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宋小道姑
-
2 # 大明邉屯
大明邊屯大事記(不完全統計)
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土司普旦連阿資馬反,兵部副郎李文明隨沐英徵,討平任普安衛中左所掌印千戶
二、永樂二年(1404),李文明嫡長男應襲舍人李鎮襲職,因平夷人亂移駐魯屯。
三、永樂十六年(1418),州人沉勖始纂《普安州志》
四、正統十三年(1448),普安、安南等衛隨徵麓川,官卒戰歿無算。
五、成化十八年(1482),錦衣衛千戶李國忠督採皇木,修城隍廟且撰文勒石。
六、弘治十二年(1499),普安州土婦米魯反,兵部尚書兼左副都御史王軾率兵十二萬討平。
七、嘉靖二十二年(1543),邑人張鶴年出任福建壽寧知縣,抗擊倭寇。
八、萬曆五年(1577),邵元哲任淮安知府,逢大水吳承恩《西遊記》手稿險失,元哲派人救之。
九、萬曆二十五年(1597),原安南衛總兵鄧子龍奉命赴朝鮮抗擊豐臣秀吉
十、崇禎二年(1629),安普監軍副使朱家民昔御水西亂築城拱衛,聖旨賜名“定邊”
十一、永曆六年(1652),桂番朱由榔遷都安龍,李自芳接掌普安衛中左所掌印千戶。
十二、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汰衛所設南籠府,蓋以安南、安籠二所之名以冠之。
十三、嘉慶二年(1797),仲女渠魁王囊仙自封仙姑,擁十萬眾起兵,勒保平之,嘉慶賜名興義府且增設興義縣。
十四、嘉慶九年(1804),鄉人李明心任淡水同知,因擒獲越南海匪黃勝長,救民無算,擢升臺灣道臺。
十五、道光十七年(1837),興義知府張瑛倡建半山亭竣工,其子張之洞即席作《半山亭記》,震驚四座,齊稱“神童”。
十六、民國元年(1911),郡人王憲章被推舉為武昌首義副總指揮,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
十七、民國三十四年(1945),邑人何應欽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
-
3 # 咔咔貓
大明邊屯緣起於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秦朝起便有文明存在,時為古夜郎國的領地,後經漢朝等各朝代的發展,逐漸形成苗系民族為核心的文明熱土。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令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率兵徵雲南。平定後,明廷以“雖有云南,亦難守也”的原因,決定將20萬部隊永駐貴州,設衛所。歷史上這一事件被稱為“調北征南”。該事件也成為大明邊屯的歷史開端,此後600餘年,在此處逐漸形成以軍屯、民屯、商屯為核心的多民族匯聚的融合區域,流傳著無數膾炙人口的佳話。
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國漸趨一統,只有雲南還有殘元勢力在頑強抵抗。於是明太祖朱元璋便令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率兵徵雲貴。
平定之後,如何保持雲貴地區的長期穩定,成為了朱元璋最擔心的問題,在他看來,歷朝西南變亂,便是沒有固定的勢力可以長期震懾、壓制當地各路豪強,而貴州又是控制雲南地區的關鍵。於是朱元璋便決定將20萬部隊永駐雲貴,設衛所,鞏固中央在雲貴地區的有效統治。
然而云貴僻在遐荒,山高路險,如何供養駐地大軍成為一個巨大的財政難題。朱元璋深諳“備邊在足兵,足兵在屯田”之道,便下令就地軍屯,使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田,自給自足。
同時朱元璋為了鞏固對這一地區的統治,不蹈唐宋之舊轍,將其徹底納入中央政權的版圖中,從中原、湖廣、江南等多地引入百萬平民入滇黔墾殖,成為民屯,是為“調北填南”。以前朝所未有之力度開發雲貴,不使其孤懸於中央政府之外。
-
4 # 糊了個逗
大明邊屯緣起於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秦朝起便有文明存在,時為古夜郎國的領地,後經漢朝等各朝代的發展,逐漸形成苗系民族為核心的文明熱土。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令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率兵徵雲南。平定後,明廷以“雖有云南,亦難守也”的原因,決定將20萬部隊永駐貴州,設衛所。歷史上這一事件被稱為“調北征南”。該事件也成為大明邊屯的歷史開端,此後600餘年,在此處逐漸形成以軍屯、民屯、商屯為核心的多民族匯聚的融合區域,流傳著無數膾炙人口的佳話。
家國天下
大明邊屯,是個移民的世界,無論再偏遠的村寨,你一定可以找到來自五個以上省份的人家:江蘇來的、湖南來的、江西來的……而他們的村落裡也總冠有這些極富軍事色彩的名詞:衛、所、屯、堡等。當提起怎樣來的貴州,大明邊屯的人總會給出兩個答案:“調北征南”“調北填南”。
