了小北,一個被人打得半死不活的小混混。也許是懦弱久了,在胡小蝶死後,小念深深痛惡那樣的自己,她在小北被痛打的那一刻站出來報了警。就這樣,小北認識了小念,小念知道了小北。

    小北是在最骯髒的地方成長起來的孩子,十三歲時被母親拋棄,一個人在一座破爛的小屋裡渾渾噩噩地生活。他讓我想起了柴靜的《看見》——幾個因家庭原因而到處流浪的問題少年混在一起,他們無所事事,群毆、搶劫、偷竊……這些他們都幹過,他們是社會眼中的毒瘤,是無可救藥的混小子。可是,他們會把一個廢棄無人住的房子當作家;會把偷來的手機丟在一邊,只是用它們來砸核桃;會為了朋友義不容辭,不計較得失……有人會說他們魯莽、衝動,但他們內心擁有的是最真摯的情感,這些人沒有成人世界的彎彎繞繞,他們直來直往,任爾東西南北風,他們是俠。但我也並不是肯定他們的行為,我只是想說,每個人都有他的可愛之處,這個社會對“問題少年”的教育不應該全是責備與輕視,他們其實也是這個社會的受害者。

    骯髒的小北、孤獨的小北、壓抑的小北最後成了小念生活裡的一道光,“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其實,小念又何嘗不是小北生活裡的一道光呢?以前的小北只是為了活而活,他的生命裡沒有期待、沒有未來,是小念的出現給了他生活的動力,他的生命有了目標——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小念的單純與善良無疑是他最想觸碰的存在。他們是密不可分的一體,互相治癒。

    在校園欺凌裡,學校的教育與管理絕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存在。影片中小念報警後,她的班主任問她,你覺得你做得對嗎?這句話讓我覺得心寒,小念能選擇報警已經鼓起了她最大的勇氣,可老師的一句質問讓小念看不到一絲光明。

    讀小學時,大人告訴我們要考個好初中;讀初中,要上個好高中;讀高中,要考個好大學。我們一直在這樣的一種信念下存在,為了學習而學習。大部分的我們被推著往前走,因為所有人都說前面是個好地方,他們大聲呼喊著,高考是所有競爭中最公平的存在!只要過了這個坎,你們就自由了!現在不努力,以後就遲了!這樣的教育讓我覺得是在傳銷。老師不是作為一個關心者,他們只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機械教育中,自我陶醉。影片中的小念沒有在老師這裡得到救贖,胡小蝶也是,她們只有忍耐,忍不過去了就只有死亡。很多人會站在一邊嘲諷說,這可真懦弱。可只要傷口不是在自己身上,你就永遠不知道它有多疼。

    影片中的鄭易無疑是正義的代表,但正義不是永遠都能戰勝邪惡的。正義會缺席、會無可奈何、也會被打敗。小念報了警,那三個欺凌者被退學,但也只止於此。她們還是能參加高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甚至內心沒有一點愧疚與不安,小念還是會被她們欺凌,但她不會報警了。

    在《少年的你》中,我看到了校園裡最陰暗的角落。我回憶我的過去,似乎並沒有經歷或旁觀過這麼嚴重的事情,當我問身邊的幾個朋友時,他們也基本上沒有碰到過這樣的事情。電影反映的都是“最“,最骯髒的或者最高貴的,而社會上的大部分人都處在一箇中間,過著平淡而普通的生活,但電影極度的表現並不會讓人覺得突兀,因為我們都能從中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

    最後的最後,願少年的你能體驗世間的所有酸甜苦辣,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自在獨行。

    最後恭賀《少年的你》取得巨大成功,也希望導演能出更多的好作品!

