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韋觀World

    字面意思是: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迴游到江河裡來了。描寫的是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早春之景。

  • 2 # 自然主義理想人生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兩句詩仍然緊扣“早春”來進行描寫,那滿地蔞蒿、短短的蘆芽,黃綠相間、豔麗迷人,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時才往上游的特徵,進一步突出一個“春”字,本是畫面所無,也是畫筆難到的,可是詩人卻成功地“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給整個畫面注入了春天的氣息和生命的活力。蘇軾的學生張耒在《明道雜誌》中也記載長江一帶土人食河豚,“但用蔞蒿、荻筍即蘆芽、菘菜三物”烹煮,認為這三樣與河豚最適宜搭配。由此可見,蘇軾的聯想是有根有據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詩意之妙,也有賴於此。

      “正是河豚欲上時”畫面雖未描寫河豚的動向,但詩人卻從蔞蒿叢生、蘆葦吐芽推測而知“河豚欲上”,從而畫出海豚在春江水發時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虛境補充了實境。蘇軾就是透過這樣的筆墨,把無聲的、靜止的畫面,轉化為有聲的、活動的詩境。在蘇軾眼裡,這幅畫已經不再是畫框之內平面的、靜止的紙上圖景,而是以內在的深邃體會和精微的細膩觀察給人以生態感。前者如畫,後者逼真,兩者混同,不知何者為畫境,何者為真景。詩人的藝術聯想拓寬了繪畫所表現的視覺之外的天地,使詩情、畫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 3 # 天微微亮S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那滿地蔞蒿、短短的蘆芽,黃綠相間、豔麗迷人,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

  • 4 # 獨梟孤女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是蘇軾,惠崇《春江晚景》全詩中的後兩句。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蔞蒿已經長的滿地都是,蘆葦也己經生出嫩芽,現在正好是河豚逆潮而上的時候。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葁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 5 # 龍山種田人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出自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一詩。

    《惠崇春江曉景》全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陽春四月,已是春末的江南,在茂密的竹林邊上,幾棵桃樹正值花期,有幾隻開滿桃花的桃枝斜斜地伸展出來,桃紅竹綠,交相輝映。江水冰雪融化,微風吹來,幾隻游水的鴨子在盡情的嬉戲,沒有誰比它們更早知道這春江水可以游泳嬉戲了,因為春天已然到來,儘管有些乍暖還(huán)寒。蔞草和地蒿已經密密麻麻地生長了一地,地蒿淡淡的草香味瀰漫在春風裡,江邊的河汊,水邊的岸堤已經冒出來許多的蘆葦芽,不知名的水鳥穿梭在蘆芽間,不時低頭尋找小蟲吃,河豚正從淺海里洄游到江水裡,逆流而上,等待水溫進一步回暖,繁殖生息,好一幅江南春末的怡人景色啊。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因變法問題,因“烏臺詩案”,一生都在不斷經歷回朝、被貶的迴圈中,長期的被貶生活,也早就這位大詩人的堅貞不屈、胸懷坦蕩的精神,加上樂觀豁達的性格,即使在被貶之地,也能生活的津津有味。這首《惠崇春江曉景》,就是他在江陰逗留期間寫的,春光明媚,景色宜人,詩人心情大好,也預示著詩人即將回到京城。

  • 6 # 終南望月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出自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詩有二,此為其一。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創作背景:蘇軾於神宗元豐八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做的題畫詩,相當於現在的命題作文或者材料作文。作者觀畫作詩,虛實相接,遠近轉換,不僅寫出了“畫中態”,也傳出了“畫外意”,緊抓早春物象,把詩情畫意完美融為一體,清新自然,舒適流暢。

    詩意詮釋:青翠而稀疏的竹林外,幾支桃花初放,嬉戲於水中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已經逐漸變暖。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透出了短短的新芽,而這時河豚也逆流而上,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洄游。

    詩中諸多物象都指向了這一點。由此可見,這首詩描繪的是早春時節江邊景色。

    三兩枝桃花迎風搖曳,說明有些桃花還是含苞待放,有些已經喧鬧枝頭。桃花還在竹林外,說明竹葉比較稀疏,否則不可能看透。雖然料峭冬寒已過,但是還沒有到桃花競相開放時節。這些都著重突出了春的“早”。

    接著作者視覺由近及遠,從江邊轉到了江中:幾隻鴨子在經歷了冬天漫長的等待後,終於迎來暖春,繼而迫不及待地跳入江中自由嬉戲。

    緊接著作者又把視線轉回岸邊:得到春江水的滋潤後,滿地蔞蒿發出新枝,蘆葦也偷偷冒出許多新芽。這一切都預示著春的來臨。

    詩人由此又聯想到,這正是河豚洄游,肥美上市的時節,引發讀者更為廣闊的遐想。

    我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軾的這首詩就是對這句話很好的詮釋。

    詩中洋溢著早春二月萬物復甦、生機盎然的氣息。作者透過細緻敏銳的觀察,捕捉和描寫了早春特有的物象,抒發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悅之情。全詩生活氣息濃厚,讀之清新自然、靈動舒暢,讓人頓覺耳目一新。
  • 7 # 雪小浪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這是一幅題畫詩。好的題畫詩能夠把畫的景象延伸出去,讓景色有了翅膀和心跳。

