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小吐
-
2 # 今士心
“……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這是《宋史·范仲淹傳》中的記載,如果每天只喝粥,一天二兩(按現在一斤等於10兩算),一個月30天計,是6斤,小米的價格不到7塊錢一斤,也就是不到42塊錢;要是一天喝兩碗粥,一碗粥我們這裡早餐是一塊錢,那麼每天兩塊錢,一個月60元左右。
算上洗漱洗衣服用水、用柴火、冬季取暖用炭……不知道在應天府要不要繳納住宿費、教材費、輔導費什麼的。假設不用,林林總總算上,摺合人民幣每個月不超過300塊錢吧?
生活費也是上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費給多少這個話題一直被熱議。現在學生上學生活費平均大概1000--1500,那麼古代生活費大概多少呢?
范仲淹兩歲喪父,母親改嫁朱姓有錢人,兩歲大都沒有記憶,所以在朱家長大,在朱家的家塾裡讀書,一直以為自己就是朱家的子孫。
20歲那年,他勸自己的兩個同輩兄弟不要鋪張浪費,被嘲笑:“吾自用朱家錢,何預汝事?”(南宋樓鑰《范文正公年譜》)意思就是:俺們花的是俺朱家的錢,跟你這個外姓有啥關係?聽聞此言,范仲淹大驚,調查自己的身世,才知道朱仲淹,真難聽,范仲淹才好聽,這件事讓範大佬不齒屋簷下,也成為他日後揚名立萬的引子!
和很多孩子一樣,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母親都攔不住,對母親道:“母上勿憂,兒可自立,待兒金榜題名!”然後范仲淹單槍匹馬來到當時的南京應天府,現河南商丘,憑藉優異成績考進應天府的府學。那一年23歲。
在商丘官學晝夜苦讀,學到打瞌睡,就用冰冷的井水來提神。與老朱家反目,自然沒了供給,所以生活拮据。
據宋人筆記,宋·魏泰《東軒筆錄》:“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齏數十莖,酢汁半盂,入少鹽,暖而啖之。” 翻譯:范仲淹自做自吃,一天就頓飯:每天睡前熬一鍋粥,第二天早上,粥凝結,切成四塊,用布包起來,帶到應天府學,上午吃兩塊,傍晚再吃兩塊。冷粥寡淡無味,他只能用野菜拌鹽下飯,天天如此。——劃粥斷齏
26歲那年,范仲淹得到應天府學的推薦,進京參加禮部考試,順利透過。
第二年又參加殿試,金榜題名。
第三年參加國家公務員選拔考試,透過!
而立之年獲得做官資格,被派到安徽亳州做官,將母親接到了任上。
范仲淹的孩子氣非常勵志,現在我們來估算一下,當時讀書大概要花多少錢?前文中說,范仲淹每天只吃兩頓冷粥,用鹹菜疙瘩下飯。北宋中葉正常年份,一升米大概三文,兩升米就是六文,一升是一斗的十分之一,一升米1.5斤,一個月三十天,根據當時范仲淹的年齡,飯量,吃飯這方面的開支總共不到二百文,當時的娛樂專案並不多再加上范仲淹的節儉,基本餓不死!
腦補大概估計想象一下北宋中葉銅錢的購買力,一文錢大概相當於現在人民幣7,8毛,穿衣、看病、購買紙筆,就算三百文就是兩百多元。也就是說,范仲淹讀書每月生活費最多兩三百元就夠了。
跟現在的孩子比比,不能想象!假如一個月給你300元生活費你準備怎麼花?會不會淪落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