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錄歷史人生

    封建時代的皇帝貴為一朝天子,掌握軍國大權,富甲天下,可謂尊貴至極,權力上也達到極致。可是自有那平民百姓“拼得一身剮,也敢把皇帝拉下馬”。明朝末年,宦官專權,黨爭不斷,皇帝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其中有幾個較有影響的事件“梃擊、紅丸、移宮”被後世稱為“晚明三案”。 事情要從明神宗朱翊鈞的時候說起。神宗有兩個兒子。長子朱常洛為王恭妃所生,次子朱常洵為鄭貴妃所生。朱翊鈞寵愛鄭貴妃,有意立朱常洵為太子。根據明朝各代立皇太子的一般原則,應當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即嫡長子繼承製。嫡子必須是皇后所生,現在皇后無子,自然應當以長子為尊。因此,多數大臣主張立朱常洛為太子。皇帝和大臣相持不下,冊立太子一事久拖不決。此事自然錯在神宗,但神宗貴為天子,對大臣們的干預當然很惱火。作為報復,他開始對國家事務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不上早朝,不批答奏章,不主持祭祀儀式,不出席講筵(大臣向皇帝講課),不任命官員。但是,他對聚斂錢財的事情卻抓得很緊,委派宦官擔任礦監、稅使,蒐括民脂民膏。而且每天都要飲酒,喝得爛醉如泥,醉酒之後還要大撒酒瘋,左右說話稍不留意,就會被他下令責打致死。 太子是“天下之本”,神宗朱翊鈞與朝臣們在立太子一事上僵持了15年,歷史上稱之為“爭國本”。最後,皇帝還是妥協了。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神宗冊立朱常洛為太子,並封朱常洵為福王。照例,封王年滿14歲即應前往封地,無事不得入京。朱常洵卻假裝不知,仍然滯留北京。 太子雖立,福王仍未死心,“爭國本”的事情還在繼續。後來相繼發生的“梃擊”、“紅丸”、“移宮”三大案,就是“爭國本”的餘波。 梃擊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5月,一男子手持木棒,突然出現在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門前。他將守門太監一棒打倒,衝進門內,直闖太子寢殿,太監們慌忙將他捉住。神宗吩咐,將嫌犯送交皇城保衛部門審問,巡視皇城的御史劉廷元審問後向神宗報告。原來嫌犯名叫張差,家住薊州井兒峪,行為癲狂,但相貌言談頗為狡猾,應該嚴加訊問。神宗又吩咐送交刑部複審,刑部郎中胡士相複審後,認為張差確實是個瘋子,並判了斬刑。提牢主事私下裡套問張差,張差供出是宮裡的太監將他引到慈慶宮門前的,提牢主事將這個口供轉告給刑部侍郎張問達。 事情傳開後,很多朝臣都懷疑是鄭貴妃和他的哥哥鄭國泰陰謀策劃借張差之手傷害太子。御史過庭後發文給薊州地方官,命他們查明張差在井兒峪老家的情況。薊州知州戚延齡經過調查認為張差在家裡就已經得了瘋癲病。張問達採納刑部員外郎陸夢龍的意見,下令刑部十三司對張差進行會審。參加會審的其他官員都知道事關重大,不敢深究,惟獨陸夢龍審問得特別認真。張差供出給他引路的太臨是龐保、劉成兩人,這兩人對他說:“打死小爺(指朱常洛),有吃有穿”。龐保、劉成都是鄭貴妃手下的太監,再往下查,勢必牽連到鄭貴妃。 神宗朱翊鈞已經25年不見群臣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不出面就無法收拾。於是,他召見大學士方從哲、吳道南及文武百官,拉著太子朱常洛的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35333735手對他們說道:“這個兒子很孝順,朕特別喜歡他。你們這些宮外的臣子,不要動不動就散佈流言,離間朕父子!”他回頭對朱常洛說道:“你有什麼話,就在這裡對他們統統說出來。”朱常洛對百官說道:“張差是瘋癲之人,趕快把他處決算了。我父子何等親愛!外面議論紛紛,都是不應該的!再議論下去,你們就是心目中沒有國君的臣子,還害得我要成為不孝的兒子了!”神宗導演了這一幕父子雙簧,群臣無話可說,“梃擊”一案也就不了了之。紅丸案泰昌元年(1620年)8月,明神宗朱翊鈞當了48年皇帝后死去,朱常洛即位,史稱明光宗。鄭貴妃怕朱常洛對她報復,連忙想法討好朱常洛。朱常洛當太子時,身邊有兩個姓李的選侍,號稱東李西李。朱常洛特別寵愛西李,鄭貴妃首先拉攏西李,她出面提議立西李為皇后,西李則提議封她為皇太后以作為報答。鄭貴妃又挑選了8個美貌的女子送給光宗。朱常洛沉溺於女色,身體一下子垮下來。他吃了宦官崔文升進的洩藥,一天要拉三四十次,人眼看著就要不行了,鴻臚寺丞李可灼自稱有仙丹,治得了朱常洛的病。朱常洛一聽說是“仙丹”,十分歡喜,連忙叫太監召李可灼進宮送藥。李可灼進的藥是一種紅色的丸子。朱常洛吃了一顆,病情好像有了緩解,一再誇獎李可灼:“忠臣!忠臣!”下午三點多鐘,朱常洛又吃下一顆紅丸,想不到,第二天黎明,他就死掉了。算起來,明光宗朱常洛前前後後只當了一個月的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暴死,朝中大譁。人們指責崔文升是鄭貴妃的心腹,他故意用洩藥,傷了朱常洛的元氣,其罪不在張差之下。又指責李可灼結交宦官,妄進紅丸,是導致朱常洛死亡的元兇。最後兩人同時被處死,紅丸案也沒有能夠進一步追查。 移宮案 乾清宮是內廷的正宮,只有皇帝皇后能夠居住。光宗朱常洛病危時,住在乾清宮,西李隨住。朱常洛臨終前,召大臣入宮,西李見大臣們來了,帶著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避進內房。朱常洛吩咐群臣,封李選侍為貴妃,西李在裡面聽見了,唆使朱由校出來向父親請求封李選侍為皇后。朱常洛當時沒有答應,在場的臣子們對西李的做法十分不滿。 光宗朱常洛死後,西李仍住在乾清宮不走。她把朱由校帶在身邊,企圖挾皇太子以自重。群臣求見皇太子,西李的親信太監們擋在門前,不讓他們進宮。兵部右給事中楊漣挺身而出,厲聲斥責道:“你們這些奴才想幹什麼?我們都是受皇帝召見的,皇帝晏駕了,你們敢造反不成!”太監們這才讓開。西李把朱由校藏在自已房裡,不讓出來。大學士劉一問:“太子到哪裡去了?”太監們都不答話。東宮伴讀王安走進房內,哄西李道:“太子出去一下就回來。”他把朱由校帶到宮門口,西李又反悔了,叫太監把朱由校帶回來。太監們上前拉住朱由校的衣服,朱由校一時也沒有了主意。這時,楊漣上前將太監斥退。群臣簇擁著朱由校來到文華殿,隨後又回到慈慶宮住下,準備登基。 經過這一番短兵相接的爭鬥,群臣對西李更加憤慨,紛紛上書,要求西李搬出乾清宮。西李仗著自己從小把朱由校帶大,派太監去叫朱由校,企圖透過他來壓制群臣。西李派出的太監被楊漣擋在麟趾門前,楊漣對他說:“殿下在東宮時是皇太子,現在已經是皇帝了。選侍有什麼資格召見皇帝?你去傳這個話,將來秋後算帳,即使不能把選侍怎麼樣,你卻在劫難逃。”太監聽他說得義正辭嚴,只得轉身走了。 第二天,群臣齊集慈慶宮外,要求朱由校下詔,令西李搬出乾清宮。楊漣提議由首輔方從哲進宮去催促朱由校,方從哲為人比較軟弱,說:“遲搬幾天也沒什麼要緊的。”楊漣說:“皇長子明天就要登基為天子,哪有天子住在太子宮裡,反讓一個選侍住在正宮裡的道理!兩宮聖母如果活著,也得夫死從子,選侍算個什麼人,竟敢如此欺侮天子!”楊漣還表示:“今天要是選侍還不搬出乾清宮,我們死也不走!”其他朝臣也高聲附議。在這種情勢下,西李只得搬到鸞宮居住,鸞宮是宮女養老的地方。西李這一搬,說明她在政治上再也不能有所作為了,移宮案到此才告結束。

