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paceEric
-
2 # 數學問題課堂
我是一名在職教師,用自己切身感受來回答您的問題。本人從教16年,前後換了三個地方,在鄉鎮邊遠的山村小學工作過,鎮中心小學工作過,縣直屬小學也工作過。一路走來,有苦有甜,收穫滿滿,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漸漸地我已經愛上了這份光榮的工作。
一、知識更新
作為教師這一職業,算是一個知識分子。每天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的同時,還要獲取更多相關課外知識。人們常說:要倒給學生一碗水,只有一桶水是不夠的,你得有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為此,必須得和知識打交道,不斷豐富自己的大腦。特別是當下的教育,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發展的今天,學生不再是像以前那樣從未走出過大山的學生,懵懂、乖巧。
二、專業技能
一名一線老師,所授課的內容,不能老化而陳舊,這樣學生不感興趣,根本不聽你的,作為一名教師來說,那是莫大的恥辱。除了有豐富的知識外,還得有專業的授課技能。你會,不代表學生會,如何把想要傳達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專業的技能當中有很多技巧。從溝通、管理、示範等等都要從頭開始學,這樣的領域永無止境。有了這樣的技能,不管是為人處事、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責任擔當等等都會為你加分。
三、社會地位
目前,國家層面紛紛出臺了很多檔案,從工資待遇、職稱競崗、住房保障等福利方式,提高教師在社會上的地位。從以前的收入少不能養活一家人到現在每家都開上了轎車。從別人看不起到慢慢的受人尊敬;從等級劃分到和公務員享受同等待遇,越來越多的福利受到國家的重視並納入議程。社會的認可度高,我對現在的職業有了幸福感。
總之,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面對的是一群人,一群有思維跳躍、個體差異、鮮活生命的共同體。一個人的成長會有很多階段,既然選擇了老師就要堅持走下去,靜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走,如同登山,到了高處,反觀走過的路,沿途風景一路向好,內心的幸福感,不言而喻。一起加油!
-
3 # 娟子樂學堂
一定有的,老師朋友。
1、教學相長,好多時候我們能從孩子身上學到許多珍貴的品質。
2、教學技能的不斷成熟,從以師為中心,到真正看到孩子,以【生】為本,根據和孩子的互動,靈活生成教學內容。
3、課外學習,出了職業專業的不斷深入研究,如何上好課,帶好孩子。更多的是鞭策自己不斷學習,我們教孩子學無止境,自己呢?是不是更應該以身作則,我們豐富的知識量也為孩子拓展了許多課外知識,讓課堂變得更生動有趣。
4、娟子是還學習了許多育兒課程,考取了《正面管教》,《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等系列課程的國際認證講師。剛開始我想著是這些額外的知識能幫助我更好地與孩子溝通,最好班級管理,班主任嘛。後來學著學著,發現大部分孩子的偏差行為是家庭教育導致 我又開始接觸、學習、深入系統一步步考證學習家庭教育....到現在,學了這麼多後,除了更受孩子喜歡,家長尊敬,最大受益者是自己。
5、真的印證了那句【教的是孩子,育的是自己】自己越來越心平氣和,不急不躁,管理班級,引導孩子得心應手,更加是瞭解如何做一名愛孩子更懂孩子的好媽媽。朋友、同學、同事的孩子都超級喜歡我,還有喊我媽媽的,赤裸裸告白,娟子媽媽,我好喜歡你....劉老師,你等我長大,我要娶你.... 收穫好多好多愛呀!
