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地震是地殼板塊之間相互碰撞,使得板塊扭曲,斷裂,或者錯動,短時間釋放大量的能量,引起周圍岩石顆粒震動,然後震動的顆粒引起邊上顆粒震動,透過這種岩石顆粒的連環震動,最終引起地表震動的現象。
從地表到莫霍介面,叫做地殼,主要由多組斷裂的,大小不等的岩石板塊組成,平均深度17km,其中陸地深度33km,海底深度平均7km,最淺的地方是是太平洋南部的馬里亞納群島的海溝,海溝深11000米,此處地殼僅1.1千米。
從莫霍介面到古登堡介面之間,被稱為地幔,因為古登堡在地底2900km附近,所以古登堡的厚度大概2800多千米。在地幔中,在地底1000km附近,介面上下密度差別很大,上地幔大概3.5g每立方厘米,密度比較均勻,下地幔密度大概5.1g每立方厘米,密度不均勻,表現為地震波在1000km處快速增大。在1000km處將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其中上地幔中有一個軟流層,大概是從地表80km到400km附近,地震波出現減速帶(從震源觀察視角),推測這裡有大概少於十分之一的物質處於熔融狀態,熔融狀態的物質分散在軟流層固體物質中,是岩漿所在地,也是板塊運動的動力來源。
80千米以上的地方,被統稱為岩石圈,都是岩石組成,也就是板塊所在地。
基本屬性:半徑2800多千米,體積佔比82.3%,質量佔比67.8%,上地幔密度3.5g每立方厘米,下地幔5.1g每立方厘米,除軟流層呈現熔融態,其他部分呈現固態特性。
從古登堡介面到到地心之間,被稱為地核,因為地球半徑大概是6370千米,所以地核厚度大概是3400千米。
根據地震波的變化,在地底5150km以下,地震波速度在加快,據此推測5150km以下的地方是固態,以上的地方根據橫波消失的特性,是液態存在,其中5000-5100附近這100km的地方是過度層,是固體和液體混合的層。
2900-5000km叫做外地核,5000-5100km叫做過渡層,5100-6370km叫做內地核。
上地核和下地核成分類似,主要成分都是鐵和鎳(nie),但是上地核壓力比下地核小很多,不至於凝固成固體,下地核溫度6000℃,上地核4000多℃。
地核半徑3470kn,體積佔比16.2%,質量佔比31.5%,密度整體是10.7g每立方厘米。
地殼的運動,就是板塊構造運動。板塊構造理論簡單的來說,就是認為整個岩石圈是由不同的板塊構成,大的板塊包括美洲板塊,亞歐版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
地殼的運動就是板塊之間的運動,包括板塊間的水平和垂直運動。板塊的長期水平和垂直運動形成了目前的山脈,海陸變遷,峽谷,海溝,高原等地形。板塊的短期運動,形成了地震和火山等地質活動,板塊運動產生的能量,大多數透過板塊之間交界處釋放,所以有地震帶和火山帶。
地殼一直在運動,地震是地殼運動最直接的感受,每年地球大概發生五百萬次地震,太遠或者太小,所以人們很多感受不到,造成嚴重損害的大概十幾二十次,特別嚴重的大概一到兩次。
研究表明,液體的外核比固體的核心和地幔速度慢,產生了相對運動。而這個相對運動,被猜測與地磁的產生關係緊密。
地球進入太陽系後,地球產生了公轉和自轉,地球的內球和外球也產生了位置和轉動角速度不一樣的變化。
由於地球的內球不在地球中心,始終偏向太陽引力的反方向,導致內球和外球轉動的角速度不一樣,內球快,外球幔。
角速度ω=V / R ,V為線速度,R為半徑。
在A點內球的半徑小於A點到地球中心,依據角速度公式,內球角速度大於外球的角速度。
地核運動的角速度大於液態層,即地核轉動速度快。
絕大部分地震是地殼板塊之間相互碰撞,使得板塊扭曲,斷裂,或者錯動,短時間釋放大量的能量,引起周圍岩石顆粒震動,然後震動的顆粒引起邊上顆粒震動,透過這種岩石顆粒的連環震動,最終引起地表震動的現象。
從地表到莫霍介面,叫做地殼,主要由多組斷裂的,大小不等的岩石板塊組成,平均深度17km,其中陸地深度33km,海底深度平均7km,最淺的地方是是太平洋南部的馬里亞納群島的海溝,海溝深11000米,此處地殼僅1.1千米。
從莫霍介面到古登堡介面之間,被稱為地幔,因為古登堡在地底2900km附近,所以古登堡的厚度大概2800多千米。在地幔中,在地底1000km附近,介面上下密度差別很大,上地幔大概3.5g每立方厘米,密度比較均勻,下地幔密度大概5.1g每立方厘米,密度不均勻,表現為地震波在1000km處快速增大。在1000km處將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其中上地幔中有一個軟流層,大概是從地表80km到400km附近,地震波出現減速帶(從震源觀察視角),推測這裡有大概少於十分之一的物質處於熔融狀態,熔融狀態的物質分散在軟流層固體物質中,是岩漿所在地,也是板塊運動的動力來源。
80千米以上的地方,被統稱為岩石圈,都是岩石組成,也就是板塊所在地。
基本屬性:半徑2800多千米,體積佔比82.3%,質量佔比67.8%,上地幔密度3.5g每立方厘米,下地幔5.1g每立方厘米,除軟流層呈現熔融態,其他部分呈現固態特性。
從古登堡介面到到地心之間,被稱為地核,因為地球半徑大概是6370千米,所以地核厚度大概是3400千米。
根據地震波的變化,在地底5150km以下,地震波速度在加快,據此推測5150km以下的地方是固態,以上的地方根據橫波消失的特性,是液態存在,其中5000-5100附近這100km的地方是過度層,是固體和液體混合的層。
2900-5000km叫做外地核,5000-5100km叫做過渡層,5100-6370km叫做內地核。
上地核和下地核成分類似,主要成分都是鐵和鎳(nie),但是上地核壓力比下地核小很多,不至於凝固成固體,下地核溫度6000℃,上地核4000多℃。
地核半徑3470kn,體積佔比16.2%,質量佔比31.5%,密度整體是10.7g每立方厘米。
地殼的運動,就是板塊構造運動。板塊構造理論簡單的來說,就是認為整個岩石圈是由不同的板塊構成,大的板塊包括美洲板塊,亞歐版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
地殼的運動就是板塊之間的運動,包括板塊間的水平和垂直運動。板塊的長期水平和垂直運動形成了目前的山脈,海陸變遷,峽谷,海溝,高原等地形。板塊的短期運動,形成了地震和火山等地質活動,板塊運動產生的能量,大多數透過板塊之間交界處釋放,所以有地震帶和火山帶。
地殼一直在運動,地震是地殼運動最直接的感受,每年地球大概發生五百萬次地震,太遠或者太小,所以人們很多感受不到,造成嚴重損害的大概十幾二十次,特別嚴重的大概一到兩次。
研究表明,液體的外核比固體的核心和地幔速度慢,產生了相對運動。而這個相對運動,被猜測與地磁的產生關係緊密。
地球進入太陽系後,地球產生了公轉和自轉,地球的內球和外球也產生了位置和轉動角速度不一樣的變化。
由於地球的內球不在地球中心,始終偏向太陽引力的反方向,導致內球和外球轉動的角速度不一樣,內球快,外球幔。
角速度ω=V / R ,V為線速度,R為半徑。
在A點內球的半徑小於A點到地球中心,依據角速度公式,內球角速度大於外球的角速度。
地核運動的角速度大於液態層,即地核轉動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