  • 2 # 愛吃魚魚的魚

    萬曆皇帝執政的的時期一直都被人們認為是明朝一個轉折點,大多數都認為明朝正是在萬曆年間由盛轉衰,而明末三案這三件本不重要的事,卻正式標誌著明朝的衰敗,三大案之後的明朝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一.梃擊案

    梃擊案始於萬曆年間的國本之爭,萬曆皇帝和大臣因立太子而引起朝廷爭辯(萬曆帝長子朱常洛為太后宮女王氏所生,極受冷遇;而寵妃鄭貴妃所生皇三子朱常洵為萬曆帝所鍾愛,鄭氏與萬曆帝“密誓”立常洵為太子)。

    當時朝臣依據太子立嫡,無嫡立長的宗法繼承製力據,但萬曆帝總以各種藉口拖延,直至皇太后施加壓力,始於萬曆二十九年冊立朱常洛為皇太子,同時也封朱常洵為福王,藩國洛陽,這就是萬曆朝圍繞確立太子爭論了15年的“爭國本”鬥爭。從萬曆二十九年至四十二年,又鬥爭了13年,直至福王離開北京赴洛陽就國才真正確立了朱常洛的太子地位,萬曆也在國本之爭開始後消極,以至於最後30年不上朝,但宮闈的權力之爭仍未停止。當也有一部分認為,萬曆之所以遲遲未立太子是為了制衡朝廷勢力,在古代這種講究帝王心術的時代,這種考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歷四十三年五月,宮外男子張差手持木棒闖入大內東華門,一直打到皇太 子居住的慈慶宮,後被內監捕獲。對張差梃擊太子宮之事,朝內爭論不一。支援鄭貴妃傾向福王為太子的臣僚認為是張差瘋癲所為;支援皇太子的大臣認為是陷害太子的陰謀 。經刑部十三司會審,查明張差系京畿一帶白蓮教的一支紅封教的成員,其首領為馬三道、李守才,他們與鄭貴妃宮內的太監龐保、劉成勾結,派張差打入宮內,梃擊太子宮 。但由於萬曆四十一年曾發生鄭貴妃的內侍與奸人勾結詛咒皇太子的事件,梃擊案牽連到鄭貴妃在所難免。從此之後朱常洛皇太子的身份也就正式確立了,也有部分人猜測這是朱常洛自導自演,為的是太子之位,因為當時並沒有明確證據表明這件事是鄭貴妃做的。

    二.紅丸案

    紅丸案的主角也是朱常洛,朱常洛即位後,頗具心計的鄭貴妃竭力籠絡泰昌帝的寵妃李選侍,二人謀合,欲為己請封皇太后和皇后之號。而泰昌帝由於憂心國事,本已虛弱的身體,不久之後就病倒了。此時,司禮監秉筆、掌管御藥房的原鄭貴妃宮中的內醫崔文升入診帝疾,他用去熱通利之藥,希望使泰昌帝腹瀉排毒,但卻遭到東林攻擊,要知道東林黨是晚明一大禍患,出了許多貪生怕死之輩。這些人攻擊皇帝生病是縱慾過度;崔文升進藥是受鄭貴妃指使,欲置皇上於死地。太醫們於是束手無策。此後鴻臚寺丞李可灼又自稱有仙丹妙藥可治帝疾,對其藥大臣們多不主張皇帝服用。但皇帝由於無計可施,決計服用。初服一丸,四肢和暖,思進飲食,再進一丸,於次日凌晨即崩。由於此藥為紅色,稱“紅丸”。細看紅丸案,其實就是一次宮闈之爭,也是一次權力之爭,東林黨竭力剷除異己,逼迫首輔方從哲退位,而大力起復東林黨人。在大明搖搖欲墜的時候,沒有一致對外,卻不停內鬥,肯定不會有好事發生。