    蘇軾的一生是一個傳奇,他在中國歷史上是個意味深長的人。這個曾經是帝師,也做過階下囚的人,唯一不變的是走到哪裡都會留下放蕩不羈的詩篇。

    題這首《春江晚景》的時候,是在蘇軾被重新啟用赴任路上。蘇軾被貶在黃州東坡種地,悠然見南籬,飲半壺酒,半碗茶,咕咕的鍋裡燉著東坡肉,東坡肘子,唱“萬事到頭終是夢”,“此心安處是吾鄉”,過著隱居生活的時候,皇帝做了個夢,又把他召了回去。復職要見皇帝,路途遙遠,一路走親訪友,到江陰的時候,應大和尚惠崇之邀,為新畫的兩幅畫題詩。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此年,蘇軾48歲。

    這是大和尚畫中景色,也不是畫中景色,應該說是被詩人用詩句延伸了畫面的景色。

    惠崇是宋初九僧之一,擅詩畫,但傳世不多。其《沙汀煙樹圖》乃國寶級藏品,現藏於遼寧博物館。《鴨戲圖》和《飛雁圖》原本已經神秘失蹤,現在傳世的都是仿本。

    《鴨戲圖》畫的是江南水鄉初春景色,春江水暖,春冰初溶,有許多水鳥嬉戲,水面之上有兩隻野鴨子雙飛,很動人。河邊有蘆葦新芽如筆寫向天空。再遠點有竹枝伸過來。伸過留白的天空。楊柳站在高處,和煙靄堆在一起。

    蘇軾就這麼看著,看著看著就走了進去。提筆在畫裡的天空上寫下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千古傳唱的詩篇裡寫的桃花,畫面裡是沒有的,詩人的眼睛看到了畫外,看到了畫外的桃花正在乍暖還寒的風裡開了稀稀落落的幾枝。河豚畫裡也是沒有的,詩人眼裡的河豚遊走在畫的深處,”欲上”就是幾次試著趕在春天之前,回到上游去產卵。而“春暖”“鴨知”是詩人自己的感悟了。

    這首詩看似題畫寫景,實際也是寫詩人自己。

    三兩枝的帝昭暖意,欲上時的歸途。都是作者此時此刻的寫照。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志。不管當時情景怎樣,反正蘇軾的這一題,就題成了千古絕唱。

    那這首詩裡到底是怎樣的風情呢?

    初春的天氣,最先醒來的是一片竹林,早晨的風吹過有露珠瑩瑩的欲滴。這時透過竹林你能看見遠處的桃花開了幾枝,桃花是春天的美人,是春天還給大地的顏色。快看,那裡有野鴨子!撲楞楞飛入了水中。

    滿地的蔞蒿也綠了過來,綠到水邊,蘆葦嫩芽小心翼翼探出頭,像一群小小的奸細。也就是春天呀,那些美味的河豚也該從大海回來了吧,我這裡已經備好杏花村的酒了。

    寫到這裡你要是還問描繪一幅什麼景象,那就以詩為證:

    桃被春風挑一枝,鴨因愛水暖先知。

    蘸雲來試蘆芽筆,寫到燈青上柳時

  • 8 # 金風359

    這兩句詩出自蘇東坡的《惠崇春江晚景》,惠崇(亦為慧崇)是福建建陽僧人,宋初九僧之一,能畫畫。《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是東坡為鴨戲圖所題詩中的兩句。

    要準確地理解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必須結合全詩來看。詩的前兩句巧妙的告訴讀者季節是春天,新竹發芽,桃花盛開,江水慢慢變暖。“春江水暖鴨先知”是千古名句,不僅準確地捕捉了真實親切的生活細節,還充滿著哲理。

    詩的後兩句,沒有按照一般古詩起承轉合的套路構思,而是繼續前兩句的描寫。不過高妙之處在於“正是河豚欲上時”,寫出了畫面無法展示的“時”這個抽象的意境。

    全詩描繪了一副春滿人間,生機勃勃的自然美景,畫面感十足。竹枝、桃花、蔞蒿、蘆芽,植物欣欣向榮,鴨子鮮活,春江靈動,這些皆為眼前之景。美味無比的河豚則是詩人想象之物了,且河豚雖然美味無窮,但是有毒之物。些許之毒又怎能擋住詩人對美景美味美文的渴求呢?

    東坡太可愛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邊吃零食,一邊做什麼事是最舒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