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國漸趨一統,只有雲南還有殘元勢力在頑強抵抗。於是明太祖朱元璋便令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率兵徵雲貴。
平定之後,如何保持雲貴地區的長期穩定,成為了朱元璋最擔心的問題:“朕觀自古云南諸夷叛服不常,蓋以其地險而遠,其民富而狠也……”在他看來,歷朝西南變亂,便是沒有固定的勢力可以長期震懾、壓制當地各路豪強,而貴州又是控制雲南地區的關鍵。於是朱元璋便決定將20萬部隊永駐雲貴,設衛所,鞏固中央在雲貴地區的有效統治。
然而云貴僻在遐荒,山高路險,如何供養駐地大軍成為一個巨大的財政難題。朱元璋深諳“備邊在足兵,足兵在屯田”之道,便下令就地軍屯,使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田,自給自足。
同時朱元璋為了鞏固對這一地區的統治,不蹈唐宋之舊轍,將其徹底納入中央政權的版圖中,從中原、湖廣、江南等多地引入百萬平民入滇黔墾殖,成為民屯,是為“調北填南”。以前朝所未有之力度開發雲貴,不使其孤懸於中央政府之外。
在貴州還沒有被開發成良田沃土之前,軍民大量湧入,貴州自然養不起這麼多人。朱元璋便特下“商人奈米給鹽之例”,鼓勵商人運糧入雲貴資軍民,以換鹽引,此即為商屯。一時間大明邊屯人煙阜盛,驛道縱橫,成為了國家意志上的交通要道。
於是貴州便再也不是“惟爾貴州,遠在要荒”的化外之地,大明邊屯讓黔西南與外界的聯絡更加緊密。
“諸衛所錯佈於州縣,千屯遍列于田野”,無數的將士與民眾,遠離家鄉,攜妻帶子,來到這偏遠之地,為國家開邊拓土,鎮守邊疆,維護著西南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便是大明邊屯最開始的使命,也是大明邊屯一生的使命。
屯墾戍邊
在明清至今六百多年的多次重大變革與事件中,大明邊屯人從屯堡出發,用生命去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用滿腔熱忱致力國家富強與獨立。
屯墾戍邊,維護貴州穩定與統一的魯屯李氏家族;扼守關隘,抗擊倭寇的嘉靖壽寧知縣張鶴年;擒擊海盜,教化鄉里的臺灣道臺李明心;抵禦外侮,越南抗法的李荃枝;興辦實業,變法圖強的張之洞;投身革命,護國討袁的黔軍總司令王文華;抗擊日寇,捐軀為國的李毓華;遠征緬甸,代表中國接受日軍投降的何應欽。一個個從大明邊屯走出來的仁人志士,滿懷著“家國天下”的愛國思想,譜寫著一曲又一曲的衛國樂章,至今仍激盪在大明邊屯人的胸中,並不斷傳承與發揚。
耕讀傳家
在大明邊屯,除了能感受到濃濃的屯堡文化外,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那矗立在藍天下規格高、雕刻精美、書法精湛的魯屯古牌坊群;莊嚴肅穆、氣勢恢宏、成仁取義的明十八先生墓;古樸滄桑、厚重典雅的張之洞故居及張之洞紀念館;巍峨高大、寬敞明亮的何應欽故居等等愛國名人遺蹟,使人感受到大明邊屯濃厚的文化底蘊培養出來的儒家精神。
在貴州納入中央政權的直接統治後,明代在貴州各地辦有社學,專門教育十五歲以下的兒童,極大地促進了貴州地區文化發展。而世襲明朝魯屯指揮千戶的魯屯李氏在“改土歸流”之後,積極興辦教育,重視文教,“世德綿延,人文蔚出,登仕版者,慼慼焉。”明朝至清康熙,有武鄉科舉52名;乾隆至道光,有拔貢進士6人,歲貢進士8人,庠生40餘人,進士之多為興義府之冠。
大明邊屯文風鼎盛,遠近聞名,在明清時期成為了南盤江流域的儒家文化中心。
文化傳承
在儒家文化的深厚影響以及愛國志士的薰陶下,大明邊屯樹立了“尚文重信”的儒家思想觀,並將其展現在景區的每一個細節中。
《左傳》曰:“有服裝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大明邊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禮儀制度與漢服文化,舉辦“祭孔禮儀”“魁星點鬥”等文化盛事以及“大明邊屯武舉”等富有家國精神的遊戲,在遊戲中寓教於樂;更是恢復了漢服文化,凡進入大明邊屯者盡著漢家衣裳,學禮儀,習射箭,重現大明士人風貌。
在大明邊屯,若是偶然聽見一段悠揚的音樂,那一定是布依族的阿哥阿妹在演奏“八音坐唱”,這個布依族的民間傳統曲藝被稱為“凡間絕響、天籟之音”。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5》興義站中,他們就曾體驗過這項“聲音的活化石”。
大明遺風
大明邊屯的魅力遠不止“八音坐唱”,因為在這裡生活著漢、布依、回、苗、彝等多個民族,經過600多年的歲月洗禮,大明邊屯人不僅深度融進各民族的生活中,也保留了家鄉的風俗習慣與建築文化,形成了獨特的屯堡文化。在義龍新區魯屯古鎮,屯內建築千門百戶,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建造形式有一至二進式或一至三進式四合院、燕窩式三合院、碉堡結構四合院,沉澱了深遠厚重的軍屯文化,具有濃厚的大明遺風。