    三.移宮案

    背景始於泰昌帝駕崩後,立新君成為國之大事,泰昌帝死不久,朱由校即位成為天啟帝,期間由於大臣認為李選侍有垂簾聽政的意圖,想要掌握政權,這是有原因的,應為朱由校母親死於李選侍之手,故而認為朱由校從小受到虐待,因此要求李選侍移出乾清宮,遷居噦鸞宮,但遭李選侍拒絕。後來內閣諸大臣站在乾清宮門外,迫促李選侍移出。朱由校的東宮伴讀太監王安在乾清宮內力驅,李選侍萬般無奈,懷抱所生八公主,倉促離開乾清宮,移居仁壽宮內的噦鸞宮,要知道古代後宮嬪妃是不能直接見外臣的,也就是不能被外臣看到面容,所以這給李選侍很大壓力。後來李選侍雖已移宮,但鬥爭並未結束。移宮數日後,噦鸞宮失火,經奮力搶救,才將李選侍母女救出。當時就有人斥責東林欺人太甚:“皇八妹入井誰憐,未亡人雉經莫訴”,指責他們違背孝悌之道,可以看出移宮案就是一次純粹的權力之爭。

    明末三大案是明朝衰敗的一種體現,從裡面可以看出皇帝怠政,黨爭,內宮糾紛,君臣不和,更替頻繁。放眼中國古代其他朝代,出現這些現象基本不是什麼好事。故而說明末三大案是明朝紛爭和衰敗的開始

  • 3 # 風雲天下之談古論今

    明末三大案:是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總稱。這三起事件本身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卻標誌著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故有“三大案”之稱。

    1.梃擊案:事發時間明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瘋漢張差闖入太子宮,持棍亂打太子朱常洛,驚動朝廷。最終張差以死而告終,梃擊疑案糊塗了結。

    2.紅丸案: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朱常洛即位,為泰昌元年,鄭貴妃為保全自己,取悅新帝,從侍女中挑選了8名能彈會唱的美姬進獻給泰昌帝。貪婪酒色的泰昌帝納8姬後,本已虛弱的身體,決計服用紅丸。初服一丸,四肢和暖,思進飲食,再進一丸,於次日凌晨即亡。此藥為紅色,稱“紅丸”案。

    3.移宮案:朱常洛登基後寵妃李選侍照顧皇長子朱由校遷入乾清宮。不到一個月後,朱常洛死於紅丸案。李氏與太監魏忠賢密謀,欲居乾清宮,企圖挾皇長子自重;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為防其干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宮噦鸞宮。李選侍萬般無奈,懷抱所生八公主,倉促離開乾清宮,移居仁壽宮內的噦鸞宮。

    三大案發生原因分析:這三件案子本質上是各方勢力為了圍繞皇權而產生的權鬥,三個案件看似各自獨立,但實際上卻是互有聯絡,甚至可以說是逐步延伸、擴散的。

    在中國曆代皇朝的禮制中,皇帝立皇后所生之嫡長子為太子,而皇后無所出時,則以年長者為太子,明朝亦仍然依襲這套禮制。

    明神宗萬曆帝在位期間,由於王皇后無子,故朝臣主張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是神宗宮女所出。皇三子福王朱常洵,是神宗寵愛的鄭貴妃之子,神宗希望福王為太子,鄭貴妃亦不斷向神宗進言。但朝臣堅持立朱常洛為皇太子,而皇太后李氏,皇后王氏也支援立朱常洛。

    萬曆二十九年,皇長子朱常洛二十歲,神宗在無法拖延下終於冊立常洛為皇太子,常洵為福王,封地為洛陽。結果,鄭貴妃忍無可忍,終於爆發明朝立國以來最嚴重宮廷仇殺事件.梃擊案。鄭貴妃策動梃擊事件,因東窗事發使鄭貴妃勢力大衰,神宗不得不放棄給福王為皇太子。而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穩固。

    萬曆帝病死後,太子朱常洛登基,是為明光宗,史稱泰昌帝。

    光宗是太子之時,就寵愛兩名李氏選侍,分別為“東李”和“西李”。其中西李最為得寵。鄭貴妃與西李暗中交結,鄭貴妃向光宗提請西李為皇后,西李提請鄭貴妃為皇太后,後因大臣反對而作罷。光宗因過度縱慾,即位五天後就得了腹瀉之疾。光宗服用了一位與鄭貴妃關係密切的太監崔文升所進的藥物,結果病情加劇。西李以侍奉為由入住光宗寢殿。八月廿九日,鴻臚寺丞李可灼獻上一顆紅丸,光宗服後獲得暫時的舒適。黃昏後再食一顆,到半夜去世。此即為紅丸案。泰昌帝繼位一個月即駕崩,這當然是大事情,朝野上下議論紛紛。此案明顯是由於光宗長期憂心操勞國事和東林黨人胡亂議論干預治療並耽誤病情的結果。可東林黨偏偏說是服紅丸而死;說是惑於女寵,是鄭貴妃有意加害;說是用藥差誤。這一折騰,東林黨自然是趁機大肆清洗異己,直接把非東林的首輔方從哲搞下臺了。朝廷怕“紅丸案”引發的各派爭鬥無休無止,只好草草瞭解,但其中的疑點並未澄清,又成一樁迷案。接下來,我們再說第三個案子移宮案

    明光宗朱常洛快死的時候,帝國遺留下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鄭貴妃的地位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李選侍(朱常洛的寵妃)的地位問題。

    鄭貴妃的地位,之所以會出現問題。主要是因為,萬曆臨死前,希望朱常洛封鄭貴妃為太后。因為當時忙著辦萬曆皇帝的喪事,而且大家都反對,所以一直沒有結果。李選侍的地位之所以出現問題,主要是朱常洛剛當了一個月皇帝,就死了,一點名分也沒有。本來是有機會成皇后的。因為上述的原因,這倆個女人都先後賴在乾清宮不出去,總而言之,不給我們名分,我們就不退回後宮。按照明代的制度,外廷有皇極殿,內宮有乾清宮,都是屬於皇帝、皇后專用的。而李選侍是想借年僅十五歲的光宗長子朱由校掌握朝政,坐鎮乾清宮,進而統馭後宮。最終,在外廷大臣的嚴詞逼迫和宮中太監王安的恐嚇之下,李選侍終於無奈的決定移宮。九月初五日,她抱著皇八女,徒步從乾清宮走向宮中宮妃養老處——仁壽殿噦鸞宮。於是,這件震動宮闈的明朝三大疑案之一的“移宮案”終於落下了帷幕。李選侍以失敗而告終,熹宗朱由校進駐乾清宮,登上寶座。

    李選侍封后的要求沒有實現,做皇太后控制朝政的願望也落了空。她賴在乾清宮不走是否是受到了鄭貴妃得幕後主使,這個後人亦無從得知。但是其意圖很明顯,就是 要透過控制皇太子朱由校來操縱整個朝政。

