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之息
-
2 # 人生哲學天賜
01
大部分人不能很好的和另一半溝通,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能讀懂對方。
讀懂對方,在心理諮詢中的專業術語叫做:共情。
共情顧名思義,就是你站在對方角度傾聽和觀察這個世界,並從對方話語裡去發現部分事實。這是一門有效拉近關係的社交技能。
之所以共情可以有“讀懂”的功效,是因為共情可以快速獲取他人的信任,因而能在和別人連線中,讓對方自我暴露。
02
每個人的安全感程度是不一樣的。
如果一個人對他人的安全感過低,她透露出的自我暴露的就很少,她會顯得很獨立,跟別人的連線也不會很深入。
如果一個人對他人的安全感過高,她就會很容易相信別人,無意間做出很多自我暴露,很容易向別人敞開心扉。
那麼,想要營造出一種“你很懂他”環境,主要就是要讓對方相信,他的自我暴露是安全的,是被支援的,你對對方的敞開心扉持肯定態度。
這樣,對方就更願意與你交流。一個好的溝通者,只做了一件事:讓人說話。
為什麼我們很不願意和推銷員說話,但是卻在朋友面前侃侃而談?
不是因為我們性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推銷員與我們說話的造就的環境,讓我們感覺不安全。我們安全感過低,擔心被洗腦,被銷售。自然我們不願意自我暴露更多。
03
那什麼是自我暴露理論呢?
簡單來說,自我暴露理論講的就是,當我們安全感越高時,或者與對方(交流者)越親密時,我們會自我暴露更多。
而自我暴露是分層級的,層級越高,代表我們越信任對方,越願意暴露自我。
自我暴露一共分為三個層級:
一級:打招呼,聊事情。
二級:聊觀點。
三級:聊感受,聊過去。
04
1、打招呼,聊事情。
這是最表層的交流方式,也是最安全的社交聊天方式。就是單純的打招呼和陳述事實。
這種感覺就像在互相交換資訊,互通有無。在事實層面的交流,讓我們感覺到只是在聊事情,並沒有聊自己,幾乎不涉及到自我暴露,有時候可能打招呼是開始,也是終止。
諸如:
●早上好
●你好
●Hello
稍微親暱一點,可能會加上稱呼。
聊的基本都是時事熱點、專業資訊、無關的第三人、公司背景等。透過打招呼,聊事情,人們會單純地開始發洩自己的訴說欲,滿足了與人說話的需要。
然而暴露的只是事情,跟主體“我”關係不大,因此會感覺到安全。
2、聊觀點。
當一個人開始聊第二層面,也就意味ta開始跟你聊自己的真實想法、態度、觀點、價值觀,那麼這時候,你們之間的親密度就上升了一個等級。
比如她說:“我覺得我老公不理解我.....”
這句話就表明了,她是對你有一定信任的,相信你是安全並接納她的,會願意跟你暴露更多。
如果這時候你給予否定觀點:“你也有不對的對方啊”“你老公這麼做肯定也是為了你啊” 那她的自我暴露馬上就封閉了,跟你的關係在那一刻也遠了。
所以正確的應對是認可她的情緒,例如:“遇到這樣的事情,確實讓人傷心。”
3、聊感受,聊過去。
感受比想法更接近一個人的內心。
我向你表達了我的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我開始表達我的感受:
“我很害怕,我很生氣,我很無助;”
亦或者是比較正面的感受:
一個女孩向你描述自己男朋友的體貼入微,一臉幸福。
跟一個人聊感受的技巧,就是感受他的感受,然後鼓勵他表達,並接納他。這時候你就是很好的共情者,是能“懂他”的人。
聊到深處呢,可能會聊一些過去的感受,特別是,如果有人能跟你敞開表達他最不喜歡的自己那部分,那他一定是非常信任你的。
比如說你有一段羞恥的過去不願意提及,一個不希望別人知道的缺點。你自己最不願意接納自己的部分,最想隱瞞和掩飾的部分,只有你一個人知道。
幾乎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不喜歡自己的地方。那是人內心深處的很陰暗的地方,這就是最難啟齒的“過去”。
所以如果有一個人,他能愛你所不能愛的自己,接納你所不能接納的自己,並且讓你相信無論你如何,他能接納真實的你,你就有勇氣那出那部分來暴露。
當你開始暴露自己的陰暗和“過去”的時候,你跟他就很親密了。
所以如果能讓一個人自我暴露,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肯定會更加親密。
在別人能接受的安全範圍,去共情,去關心他的故事、看法、感受,引導他做更多的暴露,這樣你們的關係會一次次變得更加親近,他會越來越覺得“你懂了他”。
-
3 # 禾老茶
這些識人秘術,讓你從細節中就能看透對方,一看一個準。
1、一個人缺什麼,就喜歡炫耀什麼!