  • 5 # 湫鶴小劇

    哈嘍我是湫鶴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果有用希望採納謝謝

    對於同樣是青少年校園霸凌題材並且是先上映的《悲傷逆流成河》,為什麼反響與《少年的你》相去如此之遠,自然與郭導一向不盡人意的口碑脫不了干係。然而鍋必須不能全背在一個人的身上,一部作品的好壞,是一個整體,導演、劇情、演技、宣傳……方方面面缺一不可,如果沒有某一方面格外突出的話,充其量也就只能算一個合格作品。我想應該是:一個是寫給孩子的,一個是寫給大人的。我以為的悲傷,應該不僅僅是起一個矯情的名字、渲染一個悽慘的氛圍,抑或是一群外表青春靚麗、眼中自帶憂鬱的少男少女,而是不經意間一個眼神所流露的酸澀和希冀,是在回味時仍能感同身受或是若有所思。感動點的不斷提升,應該也是少年和大人之間重要的一點區別吧。所以,在這一點上,《少年的你》受眾面更廣,故事更高階。在演員方面,不得不佩服導演的眼光。周冬雨的演技一直沒有掉線過,在當紅小花中,古靈精怪的她一直是難得的演技與流量齊頭並進的存在。在影片中更是將隱忍與堅強刻畫得淋漓盡致,大秀了一把花式十八哭,哭出層次,哭出境界。此外,她的少女感甚至略勝00後“四字”弟弟,27歲的她演一個高中生一點也不違和,那種少女感並不單單依仗發育不良的身材和充滿膠原蛋白的顏,更是那人畜無害的眼神。如果說周冬雨保持了水準的話,那麼易烊千璽絕對是個驚喜。對於看著TFboys長大的老阿姨來說,他就是一個流量+偶像的存在,對於這組合為何會如此之火,我始終不解,更戲稱其為“掏糞男孩”。從《長安十二時辰》開始,易烊千璽就在不停的證明自己,如果說在《長安十二時辰》裡他扛住了壓力,沒有被老戲骨比下去的話,那麼在《少年的你》裡他真正把“演員”這個身份立住了,與“影后”對戲,也絲毫沒有露怯,張弛有度地刻畫了一個內心柔軟、外表彪悍的小混混形象。與周冬雨的少女感相反,“四字”弟弟有一個與年齡不符的“老靈魂”,賦予了“小北”這個角色別樣的深沉。在這裡要特別感謝某不肯剃頭扮醜流量明星的拒拍之恩,憑藉“一己之力”成就了一個好演員、一部好電影。個人感覺影片中最觸及人心的一句臺詞,並不是“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而是當女警官質疑不會有人為了另一個人奮不顧身、捨棄一切的時候,男警官的那句“你我不會,但他們是少年”。沒錯,就是“少年”這既滾燙又限定的稱呼直擊觀眾的心靈。曾幾何時,我們也是那個盼著快些長大的少年,直到我們開始懷念這個少年的自己。隨著物質需求與精神慾望的不斷膨脹,那些單純的小美好往往變成了最難能可貴的渴望。牆角的野花即便只有陰霾下的釐米陽光,也能頑強綻放。願即便時光老去,內心仍是此間少年。希望採納

  • 6 # 趙睚眥

    第39屆香港金像獎在5月6日就是昨天下午落下帷幕,最大的贏家就是《少年的你》不但獲得了“最佳電影獎”,更是囊括了包含“最佳女演員”,“最佳新人獎”,“最佳導演”等8項大獎,拿獎拿到手軟啊。

    第一,作品立意好,直擊人心。

    <1> 作品立意:從人心最柔軟處出發。

    《少年的你》在整體劇情的調性上就站在了最高點,每一個地方的學校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校園暴力的事件,我們幾乎每一段時間都會在新聞媒體上看到“少女遭受校園暴力欲輕生”、“某地一父親不滿孩子被同學欺辱,捅傷數人”等等類似的訊息,每每看到,都會觸景生情,因為每個人,都是從那個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幾乎也都接觸過或者看過類似的事件。

    香港電影裡面這樣的故事也有很多,《校園風雲》就是一部開創校園暴力先河的電影,只是過於宣講以暴制暴,很快就不上映了。後來一些作品比較《逃學威龍》《旋風小子》等等也都會插入一些類似橋段。作品來源於生活,所以才能觸碰人心中柔軟的地方,《少年的你》做到了。

    <2> 校園暴力:永遠抹不掉的痛。

    像類似這樣的情況估計很多地方的孩子們都聽過甚至見過,如果沒有這樣的校園暴力,是不是很可能這個柔弱同學已經是學業有成、回報社會了?這位“大哥”是不是就正常工作、贍養父母了?

    第二,男女主角足夠努力,為這部戲夠拼

    如果說上次周冬雨在《七月與安生》的獲獎讓我們覺得還有幸運的成分,那麼這次在《少年的你》中封后那就是厚積薄發,最終綻放!周冬雨在處理每一情節的時候都會很用心。一個是把自己完全帶入戲中,讓自己在陳唸的世界裡,全程飆淚,而且毫無違和;在戲中知道一定要表現出被欺凌的無助和痛苦,周冬雨配合劇情把頭髮剪短,女孩尤其是明星的頭髮都知道珍貴的不得了,現在還有哪些流量明星捨得去剪個寸頭啊,都是帶個透明發套就上了,眼睛沒壞的都看的到!記得以前在拍《笑傲江湖》的時候,整個演尼姑的團隊都是剃光頭的,這才叫演員,你的態度才決定了觀眾們的那張票啊

    易烊千璽的表現更是令人驚豔,這個真正的少年從團體轉為演員才剛剛不久,就在大家覺得他一定是那個尬演毀掉整部劇的人時,他用自己的努力封住了眾人的嘴。最讓人難忘的就是在最後兩個人在看守所的相望的一幕,那是真真正正的入戲了,眼神裡面的那種悵然一笑,淚目和苦笑交加,把兩個人物真實的結合在了一起,這時候,誰還會想著什麼“四字弟弟”,什麼“流量巨星”呢?實話說,整部劇裡面,易烊千璽的表演部分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這都掩蓋不了他的努力拼搏,這個新人獎,是鞭策也是鼓勵,值了。

    二位的努力加上現象級的劇本,怎麼能不被人認同?