    簡單點來說,明末三大案發生的原因,本質並不是是非之爭,而是派系鬥爭。朝野上下,宮廷內外,無不牽涉其中。

  • 4 # 時光隧道2019

    指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的三個案件: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這三大案件都發生在當時的宮廷之內,是魏忠賢利用這些事件來藉機打擊東林黨。

    梃擊案: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傍晚,有一男子張差,手持棗木棍,闖入太子朱常洛的慈慶宮,打傷守門太監,太子內侍韓本用率眾將之逮捕,張差被捕後聲稱為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二人指使,朝臣或疑鄭貴妃欲謀害太子。神宗和太子不願深究,以瘋癲奸徒罪殺張差。隨後斃龐保、劉成於內廷。

    紅丸案: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即位後不久即患重病,司禮監秉筆兼掌御藥房太監崔文升進瀉藥,服後病加劇。鴻臚寺丞李可灼又獻紅丸,自稱仙方。光宗服二丸後去世。朝臣群起彈劾崔、李二人,亦有疑鄭貴妃指使下毒者,遂引起爭論。大學士方從哲從中調護,事久決不下。天啟二年(1622年),崔文升發遣南京,李可灼充軍。魏忠賢專權時翻案,擢崔文升總督漕運,免李可灼戍。崇禎元年(1628年),魏忠賢敗,崔文升始發遣南京。

    移宮案:泰昌元年(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繼位,撫養皇帝的李選侍和魏忠賢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朝政,左光斗、楊漣等反對,不讓李選侍與皇帝同住,迫使她移居他處,是為移宮案。

    明末三案的發生 ,引發了明朝廷內部的激烈爭執。使得朝堂分立。而熹宗繼位後,由於不理朝政。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串通一氣,得勢專權。非東林黨人一派與之臭味相投,將東林黨臣僚逐出朝廷。給明朝的滅亡敲響了喪鐘。雖然崇禎皇帝百般挽救,最後還是難以力挽狂瀾,大明王朝也走到了盡頭。

  • 5 # 學益精舍

    ①、梃擊案

    萬曆四十三年,有人夜裡拿著棗木大棍,闖進了太子的行宮,兩道宮門卻沒有任何守衛,刺客在想刺殺太子時,被太監活捉,交給了刑部,刑部的總結是刺客得了瘋病,有人給他說可以拿著木棍告狀,於是就發生了梃擊案。後來萬曆皇帝怕案子查到最後,會牽連到鄭貴妃,讓鄭貴妃去請求太子,太子朱常洛很感動同意就此了結此案,萬曆皇帝下令處死刺客張差,同時指使張差的兩位太監,也被萬曆皇帝秘密處死。

    ②、紅丸案

    梃擊案後朱常洛的地位大大提高,受到了萬曆皇帝的重視,鄭妃等人開始巴結太子朱常洛,給朱常洛送來了8位美女,太子也因此變得放縱,原本就虛弱的身體更加疲憊不堪,到了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登基,不到四十歲就病體沉重,,在太監的攙扶下完成登基,過了三十天就去世了。

    太子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給萬曆皇帝辦理喪事,緊接著鄭妃被封為太后,鄭妃給朱常洛送來多位美女,朱常洛一到後宮就開始縱慾,臨幸了多名宮女,八月十一日是朱常洛的生日(萬聖節),舉國慶祝,而這一天朱常洛臥床不起,登基十一天,太醫把脈發現是縱慾過度,修養幾天就可以了,但是御醫說是腎虛火旺,給朱常洛開了瀉藥,一夜四十多次,加重了病情。朱常洛感覺自己自己命不久矣,就召叢集臣,準備託孤,召見了太子朱由校,命令大臣輔佐太子。不久有人說鴻臚寺李可灼煉了仙丹能治百病,朱常洛就讓李可灼進宮治病,讓李可灼立馬獻藥,李可灼拿來了紅色藥丸,用奶調和,朱常洛喝完立馬不喘了,群臣退下後內侍傳來訊息,說皇帝想吃東西,大臣也放心了。可是皇帝怕藥力過去,就又讓李可灼獻藥,第二天九月初一皇帝駕崩。

    紅丸案剛剛停息不久,又出現了移宮案。太子時期朱常洛寵妃郭氏去世後,就再也沒有立妃,梃擊案後太子地位穩定,鄭妃送給東宮美女,妃嬪又多了起來,那時候朱常洛最喜歡兩個寵侍,稱為東李和西李,朱常洛喜歡西李,西李在朱常洛登基後,開始插手朝政,再加上朱由校朱由檢兩位皇子也交給她照顧,朱由校一出生就被萬曆皇帝認定為以後得繼承人西李支援鄭妃當太后,鄭妃支援西李當皇后,尤其在朱常洛病重,兩人聯絡更加密切。等到朱常洛駕崩,要挾朱由校和大臣冊封她為太后,把朱由校藏了起來,左光斗、劉瑾等人的交涉下西李交出朱由校,就這樣朱校被救出了,西李為了當上太后,開始在乾清宮撒潑,想要再次控制新皇帝朱由校,被大臣反對,最後西李無奈只好遷出乾清宮,但是事情沒有了結,讓太監散出謠言,說自己被大臣逼得險些自盡,奸黨彈劾群臣,但是明熹宗朱由校罷黜了西李的皇貴妃封號,奸黨賈繼春被貶官,移宮案最終結束。

    明末三大奇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滅亡,最終對歷史走向產生了影響

  • 6 # 西風悍馬

    梃擊案是明朝三大迷案之一。事發時間明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瘋漢張差闖入太子宮,持棍亂打太子朱常洛,驚動朝廷。太子之爭,舉棋不定釀禍端,是報復,還是栽贓,撲朔迷離。最終張差以死而告終,梃擊疑案糊塗了結。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朱常洛即位,為泰昌元年,鄭貴妃為保全自己,取悅新帝,從侍女中挑選了8名能彈會唱的美姬進獻給泰昌帝。貪婪酒色的泰昌帝納8姬後,本已虛弱的身體,決計服用紅丸。初服一丸,四肢和暖,思進飲食,再進一丸,於次日凌晨即亡。此藥為紅色,稱“紅丸”。

    朱常洛登基後寵妃李選侍照顧皇長子朱由校遷入乾清宮。不到一個月後,朱常洛死於紅丸案。李氏與太監魏忠賢密謀,欲居乾清宮,企圖挾皇長子自重;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為防其干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宮噦鸞宮。李選侍萬般無奈,懷抱所生八公主,倉促離開乾清宮,移居仁壽宮內的噦鸞宮。