2、那些身邊人都說好的人,往往都善於偽裝自己。經常把“我是為你好”、“我發誓”、“你一定要相信我”等話掛嘴邊的人,大都是內心自私和虛偽的人。
3、遞給一個不熟的人蘋果,他要是很愉快接受,說明這個人比較直爽、愛麻煩別人。如果一直推脫,說明這個人防禦心重、是慢熟型的。如果你給他一顆梨,他立馬想還你一顆蘋果,說明他不喜歡欠別人的人情。
4、女生如果跟你聊起自己的家人,說明對你有興趣了。
5、嘴上愛爭強好勝的人,往往能力都很一般。看一個人的人品要看周圍的朋友,看他願意跟什麼樣的人一起玩。
6、說“不是為了錢,主要說這個事” 的人,一般都是為了錢的事,給錢打發了最方便。同樣的,你可以擴展出很多類似的,比如“不是為了老婆,主要說這個事”、“不是為了面子,主要說這個事”。
7、因為一件小事,就衝你大發脾氣的人,不是對你說的事有意見,而是對你這個人有意見。特別是親密的人有這種行為,更加適合這個道理。
8、想看清一個人真正的脾氣,那就激怒他就行。喜歡顯擺自己才華的人,是不會有太高德行的。總是認為別人不如自己,這樣的人必定是個淺薄的人。
9、見人就笑嘻嘻的人,他說的話最好不要信。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遠離那些突然討好你的人。跟第一眼感覺就不好的人,是很難成為真正的朋友的。
10、想徹底瞭解一個人,可以去他住的地方看看。平時寢室髒亂差,天天熬夜打遊戲的人,自律性很差做事無法堅持;而平時經常整理房間,規律作息的人,自律性都比較強能夠堅持到底。
11、在公共場合注意音量、推門時注意後面、地鐵上禮讓小孩的人,通常心思細膩、為他人著想。而那些在公共場合隨口吐痰、亂扔垃圾、大吵大鬧的人,往往大大咧咧、遭人嫌棄
12、大多時候不明確表達意見的人,一般城府比較深,擅長權衡利弊。這類人只談利益不敢感情,跟他們相處你動了感情,就說明已經輸了。不要小看沉默寡言的人,這些人要麼是大佬,要麼就是性格偏激,哪種你都得罪不了。
-
4 # 認真生活的阿瀟
1.從大方向上看:每個人的行動舉止,都是思想和內心的外在表現。所以,瞭解一個人要了解他的大方向,比如什麼性格,什麼喜好等等。
2.從小事上看:要從小事上去觀察一個人。在現在的社會,大家都把自己偽裝在職業套裝裡,一個個都是淑女紳士的。人很難在小事上偽裝,所以,仔細觀察,用心去體會吧。
瞭解一個人的過程是一個心路過程,有時它很累,有時卻很快樂,就在這些苦與累,快樂與痛苦的品嚐之後,自然地,你就會了解一個人了。
不過我建議你不要刻意去了解一個人太多,那樣的話,失去朋友的可能性很大!任何人與人的相處在於融洽!能夠彼此帶來快樂即可
回覆列表
瞭解透一個人顯然是不現實的,多於他交流,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受一些事情,遇到一些事多把自己想象成他,想象自己會如何處理會如何想。實際上要想讀懂一個人你首先自己要複雜,很多感受曾經都有體會過,你才能感受到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