    第三,香港電影輝煌不再,競爭力不足

    我們對香港電影有一種很久的“快樂崇拜”,可能大部分和小編一樣都是數著香港的明星的名字過的少年時代。無論是發哥時代的《賭神》,還是周星馳時代的《功夫足球》,還是劉德華的《無間道》,更是刷過一部又一部的TVB……可現在的港片,不能說製作不夠精良,演員不夠努力,劇情不夠吸睛,但總是感覺差點什麼?對,就是我們的黏性!

    我們已經不再是那群只有港片才能獲得滿足感的少年了,最近這些年內地一部又一部好作品出世,讓很多人有了更多的選擇,各種男團女團的興起,也是直接奪取了港星的光環。所以這次評選的幾部電影《麥路人》 《花椒之味》 《叔‧叔》,感覺是什麼呢,就是香港電影正在無限的追求懷舊,而內陸電影正在無限的追求出新,不能說懷舊不好,從《叔‧叔》的最佳男主角就可以看出實力,但是卻無法獲得更多年輕人的青睞了。

    從劇情上來看,《麥路人》的套路見過太多,《花椒之味》逃不過《夏日麼麼茶》和《絕種好男人》的懷舊戀情,而同樣是現象級的《叔‧叔》又有點不被普遍大眾接受。如此一來,競爭力普遍不足就成為了幾個電影劇本本身的短板。那麼《少年的你》勝出就成為了順水推舟的事情了。

    無怪乎演藝界大咖前輩章子怡第一時間就發文恭喜二位,未來可期!

    總結:

    《少年的你》最終封神就是作品本身深入人心+主演們拼下來的演技+競爭對手的原因。你們覺得怎麼樣?

  • 7 # EXO4u

    首先是題材方面非常不錯,直面校園暴力的問題,其次是導演及工作人員的努力,還有各個演員的敬業和精湛演技,才造就了這部作品的成功

  • 8 # 美葉

    雖然《少年的你》這部電影票房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成績,但這部電影也算是幾經波折才能擁有今天的成績!這部電影拍攝完成之後還差點無法上映,上映日期也是一改再改!但因為這部電影的原著本身就非常好看,再加上出演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曾經獲得過影后的周冬雨!以及超人氣偶像組合TFBOYS成員易烊千璽出演男一號!所以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的期待值本身就非常高!事實上電影上映之後也是獲得一致好評!不僅如此,這部電影還獲得了金像獎提名!

    而今天金像獎獲獎名單也公佈了!《少年的你》獲得了八個獎!易烊千璽憑藉電影中小北這一角色獲得了最佳新演員獎!周冬雨憑藉電影中陳念這一角色獲得最佳女主角!同時,《少年的你》還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攝影這些獎項!本來這部電影獲得如此多的獎項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可是《少年的你》卻因獲得太多獎項而引爭議!我覺得存在爭議也無可厚非,畢竟其實金像獎實在是太重了,有些電影獲得提名一個獎都沒得,而這部電影卻得到八個獎,肯定會引起爭議!可是有些爭議合理,有些爭議卻不那麼合理!

    第一個爭議是《少年的你》原著融梗太多被指抄襲,但編劇和導演卻在金像獎中獲得了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獎!

    因為這部電影融梗太多,大家覺得這部電影原著有融梗,所以連帶電影也被認為是抄襲電影!而一部原著融梗的電影,編劇竟然獲獎了,這就讓很多人無法接受! 《少年的你》原著《少年的你,如此美麗》作者疑似抄襲融梗了東野圭吾的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和《白夜行》!其實這個問題之前就一直有人說過!大家覺得這個獎不該屬於編劇和導演,畢竟融梗太多!這對其他電影很不公平!編劇跟導演領了這個獎就會助長融梗之風!還有網友表示這個獎不如讓給融梗出處的作者吧!

    第二個爭議是大家覺得易烊千璽是流量明星,所以易烊千璽因為流量而被否決了實力!

    我覺得電影融梗問題引爭議是很正常的,畢竟我們還是要支援原創!但我覺得如果爭議上升演員就實在是太冤了!關鍵是易烊千璽被爭議的點更冤!易烊千璽是頂級流量,所以大家都看不到易烊千璽的實力!這一直是網友們對流量明星的誤解,總有一些網友覺得流量就代表沒實力,僅僅代表顏值,而且否決了別人所有的努力!但就我所知,或許流量明星沒有那麼多經驗,但很多流量明星卻都非常努力!