  • 7 # 宋都御史

    說其是三案不如說是明末後宮亂政大案的系列篇。因為它們都是一個脈絡下來的,只不過是中間的三個高潮節點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分析下:首先來了解下三個案件的內容是什麼,然後我們再一起針對案件展開討論。

    一,明末三案的基本內容。

    (一)梃擊案。

    梃擊案的發生是由萬曆皇帝立太子引起的。眾所周知,古代皇帝的傳位方式為“立長為安”,時因皇后無子,皇長子為宮女所生的朱常洛,文武大臣也都支援立朱常洛為太子。可是萬曆皇帝傾向於自己的寵妃鄭貴妃之子,也就是皇三子朱常洵,鄭貴妃也是竭力吹枕邊風,萬曆皇帝也是搖擺不定。最終迫於大臣和皇太后等的壓力,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

    鄭貴妃氣不過,遂命手下太監找了個叫張差的人,灌醉後讓他帶著木棍進入後宮把太子朱常洛給打了。事發以後,除鄭貴妃外,其餘參與者均被處死。這個事件的發生繼而引發了後面兩個大案件,其國本之爭也逐漸演變為皇家和一些臣黨勢力的較量。

    (二)紅丸案。

    紅丸案發生於泰昌元年,泰昌帝朱常洛病重(一說受朝政所累,一說是鄭貴妃獻予美人蠱惑皇帝,使其縱慾過度身心疲憊而病發),朱常洛病急亂投醫,在太醫用藥無果的情況下,召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仙丹妙藥——紅丸。(明朝自嘉靖時始崇尚道教和方士,由其相信丹藥的力量。)泰昌帝服後於當晚死去。當時大部分人懷疑鄭貴妃是下毒的元兇,隨後立即展開了調查。據資料顯示:因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眾矣。一代帝王繼位整整一個月便結束了生命,也結束了統治生涯。

    (三)移宮案

    朱常洛在世時,讓寵妃李選侍入住乾清宮照顧長子朱由校。朱常洛死後,朱由校即了位。李選侍沒有離開,想繼續留在乾清宮。這次的目地不是單純的照顧朱由校了,而是想利用朱由校從而把持朝政(其目地意義上有點像唐朝的武則天)。這次據說還是離不開鄭貴妃的唆使,最終目地應該是垂簾聽政,晉級皇后和皇太后。

    這個時候的明朝,已經不光是國本之爭了,也是朝廷黨派各勢力的爭鬥(內閣、東林黨、宦官等)。最終朱由校站在了大臣的一邊,下旨令李選侍搬離乾清宮。李選侍後宮一派沒能抵擋朝廷眾臣的抗議從乾清宮搬出去了。這個大案避免了明末後宮的篡政。

    二,明末三案之影響和深思。

    明朝的沒落是有原因的,或者說明末三大案的發生是必然而不是偶然的。其朝政的不穩先是腐敗造成的,在弘治時期就已見端倪(即明中期以後),先是鹽政的敗壞,後是鞏固國防的主要軍事力量崩潰(衛所廢馳)。後期以來又是黨爭嚴重,主要是東林黨、宦官、內閣互相權力爭鬥,使國體遍佈瘡痍,皇權旁落。皇帝仿若傀儡,皇權似玩物於他們手中。我認為,明末三案就是明朝腐敗、黨爭和宦官專權弊病的擴大化,至此,明朝的滅亡已經不遠了。

    以上是我的觀點,不妥之處,還請斧正!謝謝!

  • 8 # 迂娛與遇

    梃擊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張差手持棗木棍,闖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逢人便打,傷及守門官員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簷下,內官韓本用將持棍男子抓獲,宮內才平靜下來。事發過後,張差供認系鄭貴妃手下宦官龐保、劉成收買來刺殺太子,該案史稱梃擊案。

    這個案子有個背景,當時的萬曆帝的皇后無子嗣,王恭妃生子朱常洛,鄭貴妃生子朱常洵,由於鄭貴妃受寵,萬曆帝想違背“立嗣立長”的祖訓,冊立朱常洵為太子,引發國本之爭,遭到朝中大臣和東林黨的反對,不得已只好冊立朱常洛為太子。

    但是太子的地位並不穩固,萬曆帝一直尋找機會要把朱常洛廢掉,直到梃擊案發生,最終斷了萬曆皇帝的念頭。但對於張差梃擊案背後主使是不是鄭貴妃並無定論,也有人懷疑是太子自演自導的一出苦肉計,目的是藉此陷害鄭貴妃。而梃擊案真相究竟如何,恐怕無人知曉了。

    紅丸案

    前文說過,泰昌帝繼位僅一個月就駕崩了。在即位前,泰昌帝身體就不是很好,8月繼位後,接受了皇位競爭對手鄭貴妃送的八位美女,“日御數女”,僅僅十幾天很快一病不起,先是讓鄭貴妃的隨侍太監崔文升看病,結果服藥後狂瀉不止,一夜間如廁三四十次,後時任鴻臚寺丞(類似於如今的外交部副司長職位)李可灼進獻紅丸,自稱仙丹,泰昌帝服後死去,而在當天,首輔方從哲擬遺旨賞了進獻紅丸的李可灼。有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旋即展開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兇的舉動。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眾矣。

    移宮案

    泰昌帝朱常洛即位後,下令讓太子朱由校與李選侍(皇帝的低階嬪妃)一起遷住乾清宮,不久泰昌帝重病,這位李選侍控制了乾清宮,先是逼迫泰昌帝讓大臣同意冊封自己為皇后未果,泰昌帝駕崩當日又挾持了皇長子朱由校妄圖把持朝政,在楊漣、劉一燝等朝臣的據理力爭下,又得當時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從中斡旋,最後順利驅逐李選侍,被移居仁壽宮內的噦鸞宮(犯錯宮女居住的冷宮)。九月六日,朱由校御奉天門,即皇帝位,改明年為天啟元年。至此,李選侍爭當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圖終成化影。

    不得不說,這位明朝倒數第三位皇帝,也是在位時間最短的泰昌帝,經歷頗為悽慘,腦回路頗為清奇,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子一直提心吊膽擔心被廢,一朝繼位卻僅僅在位一個月,即位後先是接受皇位競爭最大的對手贈送的美女,生病了卻又不讓御醫治病,反而讓對手的隨侍太監治病,最後服下所謂仙丹,終於成功把自己作死了。