6、這份愛也滋養我,鼓勵我不斷學習,把自己的育兒心得分享給大家
-
4 # MYmaths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我覺得老師的進步空間當然存在,而且進步空間永遠都會存在。
1. 授課方式的改革和進步。硬體上,多媒體和資訊科技更多的進入了課堂,需要老師不斷學習並加以利用,運用直觀生動地方式把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容易理解。理念上,生本教育越來越多的成為了主流,老師要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理念,減少自己的一言堂,而真正讓學生站在教室的正中央,把他們當做學習的主體去設計整個的教學環節,摒棄只顧自己講的嗨的舊觀念。
2. 對學科知識的不斷完善。人們常說:“想給別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缸水。”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越來越深的體會到很多知識體系的細節還需要我們去補充。比如為什麼平年2月有28天之類的冷知識,也比如遇到學生提問一些難題能否不說:“老師想一想,明天告訴你答案”這樣的話。同樣的知識,第二次講的時候往往會有新的發現和講解方式,所以我們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探索最適合孩子理解的方式。
3. 對學生心理特點的把握。這是一個只能靠老師自己慢慢體會的內容。剛開始可能無法理解孩子為什麼簡單的知識都不懂,也不清楚如何識別並解決孩子說謊,偷懶等等心理有關的問題。但時間長了,就會逐漸積累經驗,用積極和鼓勵的方式去化解孩子的心理問題,用信任和期待激發孩子的信心,而不是一味斥責和鄙視。
4. 與學生關係和自己情緒的調節。隨著教齡的增長,教師一定要學會處理好和學生的關係,並能夠積極調節自己的情緒。開始可能很容易因為孩子不聽話或者總出錯誤而生氣,甚至不喜歡某些學生。但這種想法非常不利於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教師的智慧也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遇到這些情況時的處理態度上。能把孩子的問題當做正常現象和對自己的挑戰,並且透過與學生真心地交流換取他們的信任和進步的動力。
5. 透過各種比賽證明自己的能力。
所有的這些都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停滯,都會陪伴我們整個的教學生涯。
-
5 # 數學逆襲課
作為一名工作已滿12年的,不老也不年輕的中學教師,對這個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僅限中小學階段,不包括大學,因為不瞭解)。
一、如果你及其熱愛教師行業在教學方面又有天賦,你可以向名師型教師發展!這需要你一直都能保持比較高的學習熱情,能沉下心來搞教學教研,努力積累經驗。在平時努力提升自己上課業務水平,多聽取老教師的建議,學習其他人的優點;多反思多記,既總結經驗又提高研究水平。但是這些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具體你可以看看學校裡有名師工作室的那幾位老師,他們一般都有幾招“絕活”。要麼課講的格外生動,要麼科研能力很強……
二、如果無意從教學發展還可以轉學校行政,(這個可能男老師更吃香一點,個人看法)當然一般學校領導位置較固定,但也有些是靠個人能力突出被提拔,或是受領導器重被提拔。這點可以學習特級教師李鎮西校長,他認為:一個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階段,應該完成不同的人生任務,享受相應的人生樂趣。既不要跨越,也不要耽誤。
雖然他指的是青春期的孩子,但是個人認為放老師身上也非常恰當!結束語:當然大部分普通老師,無意向以上兩方面發展,也可以利用下班時間,培養特長,鍛鍊身體,這也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如果還是不滿意這樣的進步空間,那最後只有跳槽一路可走了!
回覆列表
未來教師行業將面臨巨大缺口。
1、老師薪資問題
其實,教師行業的工資還是有差別的。
教師有很多種:公立學校老師、私立學校老師、輔導機構老師、家教等。每一種老師都有其不同的薪資構成。
學校老師工資主要跟學校、所教階段、科目有關;輔導機構的話工資就跟你說上的課多少有關了。
學校老師相對穩定,機構老師相對自由。看你怎麼選擇。
根據教育部發表的宣告,未來幾年教師的工資是呈現上升趨勢的。
2、關於未來老師的需求問題
首先,先來看看資料。
2010-2018中國小學老師數量走勢
2010-2018中國初中專任教師數量走勢
由圖可視,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老師的數量都是呈上升趨勢的,尤其是小學教師2018年已經將近610萬了。隨著國家開放“二胎”,中國的學生人數會更多,教師的缺口也會更大,據有關資料顯示,到2020年,中國教師缺口將會達到100萬。
3、關於未來幾年老師是否會被AI替代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什麼樣的工作能被AI取代。
如果你所做的工作是機械化的、傳統的、程式化的,那麼這樣的工作就可能在未來被AI取代,而一些非程式化的工作,如教師,就不會被AI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