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遁世迷糊人
-
2 # 易學點悟
“中庸”,按照歷代名家名作的解析應該是中常、中正的意思。中庸思想源於孔子,早期見於《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後來形成思想體系的是《禮記中庸》,相傳是孔子的弟子子思所作。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強調“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仁禮合一”和“誠明合一”。
宋代以後,隨著程顥的《中庸義》、《中庸解義》、朱熹的《中庸章句》相繼出現,中庸思想達到鼎盛,它與《大學》、《論語》、《孟子》被稱為”四書“,是宋元時期的官方教科書,也是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中庸思想對於中國古代文化教育和社會生活都產生巨大的影響。
但是,現代很多人都把“中庸之道”認為是迂腐、缺乏個性、走中間路線、不思進取的代名詞。然而細讀《中庸》我們就會發現,《中庸》通篇都在告誡我們要至誠至性,率性而為,行乎當行,止乎當止。
-
3 # 獨狼思語
中庸思想是儒家文化開創者孔子提出來的。孔子在他所著的論語中有所記載。後來孔子後人專著《中庸》正式確立了中庸之道在華夏文化中的正式地位。從春秋戰國後,中庸之道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得以發揚光大。可以說盛行了二幹多年。自從上世紀初興起的五四文化運動開始受到衝擊,孔孟之道開始在華夏文化中走下坡路,直致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無產階階文化大革命運動而䧟入谷底。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後,文化領域也得到徹底的撥亂反正。指導我們二幹多年的儒家文化逐步又清源固本。成為了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發揮著傳統優良文化的引領作用!
-
4 # 逆維思維
《大學》首章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中庸》首章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兩處都有一個“本”字,可以看出,《中庸》本來是承接《大學》而對“中”進行界定。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論語·雍也》
不論是在政治方面主張正名,還是在修身方面以禮成仁,孔子始終都在主張透過一種恰當的方式來實現社會生活的穩定與個人品行的完善。
那麼究竟怎樣做才能稱得上是恰當的呢?答案就是中庸之道。
在社會生活方面,孔子認為當時之所以會出現禮崩樂壞的現象,原因是人們沒有按照與自己身份相適合的規範去行事,只謀一己之利,自然會無所不用其極,這樣,人們便會走向極端,並最終導致社會動亂。
在個人品德方面,因為失去了禮的引導,美德的長養就會出現過與不及的情況,過者狂妄,不及者懦弱,兩者都不是完善的美德。因此,想要不走極端,既不過分也不至於不及,就要去其多餘而補其不足,這就是中的標準。
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過這樣兩句話:“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這兩句的意思就是以德立身的君子時時刻刻、一言一行都要以仁義為準則,不會因為私心或是環境的困苦而有所改變。
孔子將“中”視作一種標準,欲用其規範的物件就是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從這一角度來看,孔子的正名主張實際上就是其中庸思想在政治層面的顯現,而正名既以個體克己復禮、修身成德為必然要求,中庸也自然有了方法論的意義。
這個意思同樣能從《中庸》和《論語》的原文中得到佐證: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假若”中“是沒有喜怒哀樂的意思,那麼,為什麼孔子不說”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卻要多說一句”得一善“呢?明顯的,顏回並不是拳拳服膺於“喜怒哀樂未發”,而是拳拳服膺於“善”。
如果中庸只是在不及與過之間找一箇中間位置,那麼這樣的中庸就會變成一種僵化的教條。要做到中庸,必須要審思具體的情境與道義,以此來調整自己的言行,這種靈活就是“時中”,也就是孔子所說的“無可無不可”的境界。
回覆列表
最早是孔子《論語》說的,但是具體論述的書籍是《禮記.中庸》,是孔子之孫孔伋(子思)所作。《禮記》成書於漢代,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中庸》單獨成書是南宋。
真要說興盛?唐朝韓愈、李翱等把《大學》、《中庸》看作是和《孟子》、《易經》同等重要的經書。到了宋朝,朱熹把《大學》、《中庸》從《禮記》中單獨提出來和《論語》、《孟子》並稱四書,於南宋紹熙元年刊刻成《四書章句集註》。元延佑年間,用《四書章句集註》試士子,四書才成讀書人必讀經典。更就不要說後面的八股取士了。
南宋以前沒有單獨本的《大學》、《中庸》,有的是《禮記》,宋朝理學家把《大學》、《中庸》單獨提出來,但是其具體論述偏重於《大學》。明代心學的論述倒是《中庸》的比重大於《大學》。至於說思想大行於世?從唐朝提出《禮記.大學》、《禮記.中庸》的重要性,到宋代獨立成書,怕只是少數人意識到重要性。從《四書章句集註》刊印到元延佑年間的120餘年間,說句大白話元滅南宋多少讀書人殉國?中間元朝的對漢政策,延佑算是元中期,真一句從那時起四書成了讀書人必讀經典又能有多少人?明朝推行八股,讀書人若是以入科舉為目的,又有多少會去思考這些東西的價值?心學王陽明和其弟子那一輩可以奉行“立志”、“勤學”、“改過”、“擇善”,焉知心學不能成為有些人不學無術、率性狂悖的理由?失乎中庸,則心學廢!做不到中正、守常,心學不過一杯毒酒。就如同孟子“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而已”,做不到惟義而已,這句話就是毒藥!《中庸》義者,宜也;取義合適,做不到適可而止,率性不過是縱慾!
真要說盛行天下?怕是沒有!書本可以說盛行於南宋、元、明、清。但是思想未必,讀書人以科舉為目的讀四書,取得本就是功利,誠於書裡的話的人不多。學派思想,終究是小眾,四民士農工商,士人只是小眾,士人中功利者居多,如張載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更是小眾,小眾中的小眾何來盛行於世之說?
士人說中庸多半不過是為自己的“不作為”開脫,可真的算是中庸!在其位盡其責,為所當為才是中正、常心。和稀泥?怕是隻記得致中和的和是“和氣”的和,卻忘了和也可以做“合宜”的和來解!做合宜來解就是義。大義所在、中正不移。
用《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如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仁所不仁,不義也!在不應該表現仁慈的地方優柔寡斷,是不合時宜的變現。天地聖人不是不仁,是仁所當仁!用《中庸》來解就是“未發之中,發而皆中節”,只在該仁慈的時候表現仁慈。道性常在且中正合宜,中是合適、庸是常性,中庸也可解做奉道守中!至於要是由了這條路,就是另一個概念,叫做“去仁守義”,去掉仁愛的絕對標準,以合宜作為準則。
心學有其率性而為的做法,但是不能超脫取義合適的度。人若是取《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再加上《大學》的“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其實就真的做成一杯毒酒了。至於解藥?《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孟子》“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而已”。也是陽明先生的“知善知惡是良知,行善去惡是格物”。不明而取其極,用之率性修道,那不是修道,那是任意妄為的胡鬧罷了。
《中庸》沒有盛行,但是中庸是基於做事合宜、做人有禮的。會做事、會做人,不用讀《中庸》也自然明白“中庸”的道理。思想不一定要源於書本,生活一樣能讓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