    三案之果

    史學界目前普遍的共識,明末三大案本身雖然並不是很重要,但三大案標誌著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之所以有這樣的共識,在老馬看來原因有三。

    皇權衰落

    “三大案”實質上是皇權爭奪鬥爭的外顯,無論佈局者是誰,都彰顯出明朝帝室對皇權控制力的衰退,梃擊案和紅丸案當事人明光宗甚至無法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移宮案中,後宮與朝臣爭奪皇權的鬥爭已經公開化,演變為人身衝突,縱觀移宮案始末,衝在第一線的始終是楊漣、左光斗等東林黨的馬前卒,楊漣時任兵科給事中,左光斗時任御史,約等於今日中央某部科級辦事員,這些都反映出帝室對皇權的把控已經衰落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 9 # 一貳一橙

    明朝三案是整個明王朝裡最複雜也是影響最深遠的案件,而且這三案都圍繞著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泰昌帝朱常洛展開,他在位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可因他而起的三案卻影響了大明日後的朝局走向,甚至連大明的滅亡,三案也是功不可沒的。

    三案分別是:發生於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的梃擊案、發生於萬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的紅丸案、發生於萬曆四十八年九月初五的移宮案,短短五年裡,大明王朝死了兩位皇帝(萬曆、泰昌),爭鬥不斷(後宮之爭、帝臣之爭、群臣黨爭),影響巨大(魏忠賢勢力崛起、明末黨爭直到南明滅亡)等,而要了解三案所發生的原因,一切就得從萬曆身上說起了。

    萬曆皇帝由於寵愛三子朱常洵,欲立其為太子,但守舊群臣卻執意維護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三案也就這樣開始了

    萬曆皇帝繼位後,後代之事就開始擺上了議程,可是萬曆皇帝對他的王皇后並沒有什麼感情,所以一直都沒有孩子。而萬曆皇帝又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對男女之事也開了竅,雖然不喜歡王皇后,但也並不會阻擋萬曆皇帝去別的地方解決需要。

    一次在慈寧宮的時候,萬曆皇帝突然興起,將太后的一個貼身宮女王氏給辦了,而這個宮女也在一年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很快的,這個萬曆皇帝的一炮產物就受到了萬曆生母李太后和恪守禮法的大臣的認定,成為了他們預設的皇太子人選,也就是後來的泰昌帝朱常洛。

    可是到了萬曆十四年,萬曆寵妃鄭貴妃也生下了一個孩子,子憑母貴,萬曆皇帝給這個孩子大排筵席,其規格不但超過了長子朱常洛,甚至連歷朝歷代的皇太子都有所不及,而鄭貴妃在後宮的地位也連升三級,被冊封為皇貴妃,這已經是準皇后的身份了,而那個生下朱常洛的王氏,其地位僅僅是一個恭妃。

    按照宗法制的規矩,自古以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王皇后無子,所以朱常洛符合“長”的要求,將來繼位是理所當然的,可現在萬曆把鄭貴妃封為皇貴妃,日後的皇后之位如無意外也是她的了,而她所生的兒子自然也就是“嫡子”了,萬曆此舉很明顯就是要以朱常洵的“嫡”來取消朱常洛的“長”地位,這樣的做法,讓已經認定朱常洛為皇太子的傳統士大夫們十分不滿。

    在關於儲位之爭的派系中,太子黨人數最多,聲音也最大,而福王黨人數較少,聲音也小,可他們背後卻摻雜進了後宮力量,加上還有萬曆皇帝,所以其影響力巨大,其手段也比太子黨要激進和毫無顧忌得多。在梃擊案發生前,萬曆朝就發生了一場很離奇的妖術案:

    在萬曆皇帝冊立太子前,刑部侍郎呂坤巡視山西時曾寫過一本《閨範圖說》的小說,從書名來看,這本書不過是一本歷代賢妻的小故事,和今天的“八榮八恥”差不多,都是教導書。此書被萬曆皇帝給了鄭貴妃,鄭貴妃覺得裡面人數較少,於是在上面又新增十二個女子的故事,並交給自己的親戚去刊印發表;此後又突然出現了一本《憂危紘議》的小說,並表示這本書是《閨範圖說》的跋(書籍鑑定、評介),結果這事被言官捉住了漏洞,他們公然彈劾呂坤寫書獻媚,,鄭貴妃又增加人數並開印,是為了給攛掇皇帝廢長立幼,給自己做皇后立輿論。此事引起了萬曆皇帝的重視,為了避免文章繼續做大,萬曆把有可能寫跋的人全部貶官,妖術案也暫時被壓了下去了;由於萬曆皇帝在立儲問題上得罪了群臣,閣臣們大多都不願幫助萬曆廢長立幼,一些有心幫的也不敢隨便出聲,到了萬曆二十九年,太子黨以朱常洛被立為皇太子並舉行大婚儀式而獲勝,而萬曆三子朱常洵也被立為福王,看起來似乎大局已定,可實際上福王黨的人一直都在蠢蠢欲動;朱常洛成為太子後,妖書又開始散佈了,出現了一本《續憂危紘議》的書,裡面完全曲解了《閨範圖說》的意思,主要是寫著歷代太子雖立,但被廢被殺的也不在少數,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大福王黨的聲音,只要太子一日沒繼位,戰場就一日沒有勝利者,不用灰心。

    雖然妖術案最後以一個術士皦生光的凌遲處死而結束,但此時萬曆朝廷的黨爭已經開始了,內閣、太監、百官都牽扯了進來。

    梃擊案的發生在於王皇后死後,此時的大明正宮之位空缺,是福王黨爭取皇后位的絕佳時機

    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夜晚,一個手持棗木棍的男子闖入了太子居住的慈慶宮,打傷了守門太監後還欲對太子朱常洛行兇,後被太監韓本等人抓獲。次日,得知此事的萬曆皇帝下詔,讓巡皇城御史劉廷元負責審訊,很快就套出了:此人名叫張差,薊州人,以討飯為業,看其模樣像是個傻子,建議刑法司再次審訊一次為好。