    那些質疑易烊千璽演技的,我覺得你們可以去看看易烊千璽出演的這部電影,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易烊千璽,請以一個路人的眼光去看易烊千璽的演技!而且這部電影僅僅是易烊千璽剛參加完高考拍的電影,如今他又在中戲學了兩年的表演,我相信他如今的演技會比電影中更好!而且電影中一些片段都是易烊千璽的真情流露!特別是小北講述自己身世時的那個場景,他在娛樂圈那麼多年,他有很多常人無法理解的經歷!我覺得如果易烊千璽僅僅靠流量是無法走到今天的,實力和作品才是一切!流量明星很多都是曇花一現,可易烊千璽絕對不是那種,易烊千璽這朵玫瑰開了七年!

    所以我覺得易烊千璽不僅努力,他還有實力!易烊千璽出道快七年了,這在娛樂圈也是很多人的前輩了,不能因為他年輕,他有禮貌就否定易烊千璽的實力!不過雖然易烊千璽已經獲得了很多獎了,但這部電影對易烊千璽有特別的意義,這是他第一次作為主演出演電影!不要用流量去質疑他演技,請看他的作品來了解他的實力!易烊千璽在錄《朋友請聽好》時,還用手機開熱點去連電腦,最後手機還欠費了!雖然他想讓導演給他報銷花費,但那是不可能的!

    我認為《少年的你》這部電影真的非常好看,而且不僅僅是演員演技比較好,重要的是這部影片是講述校園暴力相關話題的,這部電影適合所有學生跟家長一起看電影,學生看完電影要學會保護自己,也學會不要輕易傷害他人!而大人看完電影可以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引起重視!畢竟如今的家長大多隻關心學生的成績,但卻忘記關心學生心理狀態,還有在學校經歷了什麼!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很有意義!這部電影獲獎太多雖然引爭議,但卻不否認它上映的意義!這也讓社會更加註重了校園暴力!易烊千璽和周冬雨也把角色詮釋的特別好!

  • 9 # 丫丫往前衝

    這幾天一直關注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開獎,因為自疫情以來,情況也特殊,這次活動透過網路公佈,讓我們第一時間能瞭解到結果,也是喜歡電影的觀眾所期望的。

    《少年的你》獲得如此高的獎項,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的,分析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 演員的演技好

    周冬雨從2010年憑藉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出道,受到觀眾的喜歡,2014年《同桌的你》獲得第15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年度最受矚目女演員獎。2016年憑藉《七月與安生》奪得第53屆電影金馬最佳女主角。

    2018年《後來的我們》獲第18屆華語電影大獎最受迎演員獎,到今天的39屆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兩個影后獎足以說明周冬雨的演技是受到觀眾的認可的。

    易烊千璽 是從一個組合TFBOYS而認識了他,他們青春、年少,朝氣蓬勃。《青春修煉手冊》這首歌在大街小巷傳唱。

    雖然易烊千璽以歌手的身份活躍在舞臺,出品了很多好聽的歌曲,但易烊千璽也參演了不少影視劇,我印象最深的《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的表現還是很出彩的,這次憑藉《少年的你》獲獎,也是對他演技的肯定。

    第二 劇本貼近生活

    一直以來,網路上不時流出校園欺凌事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是家長和社會痛心的問題。

    2019年4月23日。甘肅隆縣衛河初級中學初二學生被五名同學毆打後,搶救無效死亡。5月1日,屍檢報告顯示,顱腦嚴重損傷致死。

    等等,太多太多的校園欺凌事件,永不休止的上演,讓人痛心,讓社會恐慌。

    第三 能引起社會的重視,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孩子是每個父母、家庭、社會的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是每個家庭的期望。但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危害顯而易見,甚至對他們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讓他們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對身心健康也是一種威脅,更甚至對家庭產生一定的傷害。

    而施暴者也反映出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影響的關鍵問題。所以對一個孩子的教育和關注是多方面的,作為家長,要承擔起自己的職責,把孩子朝正確的方向引導,這也是對孩子,對家庭,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所以這部《少年的你》所反映的嚴重的教育問題,它是深入人心,震撼靈魂的作品。能獲得如此高的榮譽,更是實至名歸。

    當然更希望這部影片播出後,校園欺凌事件經過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從此不再發生,讓孩子們能安安心心的上學,能茁壯成長,讓每個家庭都幸福快樂!

  • 10 # 七安說x

    1、演員真的很優秀

    2、演技線上

    3、主演是流量明星

    4、校園暴力事件是真實存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不要在同事面前評論其他同事的好壞”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