千百年來,遷徙而來的屯田軍民不僅沒有與當地的文化衝突,反而與當地的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尊重當地的文化習俗,並互相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當地少數民族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文化思想,提高了古代大明邊屯地區的農業生產以及文化水平。
經過這數百年的相互融合與外界的影響,大明邊屯發展出豐富多彩的文化風俗。若想體驗一場與眾不同、新鮮奇妙的民俗之旅,搬個凳子聽一段清亮的“八音坐唱”,看一場活靈活現的“布依地戲”,喝一杯“苗族進寨歌”,打一塊香甜的“糯米餈粑”,再在悠閒的週末時光裡欣賞一場匯聚多民族舞蹈的“大明邊屯舞蹈大賽”,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慢生活了。
大明邊屯一定是一個滿足你對明朝的好奇與幻想的地方,換上漢服,穿梭在魯屯古鎮的街道里,蹴鞠射箭,讀書學禮,搜尋關於大明王朝的記憶。
大明邊屯更是一個深具軍屯與少數民族特色的歷史文化旅遊品牌,以“家國天下·尚文重信·相容幷蓄”為核心,匯聚多民族文化、軍屯文化、儒家文化等多樣文化元素,傳承優秀的民族工藝與藝術,奇聚各民族特色美食與物產。為大家提供一場探秘大明邊屯往事、感受儒家傳統禮儀、體驗多民族奇風異俗、品嚐見所未見的舌尖美味、欣賞瑰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的奇妙旅行體驗。
魯屯淵源
魯屯鎮是一個具有600餘年歷史的文化古鎮,早在殷商時期魯屯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明朝初年形成集鎮,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了厚重的古文化。
洪武二十三年(1440年)置安南守禦所於此,築城於揚拉山(今東北境的七孔塘),並命名為“魯屯”,這一地名就一直沿用至今。到英宗正統十年(1445年)四月,守禦所才遷徙普安。
洪武14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博友德為徵南大將軍,沐英、籃玉為副將率兵30萬征討雲南元朝梁王。江蘇淮安進土李文明系太祖姐之子,時任南京兵部副郎兼錦衣衛掌印官,亦隨沐英南征。洪武十五年載普安土府置普安衛摘自《興義府志》卷二135頁。置衛員設前後左中右五千戶所。中右所千戶第一任掌印官為李文明。
至今盤縣文物管理所仍儲存-普安衛中右千戶所百戶之印。文印是魯屯千戶所轄區的官防。百戶印的發現提供了魯屯千戶所的歷史證據。
魯屯從洪武十五年(1382年)至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歸普安府,李文明承掌右所錦衣掌印千戶職。右所千戶的1200明軍,入駐魯屯後,普安衛右所千戶這個軍事機關也留駐魯屯。戰事平息後,明太祖施行軍屯制,一錘定音,把南征的幾十萬部隊留住在雲南和貴州。
魯屯地勢平坦,梁茂草豐,宜於屯兵,普安衛右所千戶遂於洪武二十二年在七孔塘之南修建衙門、營房、跑馬場、所城、街市。右所千戶在魯屯有300年的衛所史,今天魯屯很多地名與屯堡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
回覆列表
大明邊屯緣起於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秦朝起便有文明存在,時為古夜郎國的領地,後經漢朝等各朝代的發展,逐漸形成苗系民族為核心的文明熱土。歷史大事件有:
1,屯墾戍邊
屯墾戍邊,維護貴州穩定與統一的魯屯李氏家族;扼守關隘,抗擊倭寇的嘉靖壽寧知縣張鶴年;擒擊海盜,教化鄉里的臺灣道臺李明心;抵禦外侮,越南抗法的李荃枝;興辦實業,變法圖強的張之洞;投身革命,護國討袁的黔軍總司令王文華;抗擊日寇,捐軀為國的李毓華;遠征緬甸,代表中國接受日軍投降的何應欽。一個個從大明邊屯走出來的仁人志士,滿懷著“家國天下”的愛國思想,譜寫著一曲又一曲的衛國樂章,至今仍激盪在大明邊屯人的胸中,並不斷傳承與發揚。
2,耕讀傳家
在大明邊屯,除了能感受到濃濃的屯堡文化外,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那矗立在藍天下規格高、雕刻精美、書法精湛的魯屯古牌坊群;莊嚴肅穆、氣勢恢宏、成仁取義的明十八先生墓;古樸滄桑、厚重典雅的張之洞故居及張之洞紀念館;巍峨高大、寬敞明亮的何應欽故居等等愛國名人遺蹟,使人感受到大明邊屯濃厚的文化底蘊培養出來的儒家精神。
3,文化傳承
《左傳》曰:“有服裝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大明邊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禮儀制度與漢服文化,舉辦“祭孔禮儀”“魁星點鬥”等文化盛事以及“大明邊屯武舉”等富有家國精神的遊戲,在遊戲中寓教於樂;更是恢復了漢服文化,凡進入大明邊屯者盡著漢家衣裳,學禮儀,習射箭,重現大明士人風貌。