    在刑部的審訊下,張差很快就被定了罪,判處斬刑,但疑點卻很多,一:他是怎麼闖過戒備森嚴的哨崗入城的;二:他為什麼哪裡不闖,偏偏來到太子居住的慈慶宮;三:刑部斷案過快,有殺人滅口之嫌。雖然張差沒傷害到太子,但只要他能對太子造成驚嚇,很容易就把沒見過大世面的太子給活活嚇死,再不濟把他嚇癱也行。從朱常洛繼位時間之短來看,他身體確實很不好,指使張差的人未必就是要他把太子打死,而是要他去嚇太子。

    可是刑部審理的三人都或多或少有福王黨的身份,所以判令一出天下譁然,太子黨連民間議論紛紛,矛頭直指最想太子死的福王黨,一方面他們紛紛上書要求重審此案,以延遲刑部處決的時間和保護張差,一方面密令心腹入獄親自詢問張差,刑部主事王之寀就是其中之一:

    在王之寀的威逼利誘之下,張差漏了口風,說在指示他做事的人中,有一個太監;這下子就掀了臺了,經過刑部十三司的再次審問,查出了太監原名龐保,鄭貴妃的執事太監;張差、龐保和另一名太監劉成處以斬刑,和此事有關的官員全部流放,至於鄭貴妃,則在萬曆皇帝和太子朱常洛的保全之下安全渡過了;

    不錯,朱常洛雖然身為受害者,但他卻為被告人鄭貴妃出聲,畢竟此事關係到萬曆皇帝的臉面,他不理政事已經二十年之久了,本來百官已經聽之任之,可梃擊案一發生,雪花般的奏摺又堆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小山,讓萬曆皇帝越來越急躁。要是萬曆真的狠起來,把自己和福王都給廢了,那可真是得不償失了,所以朱常洛也偏向於息事寧人,讓群臣不要再追究此事了。

    在鄭貴妃的調教下,朱常洛五毒俱全,身體越來越差,在萬曆四十八年八月,朱常洛剛繼位的時候,已經是病入膏肓了,連即位大典都是匆匆舉行了事。皇帝生病那是大事,大臣們急得是焦頭爛額,在經過太監崔文升進藥錯誤後,首輔方從哲引進了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了一顆紅丸給朱常洛(紅丸案的名稱由來),朱常洛服下之後感覺良好,詔令要李可灼再進一顆,結果第二天一早,禁宮裡就傳來了朱常洛去世的訊息。

    如此一來爭端再起,原因是崔文升是鄭貴妃的人,方從哲貴為首輔,卻在梃擊案中首尾兩端,尤其是在移宮案中,他對鄭貴妃的態度過於敷衍,早就被打成了福王黨人,而他所進的那個李可灼一不是御醫,二沒有從醫經驗,獻給朱常洛的那顆紅丸到底是什麼也沒人知道,就連朱常洛最後的詔書(也就是說他感覺自己身體好了不少的那封),也就由太監傳喻的,所以這就給了原太子黨人一篇大文章可做:鄭貴妃謀害皇帝,可能在朱常洛吃了紅丸當天就去世了,可被鄭貴妃壓到了第二天才釋出。

    這案要真追究起來的話那可就嚴重了,所涉及的範圍和嚴重性不亞於明初四大案,可當時的朱常洛剛死,如何儘快讓朱由校繼位才是重中之重,加上閣臣韓爌的佐證,證明朱常洛在吃了紅丸後確實是沒事了,他的死因到底如何還未可知。不能全部推在紅丸和鄭貴妃身上,也就是這樣,紅丸案才平息了下來,幾個當事人也只是處於流放的懲罰,並沒有大開殺戒。

    紅丸後不到一週的時間,就爆發了移宮案,後宮勢力就此倒臺

    說起移宮案,其實發生了兩次,一次是鄭貴妃移居慈寧宮,一次是李選侍移居慈寧宮。按照規矩,乾清宮為三大宮之首,這是帝后才能居住的地方,可鄭貴妃和李選侍卻因為皇帝的寵愛得以住進乾清宮,在萬曆、泰昌相繼去世後,鄭貴妃和李選侍作為前朝妃子,必須馬上搬出乾清宮,讓繼位的天啟皇帝朱由校入住。

    可這兩人最開始都不同意搬家,鄭貴妃和朱常洛的矛盾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而她移宮的情況也比較簡單,畢竟當時她在紅丸案後已經失勢,家人也死得差不多了,沒有了助力的鄭貴妃早不復當年之勇了。而李選侍則是因為要當皇后,先把後宮大權牢牢捉住後才同意移宮,為此他還把年僅十五歲的天啟帝也留在乾清宮,以此作為談判的籌碼。不過大明的官員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以閣臣為首,把朱由校從乾清宮搶了出來,先以太子身份安排在慈慶宮居住。

    保護住了朱由校後,群臣們開始向李選侍下手,在上疏被李選侍以各種藉口拖延之下,群臣直接跑到乾清宮外吶喊,讓李選侍滾出乾清宮,在群臣的呼籲下,李選侍也沒辦法再支援下去,只好在當天就搬出乾清宮,移居慈寧宮了。由於李選侍的佔宮行為得到了太監的幫助,特別是其中有後來成為了九千歲的魏忠賢,閹黨勢力自正德朝後又開始抬頭,而李選侍移宮之後,閹黨又被快速打壓下去,眾多太監在移宮過程中被捉入獄,這也讓閹黨就此和朝臣結下了不解之仇。

    總結:如此三案就解釋完了,但真要究其原因,或許還得追溯到朱元璋時期

    大明自朱元璋時期就廢除廢除了丞相制度,取而代之的則是內閣和太監、言官各自分權,互相攻擊,最後就連南明的滅亡也不是亡於外敵,而是亡於黨爭,三案最早的梃擊案發生於萬曆晚年,表面看起來是因為萬曆皇帝在立儲問題上搖擺不定而導致的,但其實其苗頭從朱元璋時期就開始了:

    自朱元璋廢了丞相以來,再到嘉靖皇帝時期,大明王朝派系相繼成立,從內閣之爭擴散到了整個大明朝廷,說起來三案其實很簡單,也沒有進行過多的株連,就娛樂性也就紅丸案好談論一些,其規模並不比明朝其他大案,可持續時間卻從萬曆朝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還在爭,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門戶派別過多,各方利益點不同所導致的,之所以被合併成為明末三大案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必須以一個苗頭來對付東林黨,而三案之中都有太監的身影,也多被打成奸黨,為了恢復閹黨的地位,三大案的說法也就新鮮出爐了。

