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波仔MX
-
2 # 機器人觀察
從實際應用上講,“插線充電 ”比“ 無線充電”更容易損壞電池。
是不是很意外?
你感覺頻繁的放上去,拿下來,可能就衝10幾秒,就又拿起來玩一會兒。這難道不比插線充電更容易損壞電池嗎?
其實跟你表面想的不太一樣!
這裡說幾點原因。
1、現實中不良使用習慣造成的,有線充電對電池傷害更大在現實生活中,有線充電,基本上都是最開始的時候,會比較在意使用自己的充電頭,原裝的資料線。在經歷了較為長時間的手機更換,各種移動電源更換,甚至不同場合都可能沒有電,需要用別人的充電器進行充電。
這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帶來,充電的電壓不同,電流不同,會讓電池出現在電流較高溫度更高的情況。
有人會說,我堅決只有自己的充電器。這種情況太少見了。只要是智慧機,總有缺少電的時候。
這種情況,本身對於有線充電來說就是非常危險,理論上確實是標準充電器對維護電池的壽命最好。但是大部分人沒有辦法保證一直用自己的充電器。
2、一邊充電,一般刷手機有誰敢站出來說,我從來沒有一邊充電,一邊刷過手機。
你何止一邊充電,一邊刷手機。你可能是充電寶直接掛在手機的後面。
這種情況對鋰電池的損傷,主要在於溫度的上升,會對鋰電池的壽命有比價大的影響。
曾經的小米,可以用來捂手的多款機型,你是否還記得?
為什麼無線充電,反而對電磁的損害沒有那麼大?無線充電是由,感應線圈+鋰電池構成的整個電磁結構。
感應線圈透過電磁感應,產生電流和電壓從而給鋰電池充電。
也就是:射頻發射器(充電底座)——手機感應線圈(手機)——鋰電池。
從充電電池的使用情況來說:只要能夠維持,電壓穩定,電流穩定。充電的時候,就不會存在對鋰電池過高的損壞。
並且鋰電池本身的不帶有記憶性,不像早年的鉛蓄電池。
在頻繁的充電的時候,充電底座的電流是緩慢增加的。同樣的感應電流也是緩慢增加的。這就不會像有線充電,一上來就是恆定電流。
這是TI無線充電發射底座,5V的底座情況。(現在都是40w的無線充電了),這裡只是做一個簡單的說明,電流變化的情況。
由於發射底座,和感應電流是相互對等的。所以發射底座有效的控制了,剛插電時候的快速增高電流和電壓。
所以即使你頻繁的放上去充電。說白了只會對感應線圈的符合比較大。說不定時間長了,感應線圈磁性消退嚴重。出現例如充滿電時間加長的問題。但是對於鋰電池本身影響並不是非常大。
說白了就是,無線充電電控的跨度雖然較大。但是整體對電流的控制屬於平緩上升的趨勢。不會急速的從0——1A,或者2A這種急速變化。
溫度對無線充電電池的影響:技術上解決了溫度對充電電池的主要影響無線充電溫度是一定會升高的,這個不用懷疑。本身無線充電採用的Qi技術現在最大的轉化率不到85%。其餘的15%都以熱的形式散發出去了。
但是這個熱主要在感應線圈這裡。目前華為,小米OPPO都在採用散熱方式,努力的減少感應線圈對於電池的影響。透過石墨烯,以及底座充電帶有風冷形式來時間降溫。
無線充電,充電的時候,你無法玩手機正常來說,無線充電的時候,你是不能玩手機的。或者簡單的說,聽歌,看新聞,點電視是可以的。但是玩遊戲不行。
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規避了有線充電中,存下的邊充電,邊玩手機的情況。
如果是所有人都是按照最為規範的使用的情況:那肯定是有線充電可以讓電池具有更長的壽命。但是你看看誰能夠做到這種理論情況。無線充電技術恰好就是解決實際中的問題。並且有效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
回覆列表
不會的,目前無線充電技術相比有線充電還是要差一些。無線充電技術的功率都低於有限。
充電對電池的損害一般都是快充,所以在快充和電池損傷也在尋找突破口。
您就放心的使用吧,但是無線充電比較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