    比如在梃擊案中,出力最多的王之寀就受到了閹黨圍攻,最後竟然被逼死在了獄中;在紅丸案中,東林黨人高攀龍被逼得跳河自盡,就連早已死去多年的李三才、鄒元標等東林黨人也受到牽連,被削官問罪;在移宮案中,楊漣、左光斗被關入昭獄,遭受了廢非人的折磨,三案的蓋棺定論,要到南明弘光朝時期,由武將左良玉起兵清君側才告終的,但黨爭也耗盡了大明的元氣,並最後亡於內憂外患之下了。

  • 10 # 驢頭裡個浪

    “晚明三大疑案”指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這三起事件本身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卻標誌著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故有“三大案”之稱。

    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疑案都是圍繞一個人而發生。提到這個就不得不先提一下事件主角他老爸明神宗也就是萬曆帝,在位48年 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也能算得上是“千古一帝”

    “廷擊案”: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有一身份不明的男子手持一根棗木大棍,闖入太子所居的慈慶宮。這人來到第一道宮門,見有兩個老宦官守門,舉棍打傷其中一人,直闖入宮。來到第二道宮門,竟是寂靜無聲,於是順利而入,直到殿簷下,試圖加害太子。這時被太監韓本用發現,韓大聲呼喊,七、八名宦官一齊擁上,將兇犯捉住。經審訊,這個人叫張差,原名張五兒,薊州人。此次進京由鄉人馬三道、李守才和太監龐保帶領,來京後住太監劉成的住宅。而龐保、劉成是鄭貴妃的親信,所以這件事和鄭貴妃與太子爭儲有關。後來萬曆皇帝為了保護鄭貴妃,下令草草收場。殺了張差和兩名宦官了事。這就是“廷擊案”。

    “紅丸案”:萬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皇帝死了。八月一日太子朱常洛繼位,是為光宗。光宗做太子十九年,當時已經快四十歲了,身體狀況極差,到八月十一日已經臥床不起。八月十二日內醫崔文升給服瀉藥,精神更覺萎頓。八月二十九日召見方從哲等十九名大臣,方從哲又薦鴻臚寺丞李可灼診病。李可灼連進三個紅色藥丸,九月一日晨光宗便死了。光宗死了,光宗的死因成為爭論的焦點。因為進瀉藥的崔文升是鄭貴妃的屬下,方從哲一貫依附鄭貴妃,李可灼又是方從哲所薦。因此這件事又與鄭貴妃之子福王朱常洵爭奪皇位有關了。爭論來爭論去,事情沒有結果,卻暴露了中樞的腐敗。這是所謂的“紅丸案”。

    “移宮案”:萬曆四十一年,朱常洛的太子妃郭氏去世後再未立太子妃。朱常洛當皇帝之後便把十分得寵的李選侍帶進乾清宮。乾清宮地位非常尊貴,是一般妃嬪的嚮往之地,住進乾清宮似乎便取得了跟皇后一樣的地位。李選侍住進乾清宮又有照顧兩個皇子的權利,皇后的地位似乎馬上就可得到。但是光宗僅當了一個月皇帝就死了,臨死也沒有封她為皇后。這樣李選侍就必須離開乾清宮。可是這個李選侍卻不離開乾清宮,並以此為要挾,先是要封皇后,後來又要封太后。圍繞這個問題,朝廷內外議論紛紛,一般廷臣屢上章奏,要李選侍離開乾清宮。一直拖到九月五日熹宗登基的日子,李選侍仍然不離開乾清宮。朝中一般大臣齊聚乾清宮門前喧嚷呼喊,面對如此狀況李選侍害怕了,無可奈何地匆匆遷出了乾清宮。這就是“移宮案”。

  • 11 # A長空A

    明末三案

    明末三案,是中國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總稱。這三起事件引發了滿朝士大夫互相侵軋,故有“三大案”之稱。事實上早在三大案之前,明神宗萬曆年間還有二書二楚四案,即兩次妖書案,兩次楚藩案,這些案件表面上的問題都是所謂的“國本之爭”,但實際上是激烈的東林黨爭,直到南明滅亡為止。

    前奏

    二書二楚

    萬曆廿六年(1598年),有人撰《憂危竑議》,說鄭貴妃欲以其子福王朱常洵奪儲君之位。神宗懷疑此書是出自吏科給事中戴士衡、全椒知縣樊玉衡之手,士衡、玉衡俱貶,後來神宗又認為大學士張位是主謀.罷免了張位,貶謫親近張位的禮部侍郎劉楚先、右都御史徐作、國子監祭酒劉應秋、給事中楊廷蘭、禮部主事萬建昆等,是為“第一次妖書案”。

    萬曆卅一年(1603年),又出現《續憂危竑議》一書,再次宣告鄭貴妃欲以福王奪儲位,辱及天子、宰相,是為“第二次妖書案”。此書為大學士朱賡所得,朱賡面奏神宗,神宗怒命東廠與錦衣衛偵辦。此時浙黨沈一貫乘機構陷東林黨沈鯉、郭正域等人,事態擴大,株連甚多,連高僧紫柏真可禪師都因與沈鯉往來受波及,遭到錦衣衛打成重傷,隨即涅槃。由於太子朱常洛向東廠陳萬化施壓,不牽連大臣,最後東廠歸罪於順天府諸生皦生光所作,皦生光遭到凌遲處死。

    除了妖書案,兩次的楚藩案亦成為黨爭的導火線,與兩次“妖書案”合稱為二書二楚,又稱楚宗之亂。

    三大案

    梃擊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傍晚,有一男子張差,手持棗木棍,闖入太子朱常洛的慈慶宮,打傷守門太監,太子內侍韓本用率眾將之逮捕,張差被捕後聲稱為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二人引進,主使者遙指鄭貴妃本人,此為梃擊案 。

    紅丸案

    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萬曆帝崩,朱常洛即位,是為明光宗,鄭貴妃為了結好光宗,立即獻上了美女數名。光宗大喜,夜夜春宵,縱慾過度,因而生病,司禮監秉筆太監崔文昇進上瀉藥,使皇帝病情加劇。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紅丸,自稱仙方,光宗服藥後死去,時人懷疑為鄭貴妃下毒,是為紅丸案 。

    移宮案

    泰昌元年(1620年),天啟帝即位,撫養皇帝的李選侍和魏忠賢,利用熹宗年幼強居乾清宮,把持朝政,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等反對,不讓李選侍與皇帝同住,迫使她移居他處,是為移宮案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業務想買輛車,是買二手好還是買便宜的新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